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

長安,太極宮。

太陽高掛,大殿外,一行宮女端着盛膳食的盤子走在大殿前一級級的石階上。

“停!”一尖利的聲音傳來。

宮女們一併停下,尚食局的太監走了出來,在一名拿着拂塵的老太監面前站定陪着笑道:“鄭公公有禮了,陛下用膳的時候到了。”

那老太監看了一眼慢慢地道:“陛下,正在殿內與幾名大臣商議洛陽戰事,眼下是不得空啊。”

“那可怎麼辦,鄭公公,這陛下龍體要緊,早上陛下就只食半碗蓮子薏米粥,這中午再不吃,就傷了龍體了。”

老太監道:“我也明白,過午不食嘛,你們這一份份的,我看陛下現在也沒有胃口用,不如改作點清淡可口的上吧!”

“諾!”

看着太監宮女忙碌的樣子,老太監嘆了口氣,他走到殿前臺階上,但聽見陳叔達那清朗的聲音,依舊在說着,不由搖了搖頭。

此刻大殿上,李淵閉着雙目坐在大殿上,露出深深的疲態,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這一個月來,他都在關注大軍出征之事,特別這幾日,每日都有戰報傳來,李淵在殿內指揮洛陽的戰事,一有新的消息就立即處理,日理萬機之下早已是疲憊不已了。

李淵喝了口茶,睜開佈滿血絲的眼睛,打斷了殿上裴寂與陳叔達二人的爭辯道:“夠了,現在不是追究錢九隴的責任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朕也不願意再追究,錢九隴是朕元從之臣,念在這一點啊,讓中書省那些整日只知道耍嘴皮的大臣,再議一議不要責得太重,傷了堂上老臣的心。”

“諾!”裴寂與陳叔達一併答允。

宇文士及道:“陛下,我軍三十多萬大軍,這一次攻趙已是一個月有餘,除了杜伏威一路未動之外,其餘各路皆有勝負。眼下雖是河間王的南路大軍已是直逼洛陽城下,但太子殿下的北路大軍,若是不能渡過黃河,單憑河間王一路人馬,是攻不下洛陽的。”

李淵點點頭道:“朕知道。”

說到這裡,李淵拿起手邊一奏章道:“這是昨日秦王府上送來的密報,他在黎陽的密探傳來消息,黎陽渡確實有三百餘艘戰艦橫經於此,往黃河上去了。但這不足以證明,李重九與他的府軍,廷衛軍主力就在船上。這些戰艦也有可能是空船。”

“秦王幕僚杜如晦,以及河陽王帳下長史李靖,皆向朕上了奏章,言未見李重九主力真正動向。太子所率的北路大軍,可能有會危險,甚至南路大軍也有可能遭到攻擊!”

一旁陳叔達道:“陛下,我們已是全力偵查了,趙軍主力有數萬兵馬,不可能會飛上天去,也不可能遁入地中。只要他一旦現出行跡,我們就可以察覺。”

裴寂道:“陛下,微臣倒是擔心,太子殿下的北路大軍啊!如果這一次錢九隴軍糧不失,微臣倒是沒什麼,現在軍糧一失,可就不妙了。”

宇文士及看向裴寂問道:“你是擔心,李重九會出井陘口,攻上黨?”

裴寂搖了搖頭道:“上黨有襄武王坐鎮,一時不會有事,微臣擔心是,若是李重九若與太原趙軍合流,之後直插河東,攻陷蒲津渡到時如何是好?”

裴寂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都是臉色一變。

從地圖上看去,從太原至蒲津渡,一路上經西河,臨汾,絳,河東四郡,當初趙軍大舉攻打太原時,其前鋒草原騎兵,幾乎差點就打到河東郡了。當時李唐朝堂上,都有放棄河東,以避趙軍鋒芒之說。

而現在駐守河東的三萬唐軍,被調到上黨,四郡兵力空虛,若是李重九的主力趙軍和駐紮太原尉遲恭合勢,那麼大軍長驅直下,攻下四郡並非沒有可能,只是路途上時間消耗久了一些。但一旦讓李重九攻陷了蒲津渡,就可以造成南進渡過黃河,直接攻打長安的聲勢。

到時候身在河內的李建成大軍,就不得不回師河東,以解除長安之圍。這主力決戰,本也是正常,換做平常李唐絲毫不懼,但現在問題是李建成大軍缺糧,大軍從河內返回蒲津渡,重新走了一段回頭路不說,一路上士卒飢腸轆轆,飯都吃不飽。

李重九大可以固守險要,不主動出戰,待李建成糧盡,士卒氣勢低迷到極至時再反手一擊。所以就算唐軍有兵力優勢,但與趙軍主力決戰,勝算連一成都不到。

裴寂將這一切後果分析了出來,事實上不用裴寂分析,殿內的人,也都是知兵的,怎麼會不明白呢。

從地圖上看去,黃河三大渡口,與關中只有一步之遙的蒲津渡,河陽城所在的孟津渡,還有黎陽城所在黎陽渡,成了這場唐趙大戰的三點關鍵點所在。

陳叔達道:“陛下,是否將北路大軍調回一部分,防守臨汾郡與絳郡?”

李淵負手來回走動道:“不,開弓就沒有回頭箭,長安還有三萬人馬,李重九就算打到城下,又如何?朕還怕他不成!”

“陛下!”裴寂,陳叔達一併勸道。他們擔心李淵這是意氣用事,長安是李唐的心臟,豈能輕易置於險地中。

李淵將手一止道:“朕知道你們要說什麼,不過朕已經主張,原本定計南北兩路大軍合擊洛陽,眼下南路大軍已是成功,而北路大軍卻因軍糧被劫而不足,朕只要將軍糧運抵太子軍中即可,對嗎?”

裴寂道:“陛下,此話是不錯,但眼下從關中重新調糧再運往河陽,最少需要二十日啊!”

李淵擺了擺手道:“你說的那是是陸路,而不是水路!”

裴寂與宇文士及對視一眼,都露出驚愕之色。

裴寂問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用糧船運糧,走黃河三門峽水路?”

“不錯!”

裴寂滿頭大汗道:“陛下三門峽水路太過危險了,無數舟船在此覆沒,若用糧草經三門峽運至河陽,十艘船也只能到兩艘。”

李淵搖了搖頭道:“兩漢時,江淮的河船都能從黃河入關中,爲何到了今日一艘船也不敢走。爾等不知,朕已是派人,秘密重修了三門峽南岸的棧道,目的就是爲了今日之用!”RS( )

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十章 搶婚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
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十章 搶婚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