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二

吏部負責文官的選拔任用,兵部則主管武官的升用。在吏部中,文選、考功司負有直接選拔任用官吏的重任。

明代官吏銓敘主要從進士、舉人、貢生與官生、恩生、功生、監生、儒士及吏員承差、知印、書算、篆書、譯字、通事三類人員中選拔,稱三途並用。被選者而未任職者稱爲選人。京官六部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縣,從進士中選用。外官推官、知縣及學官,從舉人、貢生中選拔。京官五府六部首領官、通政司、太常、光祿寺、詹事府屬官,從官廕生中選用。州縣佐貳,都、布、按三司首領官,從監生中選用。外府、外衛、鹽運司首領官,中外雜職、入流及未人流官,由吏員、承差中選用。初次做官的稱爲聽選,升任者則稱爲升遷。

吏部銓選官吏,每年有六考、六選。引選六,類選六,遠方選二。聽選及考績確定升降的,雙月大選,改授、改降、丁憂、候補者,單月急選。揀選則三年舉行一次。凡是升遷的官員,須三年考績完成。若因爲缺員急需遞樸不待考滿的稱爲推升。內閣大學士、吏部、兵部尚書任用實行廷推或皇帝特旨任命。參加廷推的官員有內閣、部、院、寺、監衙門五品官與科道官。戶、禮、刑、工部尚書與六部侍郎以下至祭酒,由吏部會同三品以上官員進行廷推。大常卿以下官員由吏部決定,稱爲部推。通事、參事以下,由吏部予弘政門會選。詹事則由內閣各衙門主官決定。

外官、都督巡撫實行廷推,九卿參加,吏部主持。布政使、按察使出現員缺,由三品以上官員會同保舉。按察使則按順序升迂。雖說按順序升遷,有的則一年之中連續幾次升遷。對於邊防重鎮的官員,在選拔任用上遠較他官嚴格,立功者可以越級提拔,當然,有罪也懲罰較嚴,罪無赦。知府、知州、知縣及其佐官,京官中大小九卿屬官,爲常選官,由吏部負責選拔任用。科道官,即給事中、御史,科50員,道120員。這些官員的選用在明初至天順、成化年間,一般從進士、舉貢、監生中選用,或從推官、知縣學官中提升。以後監生與新科進士不得推爲科道。

在官員銓選上,明初實行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迴避制度。江南人到北方爲官,江北人則到江南做官。以後這種大區域迴避制度發展爲除學官外的易省做官。“小職事許本省別府、州、縣人員相兼選用”。除了原籍迴避,還有親屬迴避:“凡父兄伯叔任兩京堂上,其弟男子侄有任科道官者,對品改調。”“內外管屬衙門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從卑迴避。”

四、保舉

保舉亦是明代選拔官吏的重要制度之一。明稱保舉是“佐銓法之不及,而分吏部之權。”在明初,朱元璋即令手下大臣保舉才德兼優者充任官職。在永樂年間,要求京官七品以上,外官知縣以上,務保舉自己所熟悉的1人,量才選用。所舉者若任官貪污,則舉主連坐。

保舉對於明王朝選拔官吏曾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央政治清明的時候,確實通過保舉選用了一些德才兼備的官貫,有的還成爲名臣。時間一長,保舉制度也就弊病層生,封疆大吏們所保舉的多

是自己的僚屬門下。有的則互相保舉,你保我的部下,我舉你的門生。無人保舉的,常常幾年仍得不到升遷。一些大臣也因保舉舞弊不得其人而被治罪。鑑於保舉的弊端,正統七年(1442年)首先罷保舉縣令之制。正統十三年(1448年)又罷大臣舉官制度。以後,隨着統治需要,保舉制度時興時廢。

五、考績

明代考績有考滿與考察之分,稱“考滿、考察,二者相輔而行。”考滿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稱職,中等爲平常,下等爲不稱職。考察科目有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瘦、不謹。

考滿與考察有共同點也有不同處。

考滿是對官員任職期滿總考覈。“論一身所歷之俸”,根據官員的職掌進行考覈,以決定其升降,三年爲初考,六年爲再考,九年爲通考。除此之外,還有雜考,或一二年考一次,或六年、九年考覈一次。

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即注意到了對官員的考績。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令吏部考覈朝覲官。他採取了一種特殊的獎懲辦法。對於稱職而無過的官員,“賜坐而宴”。有過錯但稱職的官員爲中等,賜宴但無座位,有過而不稱職者爲下等,既不賜宴也不立座,令其站立門外,待宴者完畢走後,方依次離開。這是明代“朝覲考覈之始”。這種特殊的考覈獎懲方式對於官員們來說,無疑是一巨大刺激。

以後,官吏考績制度逐步形成,京官六部五品以下,由各部門長官負責考績,“察其行能,驗其勤怠。”京官四品以上及近待官、御史、布政司四品以上、按察司、鹽運司五品以上,“任滿黜陟,取自上裁。”其他入流品及雜職官,九年任滿,由吏部考覈,依照官例決定其升降。有特殊成繢的,則由皇帝決定升降。

考察分京察與外察。專對京官的考察稱爲京察,每六年舉行一次。四品以上自陳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別致仕、降調、閒住爲民者有差。

對於京外官員的考察稱爲外察。自弘治年開始,外官三年一朝覲,“察典隨之”。州縣將每月官員考覈情況上報於府,知府再據此進行全府考覈,歲末把考覈結果上報布政司。第三年巡撫、布政使進行總考覈,造冊具報朝廷。“麗以八法”,稱爲大計。大計始於明。受大計處分的官員,永不敘用。

明代考績制度在其初期得到較好的堅持。朱元璋曾親眼目睹了元朝的吏治黑暗。官員腐敗不堪,導致各地農民大起義,最終滅亡。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就十分重視整頓吏治、建立了自己的考績制度。對於爲政清廉的官員,他破格提拔重用。對於違紀官員,不管其職位多高,都予以嚴厲懲罰。當然,有些懲罰手段也是比較殘忍的。到了後來,這些懲罰手段成爲處治正直官員的依據。隨着吏治的腐敗,貪官污吏則通過考績得到提升,而廉潔官員則受到打擊。明王朝的吏治也同其他朝代一樣,由清明走向黑暗,最後滅亡。

六、俸祿

同整個官吏制度一樣,明代的俸祿制度也是在洪武時期形成的,洪武十三年(1381年),重新修訂內外文武百官俸祿標準。

官吏俸祿實行祿米與寶鈔制度。正一品年祿米1000石,鈔300貫,從正一品至從四品,年祿米依次遞減100石,鈔則都是300貫。正五品米220石,鈔150貫,從五品米170石,鈔150貫,正六品米120石,鈔90貫;從六品米110石,鈔90貫,正七品100石,鈔60貫;從七品米90石,鈔60貫;正八品米75石,鈔45貫;從八品米70石,鈔45貫;正九品米65石,鈔30貫,從九品米60右,鈔30貫。

未人流吏員的俸祿只有米無鈔。不同品級官署的吏員,職務不同,其祿米也不相同。高者月祿米2.5石,低者l石。州學正,月祿2.5石,縣教諭、府州縣訓導月祿米2石。內外官署提控、案牘、州吏目、縣典史祿米均3石。雜職人員如倉、庫、場、司、局、批驗所大,使月祿米3石,副使月祿米2.5石,河泊所官月祿米2石,闡壩官月祿米1.5石,宦官月祿米l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朱元璋重新修訂官吏祿米標準。正一品月祿米87石,年祿米1044石,從一品月祿米74石,年祿米888石;正三品月祿米61石,年祿米732石,從二品月祿米48石,年祿米576石,正三品月祿米35石,年祿米420石,從三品月祿米26石,年祿米312石,正四品月祿米24石,年祿米288石,從四品月祿米21石,年祿米252石,正五品月祿米16石,年祿米192石,從五品月祿米14石,年祿米168石;正六品月祿米10石,年祿米120石,從六品月祿米8石,年祿米96石l正七品月祿米7.5石,年祿米90石,從七品月祿米7石,年祿米84石;正八品月祿米6.5石,年祿米78石;從八品月祿米6石,年祿米72石,正九品月祿米5.5石,年祿米66石;從九品月祿米5石,年祿米60石。這次調整除正一品和正八品以下有所提高外,其他均有降低。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明世宗大幅度增加文武官員祿米,首先將官員官升一品,從九品升正九品,正九品升從八品……。正九品月增米5.5石l從八品6石,正八品6.5石,從七品7石,正七品7.5石;從六品8石;正六品10石;從五品14石,正五品16石,從四品21品;正四品24石,從三品26石,正三品35石,從二品48石;正二品61石,從一品74石,正一品87石。官品高者月增米數亦多,正品官又比從品官要多。而且正品官可以帶支柴薪皁隸。正九、正八、正七可各帶2名支些薪皁隸,正六、正五品各4名,正四品6名,正三品10名,正二品12名,正一品14名。

由於明王朝在俸祿中米與鈔兼發,在米不足的時候就實行折色辦法,如在永樂元年規定,每新鈔二錠,折米一石。在各個時期.折色辦法也有不同,有以物折物,以物折銀、以物折鈔等方式。有時上半年發本色銀鈔,下半年以胡椒、蘇木折鈔。折來折去,官吏的俸祿多數時候不能正常發給。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財政收入不足的原因,也有軍費、皇室支出費用過大的原因。商品經濟不發達、也是明王朝祿米寶鈔制度破產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章完)

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歸巢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三十章 心總算放下來了(求訂閱)第285章 邊鎮,只好推倒重來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陰險的男人嗎第八十七章 美婦徐拂去見客(求打賞訂閱)第207章 這是要遇險嗎第247章 爲了肉墩子,稱王稱霸探究明亡原因二第十七章 布木布泰,你是爺的人了主角三哥福王朱常洵的歷史原貌第260章 帝國威武(上)第一百零一章 輪流作戰,南北水道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陽兵令第219章 是誰唱情歌?第209章 直接抓捕第一百二十二章 工業雛形(上)(求訂閱打賞)第245章 蒸汽機,氣吞萬里如虎補充2.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陳圓圓第246章 欲哭無淚的鰲拜和索尼第一百零八章 六月漢江,槳聲燈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爺誰怕誰第一百零二章 老子專拍幺蛾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發明,大賺錢,組建軍團第二十章 和美女千里共逃亡(上)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230章 唉……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個就叫奶罩吧(求月票)第五十章 本王也算腹黑之輩吧?第249章 劉正歸來,巡視工業第257章 星漢西流夜未央第一百三十八章 匯通天下,糧食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下)第五十二章 總要有人做墊腳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性美女第227章 風煙俱淨第五十四章 金風玉露,糧倉得圖第一百八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索尼和鰲拜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側目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第一百六十章 歷史,有點小變化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忠賢逆案第239章 大格局,大魄力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八十九章 正月初一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二十三章 開始調教她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賈進京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一百三十八章 匯通天下,糧食來第289章 槳聲燈影,巡視改革成果第四十一章 向東找賢才(求收藏和打賞)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一百四十七章做一名合格的攪屎棍(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爺和美女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婦徐拂一眼第四十章 皇嫂,蠍女啊第三十五章 水師來了第十章 不服,爺坑死你們第283章 帝國榮光,後宮女人第220章 本王的心碎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樓風流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大明水師的衰落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第249章 劉正歸來,巡視工業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八十六章 大才相輔,宮裝紅粉第三十四章 漢江行(下)補充1.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李香君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284章 風蕭蕭兮邊鎮寒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中)第九十五章 大手筆前的家事座談會第232章 女人,藥丸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坐下再說第一百一十章 王於興師第三十九章 洛陽啊,洛陽補充4 明初分封的藩王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頭角崢嶸(上)補充1.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李香君第292章 東南歸來明朝的工業水準和形成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索尼和鰲拜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255章 全力造船,北上靖邊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291章 打洋鬼子的臉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八十三章 歸來大風起
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歸巢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三十章 心總算放下來了(求訂閱)第285章 邊鎮,只好推倒重來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陰險的男人嗎第八十七章 美婦徐拂去見客(求打賞訂閱)第207章 這是要遇險嗎第247章 爲了肉墩子,稱王稱霸探究明亡原因二第十七章 布木布泰,你是爺的人了主角三哥福王朱常洵的歷史原貌第260章 帝國威武(上)第一百零一章 輪流作戰,南北水道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陽兵令第219章 是誰唱情歌?第209章 直接抓捕第一百二十二章 工業雛形(上)(求訂閱打賞)第245章 蒸汽機,氣吞萬里如虎補充2.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陳圓圓第246章 欲哭無淚的鰲拜和索尼第一百零八章 六月漢江,槳聲燈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爺誰怕誰第一百零二章 老子專拍幺蛾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發明,大賺錢,組建軍團第二十章 和美女千里共逃亡(上)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230章 唉……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個就叫奶罩吧(求月票)第五十章 本王也算腹黑之輩吧?第249章 劉正歸來,巡視工業第257章 星漢西流夜未央第一百三十八章 匯通天下,糧食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下)第五十二章 總要有人做墊腳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性美女第227章 風煙俱淨第五十四章 金風玉露,糧倉得圖第一百八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索尼和鰲拜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側目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第一百六十章 歷史,有點小變化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忠賢逆案第239章 大格局,大魄力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八十九章 正月初一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二十三章 開始調教她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賈進京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一百三十八章 匯通天下,糧食來第289章 槳聲燈影,巡視改革成果第四十一章 向東找賢才(求收藏和打賞)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一百四十七章做一名合格的攪屎棍(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爺和美女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婦徐拂一眼第四十章 皇嫂,蠍女啊第三十五章 水師來了第十章 不服,爺坑死你們第283章 帝國榮光,後宮女人第220章 本王的心碎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樓風流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大明水師的衰落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第249章 劉正歸來,巡視工業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八十六章 大才相輔,宮裝紅粉第三十四章 漢江行(下)補充1.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李香君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284章 風蕭蕭兮邊鎮寒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中)第九十五章 大手筆前的家事座談會第232章 女人,藥丸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坐下再說第一百一十章 王於興師第三十九章 洛陽啊,洛陽補充4 明初分封的藩王第294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頭角崢嶸(上)補充1.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李香君第292章 東南歸來明朝的工業水準和形成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索尼和鰲拜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255章 全力造船,北上靖邊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291章 打洋鬼子的臉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八十三章 歸來大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