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

洺州。

洺水一旁遍植楊柳,楊柳千垂,層層綠蔭,堪比隋堤之上楊柳倒垂的景色。

在洺水一般,豎立一雄城,永年城。永年城原名廣年城,因避諱楊廣之名,故而改名爲永年城。現今爲劉黑闥夏國國都洺州的治所所在。永年城在洺水漳水交匯之地,水路縱橫,乃是一派河北少見的水鄉景色。

現在永年城四周,無數民役正在城下打防馬樁,在水堤邊,夏軍士卒正在操練。

劉黑闥扎着頭巾,罩着大氅,來到營地之中,看到劉黑闥親臨,夏軍士卒都是爆發出歡呼之聲。

劉黑闥笑了笑,走到士卒中間,甚至親口叫出了幾名老兵的名字,這一個個被叫到的老兵,各個激動不已,臉上分而有光。

劉黑闥來到士卒中間,親自檢查士卒的兵器,不時與幾名校尉說些葷笑話,譬如刀都握不穩,不如回家握**之類的話來,衆士卒們聽了無不哈哈大笑。

聊到盡興,劉黑闥亦是爽朗的大笑。

“大將軍,聽聞幽州軍要打過來了是嗎?”

“傻子,不是幽州軍,是趙軍。”

劉黑闥聽了腳步一頓,看向左右言道:“你們聽誰的啊?”

一名憨厚的士卒上前言道:“消息都傳開了,否則在這永年城下修這麼多防馬樁做什麼,聽聞是爲了防備趙軍的騎兵的,他們騎兵聽說都是番胡之人,打起戰來可厲害咧!”

聽着對方濃重的地方口音,衆士卒都是哈哈大笑,劉黑闥聽了問道:“那你怕不怕?”

那名憨厚的士卒挺直了胸膛言道:“不怕,我們有大將軍,弟兄們也是不怕死的。”

“帶種!”劉黑闥來到這名士卒身子,用力錘了下他的胸口,言道:“夠結實,是個漢子,叫什麼名字?”

“俺叫茅大力,自小就生得個子大,都喊我大力,本名倒是忘了。”

衆士卒又是一併大笑,劉黑闥點點頭,言道:“弟兄們,能不能打贏趙軍,我不好說,但我知道有那麼一天……”

劉黑闥說這裡,凜凜的目光掃過衆士卒,正色言道:“有那麼一天,若是趙軍上萬鐵騎殺來,好似天崩地裂之時,你們敢不敢眼也不眨一下的,陪我上陣去死?”

一旁堤壩上,祭酒凌敬正踱步而來,陡然他聽到了劉黑闥說的這一番話,但覺心頭有股熱血上涌,但見下方的士卒們皆是熱血沸騰,紛紛舉槍大吼。

“敢!”

衆士卒皆是大呼。

凌敬停下腳步來,擊掌默唸了一番劉黑闥的話,心道,說的好啊,金石之聲不過如此,這劉黑闥分明就是個大老粗,字都不認得幾個,說話粗鄙得很,但往往幾句話一說,就能煽動得衆士卒嗷嗷叫一般。

這樣的人才是爲將之才。

見劉黑闥結束了視察走上了堤壩,凌敬連忙上前作揖言道:“拜見大將軍。”

“哈哈,是凌祭酒啊,趕快免禮,趕快免禮。”劉黑闥走到凌敬面前,笑着言道:“你與孔先生,眼下都是某的左膀右臂啊,某是最佩服你們這些讀書人的,好比我老劉,從小到大盡知擺動刀槍了,斗大的字也不識得一籮筐,這一次你肯再度出山,來助我劉某真是我的榮幸啊。”

凌敬拱手言道:“慚愧,慚愧,若非是凌某當初中了李重九這賊子的詐降之計,也不會有當初夏王兵敗易水之事。這半年來凌某耕讀在家,實是慚愧無顏見往日同僚啊。但蒙大將軍三召,不棄凌某,凌某隻有來此奔走,看看有無簡單之事,讓某可以效勞一二的。”

劉黑闥言道:“老凌,你我都是舊相視了,說這麼多見外話做什麼,當初之事都過去了,眼下你不來助我還有誰來助我。”

說到這裡,劉黑闥挽着凌敬的手,一併來到堤壩的高處,指着這永年城,言道:“你看此城爲都如何?”

凌敬看了左右,言道:“善,河北之地,南北狹長,東面是大海、西面乃是太行山,乃是山海夾峙之局,洺州所居正爲心腹之地。”

“怎麼說來?”劉黑闥問道。

凌敬侃侃而談言道:“當年張玄素言過,河北之地,要害有三,北部重在薊縣,也就是今日的幽京,幽京北託燕山,爲抵禦遼東,漠南番胡之屏障,西出太行,可走飛狐口至雁門,馬邑。”

“河北中部則重在真定,此地控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西顧則太原動搖,北出則幽京震懾,若舉兵南下,逾白馬,道樑、宋,如建瓴水於高屋,騁駟馬於中達也。”

說到這裡,凌敬神色一黯因爲幽京,真定都爲李重九據有了。

之後凌敬正色言道:“而河北南部所重,秦漢時重在邯鄲,但東漢末年邯鄲罹難兵禍,故而曹操改在邯鄲以南的鄴城建都,修銅雀臺,後鄴城一直鼎盛,直至相州總管尉遲迥叛亂,討伐楊堅。尉遲迥兵敗後,朝廷認爲鄴城有王氣,故而下令焚之。眼下邯鄲,鄴城皆已是昨日黃花,而今邯鄲,鄴城故地唯有洺州永年城猶在。”

“若據永年城,西出漳鄴,則關天下之形勝,東扼漕運,則絕天下之轉輸。洺州之地,實爲河北之心膂。”

劉黑闥聽凌敬這麼說,已是十分形象了,幽京幽州可以比作河北的頭和肩,真定可比作河北的雙臂,而洺州就是河北的心肺。

說到這裡凌敬頓了頓言道:“可惜幽京,早已爲李重九所有,後李重九又破李唐,奪恆山郡,而得真定,破夏王於易水,得河間全郡,眼下河北之地,李重九已居其半,形勢完固,此誠暫不可攻之。否則以李唐,突厥對李重九的忌憚,早就出兵伐趙了。”

劉黑闥聽凌敬這麼說,言道:“按凌祭酒這麼說,李重九現在豈非進可攻退可守?”

“那也倒未必,眼下李唐,突厥國力都強於趙,三家互不相侵,不過是忙着吞併其他地盤,擴充勢力後,再行決戰。大將軍一定要西和李唐,北聯突厥,結好宇文化及,最後再經營好洺州方可抵禦李重九。”

劉黑闥點了點頭,言道:“若是李重九興大軍前來伐夏,我守洺州,你看如何?”

凌敬言道:“洺州乃是邯鄲,鄴城故地,依永濟渠,畔洺水,漳水,水路縱橫,不僅可以大大抵消,趙軍鐵騎在平原上的衝擊力,而且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無論是河南王世充,還是西在上黨的李神通,皆可派兵來援。事實上,只要大將軍固守洺州,不出三個月,北方突厥必有變,李重九到時只能退兵,那時大將軍無論是追擊,還是收服失地,皆可從容。將來再以洺州之地,反撲幽州,也是大有可爲啊。”

劉黑闥恍然言道:“說的好,所以你才勸我結好李唐,突厥,正是要以他們來牽制李重九。”

凌敬點點頭言道:“大致如此。”

劉黑闥沉吟了一番,言道:“只是我眼下與李唐交戰,奪了其地,剛剛惡了李唐,況且李唐有意對宇文化及動手,一旦李唐破了宇文化及,下一步很可能就要攻打洺州了。”

凌敬言道:“這要看大將軍斡旋了,以我看來,趙國慣例,皆是在秋高氣爽之時,大舉出兵,眼下距離九月不足兩月,大將軍要想在河北謀得轉圜,外聯李唐,突厥,內安諸將,此二者缺一不可,以凌某淺薄的才智,能說的只到這裡爲之了,若是張玄素在,他見識勝某十倍,必有更好對策。”

劉黑闥言道:“提張玄素作什麼,眼下他爲李重九心腹,現正策反我夏軍諸將,投他李趙,正是你我二人的敵人。”

PS:第二更拉,求點推薦票!兄弟們砸我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
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