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

見到李淵大軍佈陣,王馬漢出言諷刺言道:“這繁時縣被圍半年,李淵一兵一卒不派,但眼下我軍抵達繁時縣,他即率軍而來。李淵真乃朝廷真忠臣啊。”

溫彥博言道:“李淵突然來此,意圖不明,使君還請小心。”

“稟告太守!李淵大軍是從晉陽開來,有一萬大軍,都是jing銳。”探馬向李重九稟告消息。

“知道了。”李重九點點頭,看向山下,直接李淵大軍,沿着一處山丘佈陣,而面對李重九,劉武周的方向,則是派了一千玄甲騎兵佈陣,之後步軍向山上排列一重一重的法度森嚴,一看即知乃是久徵慣戰之將方能布出的陣勢。

玄甲鐵騎在相隔李重九距離五里之外佈陣,之後數騎分別向劉武周,李重九陣營而去。一騎來到李重九陣營前上山面見李重九,言道:“唐公有言,晉陽宮一別,已有一年不見,所以想請李使君一晤。”

之後隋軍中一名青衣老者至李重九軍數百步遠的地方的一片坡地上立定。那青衣老者翩翩而來,而這視眼下萬餘士卒於無物的氣度,不是李淵還能是何人。

溫彥博言道:“太守,劉武周軍在遠處暗中集結,我看李淵此行恐怕並非善意,還需小心。”李重九點了點頭,李淵此來是轅門shè戟,還是拉偏架意圖不知。但是眼見李淵單騎赴會,而一旁劉武周陣營中,亦是一騎緩緩而來,想來是劉武周無疑。

李重九當下亦是不要其他隨從。在吩咐王馬漢,溫彥博謹守陣營後,李重九單人策馬揚鞭下山。戰馬踏起黃沙,來得極快,李重九倏然勒馬,於李淵馬前十步停下。

李淵身後千步之處,如山如林排列的鐵甲具裝騎兵,映襯在他身後。

李重九想到當ri父親求親的羞辱,晉陽宮時,對方將自己餐具奪去,官袍剝落一刻,讓百官奚落時,自己與李芷婉兩地分隔不能相聚,這一切的一切都歸於眼前此人。

以往的情緒埋沒在心底,李重九深吸了一口氣,毫無情緒波動地,赫然言道:“李淵!”

微風襲來,李淵的袖袍一角微微卷起,他深深看了李重九一眼,卻訝異當初那位似可以爲自己隨意揉捏的鷹揚郎將,今ri似有了幾分不同。

正在李重九,李淵二人對視時,馬蹄聲響起,一名大漢騎馬而至。這名大漢容貌甚是粗獷,虯髯繞頰,身上着一麻布坎肩,左右臂皆着護臂護腕的鐵箍。

籲!

對方按馬言道:“你就是李淵?”

李淵目光一掃,言道:“閣下就是定楊可汗了吧,早聞其名。”

“呸!少給我來這一套,”劉武周喝道,“我與可汗,對峙於城下,你帶兵來作何,來坐山觀虎鬥?還是作黃雀?”

李重九心底微微讚道,看來劉武周是聰明人,心知這時候兩雄正爭,正不可讓李淵這漁翁得利。

李淵平靜地言道:“老夫身爲太原留守,馬邑,婁煩,雁門,太原四郡,你已據了兩郡,現在又來奪雁門,到底誰乘人之危,漁翁得利?”

劉武周不屑地笑了笑,摸着滿是虯髯的下巴,將手向下一指言道:“這天下之土,並非上天授予,人人有實力即奪之,若是唐公,你要奪回馬邑,婁煩二郡,儘管放馬來取,我擺在陣勢在這等你。怎麼不敢麼?是畏懼我的三萬大軍,還是怕突厥人的四十萬鐵騎啊?”

說到這裡,劉武周瞟了一眼李重九,冷哼一聲,其中jing告之意十分明顯。這意思當然是要李重九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於突厥人抗衡的本事。

李淵臉上微微一曬,從袖中掏出一寫滿文字的羊皮來,直接丟給劉武周。劉武周疑惑地看了李淵一眼,拿起羊皮看了一眼,頓時臉sè一變。

劉武周重新看了一眼李淵,策馬來到李淵面前,言道:“怎麼拿着雞毛當令箭?難道我一定要聽你的嗎?”

說罷劉武周將馬鞭一甩,當然將馬頭一扭,策馬回到己方軍營。

劉武周被打發後,李淵身上青袍隨風擺起,容sè如常,捏須微笑看向李重九言道:“劉武週一個兵頭罷了,裝出粗獷張狂來掩飾自己的心機,這樣人一輩子也就這樣,不會成氣候的。相較而言,老夫更看好賢侄你。你讀過書,明白道理,又膽略過人,可文可武。他ri絕非劉武周可比。”

李重九微微冷笑。

李淵見李重九臉sè,促馬上前言道:“芷婉是我女兒,老夫當然有權將之決定嫁誰。所以昔ri之事,老夫仍不覺得有錯。緝捕你乃是天子的旨意,老夫奉命行事,或許在做之時,有些舉止不那麼妥當,但若是再回到兩年之前,老夫想仍不會改變當初決定。”

“舉止不妥當?”李重九冷笑一聲,言道,“好一句舉止不當,就可以撇清一切。”

李淵搖了搖頭言道:“撇清一切?從東都至西京的簪纓子弟,不知多少人上門求親,若說羞辱二字,他們又算是如何。”

李淵言道這裡,長嘆了口氣,言道:“老夫將你視爲世侄,收入帳下,出征雁門,希翼你能報效朝廷,而雁門一戰,你萬軍之中刺殺始畢,名聞天下,老夫是既替你高興,也替你擔心,又恐你年少得志,不知如何自制。而之後你行事偏差,老夫自問也有一份責任在其中,但是亡羊補牢爲時不晚。”

“若是你肯上表,臣服朝廷,老夫以身家xing命替你作保,至於我們之議如舊,除了三娘之外,老夫其餘待字閨中的女兒,任你可選。我們仍爲翁婿,將來老夫若有望更晉一步,保你後代爵位,子子孫孫世代不絕如何?”

李淵這一番言辭懇切之話說完,李重九突然仰頭哈哈一笑,言道:“李淵,你真是好心機。眼下我與劉武周龍虎相爭,若其中勝者,必然成爲北方一強。你當心此事發生,故而來此勸我們兩家罷鬥,既賣了兩家人情,又使得我們之後相互牽制,你好後顧無憂,大軍直入西京對嗎?”

李淵聽李重九此言,目光一閃,冷笑一聲言道:“純屬一派胡言。很好,既你執意如此,我念在舊情,最後幫你一次,現在帶兵立即退出繁時縣,否則後果自負。”

“若是我是不願,有什麼後果?”見李淵終於攤牌,李重九也是直言。

李淵舉起雙手言道:“你不願意我就和劉武週一起打你,老夫今年五十歲了,就只剩下狠辣二字了,就算讓劉武周得了繁時縣也無所謂。是作翁婿,榮華富貴,還是就此一戰,你自己選。最後說一句,老夫能用左手捧你,但這右手力氣纔是更大!”

疾風驟起,吹着四周黃沙亂卷,李淵與李重九二人對峙,兩人身後數萬大軍坐山旁觀,只等一聲令下,就是開戰。

“李淵,你覺得你勢大,所以可以壓我麼?”

“成者爲王,敗者爲寇,古今不易!”

李重九搖了搖頭當下言道:“可惜這裡不是汾陽宮。”說罷李重九將右臂向上一舉。

李淵目光微微一頓,而這時天邊揚起了漫天黃沙,出現了一條蠕動的黑線,遠處而來的風聲似馬嘶,鐵騎踏地的轟鳴聲。

只是頃刻之間李淵似明白了什麼,但見李重九神sè如常。李淵朝北面望去,這是一支雄壯之極的大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海,奔騰的騎兵馳騁大地,如波浪一般起伏前進。騎兵們身着皮衣獸皮,頭上都扎着長長的辮子,左開衣襟,奔馳之中撮脣唿哨,並且是一人數馬,不惜馬力的奔馳。

李重九言道:“這兩萬番騎本是我用來伏擊劉武周的,但眼下唐公,你還覺得勢大可以壓我嗎?”

“兩萬番騎!”李淵也是知兵的人,從對方騎兵所來的聲勢可見,李重九說的絕非假話。李淵不由心道雖早知此子有草原番軍之助,勢力今非昔比,但沒有料到居然有這麼多人馬,看來此子羽翼已非,這次來雁門真是失與計較了。”

李淵冷哼一聲,當下二話不說,策馬返回營中。李淵飛馳極快,他也是果決之人,深知李重九的番軍兵力勢大,若是追擊自己,自己恐怕返回晉陽軍力也會損失不小,這一次真是失算了。

眼見李淵退走,王馬漢,尉遲恭,溫彥博等人皆是一併下山。王馬漢言道:“小九,正好乘此機會,率軍追殺李淵,足以叫他留下一半人。”

溫彥博言道:“不可,李淵眼下畢竟是朝廷封疆大吏,若是驟然殺之,於我軍名聲無益。”

李重九搖了搖頭,指着李淵殿後的鐵甲具裝騎兵,言道:“此軍乃是jing銳,若是殿後,我軍沒有必勝把握。”李重九此刻何嘗不想尾隨追擊李淵,但成效卻不大,留下李淵可能xing極小。

李重九對左右言道:“現在劉武周眼下才是我們大敵,既撕破臉皮,也就不需客氣。我們仍依照原議,攻打劉武周。”

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
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