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

幽京臨朔宮。

自王君廓,薛萬徹出征塞北來,李重九在房內懸了一副巨大的塞北地圖來。

長城以北,稱做塞北,自秦始皇連諸國北塞城牆,而築長城以來,塞內塞外即成了漢人番人的分野。

即便是後來漢武帝,擊敗匈奴征服漠北,也只是設立羈縻草原各部,而沒有真正在這一地域,設立郡縣制,徹底統御。

拓跋鮮卑入主中原後,與塞北的聯繫漸漸疏遠,草原爲柔然所統治,故而拓跋鮮卑爲了拱衛平城,在長城以外,又修築了六鎮,加上御夷鎮,成了中原王朝在塞外的立足地。

但六鎮之亂後,當初屯駐重兵的邊鎮,早已是荒蕪一片,昔日的六鎮武人,如宇文泰,楊堅,李淵先後入主中原,卻再也沒有收服六鎮的打算。

今日李重九崛起懷荒,御夷二鎮,讓中原勢力向漠北跨出了堅實的一步,到了今日,李重九亦統御着兩鎮,以近十萬帳的番人,三萬餘戶的漢民,在此設立了弱水州都護府。

比在四年前,李重九剛剛登上可汗之位時,兩鎮人口百姓數量番了三倍。現在塞外長城之外,弱水州都護府疆域標註於其上,其地域面積幾乎於李重九現在的河北七郡相當。

想到這裡,李重九卻是皺眉,雖說控制疆域甚廣,但他在草原上勢力,已是抵達臨界點了,河北七郡,分佈着大小城池塢堡上百座,在郡縣二級下,李重九命令隨時傳達,但草原上以懷荒,御夷二鎮,控制這麼大一片疆土。已極難企及。何況兩鎮還是靠近長城,烏侯秦水一域難免鞭長莫及。

所以這一次顏也列叛亂,雖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顏也列一向乃是李重九器重的大將。而他部族人效忠於趙國,只是效忠於顏也列,而並非效忠趙國。

現在顏也列一死,給李重九敲了一個警鐘。若是將來英賀弗,額託,突地稽等大將,萬一身故。他們的子孫族人,是否會依舊效忠於自己呢?萬一有一日自己退位了,換做英賀弗。額託。突地稽他們是否又會如效忠自己一般,效忠於自己的子孫呢?

這就是羈縻之制的缺陷,否則歷史李唐那空前龐大的安東都護府,也不會隨着唐帝國的衰弱日益消亡。

李重九目前也只是,以各部頭人之子,遷入幽京,讓他們在郡學學習漢學。同時也變相爲人質的辦法,來約束各部,讓他們不生叛亂之心。一旦他們的父親病逝,李重九可指定頭人之子,到任一部落仕官。

但這也只是比李唐的羈縻之制好上一線。要想真正根除塞北爲患中原數百年之禍,僅此是不夠。

張玄素向自己獻策要平定塞外時言道,必須廢除部族之間頭人世襲制,而改派流官治理纔是平定塞北的上策。

張玄素之言深合李重九之意,這也是歷史上明清控制西南土司的手段。

不過李重九也心知西南行改土歸流之策,耗費了多少時間,從唐軍慘敗於南詔,至大理建國,到明末的奢安之亂,到了清朝才成功改土歸流,西南至此無大亂。要行改土歸流之策,一必須藉助強大的武力,二必須當地番人能夠接受漢化。

正如要擊敗一個民族,用武力即可,但要征服一個民族,還是要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文化,或者自己吸納對方的文化。

李重九能建弱水州都護府,以及遼西郡,原因正在於此二者之上。

這一次張玄素受己之命,輔助薛萬徹北征,一來是平定叛亂,二來也是讓趙國的勢力,更進一步向草原延伸。

此刻王君廓在烏侯秦水河畔會見了自稱是伏弗鬱部夷裡堇屈列的使者。

這名使者三十多歲,留着契丹人特有的髡髮,騎着雙馬,對方待看見數萬騎兵飲馬河畔,茫茫草海中幢幡大纛飛揚的景象,面上露出了震懾之色,亦將方纔狂傲之色收斂了許多。

“拜見大人。”對方用不流利的漢話言道。

王君廓劉易對視一眼笑了笑,漢人只有將父母稱作大人,而番人,高句麗則是將部落中頭人,或者是身有官職的人,皆是稱爲大人。此人稱他們爲大人,不是將他們看作父母,豈非好笑。

“爾部屈列可汗,有何要事要你來見我們?”

對方回稟言道:“大都護,屈列可汗讓我通報,契丹各部大人率軍在冷陘山合議,要乘着這次顏也列部內亂的時機,去劫掠一番,來彌補去年冬天大寒以來損失的牛羊馬匹。”

“冷陘山?”

王君廓,劉易皆是眉頭一皺,一名室得奚部的軍主,言道:“冷陘山在潢水以北,距這裡還有五日的馬程,契丹、奚,霫三部以此爲界山,契丹部汗庭時常遊牧於此。”

聽說冷陘山有五日的馬程,衆將皆知契丹大軍此刻,很可能已是向烏侯秦水全面壓來了。

當下王君廓喝令,各軍主嚴加戒備,同時派出騎兵泅水渡河,偵查烏侯秦水以北顏也列部的情況。

王君廓言道:“契丹大軍而來,屈列可汗是何態度?”

此人言道:“自白狼山之戰後,屈列大人蒙可汗釋放,一直感念可汗大恩,眼下契丹各部意欲南侵,大人他雖不願意南侵,但無奈各部大人要挾之下,只有率本部人馬前來,他派小人來前來稟告一聲,若幾位大人允可,他與部下三千勇士願作內應。”

王君廓聞言點了點頭,笑道:“很好,趙王不會忘記屈列這一番心意的。”

對方大喜言道:“多謝大人諒解。另外屈列大人,還懇請大都護小心,契丹這一次,還聯合白霫,南室韋兩部。”

正待王君廓說話之際,一旁軍主前來稟告言道:“額託統軍,英賀弗統軍,各率八千騎兵,已向此處趕來。另外虯裡漢也答允出動木昆部三千騎兵增援。”

王君廓言道:“待這位契丹使者下去休息,好生招待,我們立即去見額託,英賀弗。”

王君廓雖說是好生招待,但士卒都知道是將這名契丹使者押下監視,屈列是真降遜色還是假降這還是不知。

契丹雖視做蠻夷,只是說的他們文化粗鄙,但契丹人的智謀絕不會遜色,儘管對方有三個兒子作爲人質,現在身在幽京。這一點上王君廓絕不會大意,當下這名契丹使者被嚴加看管。

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
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章 情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