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領功受賞

第24章 領功受賞

“籲!”

大教場外,當勒馬之聲傳出,朱高煦與楊展二人熟練翻身下馬。

從他們下馬的姿勢來看,朱高煦馬術最好,完全可以在馬尚未駐足時下馬,腳步穩當。

其次的是王瑄,他與朱高煦一樣下馬,只不過在下馬後還要與馬匹前奔數步。

至於最後的則是楊展,他只能在馬匹即將駐足時穩當下馬。

不過這也不錯了,畢竟楊展之前從未接觸過馬術,僅在過去四個月練習過。

“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你們二人應該可以提前申請考校,最多一年就能得到襲職的機會。”

朱高煦用馬匹一側拿出水囊喝了一口,同時不忘把水倒在自己手上,餵了自己訓練的戰馬。

“早些完成考校,回了所裡磨鍊幾番,拿了軍功再見殿下。”

楊展笑呵呵的迴應朱高煦,不過不等他們多說什麼,大教場門口的三名兵卒就走上前來作揖:

“殿下,時間到了,該還馬匹了。”

“嗯……”聽到兵卒的話,朱高煦也是頗爲無奈。

他大可借自己的身份私自擁有一匹軍馬,但那樣就把他在老朱那裡的印象敗光了。

因此,這麼多天來他練習馬術,一直都是借的大教場馬匹。

“謝殿下。”見朱高煦開口,三個兵卒鬆了口氣,牽着三匹馬便向大教場內走去。

朱高煦他們三人也慢悠悠的朝內走去,不過似乎是從策題中看到了朱元璋對自己的態度,因此朱高煦也沒有一開始的緊迫感了。

他很清楚,朱元璋會問自己削藩的問題,就是想確認自己對朱允炆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只要他答的好,朱元璋自然會安排他,可如果答的不好,並且還在答卷裡藏着小心思,那迎接朱高煦的恐怕就是老朱的徹底不待見了。

朱高煦明白,他沒有辦法和老朱玩心眼,耍手段,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回答,並且文章內容還十分迎合朱元璋。

其實,就連他自己也抱有一種幻想,那就是朱元璋看了過後高興,吩咐朱允炆效仿,而朱允炆也按照他的文章來實施削藩。

如果是這樣,那自家燕王府的三護衛就會被一分爲三,他自己能擁有一護衛,同時還能在北方過上塞王守邊的生活。

在這個時代,地位達到了某種程度後,所享受的生活物質實際上和皇帝已經差距不到哪去了。

所以只要朱允炆給他一條活路,他絕對不會造反,反而是高高興興的在邊塞爲他守邊。

可是,以朱高煦從歷史上瞭解的朱允炆來看,朱允炆對於削藩的急切恐怕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

齊泰的建議他沒聽,那自然不可能聽自己的。

建文削藩還是會爆發,而自己也還是要爲活下來做準備……

朱高煦心裡有着準備,不過在他即將進入大教場的時候,遠處卻傳來了馬蹄聲。

他與楊展二人回頭去看,卻見土路上奔馳而來數騎,領頭的則是一名身着正五品武官官服的武官。

他們似乎認識朱高煦,一路朝着他們奔來,並在即將到跟前時拉動馬繮。

打頭的武官翻身下馬,在站穩後擡手作揖:

“殿下,奉陛下口諭,着殿下於五月初一前往羽林左衛當差,任百戶官。”

“此外,陛下恩賞二十匹絹,五百錠鈔。”

武官說話間,身後的兵卒也紛紛翻身下馬對朱高煦作揖,並將一摞數量五百張的寶鈔奉上。

武官接過傳遞,同時也語氣柔和道:“二十匹絹已經送到殿下在羽林左衛的住所處了。”

“好,有勞了……”朱高煦接過這面額五百貫的一摞寶鈔,作揖回禮過後便轉身離去。

以他的身份,沒有必要等着武官們離開。

倒是楊展和王瑄先後回禮,然後才轉身快步小跑跟上朱高煦。

“殿下,陛下怎麼盡發寶鈔啊,這五百貫寶鈔,拿去換成銀錢只能換一百二十五貫,而且聽說近來寶鈔又跌了,只是不知價格。”

楊展頭腦靈活,儘管知道這摞寶鈔是一筆天文數字,但他還是忍不住心疼。

“那二十匹絹能賣多少錢?”朱高煦不會製作衣服,也沒有人幫他做,因此那二十匹絹,他自然是想要賣掉。

“得看材質,如果是普通的絲絹,大概一匹六百文,二十匹也就是十二貫。”楊展迴應。 “倒也不多。”朱高煦點了點頭:“你明日起早些,將這寶鈔換成錢帶回來。”

朱高煦知道寶鈔一直在貶值,自然不會將它留下,反而是交代道:

“換成了錢,去你內城看看有沒有賣馬的,若是有,且買個三匹,不管是乘馬、駑馬反正能騎就行。”

“是!”聽到朱高煦的話,楊展雙目放光,旁邊的王瑄也咧着嘴巴露出笑容。

“眼下是四月十六,伱們記得提醒我五月初一當差。”

“好!”

朱高煦最後提了一嘴,楊展也開懷迴應。

三人一前二後回了小院,氣氛倒是輕鬆愉悅。

不過相比較他們這邊,距離這裡二百餘里外的鳳陽縣卻來了一羣不速之客。

一名傳旨太監帶着十二名豹韜衛騎兵抵達了一座奢華的府宅門口,翻身下馬後來到門前敲門。

“誰……”

開門的門房剛想詢問來人是誰,卻在見到對方身份後被嚇的臉色慘白。

傳旨太監卻沒有說什麼,只是在門開過後帶人走進了府內。

“有旨意,請穎國公接旨!”

來到正廳,傳旨太監託着聖旨唱聲,而他的話讓趕來的幾個男人臉色煞白,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倒是之後趕來的一名中年男子十分沉穩,好似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因此對傳旨太監作揖:

“公公稍等,我這就去傳家父。”

“駙馬不必行禮。”見男子行禮,傳旨太監側過身去,不敢接這一禮,反而回禮。

見狀,被稱作駙馬的男子也沒有多說什麼,轉身向後院走去。

不過,不等他穿過幾個走廊,便見到了一個身着太白長衫的老人從後院走來。

他髮鬚皆白卻身材高大,走起路來沉穩有力,即便年老,那目光也不曾摻雜渾濁,而是十分堅定。

僅他走來的這幾步,便讓男子覺得自己面對的好似一頭在林中巡視領地的猛虎。

“父親,宮裡來旨意了……”

中年男子見到來人,當即作揖,臉色難看的將外面發生的事情全盤托出。

“早該來了……”老人似乎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沒有多做停留,向着正廳走去,男子見狀也連忙跟上。

一路上父子無言,直到快抵達正廳時,老人才忍不住開口道:

“你是長兄,也是駙馬,陛下不會爲難你的,至於我……”

老人沉吟片刻,沒有說出什麼,而此時他們也走進了正廳。

“參見穎國公!”

見到老人出現,正廳內的兵卒及傳旨太監紛紛作揖行禮,而能被稱爲穎國公的人,自然也只有“論將之功第一”的傅友德了。

“臣傅友德,接旨……”

高大的傅友德在面對那一份輕飄飄的聖旨時選擇了直接下跪,而傳旨太監似乎也知道傅友德的事情,並沒有怪罪對方沒有準備香案,而是打開聖旨準備宣讀。

當聖旨打開,傅友德的子孫們都屏住了呼吸,而傅友德自己更是閉上了眼睛,似乎覺得自己的一生即將終結。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諭穎國公傅友德,朕自爾歸鄉後時常念想,今特此敕諭,着其歸京,居於穎國公府,以便召見,另賞鈔三百錠,欽此……”

當傳旨太監唸完聖旨,穎國公府內衆人一片愕然,傅友德長子,被稱作駙馬的傅忠臉上甚至露出了劫後餘生的表情。

同樣,傅友德也在聖旨唸完後睜開眼睛,但他沒有傅忠那麼簡單。

他很清楚,即便自己這次躲了過去,那也不是他本事大,而是那位還不想讓他死。

至於爲什麼不想讓他死,那只有去了京城才能知道……

(本章完)

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46章 爲孫補償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36章 以利誘之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68章 武英理政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524章 以一持萬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567章 甕中之鱉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13章 大樹營內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26章 羽林左衛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69章 爺孫和睦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99章 閉門思過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366章 此子類父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431章 硬頂上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工業展開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24章 領功受賞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424章 燕臺虎峪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119章 心態轉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21章 權力遊戲第564章 多方唱罷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第496章 枕戈待旦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343章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36章 以利誘之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16章 閒暇日子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71章 西南震怖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510章 漠北大捷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85章 行鈔稅法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47章 東宮名錄第87章 老謀深算第432章 生擒元裔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184.第184章 火繩槍第547章 雞鶩爭食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586章 後記宣德(5)第12章 天下糜爛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590章 後記正德(1)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478章 洪熙三年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109章 雲南告急第15章 武英殿中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33章 金陵街坊第22章 《削藩論》
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46章 爲孫補償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36章 以利誘之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68章 武英理政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524章 以一持萬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567章 甕中之鱉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13章 大樹營內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26章 羽林左衛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69章 爺孫和睦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99章 閉門思過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366章 此子類父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431章 硬頂上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工業展開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24章 領功受賞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424章 燕臺虎峪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119章 心態轉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21章 權力遊戲第564章 多方唱罷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第496章 枕戈待旦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343章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36章 以利誘之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16章 閒暇日子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71章 西南震怖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510章 漠北大捷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85章 行鈔稅法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47章 東宮名錄第87章 老謀深算第432章 生擒元裔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184.第184章 火繩槍第547章 雞鶩爭食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586章 後記宣德(5)第12章 天下糜爛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590章 後記正德(1)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478章 洪熙三年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109章 雲南告急第15章 武英殿中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33章 金陵街坊第22章 《削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