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

攻陷文登縣之後,金春秋與周洲一併看守俘虜,加固城防,另一面派人乘船火速前往幽州,稟告李重九,已經攻取文登縣的消息,並且請求援軍。

信使乘船從文登趕到三岔河口登陸,郡守周博聞之之後,令人用快馬以十萬火急的速度,送往幽京的臨朔宮。臨朔宮內,溫彥博,姬川,薛萬述,陳孝意,王珪,林當鋒等各部大臣皆是抵達。

衆人聞之周洲,金春秋擅自改變主意,不直接去支援東萊郡,而是轉而攻下的文登縣後,反應皆是不一。

陳孝意十分憤慨言道:“王上,此乃是擅作主張,違反軍令之舉,就算有天大的理由,也不可更張在中書省做出的決定,金春秋乃是新羅人也就罷了,周洲乃是我趙國的官吏,知法懂法,居然也做出此事,臣建議重懲周洲。”

薛萬述在一旁言道:“陳宰輔,眼下並非是追究誰的責任時候,金春秋,周洲奇襲文登縣得手,眼下已成事實,可以料定,東萊郡之圍必解,如此雖未得全功,但也可全進退,而淳于難失去老巢後,必然反撲,我軍現在必然派人馬從海路上登陸文登,以爲支援,如此方能守住文登之地。”

“一派胡言,”陳孝意言道,“法度就是法度,豈可輕易違背。”

姬川亦出首言道:“微臣附議,我軍正準備對劉黑闥的戰事,若是再在文登屯兵,不是犯了臨陣分兵的兵家大忌嗎?”

林當鋒言道:“未必是分兵,若是攻取東萊郡,我軍可以獲得上百海船大艦不說,並且還可以從東面威脅劉黑闥,如此不是一舉兩得。”

林當鋒雖身爲戶部尚書,當也是代表趙國內商人的利益,這才說出這一番話來。他也是呼應周博,攻取文登,等於同時打通了三岔河口,都裡鎮,文登,党項城,將四點的海路連成一片。

如此商船出海的風險更小,而且更容易從海上獲得補給。

李重九聽幾位重臣在那爭執,確實攻取文登對於將來對高句麗,海上形成包圍大戰略,並從海上南下揚州而言,絕對是大有好處的。但眼下對於劉黑闥之攻伐作用畢竟有限,周洲金春秋的自做決定,導致李重九在山東的戰線拉長,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

以文登一地並不足成事,就以現在大局面來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除非攻下整個東萊郡,那麼纔在西面足以威脅至劉黑闥。或者以東萊郡一郡之力,可以隨時出兵北上,與李重九打通渤海,北海兩郡,從南面將整個渤海灣都收入囊中。

如此沿海富饒之地盡數攬括在手,劉黑闥又有什麼餘地,與李重九爭雄。

李重九當下食指輕叩,言道:“對東萊郡郡守招降之事,進行如何?”

王珪拱手言道:“東萊郡郡守喬焦,此人秉性忠烈,不輕易爲外人所動。這一次李唐北海總管綦公順與劉蘭二人,奉李淵的命令率一萬人馬,攻打東萊郡。攻城前他們曾以李淵的名義招降。而喬焦卻言道,吾乃奉大隋正朔,而不知有什麼李唐,當下予以言辭拒絕。”

李重九皺眉言道:“這麼說這喬焦還是一位忠臣了,如此之人,確實非威脅所以迫得的。”

王珪言道:“山東諸反王,景從於李唐,乃是大勢所趨,當初唯有東萊,北海二郡固守,綦公順攻破北海郡後,僅有東萊郡尚存,東萊郡九縣,喬焦實際只據三縣,其餘各縣不是爲綦公順,王薄之流攻破,即是如淳于難一般割據自立。喬焦若是再自守下去,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實在不清楚他爲何如此堅持。”

薛萬述言道:“王世充在洛陽廢皇泰主,欲僭位爲帝之心,昭然若揭,喬焦沒有理由再奉洛陽爲正朔,我聽聞其祖上乃是隋朝宗室,不如令齊王修書一封,勸降喬焦。說不定倒能奏效。”

“此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就讓齊王修書一封。”李重九點了點頭,下了決斷。

李重九起身挪步言道:“不過事要做萬全,文登已是佔據,就沒有再棄之的道理,我決定再在文登縣增兵兩千,若是喬焦肯降,那麼立即據東萊郡。若是喬焦不肯降,我們也可設法勸降其水軍大將,讓他將船盡數都遷至文登來,大軍退保文登縣。就此打住,全力籌備南征劉黑闥之事。”

衆臣聽了細細商議一番,溫彥博等人皆言此可行。

李重九頓了頓又言道:“此戰攻打文登,乃是我軍與新羅的首度聯合,雖未能盡意,但總算克城。傳詔下去,嘉獎新羅王子金春秋,封其爲虎牙郎將,賜帛一百段,錢兩百貫,至於周洲違背軍令,功過相抵,令其代爲文登縣縣令。”

衆臣一併俯身言道:“微臣領命。”

衆臣告退之後,李重九正準備舉步到寢宮陪正在孕中的楊娥皇,這時卻稟告中書侍郎張玄素前來。

李重九心想張玄素該是因爲策反竇建德舊部之事,終於有了眉目。這一個月來張玄素都沒給自己絲毫消息,對方行事神秘連李重九都不肯透露分毫。李重九當下去令人去中書省召來姬川,薛萬述二人,自己即在書房接見張玄素。

張玄素舉步入內,向李重九行禮言道:“拜見王上。”

李重九見張玄素神情甚好,不由笑着言道:“張愛卿,孤讓你這一個月來不必上朝,想必在家中保養得很好吧。”

張玄素笑着言道:“回稟王上,微臣過得很好,每日早上一起牀,先靜坐一會養養氣,再活動一下手足,吃一頓清淡的早飯,中午呢吃一頓符合時令的午飯,睡個午覺……”

一旁的姬川聽張玄素說了這麼一堆,冷笑言道:“張侍郎,過得真是很滋補啊,卻不知你將王上託付的要事,又置於何地,辦得如何呢?”

張玄素心知姬川很喜歡對自己找碴,言道:“姬侍郎有禮了,此事似乎是某直接向王上稟告,姬侍郎無權過問吧。”

姬川見張玄素這副淡泊的樣子,心底更怒言道:“眼下既是王上召我等一併到此,自是有權相問,不知張侍郎策反劉黑闥麾下大將幾人?刺史幾人?重臣幾人?”

張玄素言道:“一個皆無。”

這會連薛萬述亦臉色微變了,姬川冷笑言道:“好個張侍郎,吾倒是聽聞張侍郎處事不秘,將我軍今年九月要攻伐劉黑闥之事,弄人所皆知,令劉黑闥眼下倒是提早有了準備。此事若是張侍郎貽誤所至,不說御史,我姬川定會重重參你一本。”

張玄素聞言微微一笑,言道:“姬侍郎莫急,微臣正是因爲此事,前來稟告王上。”

“張愛卿請說。”李重九言道。

張玄素回稟言道:“王上,劉黑闥並非無謀之將,眼下其兵馬主力,親領一部,其弟劉十善領一部,大將張君立領一部,而至於其餘如範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王小胡,劉雅,程名振雖各領兵馬,但人數卻是不多。”

薛萬述言道:“劉十善,張君立二人乃是劉黑闥心腹,策反不來,那麼其他人也該?”

張玄素笑了笑,言道:“其餘諸將吾自有幾分把握,但暫且不需那麼爲之。”

李重九笑着言道:“張侍郎必有妙計。”

張玄素言道:“妙計談不上,自吾放風出要攻打劉黑闥後。眼下劉黑闥於洺州屯重兵,並修葺城池,顯然有意據此固守,以拒我軍,同時也可抵擋我草原番騎的優勢,以避免平原決戰不利局勢的發生,我軍若是南下,兵馬錢糧不足,縱然能策反數名其大將,攻城略地。但最終還是要攻克洺州,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我軍若攻打洺州,最終從伐謀淪至伐城,萬一不克洺州,劉黑闥只要謹守至冬天,待我軍糧盡退兵,他就可大舉收服失地,甚至追擊我軍,故而若不克洺州,打下之地終究還是要丟掉。”

薛萬述聽了不由附和言道:“說的是,兵書有云,攻城者,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能不伐城,盡數還是不伐的好。”

姬川聽薛萬述亦是同意張玄素的觀點,當下言道:“你既不策反劉軍大將,也不想攻城,難道劉黑闥會平白坐在那,主動投降不成?着實可笑。”

張玄素言道:“劉黑闥自不會主動投降,不知姬侍郎如何看劉黑闥的?”

姬川言道:“樊噲之輩爾。”

張玄素搖了搖頭言道:“若是樊噲,怎能令竇軍士卒盡數歸附其下,以吾觀之,劉黑闥乃是項,劉一般的人物。若要破敵,必先破其主將鬥志和信心,以動搖其軍心,吾攻伐劉黑闥,正是要攻心。”

李重九言道:“孤明白了,張侍郎是要離間劉黑闥與其大將之間關係,絕其死守洺州之志,對嗎?”

張玄素點點頭言道:“正是。”

PS:結婚的事,終於忙完了,成立家庭了難免很多瑣事,多謝各位書友一貫以來的支持。

今日開始補更,第一更奉上,晚上還有一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
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