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國(一)

忙碌了一年,迎來了豐收的季節,金國上京黃龍府之東,胡裡改路之屯河千戶爲燕王完顏宗煒的封地,八月初宗煒都會帶着弟弟宗強,陪伴母親來到封地,享受豐收的喜悅。這裡最著名的建築就是距離混同江三十里的響水別院,從大宋掠來的農民培育出了最好的稻米,俗稱“響水稻”,明媚帝姬品嚐過之後,讚不絕口,聲稱比大宋的貢米還要強些。

皇帝陛下頒下恩旨,宗煒可以將母親接出皇宮與自己生活在一起,近來上京城瀰漫着一股不正常的氣氛,大哥宗磐似乎在準備着什麼。小皇帝合刺長大了,慢慢變得不安分,以國論左勃極烈、遼王宗幹之子完顏亮爲首的太祖第三代成長起來,他們以皇帝爲核心,對朝政的影響越來越大。國家面臨着一個新的問題,一旦當今皇帝身有不測,將來的皇位該由誰來繼承?是太祖子孫還是太宗子孫?如果是太祖子孫,那麼是從太祖第三代中選擇最賢能的一位,還是從合刺的兒子中選擇一位?這些都是問題,風流瀟灑的大哥,在剪除宗翰**之後,權利越加穩固,面臨的難題確是一點都沒少。當前,基本形成了太祖太宗子孫兩派平分權利的格局,宗幹老了,身體越來越差,聽說可能過不去這個冬天,那麼穩定了多年的政局是不是就將產生巨大的變數?因爲宗翰事變,大金國失去了南京、以及西京以東的大片土地;這一次,會不會……

出來走走,可以暫時躲開朝廷的是非,而且母親大人有了事情做,就不會在他耳邊一個勁兒地嘮叨,這家的姑娘好還是那家的女兒俊。宗煒二十歲了,他的婚姻其實不能由他來做主,要聽大哥宗磐的意見,幸好大哥遠沒有母親這麼上心,還可以再拖一段時間。巡視封地就算是最重要的工作了,除此之外就是打獵捕魚,宗強最近迷上了從大宋傳過來的一項運動——籃球,每天都要練上兩三個時辰,發誓一定要打敗他!

剛剛從母親房裡出來,宗強又來挑戰了,做哥哥的哪有避戰的道理。來吧,誰怕誰啊?

母親帶着女人們也來觀戰,場地邊上烤着肥羊,剪着鮮魚,煮着牛肉,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場上的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兩隊的隊員都是他們兩人的侍衛,親自**過的,宗強一方氣勢很猛,他們這一邊,經驗要豐富一些。

在對方投籃的一剎那,宗煒手下最高的小子大吼一聲,高高躍起,將球抓在手中。剛一落地,球就扔了出去。宗煒在籃下等候多時,接住皮球,縱身而起,空中一個半轉身,將球重重扣進籃筐。而後,雙手抓住籃筐,仰天長嘯,迎來陣陣喝彩聲。忽然,受力的籃筐向下沉,只聽“咔嚓”一聲,籃筐斷了,宗煒沒有一點準備,落在地面的姿勢甚是不雅,又是一陣笑聲。

“八哥,不帶這樣的,打不過就認輸,怎麼又把籃筐扯下來了。”宗煒在兄弟中間排行老八,宗強則是十一弟。

宗煒面子上不好看,招來製造籃筐的烏古迪烈謀克,兩腳三馬鞭子就算是懲罰了,烏古迪烈謀克承諾一定會在三天之內製造一個更加結實的籃筐,不能打球了,喝酒吃肉吧!

宗強喝着酒兀自不依不饒:“八哥,今天的比試怎麼算啊?”

結束的時候,宗強一方贏了兩個球,人家當然不願意,況且事前兩兄弟打賭,賭注是一百戶奴隸,宗強兩年之後才能封王,才能擁有自己的封地,他實在是有些等不及了。

宗煒笑道:“聽母親大人的!”

歲月無情地爬上鮮嫩的雙頰,明媚已經不再年輕,原來不會有什麼感覺,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長大,恍然發現,原來又過去了一年。做父母的都是這樣,將孩子養大,自己也老了。

明媚道:“你們兄弟的事,如何問我?”

宗強搖着母親的胳膊,央求道:“您不能總向着八哥,難道不是他輸了?”

明媚輕輕點了一下愛子的額頭,道:“贏了當然好,你若是輸了拿什麼賠給你哥哥?你們都是孃的孩子,從來都是一視同仁的,不過,娘看着你總是佔便宜,有些爲你哥哥鳴不平就是了!”

宗強不跟母親將道理,有的是辦法達到目的,明媚被逼得不行,只能無奈地宣佈:“本場比賽,宗強獲得了最後勝利。”

宗強振臂歡呼,宗煒大方地說:“哥哥的封地,隨便你挑選一百戶。不過,要記得善待他們,你付出一分的善意,會收穫十分的果實,明白嗎?”

宗強蠻不在乎地說:“明白!這就好比養馬,馬兒吃的飽,跑的纔會遠啊!不過馬兒尥蹶子的時候,也要抽幾鞭子的。”

宗強的聰明不弱於乃兄,瞧着兩個兒子,明媚甚是欣慰。

明媚吃酒稍微過了一點,頭有些昏沉,早早地回房休息。火炕溫度正好,不冷不熱,下面多墊一些被子,也不會感到太硬,二十多年了,總算是適應了。二十年的記憶從連續的故事,變成一個個難以泯滅的片段,她已經不能完全確定記憶的真實性,也沒辦法去求證,家鄉是那麼遙遠,親人只剩下身前的兩個兒子還有跟隨了她三十年的女使卿兒。帶到金國的七名侍女,五人先後出嫁,死了一人,卿兒說什麼都不走,要永遠陪着她。有時想想,如果不是卿兒在身邊,她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女真人?

睡了又醒,醒了再睡,總是不踏實。換一個環境,就會這麼折騰幾天,總要六七天才能完全適應過來。迷迷糊糊中,感覺大概是子時左右,忽然聽到卿兒在耳邊輕輕地喊道:“娘子,娘子!”

明媚醒來,睜眼問道:“何事?”

“娘子,南邊來人了,要接您回去呢!”燭光中的卿兒搖搖晃晃,聲音也顯得很陌生,難道是做夢?

“淨說夢話,怎麼可能呢,睡吧!”

卿兒急了:“娘子,我說的都是真的,您瞧,那位就是御龍軍都指揮使、駙馬都尉鄭七郎將軍!”

第九章 驕傲(六)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六章 武尊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章 發芽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三章 奔馳(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血光(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會戰(一)外篇 破陣鉞(三)第二章 國色(一)第一章 魂傷(三)外篇 照夜白(四)第五章 天意(一)第九章 天使(二)第六章 家國(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三章 遠航(三)第三章 涼州(一)外篇 高麗公(四)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光復(三)第六章 交趾(三)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魂傷(二)第二章 奇襲(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一章 流花第七章 戰火(一)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四章 莫須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八章 盛事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遠航(二)第二章 南郊(二)第一章 蕭牆(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二章 魂傷(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七章 弄月(二)第六章 曙光(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十章 國賊第二章 定計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三章 初戰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遠航(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十章 決斷(二)第十章 良臣第十章 神仙(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五章 蹊徑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章 日中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偉業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三章 出山(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驕傲(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四章 都賽第十五章 天下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一章 回家第二章 善惡第六章 屠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九章 日出(一)第十章 神仙(一)第八章 對壘(三)
第九章 驕傲(六)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六章 武尊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章 發芽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三章 奔馳(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血光(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會戰(一)外篇 破陣鉞(三)第二章 國色(一)第一章 魂傷(三)外篇 照夜白(四)第五章 天意(一)第九章 天使(二)第六章 家國(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三章 遠航(三)第三章 涼州(一)外篇 高麗公(四)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光復(三)第六章 交趾(三)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魂傷(二)第二章 奇襲(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一章 流花第七章 戰火(一)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四章 莫須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八章 盛事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遠航(二)第二章 南郊(二)第一章 蕭牆(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二章 魂傷(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七章 弄月(二)第六章 曙光(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十章 國賊第二章 定計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三章 初戰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遠航(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十章 決斷(二)第十章 良臣第十章 神仙(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五章 蹊徑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章 日中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偉業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三章 出山(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驕傲(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四章 都賽第十五章 天下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一章 回家第二章 善惡第六章 屠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九章 日出(一)第十章 神仙(一)第八章 對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