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

永年城東,壟壟相連成塊的農田上,頓時被無數腳印踏得稀爛。

軍中的馱馬,將一袋一袋裝載着的乾土的袋子運至城東,隨便往地上一丟。民役就動起手來將袋子揭開,將乾土倒在泥地,或者直接在草袋子上蓋幾鏟子浮土,用木錘敲打夯實。

一個晚上,城東的土山幾乎是在須臾之間,就建起了一小半。

天空微白,勞作了一夜的民役了摸了把額頭上的汗,一個個疲憊不已,這時趙軍的伙頭軍將朝食擡到工地上。

民役了見了噴香四溢,黃亮濃稠的粟米粥,各個都是肚中亂鳴。

當下早有吃飽了輪班民役,上前替換接過工具,勞作了一夜的民役皆是拿着粗陶盆盛了滿滿的粟米粥,再加一小塊小蔥拌豆腐,一整塊海碗大夾着高粱的麥餅,蹲在泥巴地裡甩開了腮幫子,胡吃海喝。

人這一輩子求得是什麼,不就是一日三餐。雖說不是新糧,但百姓們也是吃得歡,當初趙軍承諾一日三頓飽飯果真是說話算數。

見之一幕,民役們都是幹勁大增。

見到民役們幹得熱火朝天,一旁督建土山的徐世績,滿意地點了點頭。

兵家裡,以土山攻城之法,稱作臨。以臨攻城,雖比蟻附攻城,兵力損失小,但是十分消耗人力,若是不是攻城方有足夠的人力,很難實施以此戰法。

過去勞師遠征最怕的就是軍糧不濟,經常士卒未到大戰前,都吃不了飽飯,更不說是增調民役。

如堆砌土山之事,一般都由營中輔兵完成,往往令圍城士卒疲憊不堪。對於深通軍略的徐世績而言,當然知道戰爭勝負,絕非兩軍擺在檯面上彼此的兵力數字,特別是這樣攻城戰勝負。其勝負手在於士卒士氣,以及兵糧供應。

但眼下一幕,卻是令徐世績見得十分滿意,六萬圍城趙軍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有了黎陽倉中的存糧,在糧米源源不斷供給下,這五萬民役幾乎就成爲五萬生力軍。這土山的工期比預計加快五,六倍,不斷地壘高。

在土山左近,風吹蘆葦地,趙軍士卒頭盔上紅纓夾雜其中,搖曳而動。五千趙軍士卒埋伏其中,一旦夏軍來干擾土山修葺,他們即可上前迎敵。

“將軍,開飯了。”

徐世績點點頭,一旁親兵給他端上上好精糧作的白麪饃饃,一小碗雕胡飯,還有一碗浮着油膩的羊肉湯。

攻陷黎陽倉後。趙軍伙食也是不錯,如徐世績這般的將領可以食精糧,葷腥,普通士卒吃得雖是簡單,但也是三餐管飽。

徐世績接過白麪饃饃,先問士卒吃過沒有,得到肯定答覆後,自己才下肚。親兵最後還給他端上了一壺去油膩的飲子。

這邊幹得熱火朝天的景象,早已是驚動了守城的夏軍,但見趙軍在城下修葺土山後,立即就有人稟告了劉黑闥,凌敬。

劉黑闥,凌敬聞之後,待天明之後。趕來觀看,東面的守城將領言道:“我們東面城牆本就比城北,城西,城南低矮。趙軍利用這一點,看來是要以土山攻城之法,破我城牆。”

“果真如王上所料,趙軍果真是要打東面城牆的主力,”凌敬抽出摺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胸有成竹地言道:“不過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自古以來,攻城不過兩途,一乃是飛天,二乃入地。土山攻城乃是飛天之舉,我們只要依法御之就不必擔心。”

劉黑闥點點頭,問向守將將領言道:“可知趙軍大將是何人?”

守城將領向清晨迷霧中顯得朦朦朧朧趙軍軍營一指,言道:“那土山之後,似豎着一面徐字大旗,依我看應該是趙軍大將徐世績。”

劉黑闥,凌敬,聞言皆是面露凝重之色。劉黑闥言道:“徐世績乃是趙軍第一名將,連我也未必是他對手,你嚴令士卒不準輕易出戰,只能守城,懂了嗎?”

東城將領聽了連忙答允,當下又道:“大將軍城東城牆低矮,卑職和下面的士卒每日都是坐如針氈。”

之後劉黑闥言道:“你不用擔心,我在此加派一百名弩手,一百弓手加強城牆上的防備,我會再令一軍駐紮在齊名坊,以備不測。”

夏軍大將聞言大喜,欣然謝過。

劉黑闥,凌敬當下返回大將軍府。

太陽越升越高,到了晌午,距城兩百步外的土山,已是壘砌得幾乎與城牆等高了,看着趙軍民役們熱火朝天的幹活,土山一寸一寸的加增,東城守將當下坐立不安,若是土山再加高上去,永年城中的虛實,將爲城外的趙軍一覽無遺。

夏軍東城守將是驚恐趙軍土工作業如此之迅速,而一旁夏軍士卒看見趙軍民役們的伙食,卻是不由口水長流。

自古以來,守城一方糧草緊張已是慣例。劉黑闥雖事先早有儲備,但城內糧草也是十分緊張。

在圍城前,夏軍正兵每日兩餐飯食,但趙軍合圍的一刻,除了登城的士卒外,已是減到了一餐飯食,還是那種吃得胸疼的粗粟米,連趙軍的民役都是不如。不過劉黑闥愛兵如子,與士卒一併同食糙米,同甘共苦,見之一幕夏軍士卒士氣纔沒有大弱。

但士氣是一回事,打戰有沒有氣力卻是另一回事,看着城頭餓得前胸貼後背的夏軍士卒,夏軍東城守將心想戰事未起,己方就已是在這一份上弱了對手三分。

第二日天明,趙軍土山已高出了夏軍城牆。

夏軍守將決定要做些什麼,來阻止土山向城牆的推進。東北城牆上夏軍的弩手,密佈其上,待見民役露頭,就是一輪箭雨。

數十名民役中箭後,被徵調來的民役,當下不敢再上。

趙軍亦是調來的六梢砲,鋪架於土山之上。砲窩內趙軍將碎石裝置其中,一股腦地朝夏軍城牆甩打而去。

但見碎石橫飛,噼裡啪啦的,篩打在城牆,

敵樓上的夏軍被砸得頭破血流,趙軍民役乘機又將土山向城牆推進了十幾步。

沒有料到趙軍的拋石機射程居然這般遠,夏軍守將連忙命令部下將敵樓架在城牆上,麻繩厚厚編織而成的布幔,並以遮擋趙軍的碎石對城牆上夏軍弩手的殺傷。

見土山上的拋石機對夏軍城頭士卒失去壓制,徐世績又思一法,下令將巴豆砒霜等毒藥調和幹牛馬糞,硫磺合在彈中射入城中,但見城頭毒煙瀰漫,夏軍咳嗽聲四起,雙目給煙燻得流淚,守軍士卒紛紛無心守城。

夏軍守將強令鎮壓,令士卒用溼布蒙面登城據守,形勢這才稍好。

趙軍所築的土山又進一步向夏軍城牆抵近,近至一百五十步。夏軍的城牆兩丈多高,而趙軍的土山卻有三丈多,並且趙軍民役連夜在土山之上,用磚石加蓋一座三層角樓。

守將此勢不妙,再度稟告劉黑闥,凌敬。

劉黑闥,凌敬來到城東城牆上,看見今日趙軍土山已是遠遠高於夏軍城頭,並且仍不斷加寬加深。並且現在夜間土山之上燈火通明,現在趙軍民役還在連夜作業。

只見在黑夜之中,趙軍將木料,磚料一車車的從山底運至土山頂上。一座臨時搭建的角樓,已是打好了地基

劉黑闥言道:“凌先生說有土山攻城有禦敵之法,計將安出。”

凌敬舉起摺扇,從容言道:“無妨,當初韋孝寬拒齊軍於玉璧,齊軍亦築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韋孝寬令士卒縛木加高城牆,從容破之。”

劉黑闥聽了當下大笑,言道:“多虧先生了。”說完劉黑闥調來三千名夏軍士卒加高城東城牆,當下拆卸民屋,以木板磚石,配合敵樓,連夜加高城牆東側。

修築一夜後,永年城東側城牆完工。待見城牆再度於土山等高,夏軍上下爆發出歡呼之聲。

城下徐世績見之,當下令士卒將作匠坊研製的火油彈取之,以六梢砲發射火油彈,直砸牆頭之上。

這火油彈當初在趙夏易水之戰中,立下奇功,東側城牆頭的夏軍見之奔走相避。

火油彈射出,當初夏軍城牆之上,化作火海,三座敵樓被活生生燒塌,上百名夏軍士卒或死或傷。見到這一幕夏軍士卒,皆是膽寒,但夏軍城東守將亦是堅韌之輩,下令士卒重修上城戍衛,違令者盡斬。

軍令一下,夏軍士卒驚若寒蟬,登城戍衛的夏軍士卒,幾乎都如上刑場一般。

夏軍不知道趙軍的火油彈也是緊俏,在攻打高陽城時又已用去不少。徐世績見不能動搖夏軍軍心,當下命令士卒不準再用火油彈。

城東的局勢因此稍緩,劉黑闥方鬆了口氣,凌敬不無得意地對劉黑闥言道“

攻城不過飛天入地二法,永年城環水,不怕趙軍採穴攻,突攻之法,只需謹守城頭即可,但凡攻城之手法,必有破解之道,謀胸中兵書戰策百卷,足以據之。”

凌敬大言不慚地與劉黑闥言道。

正待這時,大將張君立急匆匆入城,突向劉黑闥稟告言道:“大將軍,城外滏陽河突然水深變淺,末將心覺不妥特來稟告。”

劉黑闥,凌敬對視一眼,皆道:“不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
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