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朱家歡樂

“茲授黔國公沐春平夷將軍,節制四川、雲南、廣西、湖廣、四川行都司等五個都司,即日發兵,征討貴州不臣土司!”

“臣,領旨謝恩……”

四月中旬,伴隨着自南京而來的傳旨太監宣傳旨意,雲南昆明府黔國公內的沐春畢恭畢敬的接過聖旨,領旨謝恩。

“黔國公,殿下的意思很清楚,早些把貴州的土司解決,如此朝廷才能省下力氣去治理廣西、雲南的土司。”

“此次平夷,朝廷已經在重慶、烏蒙、桂林、常德等府各囤糧五十萬石,合計二百萬石,另各置新錢二十萬貫,合計八十萬貫。”

“殿下說了,這筆錢糧都用於平夷,早早改土歸流結束,剩下的錢糧都用於犒賞各軍。”

“具體怎麼花,都看您自己……”

傳旨太監明目張膽的暗示沐春,沐春雖然討厭,卻不得不讓沐晟將一個人頭大小的箱子端上來。

傳旨太監接過,貪婪的將其打開,只見其中擺滿了銀子,粗略一看估計不下於五百兩。

“呵呵,那就提前祝賀黔國公馬到功成了……”

在諸葛亮平定南中的戰事中,安家先祖羅氏首領幫助諸葛亮戰勝南中豪強,故此被諸葛亮冊封爲羅甸國王。

“請鎮遠侯(顧成)以平洞蠻的藉口前往常德,並調動湖廣都司兵馬在辰州一帶屯兵,等我將令出兵。”

直到蒙古滅亡南宋,播州都未被攻下,因此元朝對於播州也是以招撫爲主。

沐春把硬骨頭留給自己,這讓沐晟有些遲疑,不由開口道:“這麼一來,我們的兵恐怕……”

“是!”

“承公公吉言。”

水西的安家是貴州歷史最悠久的土司家族,時間可以直接追溯到三國時期。

在他走後不久,西廠也將貴州的情報送抵了黔國公府。

單論實力和性格來說,田家和楊家是這次貴州全境改土歸流的最大刺頭,尤其是修建了不少工事,將播州經營固若金湯的楊氏更爲棘手。

他的遺孀被稱爲奢香夫人,不過已經在洪武二十九去世,如今水西安氏的掌事人是她的兒子安的。

沐春先對四川都司做出安排,一旁的沐晟見狀連忙讓人記下。

漢唐宋元這些王朝都灰飛煙滅了,可他們這羣土司家族還屹立不倒,而安、田、楊、宋四大土司家族的這一排名也是以他們統治歷史長短來的。

二人客套一番,不多時那傳旨太監便離去了。

“令楊文率四川都司六衛兵馬在長江兩岸佈防,不要讓土司大軍跨過長江,同時勒令他不得追擊。”

不過他這個人平日裡行事誠懇,加上其母奢香夫人的教導,因此一直是比較有大局觀的。

當時的水西宣慰使靄翠爲貴州正宣慰司,改漢姓爲安,歷史上就稱爲“水西安氏”,正式成爲貴州土司王。

隋文帝時期,田氏田宗顯被授予黔中刺史,其家族在隋朝和唐朝、兩宋時期撈足了政治資本,故此發展的最爲壯大,所佔據的土地也是最爲肥沃、最爲廣袤。

“景茂(表字),太祖高皇帝當年對你的疼愛,你都忘卻了?”

播州楊家的歷史從唐末開始,雖說已經少民土司化,但他們依舊自稱出自弘農楊氏,如今已經傳下五百三十一年。

“楊氏由我親自領雲南都司、四川行都司兵馬屯兵重慶,擔任主攻。”

沐春開口,沐晟記錄,不僅如此,沐春還讓人拿來地圖,將需要重點防禦的關隘城池給圈了出來。

他雖然不願意接受改土歸流,可也不願意起兵跟隨其他土司作亂。

安的這個人沐春很瞭解,因爲他手下的馬場是常年上貢水西馬,而這也代表他有一定數量的山地騎兵。

做完這一切後,沐春又根據情報開始了對播州楊家的佈置。

俗語說百年的朝廷,千年的土司……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羅甸國主阿榨內附,受封水西安撫使,得到了數十年的太平發展。

雖說自己手中有攻城炮,但貴州道路崎嶇,因此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楊氏還是有些困難的。

沐春不喜質問,沐晟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連忙低下頭:“我一時口誤,希望大哥原諒。”

一旦其它土司露出頹勢或被鎮壓,那安的定然會接受改土歸流的招撫,所以沐春沒把他放在眼裡。

雖說田氏被明玉珍和朱元璋拆分成了思南田氏和思州田氏,可其麾下依舊有百萬之民,數萬兵將,是沐春最爲關注的土司。

按照時間來算,四州田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朝。

“什麼我們的兵?”沐春皺眉,很不滿自己弟弟的這話。

安、田、楊、宋四大土司在貴州統治的歷史遠長於冊封他們的王朝。

靄翠這個人並不出名,但如果提起他的妻子,那恐怕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除去改土歸流的六十五家,也就是說需要沐春收拾的土司是一百六十家。

剛剛從八百大甸領兵返回不久的沐春仔細打量着情報上的內容,貴州土司襲蔭的統計數目是二百二十五家,其中還有接受改土歸流的文職土官六十五家。

直到大明建立,水西土司和水東土司共同歸順大明,朱元璋在兩大土司的之地設置了貴州宣慰司。

這句話聽上去有些誇張,但卻是現實存在的事實。

到了北宋初期,羅甸國王主色攻陷了矩州(貴陽),宋太祖趙匡胤予以敕書,讓其世襲矩州刺史。

佈置了貴州西北地區的防線後,沐春有根據資料開始繼續佈置。

播州楊氏人才輩出,在南宋末年,土司楊價和他兒子楊文的鎮守下,蒙古大軍幾次入侵播州而不得,屢在播州折戟。

“下不爲例。”沐春被沐晟一句話擾亂了心思,不得不重新花費時間覆盤戰場。

對於貴州四大土司中剩下的宋氏土司,其從唐代開始長期統治貴州水東地區,也是最早從中原遷入貴州的漢族移民之一。

宋氏很重視文教,當下的家主宋斌更是喜好讀書,喜近文士,厭惡那些沒有文化,只知道舞刀弄棒的土司,其中就包括播州楊氏。

宋氏與安氏關係緊密,元朝時就聯手舉兵起義,結果遭到播州楊家的鎮壓。

宋氏和楊氏同爲漢人,但宋氏一直鄙夷楊氏在元朝當順民,仇恨楊氏阻撓自己起義。

在這種局面下,沐春要先對付誰就很明顯了。

“宋氏和安氏不會幫助楊氏,田氏如今內鬥嚴重,可以暫時不理他們。”

“屆時何福領兵包圍貴州西南,曹國公領兵包圍東南,楊文、顧成各自領兵包圍西北和東北,而我與瞿能領兵從重慶開拔,直奔播州。”

“等田氏反應過來,我已經拿下播州的楊升,屆時三路並進,曹國公李景隆與鎮遠侯顧成配合我三方圍剿,田氏敗亡不過轉瞬之間。”

“一旦楊氏和田氏敗亡,安氏的安的必然會有意投降,一旦安氏投降,宋氏的宋斌也獨木難支。”

沐春看着地圖,口中暢快的將四大土司解決。

這種話如果放在旁人口中,沐晟一定會覺得在吹牛皮,但是放在自家大哥身上,他反倒覺得是應該。

畢竟對於自家大哥來說,所謂貴州四大土司也不過是一羣臭魚爛蝦罷了。

只要朝廷給的支持足夠大,平定貴州要不了多少時間。

“打下貴州容易,如何治理纔是問題……”

沐春摸着自己的短鬚沉思,沐晟卻道:“這不是我們該管的事情吧?”

“不管歸不歸我們管,向朝廷提出建議總歸是臣子的本分。”沐春說罷,擡頭看向沐晟:

“你將我的安排分別發給各地都司,讓各地都司兵馬開始集結,令各地布政使司招募民夫。”

“各地兵馬以我爲主,沒有我的將令,誰也不得擅動一步。”

此刻的沐春頗有黔寧王沐英的風範,沐晟點頭應下後,沐春也開口道:“曹國公那邊我親自手書一份過去,便不用你跑了。”

“是……”沐晟應下,沐春也起身往書房走了去。

他才前往了八百大甸征戰回來,現在還十分疲憊。

一想到再過幾個月就要對貴州土司動兵,他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休息。

瞧着他離開,沐晟眼底透露出崇拜,但更多的是妒忌。

只是妒忌歸妒忌,只要沐春還在一天,他就依然是沐家老二,也只有沐春在,沐家才能穩坐雲南。

沐晟雖然帶兵打仗不如沐春,但政治上的嗅覺卻並不低。

“漢王府那邊有什麼動靜嗎?”

沐晟活動了一下發酸的手腕,側頭詢問剛纔旁聽完一切的黔國公府護衛。

護衛聞言作揖:“漢王府倒是沒有什麼舉動,漢王來昆明這三年很少出府活動,即便偶爾出府,也只是前往就近的寺廟、道觀上香。”

“他倒是懂得藏拙。”聽到朱高熾的舉動,沐晟並不認爲朱高熾是世人眼中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

畢竟有朱高煦那樣的弟弟,當大哥的但凡沒點腦子,下場恐怕不會比李建成好到哪裡去。

他如今能活着,還能活的這麼滋潤,除了朱棣的庇護,朱高煦的輕視以外,也有他自己的本事。

“繼續盯着,日後如果朝廷要對雲南着手,那必然是要從漢王府開始。”

沐晟吩咐一句,王府護衛也點頭退下。

在他離開後,沐晟也起身去操辦對貴州改土歸流的消息事宜。

此後數日,整個昆明城都有兵馬往來,滇西和滇南的各地兵馬都在這裡聚集過後前往了烏蒙府和曲靖府。 這樣的情況,自然瞞不過漢王府的眼線。

“他人呢?”

“王妃,殿下他在看書……”

“真看書還是假看書,我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當吵鬧聲傳來,漢王府前寢宮側殿的門被推開,映入眼簾的就是四五個站在一旁低着頭的舞女,以及着急忙慌擦嘴巴的大黑胖子。

“你又躲着偷吃了?!”

張氏氣急敗壞的走了上來,朱高熾聞言卻連忙擺手:“我還沒開始呢!”

“沒開始,你先擦擦你嘴巴上的油,收拾收拾桌上的飯菜!”

張氏所說的偷吃顯然不是朱高熾理解的偷吃,一聽說的是吃的東西,朱高熾雙手一攤:“餓啊,沒辦法。”

此刻的他比起在南京時的白淨樣子黑了太多太多,不過身體倒是健康了不少。

“我少了你三餐了?”張氏看着一片狼藉的桌上,心痛道:

“伱再繼續吃下去,我看我再過幾年就要守活寡了。”

“誒誒誒,可不敢胡說。”朱高熾一聽這話,立馬擦了擦手,上前摟住了張氏的肩膀。

“我就是偶爾吃點,你看看我來到雲南之後都瘦了十幾斤了,王府的醫生也說我沒事,你看看你,你着什麼急啊……”

“廢話,你死了又不是他們守寡!”

張氏氣急敗壞的說着,朱高熾也是被懟的沒脾氣,好聲好氣的勸了勸張氏,這才讓她消了脾氣。

“對了,瞻基呢?”

朱高熾四處看了看,沒看到自己的寶貝兒子讓他有些好奇。

“你還好意思說!”一聽到朱瞻基,張氏脾氣就上了頭,懟着朱高熾罵道:

“我讓你少帶他出去,你偏不信,他現在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惡習,每日在昆明城裡找人鬥蛐蛐,你說說你……”

張氏的罵,朱高熾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左耳進右耳出,就當旁邊有人在唱戲。

好不容易等張氏罵完了,殿外也傳來了輕巧的腳步聲。

“爹、娘!我回來了!”

伴隨着聲音響起,一個八九歲模樣大,身高尚不及成人腰間的小黑胖子出現在了前寢宮內。

雖然皮膚黢黑,長相憨厚,但他那雙明亮的眼睛裡卻始終閃爍着道不明的東西。

他的身穿一襲藍色的圓領袍,袍子的領口乾淨整齊,袖口卻滿是灰塵。

他手裡拿着一個竹編的蛐蛐籠子,看上去十分愛護。

“兒啊,你這又跑哪去了啊?”

一見到朱瞻基,張氏立馬舍了朱高熾,一路快走過來蹲下,白皙的雙手揉捏着朱瞻基的黢黑胖臉。

“我鬥蛐蛐去了,反正學業都完成了,鬥蛐蛐也沒事吧?”

朱瞻基展示着自己的寶貝蛐蛐,張氏看後轉頭瞪了朱高熾一眼,朱高熾只能哼唧着假裝沒事發生。

過了片刻,他又反應了過來,覺得張氏不可能因爲這點事情來急匆匆找自己,故而詢問道:

“你這急匆匆的來找我,就爲了這事情啊?”

“什麼叫就這事情?”張氏牽着朱瞻基的手起身,同時看着朱高熾道:“昆明城裡兵馬調動的事情你不知道?”

“我知道啊,平貴州宣慰司的事情嘛,和我們又沒關係。”朱高熾隨便坐在了椅子上,雙手插在袖中,穩坐釣魚臺。

“萬一朝廷徵調諸王,讓你們率領護衛去參戰呢?”張氏說出她的擔心,朱高熾卻樂了。

“你覺得老二能讓我上戰場啊?”朱高熾樂呵呵的說道:

“要是貴州的事情嚴重到這種程度,老二能讓爹去北征?”

“要是貴州事態真的嚴重,恐怕現在就是我爹在南京城理事,老二親自帶兵來西南平叛了。”

他樂呵呵的開口,張氏卻道:“老二也沒在南邊打過仗啊……”

“沒打過不代表不能打。”朱高熾撇了撇嘴,似乎有幾分羨慕嫉妒。

“老二這些年又是上疏平倭,又是看山點礦,還在漠東挫敗兀良哈,指揮王瑄他們對西南開疆拓土,指揮楊展下西洋……”

“現在別說他能在西南打仗,你就算說老二能生孩子我都不覺得奇怪。”

“閉上你的嘴。”聽着朱高熾肆無忌憚的調侃朱高煦,張氏被嚇得不輕,可朱高熾卻樂呵呵道:

“老二可沒那麼小心眼,他要真的小心眼,我能活到現在?”

他倒是看的清楚,就是那話讓張氏十分無奈。

“我聽說老三已經入京去看望娘了,你不去?”

張氏還是希望朱高熾在南京所刷刷存在感,尤其是和大侄子朱瞻壑搞好點關係,避免日後朱瞻壑對他們感到不舒服。

“我現在就算想去也去不了了啊。”朱高熾哭笑不得:

“這貴州眼看就要打起來了,西南十幾萬大軍都調過去了,我現在除了走南邊的安南,也沒有其它路可以回南京啊。”

“再說了,安南那邊也不太平,我聽說最近長山的十幾萬蠻人入寇,傅讓正帶着兵馬去圍剿他們呢。”

“這要是圍剿成功了還好,要是失敗了,那我豈不是送上門的肉,等着被吃啊。”

朱高熾說來說去,就是不想挪窩,張氏也對他死心了,擺擺手:“行,您什麼都看得透徹,是我叨擾您興致了,我走。”

張氏說罷轉身就拉着朱瞻基離開,朱高熾瞧見他們走了,連忙起身擺擺手:“來來來,吹起來,唱起來……”

在他的吆喝聲中,樂女們開始吹拉彈唱,他自己則是坐回位置,繼續吃着那一盤盤美食。

事實證明,張氏的擔心是存在的,因爲漢王府內的西廠探子確實不少。

至少他們這次的對話就被人一字不落的記錄發往了南京城,在四月末送到了朱高煦的手上。

“老大倒是過得滋潤。”

手拿西廠送來的情報,坐在前寢宮用膳的朱高煦瞬間覺得面前飯菜食之無味。

西廠給他的記錄太詳細了,詳細到老大每天睡了幾個樂女,吃了幾盤飯菜,菜譜是什麼,出王府又去勾搭了哪家女子等等……

這麼一看,他的日子比朱高煦可滋潤太多了,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玩女人。

“再滋潤的日子,也還不是在你眼皮子底下。”

郭琰的聲音在一旁響起,照顧了徐皇后許久的他,終於在朱高燧夫妻的到來後卸下了幾分擔子。

“老三他們怎麼樣了?”

見郭琰這麼說,朱高煦也正好詢問起了朱高燧的事情。

朱高燧他們是今早抵達的京城,不過當時朱高煦在組織朝會,朝會過後他又返回了春和殿和羣臣議事。

忙碌了一個上午後,他終於能坐下吃口熱飯,所以纔沒能見到朱高燧。

“倒是老實乖巧了許多,按照妹妹的說法,自從被你打過,丟到了大教場後,他整個人都老實了,就是……”

郭琰說着說着忍不住笑了出來,朱高煦卻好奇:“想到什麼,這麼高興?”

“就是…就是妹妹說,老三時不時就覺得當年被你打的位置有點疼……”

郭琰哭笑不得,朱高煦聞言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當初打朱高燧還是留了力氣的,不然他真的擔心自己一腳就能把朱高燧給踹死。

“反正他們來了,孃親也高興了些,嘴裡還說如果大哥他們能來就……”

似乎意識到說錯話,郭琰連忙閉上了嘴。

倒是朱高煦聽後頷首,並沒有生氣,反而接上道:“貴州在打仗,安南也發生了叛亂,等這些事情過去後,再讓老大他們一家子來南京陪陪孃親吧。”

現在的朱高煦根本不擔心朱高熾一家子有威脅自己的可能,因此讓徐皇后見見朱高熾那一大家子,也算朱高煦所能爲徐皇后做的一件事情了。

“母親的病情有好轉嗎?”想到徐皇后是在歷史上永樂五年病逝的,換算過來也就是如今的永樂七年,故此朱高煦不免覺得心頭壓抑。

“好很多了,雖然身體在變差,但速度比之前慢了很多……”

郭琰說着說着,聲音越來越小,朱高煦聽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當下終止了話題。

“對了,壑兒呢?”

吃完了飯,朱高煦才反應過來朱瞻壑這小子一天不見了。

“他這些日子都在幹清宮聽娘講故事。”郭琰笑眯眯的看着朱高煦,這讓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預感:“講的什麼故事?”

“就是講了當年殿下在北平的威武事蹟,以及是如何被孃親收拾,被爹包庇的。”

郭琰笑着笑着又安靜起來:“娘還說,也不知道高皇帝用了什麼手段,居然能把你這樣的野孩子給馴服。”

“這個啊……”朱高煦尷尬摸了摸自己的八字鬍,心想老朱哪裡馴化了自己,明明是自己把前身給消除了。

換了個人,這性格可不就變了麼……

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364章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80章 洪熙始終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72章 小鬼難纏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第554章 辛亥變法第536章 歲月催人老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第427章 積學有待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3章 燕府虎兒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49章 形單影隻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366章 此子類父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第546章 愚蠢至極第45章 爲朱氏孫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545章 風向南吹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536章 歲月催人老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第511章 不甘人下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411章 喜上加喜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臨出行前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56章 陳年往事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485章 遠征克什米爾第474章 程匯元案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390章 皆爲利攘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51章 孜孜不倦第89章 孤家寡人第76章 造船平倭第381章 背有靠山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86章 爲人三思第24章 領功受賞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23章 爺孫較勁第55章 道德者死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316.第316章 朱教習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578章 帝悲慟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413章 狗咬狗第499章 兄友弟恭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21章 壩上江南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73章 平倭論第3章 燕府虎兒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418章 明日條約
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364章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80章 洪熙始終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72章 小鬼難纏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第554章 辛亥變法第536章 歲月催人老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第427章 積學有待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3章 燕府虎兒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49章 形單影隻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366章 此子類父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第546章 愚蠢至極第45章 爲朱氏孫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545章 風向南吹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536章 歲月催人老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第511章 不甘人下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411章 喜上加喜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臨出行前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56章 陳年往事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485章 遠征克什米爾第474章 程匯元案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390章 皆爲利攘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51章 孜孜不倦第89章 孤家寡人第76章 造船平倭第381章 背有靠山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86章 爲人三思第24章 領功受賞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23章 爺孫較勁第55章 道德者死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316.第316章 朱教習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578章 帝悲慟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413章 狗咬狗第499章 兄友弟恭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21章 壩上江南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73章 平倭論第3章 燕府虎兒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418章 明日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