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意外收穫

薛神醫看了李重九一眼,摸着額下的山羊鬍,言道:“你倒是耳尖。”

“不錯,我爹的醫術乃是他傳授的,後出家爲僧,世上或許還有其他名醫,可以根治大當家的頑疾,但我所知的人,唯有其一人。”

李虎聽了言道:“三弟,我看此事不妥,令尊的醫術乃是他傳授的,那豈非有仈jiu十歲的,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薛神醫搖了搖頭,笑道:“他雖傳授我爹醫術,但年紀卻不甚大很多,據他爹說他習之一套養生功,身體一貫康健,想必應該還健在纔是。”

李重九言道:“薛神醫,既然如此,我前往陟岵寺一趟,無論何種方法,都請這位高僧來醫治我爹的頑疾。”

薛神醫聽了點點頭,笑道:“未料到,少當家你卻是孝心有嘉。”

“但若有這辦法,我還不知的去用,前幾年,我託人去陟岵寺打聽這位高僧的行蹤,卻聽聞他去遊方了,這才拖延下來。我已派人叮囑了陟岵寺的僧人,若是有他消息,立即報之於我。”

李重九聽了當下心底有了計較。

正所謂盛世信皇帝,亂世信神仙。

自東漢起,佛學東傳,北魏北周一度滅佛後而興佛。

而至隋文帝之時,天下歸一,佛家終而大興。

隋文帝崇佛,李重九是有所知曉的,至於陟岵寺的名字倒是奇怪,一時沒有聽說過。

洛陽附近,有釋源之稱的白馬寺,隋文帝即位之後,更是在五嶽勝地各修一座寺廟,以及大興城的大善興寺,皆天下有名的珈藍。

至於陟岵寺,名字如此難記,李重九倒是一時沒有聽說過。

薛神醫撫着長鬚,言道:“陟岵二字,出自詩經,乃是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

“爲何寺廟要取得如此之名,有何典故?”李虎不由問道。

薛神醫笑道:“這我是略知一二的,當年周武帝,以求武器於塔廟之間、士兵於僧侶之下之名大舉滅佛。其皇后見之不忍,勸阻之,遭其之惡。周武帝當時要娶突厥可汗之女阿氏娜,要廢除皇后,皇后見之當下答允,不過言明必須立其子爲太子。周武帝答允之後,皇后當下出家爲尼。”

“之後武帝暴斃,太子即位,爲宣帝。宣帝感念母親之恩,當下將他出家之寺,名爲陟岵寺,以表其孝心。”

李重九聽後,沒想到還有這則典故。不過歷史上佛家所謂三武一宗之厄,他還是有說聽聞。

這時薛神醫話鋒一轉,言道:“不過前些年,先帝已將其名由陟岵寺,改回本名,稱作少林寺。”

“少林寺?”李重九不由有幾分失聲。

“少當家,你聽說過?”薛神醫絲毫不以爲意言道,“少林寺雖並非什麼名剎,但亦有薄名。”

李重九搖了搖頭,定了下神。

雖在他眼底,現代的少林寺已變得商業化氣息濃厚,少了當初很多底蘊,但是任這個時候的誰也想象不到後世少林寺的名氣,實已蓋過那時候任何一家寺廟。不用拜託各種武俠小說的宣傳。

達摩,慧可,僧副,道育,十三棍僧都是存在過的人物。

等等,十三棍僧救唐王。

李重九身軀一震,這不正是歷史上要上演的橋段。想到這裡,李重九雙目微凝。應當正是如此,若自己想要學習古武術,那麼少林寺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而一旁薛神醫,李虎二人仍是在細細交談着,卻不知此刻李重九心底,已有了新的打算。

次ri清晨,在七千寨的大山之中,那層薄霧已收去。溼衣沾身,汗透重衣。

李重九身在密林之中,目光盯向了山坡下,正快速咀嚼樹葉的一頭麂子。麂子乃是最擅長跳動的動物,對於深山獵手而言,其難捕獵的程度,絲毫不遜sè于山羊。

李重九這十幾ri來,數次shè獵此動物,都被它們靈巧的躲避開。而今ri,李重九再次碰上這頭麂子。

這頭麂子李重九認得,其大眼淚窩旁赫然有一個明顯的白斑,之前shè獵過兩次都失手了。由於馬上就要準備過冬,麂子的皮毛非常的好,黑油油的,顯然平ri在山間過得十分滋潤。

麂子的皮毛一貫是上等貨。李重九揣測,若是將這麂子的皮毛買了,最少可換得百五十個肉好,若是換成新皇的白錢,就更多了。手底的銅扳指,輕輕釦着弓弦,李重九沒有貿然取箭shè去。

出沒山林間的獵戶不止他一個,而豺狼亦是不少。這隻麂子活得如此滋潤,肯定十分機jing。前兩次shè獵的失敗,就給了他最好的教訓。

現在李重九默默地站着樹叢之中,呼吸平緩,甚至連山蟲咬在身上,亦不顧的。整個人猶如磐石一般,一動不動,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大山裡真正的獵手,並非是shè術最好的,而是耐xing最佳的。這亦是一個人與自然的博弈。

漸漸時間慢慢過去,吃了數叢樹葉,只見那麂子的肚子微微鼓起。不過麂子貪婪的食yu,仍讓它繼續吃着。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吃飽之後,反應動作都會下降許多。而這就是李重九所等待的機會。

現在李重九已勾起弓弦,張弓搭箭。

咻地一聲破風聲響過!

秋季正是豐收之時節,太原郡的農人們,正查點着他們一年一季的收穫。

今年氣候還不錯,算是一個小豐年,不過任誰都知道,明年當今天下要大規模征討遼東,抽丁服役,到時明年會很艱難。故而農人們都估摸着,想多攢一些糧食來。但無論如何,今年的冬天已是無憂了,至於明年暫時無法顧上。

ri已偏西,綿延起伏的七千山中。李重九亦是一身收穫,背上還負着一頭shè下的麂子,手裡提着兩隻錦雞。

習獵實際上,是最好鍛鍊武藝之法,以當朝的主力部隊府兵而言。

天下十二衛四府之府兵在家皆是習shè,而到了每年冬季時,則由折衝都尉率五校兵馬,進行行獵,以此來訓練兵馬。而府兵上番(注1)之時,亦是教以shè技,而冬講武之舉。

講武,即是校閱;而練習shè技則常以狩獵,稱之爲校獵。近半個月的深山入獵,李重九的箭術通過融合,差不多恢復了以往正常水平,百分百中,尚不敢說,是十中五六亦是可以有的。

待返回山寨時,從搖籃上落到實地時,李重九眼見身旁幾個山賊臉上具都是喜sè。不待李重九詢問,一名山賊即開口言道:“少當家,四當家,五當家回來了。”

李重九聞言後這才明白,爲何如此欣喜。在北地,正值前往漠北往返行商,返回中原的高峰期。

這些行商們,快入秋時即一起搭夥,即組成一個大商隊,翻越長城,到塞外於突厥,奚,霫等部族進行貿易。這些來自中原的行商,將綢緞,茶磚,布匹運往這些部族交易,之後在初秋時乘着草原人,這時候爲了節約過冬草料,大量屠宰牛羊的時候,換成大量生皮子,以及突厥良馬返回中原。

通過商貿,在中原粗製的綢緞,布匹,茶磚,賣到草原都能翻上十倍的利潤,而生皮子,良馬亦是中原的稀缺貨。兩下轉手,可謂是暴利。

李重九當下笑着言道:“這一趟四當家,五當家下山,應該撈到了不少油水吧!”

“這是當然!”衆山賊們皆是開懷大笑。

乘秋季時,劫掠商隊,亦是七千寨的慣例。後來打通了路子,大的商隊,亦和這些山寨土匪們攀上交情,以過百抽一的方式,交納一筆孝敬錢,當作過路費。

因此這一趟,四當家,五當家率山賊過去,亦不過是走個過場。形勢猶如地主到佃戶家裡催租一般。當然對於拖欠的,一般少不得一番棍棒教育了。

牛二自那ri與李重九攀上交情後,當下對其酒量甚是佩服,喋喋不休地言道:“今年官府收生牛皮,故而關內的牛皮,亦是漲到了天價。你說那些剝皮的商販們,出一趟漠北,從奚人那裡收來牛皮,還不大賺一筆。”

牛二說完,大家都是哈哈大笑,臉上充滿了喜悅。確實四當家,五當家有了收穫,自然是七千寨人人沾光。這也是七千寨的規矩,不準任何人吃水。

吃水,也就是不能私吞劫來財物,所有七千寨的山賊,由大當家的分配,雖按照功勞多寡分配,但亦是人人有份。

“少當家,聽說還四當家,五當家,還有給你另外的驚喜。”

“驚喜。”

牛二臉上好不掩飾,充滿對李重九無比羨慕,又是無比妒忌的神情。

李重九暗暗奇怪,當下沒說什麼,直接大步向山寨裡走去。

“少當家,早!”

“少當家,jing神真好!”

“少當家,又打來獵物了。”

“少當家,我家老母雞下崽了,今晚給你燉雞湯!”

走入七千寨,李重九一路彬彬有禮的與,寨裡的男男女女們打着招呼。

李重九每次打獵皆有收穫,按山寨規矩分給孤寡老孺,故而一改七千寨衆山賊們之前對他們的影響。現在已是人人在面前背後,稱道他的好處。甚至不少七千寨的未嫁女子,亦是站出門來,打量李重九。

這小門小戶的自沒有什麼深閨的說法,又是相熟,未嫁女子沒有什麼羞澀。

“少當家,我給你補補衣服。”

“少當家,明ri能給我弄點兔血來嗎?聽說可以補身子……什麼,不要問了嘛,人家來那個了。”

李重九看着那些女子,對他有意無意的暗示,只能是笑笑。他亦不知何時,他的女人緣變得如此好,看來被李三娘打敗之事,絲毫沒有讓他有所影響。

李重九笑了笑,照着規矩將錦雞,麂子,來到王馬漢家裡,準備丟給她的渾家收拾。纔到了門前,王馬漢即急匆匆從外走來,截在李重九門前言道:“少當家,終於找到你了。”

“王兄弟,慢慢說。”

王馬漢緩了口氣,突然神sè興奮地,大聲言道:“少當家,那個打傷你的小娘子給四當家,五當家他們,聯手抓到了!”

什麼?

哪個小娘子?

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
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