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

在御夷鎮,得到李重九的調兵令後,聞之要出兵,衆將雖不明白爲何不攻打涿郡,而是安樂郡,但對於厲兵秣馬已久的衆將而言,不管是哪個目標,早就急不可待了。

在調令之中,李虎當下令英賀弗,孫二孃,額託,突地稽,崔序,顏也列六大統軍一併動員。草原四部各出三千騎兵,曇宗率萬勝軍,王馬漢的突騎團會合之後,一共一萬五千大軍,南下攻擊安樂郡。

李虎親自率軍統軍,溫彥博,姬川爲行軍司馬,額託,英賀弗請纓爲前鋒先行。

而遼西方面靺鞨突地稽出三千五百卒,丁零族崔序兩千五百卒,遼西郡都尉趙雀兒從柳城出五百卒,一共六千軍,由突地稽爲大將,趙雀兒爲副將側擊漁陽郡,威脅高開道軍側翼。

至於上谷郡,懷荒鎮,雁門的漢軍不動,既防備草原方面的突厥,也作爲後序預備隊。

從御夷鎮至安樂郡這一段,皆是崇山峻嶺,大軍沿着沽河古道而行。來至奚關,此處乃是兵家要地,自漢以來就是防備北邊遊牧民族入侵的要道。

奚關即今ri古北口,因出了此關後,就是奚人領地,故而稱作奚關,實際上也是防備奚人南侵的,故而各代都在此築關長城。在北齊時,在此重新修關修城,作爲當初北魏時塞上畿圍的東面延伸。

作爲先鋒的額託,率領大軍趕到奚關之前,見關口居然有士卒把守,這實在出乎額託預料。高開道雖不缺人手士卒,但是在如此險峻偏僻之地,駐關防守,糧食轉運即爲不便,一人吃的糧,在半途上就要耗費一半。

對於高開道如此的草寇,實難以想象,他們會費此力氣在這裡駐守。

但事到臨頭,只能做好破關的打算,這奚關依託燕山山脈乃是天險,若是強攻,只能走山下的羊腸道通向關口,再多人馬也是施展不開。

此關名爲奚關,作爲前鋒的額託,英賀弗自然知道此關不易攻打。於是額託又使用詐降的詔數,親自帶着三十名部下趕着上百馬匹裝作入關販賣的牧人。守軍上當,當下將佯裝的牧人奚族戰士放入,結果額託突襲守軍與城外裡應外合拿下了奚關。

將這些人拿下之後被送入李虎中軍,被盤問後,才得知這些人乃是原先的長城戍軍,安樂郡失陷後,他們不肯從逆,故而在此深山中棲身,自養妻兒,結營自衛。因爲山間消息閉塞,他們還不知李重九在漠南立國之事,也不知道天下大勢如何,只是一心一意耐心等待朝廷平叛。

李虎當下赦免了他們,放之回家,這些戍軍當下感恩,願意作爲斥候,爲李虎大軍引路,攻打高開道。

李虎聞之之後大喜,當下就讓他們指引大軍前進。於是額託,英賀弗就以他們爲先導,來至安樂郡治所燕樂縣。

安樂郡有燕樂,密雲兩縣。燕樂縣說是縣城,但當初高開道攻打此城,曾激戰過一番,城池早已殘破。現在高開道麾下大將謝棱詭,強迫燕樂百姓,在不遠處山谷立下一營寨,一面谷口堵住,在其中築屋屯田。

額託,英賀弗騎兵抵達後,額託爲了爭功,當下率本部三千輕騎,不等英賀弗大軍,之後馬不解鞍,突襲了山寨。額託一戰之下,險些破寨,後謝棱詭帶着死士奮勇抵禦,雙方激戰一番後,額託被擊退,傷亡近百。

英賀弗率大軍趕到後,當下觀察山谷形勢,發覺此谷三面都是山脈,只有一面可交通往來,額託一戰失去先機後,要強攻代價不下。

於是英賀弗觀陣一番,決定於山坡一側放火,藉助風勢吹濃煙入谷。英賀弗計謀成功,當下谷內濃煙瀰漫,謝棱詭不敵,帶着數百名jing壯從谷中密道逃走。英賀弗,額託當下盡收谷中近萬百姓。

攻陷燕樂之後,英賀弗,額託來至密雲縣,謝棱詭率軍逃入城中死守,李虎大軍來齊之後,開始攻城。額託攻南門,英賀弗攻北門,自己率大軍攻打東門。

WWW •тt kΛn •¢O

城中敵軍眼見城下蒼頭軍勢大,無不膽寒,而謝棱詭將城中百姓盡數驅趕於城上守城,以壯己膽。

安樂郡當初有八千戶百姓,後高開道打來後,將郡內大戶都殺光了,剩下的都是貧民小戶,但戶數還是不少,城中也有快兩萬百姓。謝棱詭當下上城之後,就驅趕城中百姓全數上城,爲自己壯膽,百姓在城上投擲亂石,火油,木材,若有畏懼退卻者,一律臨陣處斬。

如此攻了兩ri後,沒有什麼成效,而這時得知高開道已率大軍趕到。燕樂失守後,高開道已聞之風聲,一面令張金樹率軍在漁陽留守,自己率兩千jing騎,五千披甲,一萬青壯輔軍趕到,於密雲城西列陣。

見高開道軍聲勢浩大,李虎當下沒有繼續攻城,將密雲撤圍……

次ri清晨,秋風肅殺,密雲縣內昨ri守城的百姓,在城下草草的睡了一晚,之後一清早就被刺骨的秋風凍醒。

大早上城中那些兇悍的士卒們,紛紛擡出了一筐筐的饅頭放在城民的眼前,白花花的饅頭堆得猶如小山一般高,一旁還有一個個大木桶盛放的豬肉湯,上面滿滿的飄着油花。平ri只吃一頓野菜稀飯的他們,見到這些都紛紛垂涎三尺。

那些兵卒將籮筐一丟,大聲言道:“吃吧,儘管吃,管飽!”

得了兵卒許可,這些百姓一併撲上前狼吞虎嚥,大部分人吃得酒足飯飽之後,密雲城中響起了隆隆鼓聲。

吃飽了百姓們皆都是被高軍的士卒拿着槍槓子,驅趕到驅趕到黑漆漆的城門洞裡,城門洞里人頭攢動,衆人呼吸在一塊,之後城門突然一開,百姓們眼前一亮,吊橋下落。

百姓們就被推搡的出門,城下大片大片穿着灰衣,手無寸鐵的百姓,埋頭向前。而在這近萬百姓身後,則是手持彎刀,穿着黑沉沉鐵甲的騎兵,魚貫出城。鐵騎之後,則是高開道五千步卒主力。

在百姓的前方,則是布着鹿角壕溝的蒼頭軍大營。

百姓們恍然明白了什麼,但誰都知道身後壓陣的乃是手持屠刀的騎兵,只能埋頭向前,他們拿起一切能拿的木棒鐵鉗鐮刀石塊,試圖武裝自己,不管有用沒用,如同抓着救命稻草般緊緊攥着。

明知眼前凶多吉少,但這世道誰也不甘受到命運擺脫,試圖在這個滾滾向前大cháo中努力一搏,儘管大多數人都會被身後巨*拍進水裡。

近萬百姓作爲前軍,被攆到了蒼頭軍的面前,這時營寨之內,士卒們都紛紛舉起了弓,等待着將領的命令。

待到了距離不足一里時,身後高軍的騎兵紛紛揮舞馬刀,斬殺了殿後了幾百名老弱,受此驅趕,百姓們前進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他們剛剛吃飽飯,故而這點氣力還是有的。

於此同時百姓之中,亦是爆發出哭天搶地的嚎哭聲。

“我們不是亂賊!”

“我們是無辜的!”

“開恩啊,不要殺了我們!”

“我們不想死啊!”

婦孺們高舉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兒,向對面士卒大聲呼叫着。

瘦骨如柴的白髮蒼蒼的老人,舉起手仰天高呼,少年面無表情的被身後的人驅趕推着向前走去。

從高空俯瞰過去,一條黑線正在逼近。

“前軍棄營!”

從中軍大纛那,突然發出此命令。

營寨裡的前軍,聞言之後,皆是不敢置信,當上方命令如此,只等放棄。當下前軍皆是一併向後,退到了中軍大營之內。

百姓們見營寨裡,沒有弓矢shè出紛紛大喜,一併動手將鹿角搬起,將鐵蒺藜丟開,跨過壕溝,攀過木牆,涌入了營地之內。

“左軍,右軍出擊!”

在百姓加速前進的同時,中軍大纛那發出命令,英賀弗,額託,顏也列的騎兵,一併從左右翼包抄,向流賊身後的騎兵夾擊而去。

三部騎兵有九千之衆,草原遊騎皆是輕騎出戰也沒有章法,左一簇右一叢的,鋪天蓋地從兩翼齊張,好似大雁的雙翅。

高開道一見九千番騎趕到,當下下令前方鐵騎後退,而五千披着堅甲的步卒,列成嚴密的陣勢,向前推去。

草原遊騎見步軍的陣勢如山,當下不敢硬衝,當下奔馳着從兩翼掠過,於馬上紛紛張弓搭箭,將箭矢拋shè入敵軍陣中。

而高開道軍五千步卒都是身上披甲,手持包鐵皮的長盾,故而騎弓的傷害很小,反而是陣中的步弓強弩,而可從遠處反擊,遊騎當下頓時吃虧。

至於那些強迫的百姓,都是一併擠入大營之中。李虎見百姓們都躲在前軍營寨中,沒有繼續前進後,當下用中軍大纛下令,英賀弗,額託,顏也列,率騎兵轉道轉而襲擊高開道後方的一萬輔軍。

而他令孫二孃留守營地,自己和曇宗,王馬漢一併率領突騎團,萬勝軍這兩支鐵騎,從中軍大帳而出,攻向了高開道步卒陣勢。

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章 臥虎藏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十九章 烏帕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
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章 臥虎藏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十九章 烏帕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