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江山多嬌(4)

次日,楊志遠率一干人等,開始攀爬石柱峰。石柱峰因遠看峰聳雲霄,尖削如柱,因而得名。以石柱峰爲界,西南面爲新營楊家坳所轄,西北面已是外縣,不在新營管轄之列。楊志遠他們攀爬的路線,山勢較爲平緩,偶有陡峭之處,人工開鑿的痕跡依稀可見,只需小心攀爬都可逾越。

自是楊廣唯打頭,安茗、楊雨霏居中,楊志遠斷後。因了昨天的一吻,楊志遠現在走在安茗的身後感覺已如往日不同,心裡已是滿腔的柔情和蜜意。山路崎嶇,大家於一處休息,再看山下之湖,白雲在湖底悠悠,湖水已如天空一般,湛藍蒼翠。

楊志遠望着山下之湖,說:“不知道這湖前人給她取了怎樣詩意的一個名字?”

楊雨霏笑,說:“既然不知道名字,要不小叔你給她取名如何。”

楊志遠望了安茗一眼,昨日的一幕歷歷在目,於是笑了笑,說:“要我看就叫‘情定三生湖’好了。”

安茗一聽,心裡涌起絲絲蜜意,她知道楊志遠此言用意何在,是爲紀念。楊雨霏哪知道楊志遠的心意,當即就說,這個名字好,今後凡有情侶來到此湖,只需擲一枚銅板於湖中,就可情定三生,終身爲侶。

楊志遠微微一笑,說:“行,那我們就把此湖命名‘情定三生湖’。”

石柱峰遠看像柱,大有一柱沖天之勢,楊志遠以前也如他人一樣,以爲石柱峰必定削峭無比,今日置身其中,楊志遠方知事實與想象其實大有不同。石柱峰也如其他高峰一樣,由若干相連山峰組成,石柱峰的瀑布成階梯層層疊疊于山嵐之間飛濺而下,山勢也然如此,一行人攀爬至大約一千餘米處,山凹之中,竟然是有一塊數十畝的平整山地,此地位於山腰之間,輕煙繚繞,放眼望去,前方綠幽幽的一片竟然全是茶樹。

此時已是仲夏,山下楊家坳的茶葉早就採摘完畢,而此處的茶葉,芽孢初露尖尖角,獨自輕柔地綻放一抹綠意,正是採摘之時。

楊廣唯不免有些驚奇地說,真是奇了怪啦,這石柱峰上怎麼會有成片的野生茶林存在?

楊志遠知道茶樹的原產地在我國西南部的多雨潮溼的原始森林中,經過長期的歷史進化,逐漸形成了喜溫、喜溼、耐蔭的生活習性。楊家坳的層林之中,野生茶樹是有,但多是獨立成株,像這樣成片成片的出現,只怕是絕無僅有,獨自一處。細看整個茶園,一樹一樹相連成壟,依山傍勢,溝壑分明,不會是天然野生,肯定是先祖移栽之故。

楊志遠暗自驚喜,古往今來,我國的歷代貢茶、傳統名茶,大多出自高山。高山之茶生長在雲霧雨露中,成長緩慢一年可採收三次,這也是爲什麼石柱峰的茶葉今日嬌鮮無比之故。縱觀整個山坡,先祖的選擇很有見地,此處周圍有蔥鬱的林木,茫茫的雲海,空氣和土壤的溼度得以提高,而且土壤質地疏鬆、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氣候與水質極佳,相當適合茶葉生長。故此地所產之茶,其氣味必定充滿花香,入口甘醇,香馥韻美,茶湯香氣持久不退、清甜滑口;所謂高山出好茶,乃是由於高山的氣候與土壤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果在製作時工藝精湛,那就更會錦上添花。只要天、地、人三合爲一,就可以精製出口齒留香,入喉即化、氣貫天靈的極品茶葉來。

楊家坳的茶葉現在發展勢頭不錯,茶葉的質地也好,但與其他傳統的名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如果把石柱峰上的此處茶園加以利用,好好運作,肯定可以開發出一個超一流的茶葉品牌來,這對提升整個楊家坳的茶葉品質是一次絕好的機會。

楊志遠喜形如色,他說,廣唯,這可是先祖留給我們的財富,務必加以利用纔是。

楊廣唯點頭稱是,只是他有些遲疑,說:“這片茶園處於石柱峰之腰,從楊家坳至此,山路崎嶇,不便採摘。”

楊志遠此時早有主意,說:“這一路走來,風光旖旎,尤以五郎峽、情定今生湖、石柱峰大瀑布、野桂林爲甚,很有開發價值,我原本想過些日子再說,但現在既然有了這片野生茶園,經濟價值非同小可。我想是不是可以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在山澗之間以樹爲柱,以板爲路,這樣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修繕出一條棧道。”

楊廣唯贊同,說:“志遠,你這個主意不錯,簡單易行。”

楊志遠說:“安茗,回去的路上幾個險要之處還有再多拍些照片,我們回去之後好好商議商議,爭取早日把棧道修出來。”

安茗說:“明白,我知道該怎麼做。”

楊志遠說:“至於這山上這茶,回去之時,我們採摘一些帶回去,能帶多少是多少,回去之後儘快地研製出一個極品茶葉來。至於其他新茶,廣唯,你回去後再帶些人上石柱峰來,將這一季的茶葉採摘殆盡纔是。”

楊廣唯點頭說:“行,就這麼辦。”

當晚夜宿於野生茶園不遠處的一個石洞之中,石洞位於茶園之上,很大,可以藏兵千人而不覺擁擠,視野開闊,可以一覽周圍之情況。洞穴之中,先祖壘造的防禦工事弓弩射孔清晰看見。楊志遠猜想,此處既爲先祖屯兵之所,那麼石柱峰上必定就會有完整的防禦工事。楊志遠現在可以大致地勾勒出數百年前,楊家先祖在石柱峰一帶構築的軍事防禦體系圖來。數百年前先祖們初到此地,原本以石柱峰爲首,五郎峽爲腰,楊家坳爲尾,在連綿數十里的山中構築了一道互爲依仗的軍事防禦體系,只是後來由於世事的變遷,生活之需要,才慢慢地蛻變成今日之楊家坳爲首的現有格局。

這一夜,楊志遠和安茗相依着坐于山洞之邊,耳邊松濤陣陣,石柱峰的大瀑布於一旁不遠處飛瀉而下,夜色下的瀑布,只見一道銀色自上而下,飛瀉而去。擡眼望天,耿耿銀河橫列天際,牛郎織女,夾河相望。

安茗和楊志遠昨日於湖邊情定三生,初涉愛河,自是恨不得每天和楊志遠如此相偎相依在一起纔好,只是自己尚在求學,還有一年方能畢業。開學之後,必定要離楊志遠而去,一北一南,遙遙相望。安茗外表堅強,可她畢竟是女孩家,心裡還是有些感傷和離愁,此時眼望銀河,安茗心有慼慼,說:“牛郎織女,一年一會,恰如你我。”

楊志遠豪情萬丈,他笑,說:“一年一會又如何,只有心中有愛,時間和距離又算得了什麼。相比牛郎織女,你我比他們要幸福的多,你我之間雖然隔着距離,但你我不還是可以想見就見,想愛就愛,沒什麼好感傷的。”

安茗也就是突然有些小感傷,被楊志遠這麼一說,心胸頓時開朗。她嫣然一笑,說:“這倒也是,相對於一輩子來說,一年的時間又算得了什麼。”

楊志遠問:“明年畢業,你準備怎麼辦,留在北京,還是到新營來?”

安茗對這無所謂,說:“這個隨你,你讓我留北京就留北京,你讓我到新營就到新營。”

楊志遠笑,說:“這事情豈能由我,你真要到新營,你的父母就不反對。”

安茗嫣然一笑,說:“反對什麼,我決定的事情,父母從不反對,倒是你,倒要想想怎麼去討未來岳父岳母的歡心纔是,好讓他們同意把他們的寶貝女兒放心交給你。”

楊志遠笑:“這你大可放心,你父母即便是天塹,我也要把他們攻下來。”

安茗笑,說:“勇氣可嘉。可此等事情光有勇氣只怕不行,還得智取。”

楊志遠擁着安茗,山風陣陣,少女的體香淡淡悠長,楊志遠不免有些心猿意馬,他笑,說:“怎麼智取,難不成到時直接揹着一個胖娃娃上門求親不成。”

這話有些曖昧,安茗頓時面紅過耳,她嬌叱,說:“楊志遠,你心裡在想什麼。”

楊志遠抱緊了安茗,安茗掙扎了一下,也就由了他,倆人右手十指相扣,就那麼靜靜地坐着,沉浸在這種小小的曖昧之中。

雖是仲夏,山洞之中,卻是清涼無比,有些涼意。楊志遠和安茗靜靜地坐了一會,夜越深,涼意越重。楊志遠說,我們進去吧,別受涼了。

安茗順從地點了點頭,和楊志遠走進洞穴深處。楊廣唯他們早就在洞中燃起了篝火,火光照在四周,紅彤彤的一片。楊廣唯他們早已鼾聲四起,楊志遠和安茗相視一笑,朝火中添了些柴火,這才裹了毯子,於一角酣然入睡。

次晨,楊志遠留下幾人於茶園採摘,剩餘幾人又復前行。這日的路途較前幾日都爲崎嶇,一行人攀爬了一千餘米,已至石柱峰的肩部位置,再往上,只見石柱峰的頂部,有如定海神針般壁立千仞,直插雲霄,峭壁之上,有松柏傲然挺立,有雄鷹於石柱峰的頂部翱翔,楊志遠他們至此,再也無路可走,楊志遠知道已無前行的必要。站在石柱峰迴望楊家坳,只見山下層山疊嶂,鬱鬱蔥蔥,楊家坳隱於山嵐之中,哪裡又能看得到楊家坳的一絲影子,而西北方向也是山嵐疊嶂,不知何處是頭,楊家先祖於險要之處壘砌的石牆壕溝依稀可見。楊志遠他們站在石柱峰之肩,只覺心潮澎湃,滿腔都是一覽羣山小的豪情。

大家於此處拍了照片以茲紀念。安茗倚在楊志遠的懷裡,讓楊雨霏多拍了幾張,楊雨霏不明就裡,總感覺楊志遠和安茗這兩天關係較前些時要爲親密,一時又不知是何緣故。鏡頭裡的安茗雙目含春,眉眼含笑,分明就是戀愛中的女子。楊雨霏心想,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再叫安茗姐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該叫安茗嬸了。

一行開始下山,下山之路看似難走,其實遠比上山容易,一行人用了不到一小時,就回到了早上出發的野生茶園,與其他諸人匯合,楊志遠心想這一路回走,毛毯等厚重衣物已無必要,於是讓大家用塑料包好,置於石洞之中,留給今後楊家坳人上山採茶之用,大家把採摘的新茶整理成包。這纔開始下山,新茶不重,卻是鼓鼓囊囊,大家小心翼翼,方纔下到‘情定三生湖’邊。此時正是晌午,大家稍事休息,開始往楊家坳回走。一路再無其他,路上也就不再耽擱。當晚於途中宿營,打雞捕兔,自是少不得美餐了一頓。第二日,復又回走,下午就回到了楊家坳,前後用時五天,楊志遠就此完成了他的石柱峰之旅。

一行人走近連心橋,遠遠的就看見楊石正佇立在橋邊朝這邊觀望。楊石的蒼蒼白髮有如一面旗幟,在山風的吹拂下,咧咧地飄,楊志遠心有感慨,多年以後,仍是無法忘卻楊石白髮蒼蒼打眼相盼的場景。

看到楊石站在橋邊,楊雨霏和安茗早就歡呼雀躍地朝楊石擁了過去。楊雨霏說:“爺爺,站在這裡幹嘛?”

楊石笑,拍了拍楊雨霏和安茗的手,說:“沒什麼事,就在這橋頭盼你們回來。怎麼樣,這一路沒受什麼苦吧?”

安茗笑,說:“楊爺爺,這一路好玩刺激着呢,打雞捕兔,好多事情我以前從未經歷過。”

楊石愛憐地一笑,說:“想要打雞捕兔,楊爺爺帶你上楊家坳周邊的山頭就是,範不着上石柱峰受那份苦啊。”

楊雨霏笑,說:“爺爺,那可不是苦。”

楊石一笑,說:“行了,孩子們,走,我們回家去,家裡早就把飯菜準備好了,你們洗一洗,休息一下,就可吃飯了。”

楊志遠走近楊石,說:“叔,你在家裡歇着就是,跑到連心橋來守着幹嘛。”

楊石笑,說:“可能是老了的緣故,儘管知道你們進老林子不會有什麼事情。可你們一進山,我睡得總是不那麼安穩,不到連心橋來看看,心裡更加不踏實。你楊石叔我啊,看來真是老了。”

楊雨霏調皮,挽着楊石的手,說:“爺爺,你年輕着呢,怎麼會老。”

楊石笑:“你這個丫頭就是會說話,生老病死,人之常態。爺爺我啊,現在只盼着你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

楊志遠看着楊石的白髮,心想,自己怎麼沒留意,楊石叔是真的老了。楊石這一輩子都在爲楊家坳的楊家人操勞,也該輪到楊家坳爲他做些什麼了。楊志遠回過頭問楊廣唯:“楊石叔今年進八十了吧?”

楊廣唯說:“好像是。”

楊志遠瞪了楊廣唯一眼,說:“什麼好像,連自家爺爺的壽辰都不知道,你看你是該罵。”

後輩都是這樣,對於長輩的愛護,心安理得,坦然接受。而對於長輩的事情,卻是漠不關心,只有失去以後才知道長輩的愛於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彌足珍貴。

楊志遠說:“我應該沒有記錯,楊石叔,今年進八十,今年咱們就好好爲他老人家操辦操辦。”

南方的規矩,男祝九,女祝滿。楊石今年七十有九,那就是八十,是該好好慶祝慶祝了。

第6章 有情翩翩(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4章 魚頭期貨(3)第6章 沿海調研(2)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6章 懷舊之旅(3)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6章 晚成縣長(1)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30章 冬天的溫暖(2)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31章 又見北京(3)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1章 空降社港(1)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8章 新春團拜(4)第29章 魚躍龍門第7章 英雄相惜(1)第3章 嘔心瀝血(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6章 交通局長(2)第9章 國慶長假(5)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36章 會通奇蹟(3)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1章 情深意切(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5章 執政之道(2)第11章 陳年舊案第27章 省委考察組(1)第18章 問政於楊(2)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1章 黨校報到(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5章 大智若愚(2)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章 權力快感(3)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7章 夜色迷離(1)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9章 磁場效應(4)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9章 專橫跋扈(3)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31章 又見北京(2)第36章 會通奇蹟(1)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23章 蓄意阻擊(5)第28章 風清月明(4)第5章 融資貸款(2)第32章 昔日重來(4)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7章 公司成立(2)第4章 魚頭期貨(1)第9章 國慶長假(3)第34章 提前佈局(2)第16章 天網恢恢(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7章 夜色迷離(1)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6章 交通局長(2)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7章 官德民風(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39章 農博會(1)第2章 韜光隱晦(3)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4章 元旦前後(3)
第6章 有情翩翩(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4章 魚頭期貨(3)第6章 沿海調研(2)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6章 懷舊之旅(3)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6章 晚成縣長(1)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30章 冬天的溫暖(2)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31章 又見北京(3)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1章 空降社港(1)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8章 新春團拜(4)第29章 魚躍龍門第7章 英雄相惜(1)第3章 嘔心瀝血(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6章 交通局長(2)第9章 國慶長假(5)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36章 會通奇蹟(3)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1章 情深意切(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5章 執政之道(2)第11章 陳年舊案第27章 省委考察組(1)第18章 問政於楊(2)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1章 黨校報到(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5章 大智若愚(2)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章 權力快感(3)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7章 夜色迷離(1)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9章 磁場效應(4)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9章 專橫跋扈(3)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31章 又見北京(2)第36章 會通奇蹟(1)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23章 蓄意阻擊(5)第28章 風清月明(4)第5章 融資貸款(2)第32章 昔日重來(4)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7章 公司成立(2)第4章 魚頭期貨(1)第9章 國慶長假(3)第34章 提前佈局(2)第16章 天網恢恢(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7章 夜色迷離(1)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6章 交通局長(2)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7章 官德民風(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39章 農博會(1)第2章 韜光隱晦(3)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4章 元旦前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