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收兵回營之後一統計,死了四十二人,傷五百二十三人。

多數是死於槍彈,受傷的則多爲箭傷和砸傷。

和明國打了多年的仗,早就料到了這些。兩人也不以爲意,只是有點可惜第一次攻城太大意。

建虜三更天就摸黑起來飽餐,而後在冬日凌晨潛伏攻城,打到現在已是疲憊不堪,因此紛紛回營帳休息。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命令之前留守營地的兵卒再行打造雲梯,只是可惜周圍沒合適的材料,只能拼湊。

昌黎縣衙大堂,領頭的鄉紳都聚集在這,也不顧身體的疲憊,一個個興奮地聊着。

沒過一會,昌黎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從後堂轉出來。

鄉紳們一見,紛紛上前見禮,沒有什麼比打勝仗更能讓人服氣。

左應選笑着抱拳還禮,然後,在案几後坐了下來。用手示意底下衆人也坐,這次是給他們每人都備了凳子的。

看大家都坐下了,左應選開口了:“幸賴各位相助,同心同德,沒讓建虜偷襲得手,守住了昌黎。在此,本官代朝廷、代昌黎百姓謝過各位鄉佬。”

說完之後,表情莊重,站了起來作了一揖。衆人紛紛還禮。

客套完了之後,左應選臉色沉重,宣佈道:“此次守城,兵丁,民壯共計犧牲二十四人,傷一百二十三人。本官都已記下姓名,戰後上報朝廷,在昌黎立祠紀念,受百姓香火。”

一說這個傷感的話題,大堂上就沉靜下來了。

“諸位,這第一仗,昌黎是守住了。但韃子必不甘心,還會再來。因此,還請各位鄉佬用心守城,不得馬虎。”

左應選說完後,看看底下衆人,像是都要說話表態,就把雙手伸出稍微往下虛按,然後說道:“本官和守備商議之後,對第一仗中暴露的問題,做了歸納,現在由守備進行講解,而後羣策羣力,查漏補缺,改進防守。”

守備石國柱聞言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前幾步說道:“諸位知道,我們沒有盔甲防護,對於建虜弓箭傷害的防護比較薄弱,兼之建虜射得準、狠,因此我軍不幸犧牲之兵卒都爲建虜弓箭射中頭部所致。”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了下:“這次建虜可能是大意,並沒有多少弓箭手壓制城牆,但下一次就不好說了,因此,我們必須得解決此事。”

“第二,韃子身披重甲,箭支難以給其致命傷害,如何解決此點,至關重要。另則,下次建虜必攜大量盾牌掩護,如何處理,又是一個問題。”

大堂上的鄉紳聽着一個個問題的提出,臉色都凝重起來。

“第三,給予建虜以殺傷的火槍土槍,裝填速度過慢,半響纔有一發,如何解決?”

“第四,第一日的滾木礌石消耗甚多,城中供應不上,以致幾處城牆短時竟無滾木礌石可用,如何解決?”

石國柱說完後,朝左應選抱拳拱手,而後退回座位。

左應選在石國柱講解的時候,已坐回座位了。現在看石國柱講完了,他就補充道:“還有兩事,也是迫在眉睫。”

石國柱已經把一堆問題砸到鄉紳的頭上,他們正在思索有什麼好辦法把這些問題解決掉。

這時,左應選說還有兩件事情,一時之間心裡都有點沉重,紛紛看向左應選,看縣尊還要說什麼難題。

左應選看所有人都已注視自己,就說話了:“鄉兵們拿命護着昌黎,但縣衙庫房並沒有多少銀兩,雖說是大義所在,但如不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怕其悍勇之心難以持久。”

早上在城牆上,左應選許了不少諾言出去,卻沒有能力兌換,現在是解決這事的時候了。

鄉紳們知道縣尊說這話的意思,這件事相對前面的事情來說,很容易解決。

萬人傑首先站起來向左應選抱拳道:“學生薄有資產,願捐白銀一千兩。”

其他鄉紳一見萬人傑搶先表態,也不甘落後,紛紛解囊。因爲他們知道,幫知縣,就是幫自己,他們和知縣是一條繩上的螞咋。

左應選很高興地看着他們踊躍捐款,心想下一件事應該也沒問題。

等所有人都表態完了之後,左應選再道:“第二件事,韃子圍城,必不是一兩日之事。朝廷援軍何時能到,還是未知數。”

這話說的所有人的心頭都是沉甸甸的,孤城不守的道理誰都懂。

“本官先前爲什麼留下那兩個敗類的狗命,不是因爲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狗屁道理,而是給他們留一線希望,也爲我們能多拖一日是一日。”左應選說出了昨日所做之事的目的。

大堂上的衆人,一聽,這才完全明白了縣尊的用意。心裡暗暗佩服,不愧是昌黎父母官,深謀遠慮啊!

“今日開始,戰兵飽餐,輔兵次一等,其餘人等以粥度日。然則就算如此,官倉的糧食也不足支撐多日,還需各位鼎力相助。”左應選說完之後,看着底下衆人。

鄉紳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此時不付出,等到建虜進城的話,就是什麼都要付出了。因此他們再次進行新一輪的表態。

集資到了守城必須的錢糧之後,知縣左應選主持,把石國柱素所說的事情,一件件的和鄉紳們商議,得出結論,然後馬上行動起來。

昌黎城中的首腦們在忙,但在靠近城牆的民房中,卻倒着橫七豎八的鄉兵,蓋着被子,打着震天的呼嚕入睡中。

但有一人,卻睡不着。此人中等身材,力氣很大,建虜的雲梯就是被他砸壞了兩架。

他名叫羅霄,益州人士,與父置氣,發誓出人頭地才衣錦還鄉,本想去關外力取戰功,卻遇到建虜入關,被難民裹挾進了昌黎。

戰時的物資太貴,羅霄的盤纏很快用盡,又不屑幹出打家劫舍的事情,因此受凍捱餓。

幸虧昌黎百姓信神佛,講報應,不時接濟他,才得以活命。

當昌黎組建民團時,他積極報名,回報昌黎百姓。不過他羞於提及姓名,每逢別人問起,都支吾應付。

也虧得他抗虜積極,又有接濟他的百姓見他和善,就爲他作保,因此並沒有人懷疑他是不是建虜細作。

他躺在炕上想着,在這仗中多立戰功,這樣戰事結束後去求縣尊,說不定能得舉薦,前往軍中效力,應能儘快出人頭地,如此也不會負了自己出來的志向。

可誰知世事難料,羅霄最終是出名了,但卻不能衣錦還鄉。

將近黃昏時分,濟爾哈朗和阿巴泰休息過來,正在軍中議事,忽報大汗派人前來,急忙召見。

濟爾哈朗是和碩貝勒,皇太極親信;但阿巴泰年齡比濟爾哈朗大,是努爾哈赤親生兒子。因此兩人並排而坐,接見來使。

皇太極所派之人大約二十上下,極爲壯實,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阿巴泰一見來人,就問道:“鰲拜,大汗派你來幹嘛?”

鰲拜沒理他,對濟爾哈朗說道:“大汗命奴才前來詢問戰事近況。”

鰲拜不待見阿巴泰,直接無視他,讓他感覺很是窩火。

他拍了下桌子,怒道:“狗奴才,如此輕待本貝勒,莫道本貝勒不敢殺你麼?”

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126章 闖侯府第391章 海蘭珠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78章 思念第168章 銀行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51章 期盼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9章 廠衛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章 相識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51章 難民營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300章 宣傳第16章 面聖第55章 白話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460章 冰棍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747章 鄭成功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14章 賭約第570章 苦啊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31章 授勳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156章 劉興祚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300章 宣傳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53章 集中供應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2章 義捐第315章 立威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647章 空城計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06章 懦夫第794章 鋼鐵廠第54章 紅會雛形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67章 煩惱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179章 兵書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65章 監軍第60章 猛虎出籠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39章 查漏補缺
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126章 闖侯府第391章 海蘭珠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78章 思念第168章 銀行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51章 期盼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9章 廠衛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章 相識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51章 難民營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300章 宣傳第16章 面聖第55章 白話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460章 冰棍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747章 鄭成功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14章 賭約第570章 苦啊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31章 授勳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156章 劉興祚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300章 宣傳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53章 集中供應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2章 義捐第315章 立威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647章 空城計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06章 懦夫第794章 鋼鐵廠第54章 紅會雛形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67章 煩惱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179章 兵書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65章 監軍第60章 猛虎出籠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39章 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