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地突

bookmark

第269章 地突

荊州軍人負、車載,不分晝夜,運土填塹,終於將酃縣南面長一里許,寬約五丈,深一丈餘的護城河徹底填平。而護城河左右兩側,亦堆砌出兩座高達數丈,幾可與城牆齊平的土山。

與此同時,後方衝車、井闌等攻城戰具業已初具規模,足以支撐一次大規模攻城作戰。

衝車乃是此番攻城的主力,是以蒯越令麾下弓弩手攀土山、登井闌,遠射酃縣城上,牽制劉景軍,以儘量降低敵軍對己方衝車編隊的干擾。

衝車,非常好理解,顧名思義,下置四輪,車上以經年大木爲柱,前端削尖,正面及上方有大楯保護,至少需十數人推動。

隨着一陣陣激烈昂揚的鼓聲,諸多衝車同時開動。

劉景身處於三重城樓的最頂端,俯看一架架衝車逐漸逼近過來,臉上不由露出一抹冷笑。

來自於後世的他,一直有建造包磚城牆的打算,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不過這並不代表酃縣不堅固,事實上沒有人比劉景更重視城防了,在修葺酃縣城牆的過程中,他曾不止一次以鐵錐鑿牆,檢驗牆壁的堅固程度,結果令他非常滿意。他相信即便在衝車的衝擊下,酃縣城牆亦可安然無恙。

諸多衝車在井闌的拱衛下,冒着漫天的箭雨,駛過“平整”的壕塹,進抵酃縣城下,衝車既可撞擊城門,也可直接撞擊城牆,相對來說,還是以前者居多。

然而酃縣的城門外面有一座半圓形小城,高度與城牆等齊,將酃縣城門牢牢圍在裡面,這便是甕城。這意味着想要撞到城門,要先攻破外面的甕城才行。

只有一兩架衝車嘗試摧毀甕城,其餘大多互相配合,對同一地段的城牆發起兇猛的撞擊。

“咚……”

第一架衝車一往無前地撞上城牆,發出一聲悶雷般的響聲。

荊州軍士卒忍不住探頭觀望,發現撞擊的效果很不理想,除了掉了幾升土外,毫無損傷。

“咚……咚……咚……”

之後衝車陸續撞上酃縣城牆,可惜結果並沒有什麼兩樣,僅僅只是讓城牆多掉了一些土。

雖然酃縣城牆堅固,不怕衝車撞擊,可世事無絕對,城上的劉景軍當然不能作壁上觀,很快,他們就發起一輪兇狠的反擊。

“放……”

劉景軍士卒以伍爲單位,將一塊塊數尺見方的巨石從酃縣城上擲下,衝車大楯、車架、車輪……只要被巨石砸中無不破碎。

巨石在摧毀衝車的同時,也將衝車之後的荊州軍士卒暴露了出來,劉景軍自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弓弩打擊隨之傾斜而來。

荊州軍士卒匆忙還擊,可惜十無一中,首先他們並非專精弓弩的士卒,其次仰攻敵人,天然就比較吃虧,當然不敵劉景軍。

巨石並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其中間有孔,以粗繩系之,不管是否擊中衝車,城上劉景軍將士拉拽繩索,便可將巨石收回。

如果此時荊州軍士卒留心觀察,即會發現,這些巨石赫然就是日常生活中極爲常見的石磨。

“放……”

石磨再次被拋了出來,帶着獵獵風聲,命中一架架衝車。

這次由於有了一定心理準備,反應快的荊州軍士卒趕忙揮出手中刀戟,試圖砍斷石磨繩索。

不過大部分都沒有成功,得手者寥寥無幾,一來劉景軍掌握有主動權,想投就投,想收就收。二來面對泰山壓頂般落下的石磨,荊州軍士卒多會退縮,這一退便失去了出手的最佳時機。

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蒯越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這纔過去多久?數十架衝車已經報廢了六七成。更讓他無奈的,是酃縣城牆看上去“毫髮無損”。

從目前結果來看,想要靠衝車攻下酃縣,無異於天方夜譚。

至於井闌、土山,作用也不大,劉景在城牆上修建了大量的樓櫓,幾乎三步一樓、五步一櫓,數量遠非井闌能比。而且城門之上還有一座三重城樓,在高度上足以對井闌、土山保持優勢。

最後,井闌也相繼步了衝車的後塵,或是被投石機擊中,導致散架、倒塌,或是遭到火箭的密集攻擊,從而引發火勢蔓延。

蒯越眼中滿是失望之色,衝車、井闌、土山等攻城手段,至多隻能起到騷擾的作用,現在唯有寄希望於地突了。如果此法也行不通,那就只能蟻附強攻了。

“希望不會走到這一步……”蒯越心道。然而直覺卻告訴他,這一步不可避免。

挖掘地道絕非一兩日之功,爲了儘量不引起劉景軍的察覺,後面幾日,蒯越繼續加大攻城的力度,並且不再限於衝車、井闌、土山,亦以雲梯攀城接戰。

同時蒯越還在西側開闢了第二戰場,酃縣西郊緊鄰西湖山水,地勢甚狹,無法集合大兵。因此他也沒有派人填平城西的護城河,而是利用壕橋、浮橋跨越護城河,雲梯也是簡易的輕梯。

蒯越沒指望西邊能有什麼突破性進展,只要牽制住劉景一部分兵力,他就心滿意足了。

主戰場不再西側,也不再南側,而在地下。

就在荊州軍民壯夜以繼日,四條地道,齊頭並進,欲從地下穿入城中時,卻不知酃縣城內的劉景早就發現了他們的伎倆。

此事多賴韓廣的未雨綢繆,他投身軍旅超過十載,過去始終周旋於西涼、關中等戰事高發地區,經歷過的戰事幾乎難以計數,當然也不乏攻城與守城作戰。

地突是攻城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以前曾不止一次嘗試過此法,是以對地突多有提防。

預防敵人挖掘地道的方法,《墨子》中就有記載:“令陶者爲罌,容四十鬥以上,固幎之薄革,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知穴之所在,鑿穴而迎之。”即每隔一段距離挖一口井,將大瓶置於井中,讓聽力好的人伏在瓶上,以監知敵方是否在挖掘地道,乃至具體方位。

當初韓廣提出來時,劉景想也沒想便一口答應下來,畢竟小心無大錯,事實證明他做對了。

(本章完)

第255章 後續第70章 攤牌第8章 腫足第182章 慈幼第449章 隱戶第366章 歎服第392章 落幕第304章 北上第542章 出兵第71章 洗手第428章 突圍第266章 兵臨第538章 董和第354章 屯田第469章 重法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79章 到來第96章 建安第172章 出兵第468章 射策(下)第29章 承諾第539章 所求第443章 韓暨第518章 海昏第400章 大雨第84章 魚梁洲第449章 隱戶第456章 房陵第28章 暢談第494章 戰臨第440章 匕見第501章 彭虎第333章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71章 洗手第275章 交趾第456章 房陵第537章 茂才第397章 攻城(1)第463章 三郡第522章 變故第271章 火攻391.第391章 大敗第325章 泉陵第507章 占卜第13章 張羨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67章 收穫第516章 夜取第199章 撤離第110章 主簿第46章 馬周第345章 騎兵第525章 劉曄第425章 中箭第59章 嚴肅第521章 傾出第378章 策反第233章 圊溷第437章 薨第504章 進兵第539章 所求第14章 市井第400章 大雨第261章第274章 攻城(下)第208章 斬殺第456章 房陵第513章 斬當第116章 再見第351章 班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38章 勸降第5章 虎頭第330章 封拜第510章 計成第99章 王彊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61章 鞭笞第55章 鄧瑗第437章 薨第514章 後事第430章 落幕第273章 攻城(上)第515章 不忠第508章 南昌第403章 破城第278章 射中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41章 蔣琬第223章 習珍第235章 軍市第14章 市井第74章 變化第501章 彭虎第493章 猝遇第74章 變化第520章 厚禮第458章 斬羽
第255章 後續第70章 攤牌第8章 腫足第182章 慈幼第449章 隱戶第366章 歎服第392章 落幕第304章 北上第542章 出兵第71章 洗手第428章 突圍第266章 兵臨第538章 董和第354章 屯田第469章 重法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79章 到來第96章 建安第172章 出兵第468章 射策(下)第29章 承諾第539章 所求第443章 韓暨第518章 海昏第400章 大雨第84章 魚梁洲第449章 隱戶第456章 房陵第28章 暢談第494章 戰臨第440章 匕見第501章 彭虎第333章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71章 洗手第275章 交趾第456章 房陵第537章 茂才第397章 攻城(1)第463章 三郡第522章 變故第271章 火攻391.第391章 大敗第325章 泉陵第507章 占卜第13章 張羨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67章 收穫第516章 夜取第199章 撤離第110章 主簿第46章 馬周第345章 騎兵第525章 劉曄第425章 中箭第59章 嚴肅第521章 傾出第378章 策反第233章 圊溷第437章 薨第504章 進兵第539章 所求第14章 市井第400章 大雨第261章第274章 攻城(下)第208章 斬殺第456章 房陵第513章 斬當第116章 再見第351章 班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38章 勸降第5章 虎頭第330章 封拜第510章 計成第99章 王彊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61章 鞭笞第55章 鄧瑗第437章 薨第514章 後事第430章 落幕第273章 攻城(上)第515章 不忠第508章 南昌第403章 破城第278章 射中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41章 蔣琬第223章 習珍第235章 軍市第14章 市井第74章 變化第501章 彭虎第493章 猝遇第74章 變化第520章 厚禮第458章 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