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將作大匠

(謝謝好友蘇飛逸的月票~~)

虞仡突然心裡有些悲涼,尤記得初見楊彥時,只是跟在荀灌身邊的一個白身,可這纔多少年過去,自己在原地踏步,做了三朝黃門侍郎,而此人已經是叱吒一方的諸候了。

他清楚,今天徐龕勸進,接下來,會有第二次勸進和第三次勸進,楊彥立國勢不可擋,這對江東的威脅遠遠大於劉石之流,也許……晉室真的要亡了?屆時虞氏何去何從?

虞仡爲自己的這個念頭猛打了個激凌,不由望向了楊彥。

階下諸僚屬也在看着楊彥。

楊彥現出了不悅之色,擺擺手道:“若非元帝提撥,本將焉有今日,況潯陽王尚在,本將若自立,如今對得起元帝的知遇之恩,此話莫再提。“

徐龕施了一禮,徐徐坐下,雖然楊彥沒表態,可這纔是三勸進的第一勸進,他撥了頭籌,足夠了,而且楊彥也沒有任何懲處,這形同於丟下一個暗號,會對第二次勸進起到鼓勵作用。

既然失了第一次,很多人都暗暗盤算,如何搶得第二次勸進之功,當然了,徐龕也給人警示,如這類楞頭青似的突發事件,可一而不可再。

楊彥又突然呵呵一笑,向虞仡道:“本將久仰九錫大名,還從未見過,不知九錫何在?”

虞仡硬着頭皮道:“就在殿外,楊將軍請!”

“嗯~~”

楊彥點了點頭,離席向外走,衆僚屬紛紛跟上。

殿外停着十餘輛大車,楊彥喚道:“打開。”

“諾!”

十餘名看護車輛的宮中宿衛,瞥了眼虞仡,便小心翼翼的應下,拉開車門,把東西陸續搬出。

所謂九錫,始自於漢武帝,一錫車馬,再錫衣服,三錫虎賁,四錫樂器,五錫納陛,六錫朱戶,七錫弓矢,八錫鈇鉞,九錫秬鬯,謂曰九錫。

一衆僚屬也對九錫頗有興趣,指指點點,卻不敢去碰,楊彥沒這顧忌,拿起了弓矢把玩。

這種弓矢在本質上是禮器,分彤弓與玄弓,即紅色與黑色的專用弓箭,其中彤弓矢百,玄弓矢千,幾乎沒有殺傷力。

楊彥嘆道:“九錫本乃皇帝賜予有殊勳者禮器,只因王莽、曹操、孫權、宣文皆受過九錫,致使染上了污名,哎,壑欲難填在人心,器物何過之有?“

崔訪心中一動,拱手道:“老夫以爲,將軍可推卻齊公,獨受九錫,畢竟晉室再不堪,也曾一統天下,且晉室亦非無功,其言行寬鬆,兩漢以來,儒學獨領風騷自晉而終,玄學釋道相繼興起,闡釋宇宙人生,頗有可取之處,由此可見,晉室不應完全否定,另無論如何,將軍您幼食晉慄,受朝庭九錫,受的乃是元帝之恩,並非俯首聽命於僞主。”

“嗯~~”

楊彥點點頭道:“崔公言之有理,爲人不能忘本,虞君,九錫本將受下,齊公不敢受,請回建康如實告之。“

”虞某知曉。”

虞仡嘆了口氣。

崔訪也暗暗鬆了口氣,他的學問非常雜駁,出於本心來說,漢朝固然強盛,但思想控制也極其嚴格,除了董仲舒的儒學,其他的學問全被打入異端邪說,令他不喜。

他理想中的新朝,是不鉗口,不禁錮,士大夫對帝王有效監督掣肘,類似於江東的共天下,而不是皇帝一言九鼎,就這一點來說,崔訪的政治理想和江東士族沒什麼兩樣,他希望能引導楊彥,逐步走上正途,很明顯,楊彥的從諫如流是個良好的開端。

楊彥又轉回頭,看向了刁協,問道:“刁公,我欲重修洛陽城,你看誰可爲任?“

周圍詭異的安靜了,洛陽雖然還不在楊彥手裡,卻是無主之地,東海軍不取,誰都不敢取,由於洛陽損毀嚴重,營建城池不僅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還涉及到錢糧、兵力等諸多資源的優先分配,妥妥的肥差啊,又因洛陽的重要性,一旦營建完畢,不僅將在青史上狠書一筆,還將另行授功,也許一步就能封候。

很多人望向了刁協,暗中猜測着刁協會舉薦誰。

實際上楊彥營建洛陽,是有以洛陽爲都的打算,關中因環境惡化,水土流失,以長安爲都承載不了太多的人口,建康也只是偏安一隅,而楊彥意向中的北京,直接遷過去的阻力肯定大的難以想象,因此退一步,先營造洛陽城,再建造北京城及其配套天津城。

將來以洛陽爲中都,建康爲南都,長安爲西都,北京爲北都,郯城作爲龍興之地,爲東都。

五都並不是楊彥異想天開,曹魏就有五都,但格局太小,全擠在中原河北,西晉也曾出過洛陽紙貴的三都賦,說明當時人普遍接受多個都城。

刁協老眉一擰,暗中思忖,別看營建區區洛陽,卻干係重大,首先,必須是楊彥信任的人,其次,還要把握好平衡原則,既要防止出現功上加功,功高震住的情況出現,還要注意協調楊彥手下蕭氏、鮑氏與荀氏三股力量的平衡,也就是說,營建洛陽的人選不能由這三姓中出。

排除掉一部分,再看剩下的人,大多是降官降將,其中有些被重用,有些投閒置散,按平衡原則,應從投閒置散中舉薦。

“嗯?”

刁協注意到了徐龕。

徐龕是最早投降楊彥的一批人,這幾年來,表現的中規中矩,又是典型的投閒置散,而更重要的是,徐龕剛剛勸進,深合楊彥之心,早晚要封賞,既然如此,不如送他一個驚天大喜。

至於徐龕與於藥的關係,刁協倒不擔心,兩個人都是人精,知道避嫌的道理,如楊彥這種明主目光如矩,只有吃飽了撐着纔會湊到一起嘀嘀咕咕。

再從最後一個角度來看,刁協是因走投無路才被楊彥帶來郯城,在東海軍中沒有任何根基,是孤臣,而徐龕勢單力孤,舉薦徐龕反而能凸顯出他孤臣的美名。

於是,刁協拱手道:“老夫舉薦徐龕任將作大匠,營建洛陽。”

“什麼?”

徐龕驚呆了,這真是天降大禮包啊,在郯城投閒置散了兩三年,他的骨頭都生鏽了,正想着活動活動呢,就來了如此重任。

但隨即,他回過神來,連忙道:“徐某才疏識淺,不敢當此大任,還望將軍另擇賢能。”

楊彥擺擺手道:“任你爲宗師,原是想讓你代本將招待嗣東海王,但計劃不如變化,本將早有起用你之心,今有刁公推薦,你且幹着便是,實在不勝任,本將再換人亦是無妨。”

“請將軍放心,臣肝腦塗地,全力以赴。”

徐龕深施一禮。

楊彥沉吟道:“司州無主,刁公以爲可要設置司州刺史?”

頓時,任讓心肝一提,跟在楊彥身邊做謀士,他的一身才學難以發揮,早有謀實職之心,今楊彥提議設司州刺史,怎麼看都是自己合適啊,只是他沒法毛遂自薦,更不敢打刁協的主意,畢竟刁協有至察無徒的惡名。

刁協沒有立刻表態,掃視一圈之後,悠悠的目光,竟落在了虞仡身上。

虞仡的心肝不受控制的狂跳起來,難道是要舉薦自己出刺司州?

也不怪他自作多情,餘姚虞氏也算名門望族,先祖虞翻,以經學著稱,文武雙全,堪稱後三國時代的江東柱石,父親虞潭,貞厲有節,屢立戰功,家學淵博,亦爲江東有數的經學大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除了顧陸與丹陽紀氏,餘姚虞氏在江東的排名還要高於早已名不符實的朱氏和張氏。

身爲虞氏嫡系長子,出任一個司州刺史怎麼了?

他想當然的認爲,楊彥有拉攏吳人的需要,通過任自己爲司州刺史,緩和與吳人的緊張關係,更何況細細究來,楊彥也是丹陽人士,是正宗的吳人,哪怕和北方士人說的洛陽官話,還帶着股吳腔。

那麼,自己要不要拒絕呢,身爲虞氏子弟,也是有氣節的啊,怎能與賊寇爲伍?

在他眼裡,楊彥不受齊公之封,已形同於叛逆,但吳人受晉室打壓是不爭的事實,吳人也是戰敗方,是被征服者,對晉室不僅談不上忠心,還有着多年積怨,如有機會掀翻晉室,絕對不會猶豫。

這真是爲難啊!

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八四二章 晉軍來攻第五四七章 雙雄會第四六三章 討逆檄文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二五七章 把臂同遊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十三章 搭夥過日子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三五三章 中場休息第二七四章 撕裂疤痕第一八一章 中了埋伏第二八八章 滿滿收穫第六零五章 硬碰硬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七九零章 分封制第四三一章 火炮上陣第二一四章 逼出沈充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六一二章 潛伏夷陵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七三九章 親來弔唁第六一八章 錯把馮京當馬涼第六六三章 一家一半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八一四章 全軍潰敗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零四章 再度聯手第七三三章 天降洪福第四三五章 誤殺祖約第三零六章 大勢已去第五四五章 兵臨宛城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七六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一三章 水軍入湖第二一零章 偷樑換柱第一六三章 先進的造船法第四六四章 乞活軍第二五五章 荀華有了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一二九章 矇眼摸妻第三零二章 酒肉招待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三一一章 產業扶持第六三五章 涼州決議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七六八章 佛法難渡第一三八章 紈絝淮北行第二八零章 顧燚有邀第七三四章 扔入大海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五三五章 焦聚宛城第六九五章 投湖自盡第四七八章 楚公第八十三章 神助攻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一七零章 屍骸還鄉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三九二章 急赴下邳第五三七章 重敘婚約第六一四章 漁翁得利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一四九章 徐龕來襲第九章 不爲別家做嫁衣第七二五章 錢幣流通第三五六章 又來一輛第七六五章 城下斬俘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七八四章 不請自來第六三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七三章 包餃子的準備第五七二章 宋褘的原罪第二二三章 怨氣沖天第四零一章 容娥獻策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四三零章 兩面作戰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二七章 牛繼馬後第四三四章 逼迫祖約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四四四章 大獲豐收第七八零章 雞飛狗跳第六五零章 姚蒲來投第八一四章 全軍潰敗第二二八章 櫻落誰家
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八四二章 晉軍來攻第五四七章 雙雄會第四六三章 討逆檄文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二五七章 把臂同遊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十三章 搭夥過日子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三五三章 中場休息第二七四章 撕裂疤痕第一八一章 中了埋伏第二八八章 滿滿收穫第六零五章 硬碰硬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七九零章 分封制第四三一章 火炮上陣第二一四章 逼出沈充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六一二章 潛伏夷陵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七三九章 親來弔唁第六一八章 錯把馮京當馬涼第六六三章 一家一半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八一四章 全軍潰敗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零四章 再度聯手第七三三章 天降洪福第四三五章 誤殺祖約第三零六章 大勢已去第五四五章 兵臨宛城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七六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一三章 水軍入湖第二一零章 偷樑換柱第一六三章 先進的造船法第四六四章 乞活軍第二五五章 荀華有了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一二九章 矇眼摸妻第三零二章 酒肉招待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三一一章 產業扶持第六三五章 涼州決議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七六八章 佛法難渡第一三八章 紈絝淮北行第二八零章 顧燚有邀第七三四章 扔入大海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五三五章 焦聚宛城第六九五章 投湖自盡第四七八章 楚公第八十三章 神助攻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一七零章 屍骸還鄉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三九二章 急赴下邳第五三七章 重敘婚約第六一四章 漁翁得利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一四九章 徐龕來襲第九章 不爲別家做嫁衣第七二五章 錢幣流通第三五六章 又來一輛第七六五章 城下斬俘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七八四章 不請自來第六三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七三章 包餃子的準備第五七二章 宋褘的原罪第二二三章 怨氣沖天第四零一章 容娥獻策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四三零章 兩面作戰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二七章 牛繼馬後第四三四章 逼迫祖約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四四四章 大獲豐收第七八零章 雞飛狗跳第六五零章 姚蒲來投第八一四章 全軍潰敗第二二八章 櫻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