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

契丹八部分別爲悉萬丹,阿大賀,具伏弗,鬱羽陵,ri連,匹黎爾,叱六手,羽真侯,而大賀咄羅則是八部可汗。以契丹八部每部幾千至上萬的jing壯男子,若最大動員出動十萬也並非虛言,眼下就算打個折扣五萬以上也是有的。

不久之後,無數契丹騎兵遮天蔽ri的出現的御夷鎮以北的消息,已傳入所有人的耳中。室得奚部俟斤,以及部族之中的長老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亂轉。額託,英賀弗也是一臉焦sè,反而比李重九更擔心御夷鎮的安危。御夷鎮對於室得奚人而言,不僅僅是一座城池,對於他們而言,更是深深楔入烏候秦水的釘子。從御夷鎮到他們世代放牧故地,快馬兩ri即可到達,只要他們佔據此地,烏候秦水邊昔ri的室得奚部的牧民們,就會源源不斷來此投奔。一旦御夷鎮失去,對於俟斤而言,就沒有了庇護族人的城池,一旦契丹人來,他們在茫茫草原上無處可去。

“我們有幾成勝算?”城頭上室得芸輕輕地問着李重九。

李重九看着一旁室得芸清澈的雙眸,笑了笑在她的手背上拍了拍。

室得芸稍稍寬心,睜大眼睛言道:“阿姆說過了,我們室得奚部,即便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會捨棄這裡。這御夷鎮,是我們室得奚部復興唯一的機會。”

室得芸小臉上滿是堅決,李重九言道:“這是當然,一會兒大戰都要來了,這城中危險得緊,你還是隨着你的族人,退到南方谷地去,那裡安全一些。”

“不去!”室得芸頭搖得那是一個堅決,言道,“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李重九雙眼一眯,笑道:“淘氣。”

室得芸在一旁賭氣地說道:“我不懂你喜歡的那個漢家姑娘怎麼樣,她不就是陪你刺殺了一次始畢可汗麼?而今ri契丹十萬大軍圍城,我也要一樣和你在這裡,我一點也不輸給她。”

李重九雙眼一浮,笑道:“原來你一直在意的是這個,這是在吃醋啊。”

室得芸聽李重九哼地一聲,言道:“我哪裡是在吃醋了。”

李重九笑了笑不復再言。而前方三裡之處高山堡的狼煙,突兀般出現在高高燃起。“契丹人,”室得芸一抓李重九的肩膀,面上一驚言道:“契丹人來得這麼快,我還以爲他們要明ri才能到達呢。”

李重九面sè一沉,至三ri前聽說契丹十萬大軍出兵的消息後。李重九將九連堡放棄,轉而是派出三千人連續三ri搶修了高山堡,總算將城牆修得兩丈高以上,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五分之四以上,暫成爲大宏城的前沿陣地,突出在前。

至今ri這三千人才撤下,在高山堡內留下室得峰,以及六百奚軍駐守在內。眼下高山堡內,向大宏城以三道狼煙示jing,表明出現在前方的契丹軍數量極其多。因爲視線所限,李重九這時纔看到草原的遠方有一條黑線,直鋪而過。無疑是身爲前沿高山堡的室得峰視覺上的震撼更強。

“沒什麼好看的,不過契丹人的前鋒罷了。”

話雖這麼說,但僅僅是前鋒就有如此強大的兵力,若是大軍齊集又是如何規模,李重九走下城頭,目光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始畢可汗在雁門外,以二十萬突厥大軍壓陣的場面,而換到今ri他要面對是十萬契丹騎兵,這一番生死如何?

“太守辱紇王部,不肯向我們派出援軍!”英賀弗見了李重九,當下有幾分顏面無光。辱紇王部乃是奚族五部之中最強大的,辱紇王部俟斤亦隱隱有奚人可汗之稱,若是他肯出面組織,未必不能將奚族五部聯合起來,可以共同對抗契丹人ri益向西的蠶食。

“不過木昆奚部俟斤,派出一千騎兵前來幫助我們,都是個頂個的好漢。”說到這裡王馬漢倒是面上有光,木昆奚部俟斤乃是李虎的結義兄弟。當然了當年俟斤肯與李虎結義,是因爲當年李家鏢局往木昆奚部販賣時,正巧俟斤的妻子生了病,當時薛神醫正好隨行,於是就救下了俟斤的妻子。薛神醫救人之後,就又云遊娶了,而俟斤感謝李虎的救命之恩於是就與他結義爲兄弟。這些年來,李虎他們出塞,亦有意識地與木昆奚部交易,讓他們得到大量中原的布匹,茶葉,因此近幾年來木昆奚部勢力在奚族五部之中,勢力增長不小,只是暫屈居於辱紇王部一籌。現在明知道契丹勢大,木昆奚部雖不敢全力動員,但肯出動一千騎兵來增援御夷鎮,足見俟斤的恩義。

“此外白霫,部分奚人,甚至一部室韋人亦加入了我們的軍隊,他們與契丹人都是有仇的,特別是白霫與奚人一樣,與契丹交戰多次,早就結下了死仇。其中也有不少,都是我們多年在草原販賣商貨結交下來的朋友,他們聽聞契丹人來,亦是二話不說派出族裡戰士來支援,如此也有一千之衆。”

李重九點點頭,有了這兩千援軍說來不多,但是都自己父子二人在草原五年經營之下,廣撒人脈,方纔有的助力。如室得奚部向奚族最強辱紇王部求援,希望對方能念在同族份上出面救援,但是在契丹的強勢之下,什麼同族之情,這只是自取其辱罷了。

“有了兩千兵力,我軍底氣不少。”王馬漢一揮拳頭,頗露幾分霸氣。室得奚俟斤,額託,英賀弗聽後消息皆是微微鬆了一口氣,但是臉上的憂慮之sè卻沒有減少多少。

李重九言道:“懷荒鎮如何?突厥是否有與契丹人一併來侵攻的打算?”

王馬漢笑着言道:“尚未發現,聽聞突厥始畢可汗一年箭傷未痊,甚至連馬都騎不動了,現在他的幾個弟弟和兒子都忙着爭奪汗位,故而無暇南顧中原。”

“這倒是好事,但若突厥可汗之位一旦決出,必然南侵,我們現在也不可對懷荒鎮掉以輕心,這兩千援軍盡數佈陣於懷荒鎮以東,jing惕突厥人。”李重九開口言道。

“那麼御夷鎮呢?”聽說李重九將援軍調到懷荒鎮,室得奚部的女俟斤連忙焦急言道。

李重九轉眼看向一衆在場奚人,反問言道:“你們覺得契丹十萬大軍而來,我們應該如何迎戰呢?”

一言道出後,衆人皆是沉默。李重九言道:“若是野戰?以我們一萬之軍迎戰十萬人馬,取勝無望,而眼下只有憑藉堅城固守,決戰於城下。”

聽李重九如此說衆人皆是點頭。李重九繼續言道:“現在御夷鎮只有大宏城,高山堡兩城,高山堡能屯兵千人,大宏城不過三千人,多了城池無法容納,城內糧草也不足以支持。所以我決定除了三千人守備兩城之外,待契丹人受阻堅城之下後,再行反擊。”

“此乃先守後攻之策。”英賀弗點了點頭。

當夜聞之契丹大軍馬上要圍城的消息後,奚部騎兵盡數撤走,這一次室得奚部作了最大動員,出動了六千人,除了一千五百人隨着李重九守城之外,其餘四千五百騎兵佈陣於城西。而御夷鎮之中,高山堡有六百奚軍駐守,而大宏城除了有一團兵卒,以及一千戍軍之外,其餘就是額託的九百奚軍。王馬漢帶着四團騎兵出城,悄悄駐紮於城東山谷,當然在幾十裡外,還有懷荒鎮一千駐軍,以及兩千各族援軍,所有兵力合計一萬一千人。

在大戰來臨前,城內已是盡數佈陣完畢。次ri清晨,契丹軍主力陣容盡數出現在大宏城城外,幾乎一眼望不到邊際。李重九與額託,觀察許久後,認爲契丹人號稱十萬雖是虛數,但是七八萬兵力也是有的。

契丹可汗的白馬青牛大纛,在大宏城,高山堡兩城的東面數裡豎下,現在契丹可汗是要將此作爲牙帳所在。在城頭上放眼眺望,城下到處都是髡髮,帶着大耳環,斜裹獸皮的契丹人。聯想到數百年後,這民族達到最盛時,其統治疆域甚至超過北宋,後來的俄國人甚至一直將契丹,當作中國人,甚至今ri俄語中中國還是契丹二字的發音。

不過眼下這數百年後的契丹強盜,而今還未脫離氏族部落,所謂可汗,其實乃是八個部落共同選舉的聯盟首領。他們沒有正規的軍事組織,只是憑着各部夷離堇的號召,再往下則是以血親地緣組成的氏族組成成軍,領軍的沒有一級一級將領校尉,發號施令只是部落中幾位德高望重的頭人。至於契丹人,他們穿着粗粗縫製的獸皮,手裡拿着用藤皮絞成弦的牛角獵弓,皮囊裡大多都是獸骨狼牙制的箭鏃。除了少數人拿着用隕鐵打造的刀劍外,大多數人仍是舉着用骨朵,以及名副其實的狼牙棒。

儘管裝備簡陋,組織凌亂,但是未開化民族的野蠻和悍勇,卻足以彌補這一切,更何況契丹人乃是‘十萬’大軍。

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章 情定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
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章 情定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