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海昏

第518章 海昏

卻說諸葛亮、徐庶入城後,第一時間發佈安民告示,諭令里巷開放出行,市井照常營業。

並於城中各處張貼《討孫賁檄文》,向南昌士民歷數孫賁對長沙做出的種種罪惡之事,表明荊州軍絕非妄自興兵,而是上應國家,下順人心,弔民伐罪。

接着兩人於正堂召見郡府諸吏,由於功曹(劉壹)稱病,五官掾(徐平)被殺,主簿(孫賁親信)棄職,郡府眼下已無主事大吏,徐庶以徐苗有功,擢爲主簿,協助自己治理豫章郡事。

午後,諸葛亮、徐庶稍稍得閒,聯袂前往劉府,拜訪劉壹。

劉壹稱病歸家,不過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態度,並非真的要爲孫賁盡忠竭節。如今諸葛亮、徐庶親自登門拜訪,給足了劉壹面子,他也就順勢從病牀上起身,與二人相見,同返郡府。

有劉壹、徐苗共同主持大局,至少郡府內部已是穩如泰山。

南昌以北百里,海昏,城北。

彭虎臉色陰沉地望着城頭,只見他大手一揮,下令進攻,其麾下徒衆頓時發一聲喊,扛着簡陋的雲梯,推着遲重的撞車,亂哄哄的朝着海昏城下衝去。

彭虎原有徒衆過萬,之前遭遇江東軍衆將聯合圍剿,死傷慘重,現在麾下部衆只剩三千,看似也不少,可大部分都是新近收編的賊寇和裹挾而來的鄉民,真正跟隨他多年的鄱陽宿賊僅許千人。

彭虎原本心裡抱着暫時依附劉景,借兵攻取太史慈老巢海昏,收其財貨部曲,以東山再起的想法。結果劉景確實借給他兩千精兵,但卻沒有將指揮權交給他,而是另派大將文聘統領。

文聘表面上以副將自居,對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將十分客氣,實則彭虎根本指揮不動對方,如此次攻城,文聘領兵別屯城東,自行其是,完全不理他的命令。

彭虎心中憤恨不已,卻也拿對方毫無辦法,只能強忍下這口惡氣,驅使自己的部衆攻城。

彭虎往日縱橫山川,剽略鄉里,很少攻打城池,攻城經驗少得可憐,加上麾下盡是烏合之衆,場面怎一個“亂”字了得。

相比之下,海昏守軍皆爲太史慈舊部,人數雖少,卻十分精銳,彭虎部衆衝到護城河前,守軍立刻弓弩齊發,雨射城下。

彭虎部衆披甲者寥寥無幾,只能一邊舉楯抵擋箭矢,一邊踩着浮橋行進,橫渡護城河的過程中,彭虎部衆不斷中箭落水,能夠成功登上對岸的十無二三。

好不容易抵達城下,纔將雲梯架穩,豈料熱油、糞汁兜頭澆下,梯上的彭虎部衆登時被淋得滿頭滿身,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後面的人何曾見過這等駭人場面,一時間心中大懼,皆躊躇不前,旋即被守軍的箭雨淹沒。

不知是誰第一個轉身逃跑,隨即引發連鎖反應,彭虎部衆死傷無數才抵達城下,沒有給守軍造成一點壓力,就這麼輕易的敗退了,直氣得彭虎破口大罵。

浮橋上,敗退的潰兵與進攻的士卒撞個正着,雙方擠作一團,後果可想而知,不是被守軍射殺,就是溺斃於水中,就算僥倖逃回,也很快被督戰隊捕斬。第一次進攻,就這麼草草收場。

稍作休整後,彭虎馬上又組織了第二輪進攻,儘管比第一輪進攻強一些,卻也強得有限。

彭虎這次出奇的平靜,因爲他心中再無僥倖,本以爲太史慈不在,海昏或可一戰而下。事實證明他想多了,憑自己手下這羣烏合之衆,根本攻不下海昏。

另一邊文聘稍作試探,發現海昏城防穩固,將士用命,更加堅定了心中“攻城爲下,招撫爲上”的想法,當即停止進攻。

數天前,文聘與彭虎渡江而來,偷襲海昏以失敗而告終,他意識到海昏恐不易攻取,便派人潛入城中,遊說守軍出降。

連日來,隨着情報陸續傳回,文聘瞭解到海昏守軍並非鐵板一塊,既有誓死不降者,亦不乏態度曖昧之人。

尤其是昨日傳來諸葛亮率軍於南昌城下,大破孫賁的捷報。這個消息對海昏守軍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太史慈敗走艾、西,孫賁已是他們惟一的希望,而今聞孫賁大敗,自顧不暇,徹底沒了指望,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兩條路,要麼獻城投降,要麼與城俱亡。文聘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堅持不住,出城歸降。

隅中,有騎自南昌而來,手持孫賁頭顱,從海昏城下馳過,向城大呼道:“孫賁肆行兇虐,放毒長沙,今已伏誅……!”

城外的荊州軍將士聞言,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而海昏守軍,則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軍師真神人也!”對諸葛亮之能,文聘由衷歎服。僅僅幾天時間,就擊殺孫賁,攻克南昌,即使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海昏降矣……”文聘斷言道。

果然,中午的時候,海昏城中便爆發了大規模叛亂,幾名不願投降的將領皆被殺死。

日昳之際,海昏城門洞開,守軍出降,文聘一一安撫,繼而率軍進駐海昏,接管城防。

彭虎一直覬覦太史慈的財貨、部曲,準備和文聘一起入城,飽略一番,以壯大自己。

文聘卻以彭虎與太史慈部素有仇怨,放其入城,恐生事端爲由,將彭虎擋在了城外。

彭虎愣在原地,一臉難以置信,他怎麼也沒想到文聘竟會做得這麼絕,這算什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彭虎麾下皆山民賊寇,今日攻城,死傷了數百人,見荊州軍不讓他們進城劫掠,頓時怒目切齒,鼓譟起來,有的慫恿彭虎攻城,有的唆使彭虎叛走。

彭虎雖然氣得怒火中燒,卻沒有失去理智,眼下劉景勢大,而他麾下僅三千人馬,連劉景的偏師文聘部都打不過,與劉景作對,無異於自取死路。

謀奪海昏的計劃落空,現今彭虎只能繼續在劉景麾下委曲求全,等待時機。

想到這裡,彭虎強忍怒意,安撫部衆,返回營地。

(本章完)

第77章 赤驥第276章 張津第236章 看清第470章 策論第345章 騎兵第198章 招降第257章 爭執第7章 劍術書法第354章 屯田第63章 突襲第107章 轟動第456章 房陵第176章 親耕第54章 鄧攸第262章 水戰(上)第424章 入陣第414章 託孤第343章 斬將第260章第77章 赤驥第187章 袍鎧第315章 甘寧第251章 入主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62章 免役第89章 桃板第502章 選將第398章 攻城(2)第71章 洗手第246章 名字第204章 曲轅第405章 防疫第377章 再孕第423章 戰死第294章 輕鬆第331章 倚仗第243章 學官第90章 朝會第225章 勇悍第448章 下馬威第399章 攻城(3)第321章 瀏陽第413章 潘濬第334章 洗兵第89章 桃板第128章 甘寧第169章 奔襲第125章 新野第229章 鳴金第167章 收穫第2章 劉亮第410章 中箭第176章 親耕第396章 怒吼第478章 黃鐘第83章 預言第157章 仁和第131章 嫁妝第209章 攻城第55章 鄧瑗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04章 赴死第409章 詐降第166章 崩潰第535章 人望第294章 輕鬆第49章 醫聖第32章 求字第193章 耒陽第15章 救命恩人第91章 壁畫第307章 談判第536章 邀請第218章 樓船第235章 軍市第271章 火攻第531章 放歸第93章 墓祭第436章 託孤第131章 嫁妝第325章 泉陵第535章 人望第425章 中箭第305章 內附第266章 兵臨第73章 送別第450章 官學第437章 薨第333章第124章 宴會第369章 出使第392章 落幕第228章 斬首第441章 大罵第450章 官學第62章 拔刃第295章 召見第358章 戰略第321章 瀏陽第189章 噩耗
第77章 赤驥第276章 張津第236章 看清第470章 策論第345章 騎兵第198章 招降第257章 爭執第7章 劍術書法第354章 屯田第63章 突襲第107章 轟動第456章 房陵第176章 親耕第54章 鄧攸第262章 水戰(上)第424章 入陣第414章 託孤第343章 斬將第260章第77章 赤驥第187章 袍鎧第315章 甘寧第251章 入主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62章 免役第89章 桃板第502章 選將第398章 攻城(2)第71章 洗手第246章 名字第204章 曲轅第405章 防疫第377章 再孕第423章 戰死第294章 輕鬆第331章 倚仗第243章 學官第90章 朝會第225章 勇悍第448章 下馬威第399章 攻城(3)第321章 瀏陽第413章 潘濬第334章 洗兵第89章 桃板第128章 甘寧第169章 奔襲第125章 新野第229章 鳴金第167章 收穫第2章 劉亮第410章 中箭第176章 親耕第396章 怒吼第478章 黃鐘第83章 預言第157章 仁和第131章 嫁妝第209章 攻城第55章 鄧瑗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04章 赴死第409章 詐降第166章 崩潰第535章 人望第294章 輕鬆第49章 醫聖第32章 求字第193章 耒陽第15章 救命恩人第91章 壁畫第307章 談判第536章 邀請第218章 樓船第235章 軍市第271章 火攻第531章 放歸第93章 墓祭第436章 託孤第131章 嫁妝第325章 泉陵第535章 人望第425章 中箭第305章 內附第266章 兵臨第73章 送別第450章 官學第437章 薨第333章第124章 宴會第369章 出使第392章 落幕第228章 斬首第441章 大罵第450章 官學第62章 拔刃第295章 召見第358章 戰略第321章 瀏陽第189章 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