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驚濤駭浪(2)

窗外風大雨急。舒韶華回來了,一身溼透,回辦公室換了衣物,就急匆匆地趕到楊志遠的辦公室報到,一看本市三位巨頭都在,趕忙問好。戴逸飛問,什麼情況?

舒韶華說是白蟻肇事,把地基給掏空了,再讓雨水一衝刷,這牆體承受不住,垮了,還好屋主機靈,一看情況不對,早就搬到親友家去住了,有些財物上的損失,估計也大不到哪去,沒有人員傷亡。

戴逸飛一聽,說沒有人員傷亡就好。

邵武平看舒韶華回來,早就電話通知了副市長們的秘書。此時邵武平進來報告,說市長們都到會議室了,請書記市長去主持會議。楊志遠問戴逸飛:“這就過去?”

戴逸飛和徐海明起身。戴逸飛說,今天的會議你主持佈置,我助陣。

這種時候用不着推來推去,防汛抗旱救災之類的事情,從來都是書記掛帥,市長落實。楊志遠點頭:“我先佈置,有遺漏,書記補充。”

因爲有了省委省政府的明傳電報,市長辦公會議改成市政府防汛抗災擴大會議,農林水利等各相關職能局的局長都緊急與會。

水利局局長首先彙報會通市全境江河湖泊的當前情況。

形勢比較嚴峻。因爲西臨江上游現在也跟會通一樣,大雨如注,各西臨江河的支流河水暴漲,直灌西臨江,儘管目前西臨江的水位離歷史最高警戒水位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照這個降雨量,估計明後兩天,河水就會逼近甚至超過歷史水位。而各地的水庫水壩,也都情況堪憂,水滿爲患。

楊志遠說現在的形勢,我不說大家都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會通的防洪抗災形勢會日趨緊張,如果這種暴雨天氣持續七天,到時江河氾濫,抗災形勢只怕比任何一年都嚴峻。楊志遠在視頻會議上部署,大家各司其責,各縣市區都必須成立防汛指揮部,書記縣市區長掛帥。各水庫水壩加大泄洪力度,在西臨江的水還不曾到歷史警戒水位之時,儘量將水庫裡的水泄出來,空出庫容,迎接即將到來的暴雨。

舒韶華說:“這樣一來,下游的合海、榆江夠嗆,得提前迎接洪峰的到來。”

楊志遠說有必要通知合海的向晚成書記和榆江的張淮書記,讓他們及早做好準備。如果下游實在承受不住,我們泄洪的力度就得收一收,都是兄弟城市,不能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死活。這個電話由誰打合適,自然是戴逸飛和楊志遠,張淮的電話由戴逸飛來打,向晚成的電話自然非楊志遠莫屬。

市林業、農業的局長分別彙報了會通的地質情況。

楊志遠着重指出,各山區縣,除了防汛,還得時刻提防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但凡地質鬆散,原來有過泥石流發生的村落,必須有黨員領導幹部24小時值守,時刻注意山體動向,一旦發現山體出現異常,就必須將羣衆轉移到開闊地帶,不要怕虛驚一場。得有防大汛抗大災的準備,各縣直機關,鄉鎮幹部,包乾包點,全部下村,所以人員必須盡職盡守,一旦市防指發出人員撤離疏散的一級警報,所有人員都得行動起來。一旦發現有黨員領導幹部貪生怕死,畏縮不前,玩忽職守。省管幹部,提請省委免職,市管縣管幹部,就地免職。此事由監察局負責監督執行。關鍵時刻,最能檢驗一個人的黨性人性。

楊志遠說:“儘管這不是戰爭年代,但在黨和人民在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黨員領導幹部不上,誰上!我們不犧牲,誰犧牲!說得重一點,你平時吊兒郎當,自由散漫一點也許沒有多大的關係,但到了這種關鍵時候,你再吊兒郎當,那就不是瀆職而是犯罪,你的散漫可能導致成千上萬人的死亡。我希望大家記住,該你捨生取義的時候就得捨生取義,不管你是誰,哪怕你是市長,都得記住這一點,在有關生與死的這道重大的考題面前,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是我死羣衆活,我死了,羣衆活着,這是無上的光榮和勇氣,反之,就是恥辱。即便自己得以活着,那也只能是苟延殘喘。”

楊志遠請戴逸飛補充。戴逸飛搖頭:按楊市長說的,盡善盡美,不折不扣地執行。

楊志遠對在場的各級領導和視頻會議各分會場的書記、縣市區長們說:“任何一級的幹部,之前想退出,我都同意他的這種選擇,但是一旦接受了任務,那就只能是赴湯蹈火,在‘死’不辭。”

市領導現場還進行了分工,六縣一市三區,市領導一般按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基本原則下縣,因爲這樣情況熟悉,於抗災有利。邱海泉掛鉤會通縣,劉鑫平去了江北縣,其他副市長如費嘉偉、舒韶華等等則負責西環、江中各縣。河東區則是防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相對於河西,河東區的防汛形勢很是嚴重,城區這一塊,除了十八總老街的內澇問題,市郊的防洪形勢同樣嚴峻。有長達幾十公里的西臨江大堤要值守。河東是新城,市區的防洪堤水泥鋼筋結構,但市郊很多地方都是土堤,肩上的擔子比誰都重。因爲來料加工產業園是從原河東區分離出去的,而產業園管委會主任由副市長尋開平兼任,所以往年,像這種防汛工作河東區和產業園區都由副市長尋開平統管。

但楊志遠對河東區真是不放心,主動攬活,防指有戴逸飛書記和徐海明副書記坐鎮也就是了。楊志遠作爲副總指揮在協助兩位書記掌控全市的防洪情況之外,還主動提出協助尋開平重點掌控河東區河堤一線。

楊志遠在會上笑:“開平同志不會怨我多此一舉吧。”

尋開平說:“我是求之不得。”

當然求之不得,像這種防汛抗旱之類的工作,勞心勞力,風險大,誰願意多事,與人擔責。邱海泉心想,也只有楊志遠纔會這麼幹,作爲副總指揮,大可以走走看看,不需參加具體的一線工作,出了問題,有縣市區長、書記、副市長這幾級官員擔着,追責怎麼也追不到楊志遠的身上。誰都知道,未來幾天,河東區的形勢不容樂觀,夠尋開平喝一壺的,楊志遠倒好,給自己找麻煩壓擔子,讓旁人還真是無話可說。

會議結束,楊志遠一揮手:“散會!出發!各就各位!”

各位副市長離開會議室,簡單的整理了一下隨身物品,馬不停蹄,火速趕往各自掛鉤的縣市區,掌控各縣市區的情況,坐鎮縣市區,指揮防汛抗災。邱海泉也一樣,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帶上杜前進就趕往會通縣,這種時候,都知道情況緊急,百年一遇的洪災即將來臨,有意見有看法,此時都得丟到一邊去。如楊志遠所言,齊心協力抗洪,方可保住家園百姓。

尋開平先回產業園區部署,產業園靠近高速公路收費站,方圓近二十平方公里,並沒有河堤,除了需要防澇和防止新廠房地基沉陷引起坍塌之外,防汛工作在會通所有的縣市區中最爲輕鬆,這也是歷次防汛,兼任管委會主任的副市長需要統管河東區防汛的另一原因。

楊志遠決定先上十八總老街看看。

戴逸飛送楊志遠到了電梯口,說楊市長小心。我看你還是上醫院去看看,剛纔說話喉嚨嘶啞,熱感冒有些嚴重。

楊志遠感謝書記關心,說喉嚨嘶啞,是因爲着急上火,不礙事。

楊志遠從帕薩特的後尾箱拿出雨衣雨褲雨鞋,換上。這才指示鄺文韜,先上十八總老街。這次楊志遠沒講客氣,臨時徵用書記座駕,進口越野車衝入雨中。一出門廳,天上的雨就傾盆而下。前擋玻璃一下子成了水幕,雨刮器刮來刮去,看到的除了雨還是雨。

鄺文韜說:“看這雨下的,沒完沒了,誰把天捅破了。”

路邊的排水管排水不暢,路上已經積水嚴重,還好越野車底盤高,要是帕薩特,到了低窪地帶,肯定死火。越野車閃着應急燈,以每小時十至二十公里的速度緩慢前進。

楊志遠皺了皺眉頭:這個河東新區排水系統的設計有問題,十八總老街發生內澇可以說得過去,作爲新區,對這種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水澇,難道沒有考慮?問題在哪?是因爲淤泥堵塞嚴重,還是因爲河水已經漫過排水口,城區的水排不出去?

但此時容不得楊志遠多想,河東區區委書記葉新志的電話來了,問楊市長到哪了,大家都在區政府防汛指揮部等待楊市長作指示。楊志遠接過電話,說指示就不必了,剛纔在視頻電話裡都有說明,一一落實就是。想來區指揮部已經將指令發給民兵預備役團、各局機關、各街道、鄉鎮了。

葉新志說,已經緊急總動員了,各堤段都分工分塊。街道幹部此時應該已經開始走家串戶,鄉鎮幹部都已趕赴村組的路上。楊志遠說好,不錯,剛纔楊市長在會上已有說明,楊市長只是協助,具體情況葉書記向尋市長報告。

知道楊志遠正趕往十八總老街。葉新志放下電話,讓區長值守,趕去追隨楊市長左右。雖然市委市政府位居河東,但作爲區委書記,書記市長卻也不是時時都可以見到。此時有這種與市長親密接觸的機會,葉新志豈會放過。

十八總老街離市政府並不遠,但此次越野車耗時45分鐘方纔到達。老街是進不去了,鄺文韜將車停到了一大橋的橋面之下。有橋面遮擋,雨不是很大,下車也方便。楊志遠下了車,雨隨着風一下子飄了過來,楊志遠抹了一下臉:“走。”

一走進雨幕,整個人就徹頭徹尾地暴露在大雨之下,雨打在臉上,就有如石子掃臉,生痛生痛的。不過幾分鐘,雨水就將楊志遠和邵武平澆了個透心涼,因爲雨打在臉上,立馬就順着下顎掉進雨衣裡,用不了一會,就已溼透,雨衣雨具就此成了擺設。

站在河堤望去,西臨江濁浪滔天,奔騰咆哮着向合海的方向撲去,這一段河堤鋼筋水泥結構,堤面寬闊,有路燈有觀景臺,爲新修建,河水離堤面還有不小的距離,倒也無憂。

排灌站裡抽水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伸向堤外的大水管,將渾濁的雨水源源不斷地往西臨江裡送,管道里的水掉到西臨江裡,馬上隨同江水向前翻騰。

排灌站竟然無人值守。

“怎麼回事?”楊志遠鐵青着臉問。

此時葉新志已到,解釋:“排灌站爲新修建不久,還沒有驗收移交,按慣例在沒有移交前由施工方負責,剛纔已經通知施工方,讓其安排人員到位。”

風大雨急,大家站在排灌站的機房外,連比帶劃,說話幾乎可以用歇斯底里拿形容。聽起來斷斷續續,但意思還是明白。

楊志遠說,沒有驗收移交是一回事,有沒有人值守是另一回事。施工方掉以輕心怎麼辦?排灌站跳閘了怎麼辦?柴油機出現故障怎麼辦?真要如此,十八總老街內澇成災,屋垮人亡,誰來擔責,你?我?還是施工方的老闆?此時爲非常之時,馬上安排水利局的人員值守。

這等事情,自然用不着楊志遠親自打電話,楊志遠只負責發現問題,發佈指令,葉新志的秘書馬上貫徹落實。用不了多久,就會有相關人員出現在排灌站。

三個排灌站,一個在西南角,兩個建在了東北角,楊志遠站在東北角的老街入口,但見這片十八里長,五里寬的老街凹在河堤和新區之中,新區比老街擡高了不下五米,原來作爲老街泄洪通道的沼澤地,現在反而成爲了老街最大的水患來源,新區來不及排到西臨江的雨水,全都通過路面直往老街灌,東北角的老街已經水災氾濫,那個蓄水的水塘早就水滿爲患,儘管有兩臺抽水機不間歇地往西臨江排水,但水塘裡的水已經出現排水不暢,開始倒灌。

楊志遠眉頭緊鎖:“有必要多抽調抽水機,排水。”

老街之中同樣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儘管有排灌站在不間歇地排水,抗災抗澇,老街的人們都習以爲常了,但見老街沿街一線,百姓們都是嚴陣以待,家家戶戶的周圍都密密麻麻地壘起了裝滿河沙的編織袋,老街的麻石街成了一條河,水直往東北角低窪處的排灌站而去,又回了回來。東北角低窪處的住戶開始不停地從屋裡往外倒水。

楊志遠催促:“趕緊通知區防汛指揮部,抽調抽水機,如果有困難,請求市防汛指揮部支持。”

倒是關聖廟,浙商會館,江西會館,地勢相對高一些,四周有紅牆擋水,因爲是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撥有維護資金,屋沒有漏,水沒有進,難得乾爽。

楊志遠指示老街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將老街東北角低窪處的住戶,先行集中到此處安置。

主任爲難,老街人窮,沒有什麼財產,就有這二三間老屋危房,自是寸步不離,很是看重,這個工作不好做。

“不好做,也得做。”楊志遠說:“問問他們,是破房子重要?還是生命重要?要是生命沒有了,何談什麼房子。我不管你們有多困難,一天之內必須將所有危房中的老人和孩子安置到這一片來。”

“房子垮了,羣衆無恙,我不會追你的責。如果房垮人亡,你主任第一個進監獄,葉書記是第二個,我楊志遠就是第三個。”楊志遠嚴詞以厲,“沒有難度,還要你們這些街道辦事處的人員幹什麼,吃乾飯?”

楊志遠看着辦事處主任,說:“你就給我一句話,這件事,你做得到還是做不到,做不到,我不爲難你,你可以請辭,我立馬換將。”

主任說保證完成任務。

楊志遠說:“那就看行動。記住你是第一個!”

主任趕忙帶領屬下跑步離開。

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29章 刮骨療傷(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35章 心情愉悅(5)第6章 有情翩翩(1)第15章 風雨欲來(2)第11章 新年快樂(3)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5章 大智若愚(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43章 一語定盤(1)第15章 事發突然(1)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8章 張溪嶺(2)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1章 空降社港(1)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37章 天塹變通途(1)第2章 楓樹灣(3)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17章 吉祥號碼(4)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8章 新春團拜(6)第20章 重大突破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14章 時不待我(2)第13章 同舟共濟(1)第35章 皆大歡喜(1)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20章 無愧於心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25章 豐收在望(2)第8章 市長調研(6)第3章 嘔心瀝血(3)第34章 提前佈局(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8章 市長調研(3)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1章 初來乍到(2)第10章 前所未有(1)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2章 人大議案(3)第17章 吉祥號碼(4)第5章 魚苗事件(2)第3章 多方會談(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10章 前所未有(3)第4章 元旦前後(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6章 交通局長(2)第9章 國慶長假(5)第3章 將軍令下(2)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24章 將軍光臨(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8章 知無不言(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7章 夜色迷離(2)第7章 官德民風(1)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5章 書記蒞臨(5)第20章 南山開發(3)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31章 又見北京(2)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6章 有情翩翩(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28章 省長召見(3)
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29章 刮骨療傷(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35章 心情愉悅(5)第6章 有情翩翩(1)第15章 風雨欲來(2)第11章 新年快樂(3)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5章 大智若愚(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43章 一語定盤(1)第15章 事發突然(1)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8章 張溪嶺(2)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1章 空降社港(1)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37章 天塹變通途(1)第2章 楓樹灣(3)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17章 吉祥號碼(4)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8章 新春團拜(6)第20章 重大突破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14章 時不待我(2)第13章 同舟共濟(1)第35章 皆大歡喜(1)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20章 無愧於心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25章 豐收在望(2)第8章 市長調研(6)第3章 嘔心瀝血(3)第34章 提前佈局(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8章 市長調研(3)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1章 初來乍到(2)第10章 前所未有(1)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2章 人大議案(3)第17章 吉祥號碼(4)第5章 魚苗事件(2)第3章 多方會談(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10章 前所未有(3)第4章 元旦前後(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6章 交通局長(2)第9章 國慶長假(5)第3章 將軍令下(2)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24章 將軍光臨(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8章 知無不言(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7章 夜色迷離(2)第7章 官德民風(1)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5章 書記蒞臨(5)第20章 南山開發(3)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31章 又見北京(2)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6章 有情翩翩(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28章 省長召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