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

大業十二年十一月,大雪洋洋灑灑覆蓋而下,范陽縣剛剛平復,李重九率領一千郡兵,兩千番軍駐紮於此,其餘人馬則返回飛狐縣過冬。

原先范陽縣全縣人口三萬餘,僅次於易縣,因爲王須拔造反而敗落,直到現在范陽縣也只是稍稍從戰亂中恢復了一些,全縣人口勉強有兩萬左右。這還算好的,原先的上谷六縣,現在也僅僅是飛狐,易縣,范陽三地有所人煙,其餘各縣早就破敗。

李重九前幾ri帶着部下四面巡視了一番,所行百里之內,村村殘破,只有一些往昔地方豪強的塢堡殘存。這就是亂世,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到處都是死氣沉沉的一片。李重九看着一幕,心道這當初強極一時的大隋嗎,令四方臣服,萬邦來朝的大隋嗎?怎麼是破落成這個樣子。

李重九回到縣中,卻被告之縣衙裡來了兩名遠道來客,聽說從武安郡來的。李重九聽了立即前往客廳,收拾一方召見二人。

“蒲山公帳下記室祖君彥參見太守。”

“蒲山公帳下文學參軍魏徵參見太守。”

李重九聽了連忙迎出門外,言道:“原來是祖兄,魏兄,快請入內,快請入內。”祖君彥,魏徵皆是笑了笑。當下二人將披風上的雨雪一拂,當下入得屋內在炭火盆上前暖手。

祖君彥,魏徵二人坐定之後,李重九連忙問道:“不知蒲山公身體康健否?我二叔康健否?單二爺康健否?”

魏徵捏須笑而不語,祖君彥則呵呵笑了兩聲言道:“黃河以北的地界養人,幾位都甚是康健,現在單將軍,王將軍,皆乃是我瓦崗寨猛將,並稱爲瓦崗五虎將。”

“哦?”下首的蘇素開口問道,“既稱是瓦崗五虎將,那麼其他三人是?”

祖君彥點點頭,言道:“其他三位,分別是白衣神箭王伯當,混世魔王程咬金,鐵面判官牛進達,此五人併爲大將,統帥內軍驃騎。”

李重九恍然,現在秦瓊,羅士信,裴行儼這時候還在張須陀麾下,不然瓦崗五虎就要改人了。一旁蘇素當下不由又接着問道:“請恕我冒昧,何爲內軍驃騎?”

祖君彥笑了笑,言道:“無妨,蒲山公開黎陽倉募得青壯二十餘萬,之後蒲山公又從二十萬中擇jing銳八千,爲蒲山公營的內軍,蒲山公常言此八千人可當百萬。”

蘇素聽了笑道:“當年曹孟德平黃巾,檢青壯爲青州兵,蒲山公大有古人之風啊!”

魏徵,祖君彥聽了皆是大笑,祖君彥言道:“蘇明府說笑。”

李重九雙眼微眯,心道什麼蒲山公營,李密這時候還沒稱魏王,就這麼快開府建衙,作私人武裝了。要知道在瓦崗軍中單雄信,王君漢,徐世績都是翟讓的心腹部下,他另立一個蒲山公營顯然是奪軍權在手,要分庭抗爭了。

不過李重九對翟讓此人也沒什麼好感。而蘇素卻與二人相談正歡,也是李重九軍中都是粗人,讀過書的沒幾個,而祖君彥,魏徵二人一看就知是飽學之人,蘇素談興也是很濃。

蘇素笑了笑言道:“並非說笑,瓦崗軍中有翟大當家,蒲山公這樣的卓識之輩,又有瓦崗五虎之助,真可謂是人才濟濟啊。”

祖君彥看了魏徵一眼,言道:“既蘇明府如此說,我也不自謙了,自北渡黃河之後,蒲山公攻下黎陽倉,又自取武陽郡,汲郡之後,各方人才來投,黎陽李文相洹水張升、清河趙君德、平原郝孝德,武安郡清漳縣縣令牛漢先後歸附。眼下我瓦崗軍又得魏郡,武安郡,清河郡三郡,河北之地已有五郡在手了。”

“五郡!”李重九心道這半年來瓦崗軍,居然能在河北攻下五郡,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歷史上,李密是先取了河南,擊敗張須陀,再奪得河北五郡的,眼下因爲自己一言之勸,倒是先在河北立下了根基。

但是與瓦崗軍在河北得勢不同,河北各路反王卻是一片嗚呼哀哉,高開道擊敗涿郡通守郭絢後,輕敵爲楊義臣所敗,餘部現盡數歸大將竇建德所有。張金稱軍被楊義臣擊敗,楊善會斬其頭顱,其軍盡數歸附了竇建德。竇建德眼下據饒陽縣勉強支撐。換句話說河北義軍反隋事業已陷入了低cháo,若是李密這時候乘機入河北,登高一呼,則是河北各方反王景從,三五年內安定河北,爭霸天下。

要不要取河北現在只在李密一念之間,若是李密能定河北,那麼李重九,就會和李密,竇建德聯手擊敗李淵再說,至於最後天下鹿死誰手,就看天命了。李重九籌謀了許久,也總算到了這一步了。

祖君彥說了這麼一大通,魏徵一直沒有開口,而是坐在那,暗中卻在觀察李重九,蘇素二人。到了祖君彥將現在瓦崗軍的情況介紹完畢以後,魏徵這才言道:“聽聞太守在草原上收服番人,自立爲可汗,也是大爲得勢,只是不知是否還記得當初與蒲山公之諾呢?”

李重九點點頭,他當初與李密言,若瓦崗軍入河北,他願引一萬草原鐵騎南下爲李密鋪路,眼下李密是派魏徵,祖君彥二人千里迢迢而來,是要李重九兌現諾言來了。

李重九仔細打量,看着歷史上以人爲鏡的名臣,諍臣,眼下三十多歲,之前他是作爲一名道士出家,後爲武陽郡郡丞元寶藏徵辟爲書記,後說服他的主子,獻了整個武陽郡,投靠了李密,在歷史上李密降唐後,魏徵也跟着降唐,但不被重用,之後爲竇建德所俘,遂又降伏竇建德,充作中書舍人。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就投靠了李建成,玄武門之變後,又投靠了李世民,最後青雲直上。

若是放之現在,魏徵有一張履歷表放在ceo李重九的桌前,李重九肯定是要歎服,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魏徵正恰恰詮釋了找工作不必上智聯招聘。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聽說魏兄曾爲黃冠?”

魏徵訝然,當下言道:“沒想到太守也有耳聞,在下出身卑微,讓太守見笑了。”

李重九當然不會說這是穿越者的本事,當下言道:“如此說,讓張子房置於何地啊,不瞞魏兄,我幾年前,我也在少林寺出過家。”

魏徵聽了頓時拍腿,笑着言道:“原來如此,李兄也有如此一番經歷。你我可算是分出釋道兩派了。”

此言一出二者關係迅速爲拉近,這也算是商人在商場上與人套近乎的本能。見魏徵放下矜持後,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你我也算是有緣了,我早有意南下,但是你也看到了,王須拔,宋金剛阻攔在路上,我進退不得。不知蒲山公眼下可知河北之勢否?”

魏徵聽了言道:“正要洗耳恭聽。”

李重九言道:“眼下河北局勢紛亂,但若是述其條理,大概有三分,首先是官軍,官兵有楊義臣,薛世雄之流手握重兵,而地方還有楊善會,王琮等能臣守之,勢力仍十分強大。”

“其次就是反王竇建德,王須拔,高開道,勢力次之。最末就是我與羅藝如此原先隋將,叛隋自立的,勢力最末。”

魏徵聽了點點頭,李重九言道:“若是我是調兵南下相助蒲山公,那麼其地必然周邊諸強窺視,況且我鐵騎上萬,番軍雖是驍勇,但也是善變,每riri吃馬嚼所費堆積成山,縱然南下,恐怕蒲山公雖有黎陽倉可供給我大軍吃食,但又去哪裡給馬弄牧草呢。”

祖君彥連忙言道:“太守說的雖也有自己的道理,但是總是答應過的事,豈可出爾反爾。”

祖君彥剛剛開口,魏徵咳嗽一聲,打斷了對方言道:“太守不必擔憂,不久前竇建德已獻書,願奉我瓦崗軍爲首,甘願依附其後。”

“不僅是竇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圓朗等人也是願投效蒲山公。”祖君彥開口言道。

朱粲?李重九雙眼一眯,心道李密也真是來者不拒,連這等人渣也收。李重九言道:“祖兄,魏兄,不要誤會,我沒有出爾反爾的意思。我不是不想南下,而是想請蒲山公北上!”

“北上?”祖君彥,魏徵對望了一眼。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眼下高士達,張金稱先後敗死於楊義臣之手,河北義軍現在是羣龍無首,”

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竇建德,就是乘着這二人身死之機,收容了二人殘部,最後一舉躍居河北義軍的總瓢把子,最後席捲了河北。而反觀李重九不是,不想打這二人主意,但是無奈他一聲望不足,二來自己是出身官軍,兩邊不是一個系統的,這羣流賊無論如何也不會投效他。

說到這裡李重九言道:“所以我想請蒲山公以主力北上,會合河北羣豪,與楊義臣決戰,一戰而定河北,若蒲山公願意北上,我願出兵充作前鋒。”

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
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