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

雁門郡,雁門縣。

自去年在此殲滅劉武周部主力後,雁門五縣現已是盡歸趙國所有。

而雁門郡現已與太原郡,皆併入太原府下,乃是一府二郡。

現在郡都尉高楚,正陪同從晉陽至雁門府君蘇素,一併視察這新開墾的兩千畝田地。

現在這一千畝田地上,去年冬天播下的冬小麥,已是成熟。百姓們在麥田內忙着收割。

蘇素手指着這田地,向高楚問道:“你說這新開墾的兩千畝田地,是軍屯地,還是民屯地。”

高楚向前方一指,向蘇素稟告言道:“回稟府君,這北坡一千兩百畝乃是民屯地,南坡八百畝則是軍屯地,因去年劉武周犯境,鄉兵都在操練,不得空屯田,所以和百姓約定,八百畝地由百姓替我們耕種,之後兩邊五五分成。”

蘇素聞言點了點頭,言道:“作得很好。”

蘇素和高楚沿着田間阡陌又走了一段路,兩旁百姓拿着鐮刀正滿頭大汗的收割麥田,一旁還有穿着雜服的鄉兵士卒幫忙。

遠處田間還設有火墩子,上有士卒嘹望。

蘇素隨意找了一名老農詢問,言道:“老漢今年收成如何?”

這名老農也是見慣世面的人,雖不知蘇素就是太原一府的最高長官,但也知道其是一名官吏,當下也是從容回答言道:“這位官長,之前劉武周在此時,縱容突厥人,在此四處打草谷,我們百姓辛辛苦苦種了田,都給餵了馬。眼下劉武周這漢奸一死,今年開春之後,都沒見到胡騎,百姓們也都大了膽子,離開了各自的村落討生活。”

“你看這裡都是上好的田啊。老漢我全家,還有才六歲的娃娃,都來幫忙了,都是託趙王的福,逐了胡騎,今年吃飽肚子。不成問題了。”

蘇素言道:“王上也趙人,怎會不思造福自己鄉鄰的百姓。”

蘇素十分滿意,當下命左右賞了這老農二十文錢。老農也不推辭,哈哈一笑接過錢後,繼續下田幹活。

蘇素對高楚言道:“百姓性情豪爽,可謂民風淳淳。有如此百姓,將來要大治可謂不難。”

高楚言道:“那還不是,雁門乃是邊郡,一貫物產不豐,百姓貧瘠,要是今年雁門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太原。上谷兩郡的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蘇素與高楚從田間走到官道之上,一旁府內的隨從早給蘇素備好了車。

蘇素對高楚言道:“這一番視察,吾心甚慰,當初劉武周在雁門時,橫徵暴斂,強徵民役,爲了獻媚突厥人,甚至讓突厥人放馬農田之內,啃食青苗,弄得三郡百姓民不聊生。魏府君曾經有言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爲官在此,當思造福百姓,否則不要說趙王。就是監察御史也饒不過你。”

高楚聽蘇素說監察御史二字,當下微微有點後背發涼。

李重九自設立官制後,以盧承慶爲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之下設御史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

在侍御史之下,還有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官位,正七品自從七品不等,官位雖低,但權限極大。

監察御史可糾劾百司,辨明冤枉,巡按州縣,爲朝廷耳目風紀之司。每郡設正七品監察御史一人巡查,各縣還有從七品監察御史監督,但凡有官吏不法,皆可直稟御史臺,甚至直接向李重九上奏,其中間不必通過中書省。而監察御史任官,也是從不由內外調,也從不由外遷內,入御史臺就是一輩子在御史任上滾爬。所以監察御史,可以不必賣任何人的帳。

高楚聽蘇素這一番耳提面令,當下抱拳稱是。

於是高楚蘇素二人一直駕車前往兵營,兵營設立在雁門關隘口之上,在往北就是婁煩縣的桑乾鎮。

當初劉武周舉事謀反時,陳孝意,王智辨二人率軍突襲劉武周,將劉武周包圍於桑乾鎮,但突厥騎兵突然殺至解圍。陳孝意,王智辨二人大敗。

後劉武週一直屯兵於桑乾鎮,雁門縣二地,頻繁南侵。這一次收服雁門縣,高楚就將鄉兵主力駐紮在此天險之上,扼守關口。而蘇素見雁門關天險,亦是不由感慨。

護衛騎兵簇擁着蘇素車駕來到軍營。車駕到轅門之前停下,高楚與蘇素步行入營地。

蘇素先去校場,高楚當下下令營內士卒進行操練。

蘇素見士卒訓練有素,十分滿意,對高楚言道:“你這鄉兵操練倒是比晉陽城中的武衛軍也不遜於多少啊。”

高楚不無得意地言道:“某這兵馬在雁門駐守多年,從劉武周大小數十戰,打得可不比武衛軍少,不少士卒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蘇素向高楚問道:“駐紮在雁門關有多少人馬?”

高楚正色言道:“有兩千人馬,其中馬軍遊擊兩百,正兵一千五百人,輔軍三百。”

蘇素聞言欣然點點頭。

高楚見蘇素心情很好,當下藉機言道:“啓稟府君,我軍士卒能騎擅射,馬軍兩百實在太少,硬弓不多,而且勁弩全無,府君,某心知足開弩,踏張弩,牀弩弄不來,但好歹臂張弩弄個三五十支應不成話下。”

聽高楚這麼說,蘇素手點了點高楚,言道:“說的輕巧,索性我將太原府牧守之位給你好了,若你能弄來這些,我無話可說。這一次到地方各縣視察,那些縣內的官吏就會給我哭窮,你也別給我來這一出。”

高楚聽了當下叫屈起來,言道:“啓稟府君,我這不是和你商量嗎?鄉兵裝備太差,與駐紮晉陽城內的武衛軍差了不止一截。武衛軍中,僅是明光鎧就有兩千具,還不說兩檔鎧,魚鱗鎧。”

蘇素言道:“武衛軍是府軍,你鄉兵能與武衛軍相較嗎?兵部早有明令,勁弩,鐵甲只有府軍才能配備,鄉軍只許用皮甲,弓箭,至於馬軍遊卒倒是不限,但我看你養這兩百馬卒都已是不易,哪裡來多餘的糧餉供給馬軍。”

高楚笑了笑,言道:“回稟府君,其餘事也就罷了,但馬軍這事你倒是不用擔心,只需你答允一聲即可。”

蘇素聞言停下腳步,趙國的四支府軍,直屬朝廷,尉遲恭雖是駐紮在晉陽,但並沒有奉蘇素號令,將來要調走,也只是李重九一句話的事情。

所以太原府內真正也只有鄉兵,歸屬於府內調動。

高楚若能加強鄉兵的實力,對於蘇素而言,對於太原府的安危也是有力臂助,更何況劉武周雖死,但餘部宋金剛和苑君璋二人仍據婁煩,馬邑,對於雁門,太原的北面仍有十分威脅。

蘇素問道:“你怎麼弄來馬軍?”

高楚壓低聲音與蘇素言道:“婁煩郡的消息,苑君璋在從突厥人拿弄了數百突厥好馬,現正在桑乾鎮老沙河一帶放牧,距此不過千里,我有心取之。”

蘇素皺眉言道:“此事消息可準,並非是苑君璋的計謀?”

高楚嘿嘿一笑,言道:“絕不會有錯,此消息是中山李氏的消息之我的。”

蘇素當心信了幾分,自李重九決定認中山李氏爲本宗之後,婁煩,馬邑以及散落在各郡李氏族人,紛紛歸遷至雁門,太原定居,現在已是有三四千人。

李重九雖不如李淵那般優厚族人,幾乎將李唐弄成了家族企業,不過李重九對中山李氏也是少不了照顧,這都是當時之人普世價值觀。特別是北地百姓猶重宗族。

燕趙百姓一貫好武成風,一般大的宗族都是令子弟操練弓馬,學習武藝,以作自保。而中山李氏也不例外。

李重九將李氏族人招了一百人入臨朔宮,充作宮內侍衛的士卒。而在在雁門,太原兩地的李氏族人,則選擇了不少人加入了府軍,鄉軍。

蘇素當下接見高楚麾下一員校尉,此人名爲李葦,正是出自中山李氏。

李葦向蘇素問道:“你說老沙河邊有苑君璋的騎兵牧馬?”

李葦言道:“是,回稟府君,我族人剛剛從那逃歸至雁門的,他們對那瞭若指掌。”

蘇素點點頭言道:“可有更多的消息?”

李葦言道:“有,自劉武周死後,苑君璋與宋金剛二人面和心不和,苑君璋與突厥鬱射設阿史那摸末相互勾結,阿史那摸末乃是處羅可汗之子,苑君璋因攀附上了阿史那摸末,爲處羅可汗封爲大行臺,以繼劉武周之位。”

蘇素聞言言道:“那麼宋金剛處境豈非艱難?”

“那好像是,宋金剛與其兩千多舊部扎於婁煩郡,今年冬天似乎糧食十分匱乏,將士們多有怨言。”

蘇素點點頭,高楚言道:“府君在宋金剛,苑君璋不和之際,乘機襲奪這數百戰馬倒是不錯。”

蘇素斥道:“數百匹戰馬算得什麼,若是能策反宋金剛,我軍不是可平白添一員大將。”

李葦,高楚聞言對視一眼。

高楚言道:“這倒是不錯,宋金剛乃是名將,當初連王上在他手裡也是吃過敗戰,若是他能降我大趙,必添一員虎將。”(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十章 搶婚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
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十章 搶婚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