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南陽來客

bookmark

第20章 南陽來客

北津是長沙最重要的渡口,乃交州至中原水道必經之地,渡口舟舶鱗集、商賈鹹聚,熱鬧非凡。

午後,一艘長近十丈,寬達三四丈的大型平底江船由北面緩緩駛入津內。

江船抵達岸邊,船客們陸續走下船,其中有一位年約四十餘歲,頭戴青巾、身穿長襦的中年男子,身後亦步亦趨跟着一名帶刀護衛,兩人面上皆帶着風塵與疲憊之色。

穿過擁擠的人羣,兩人來到一艘竹篾塗着黑漆、逼仄狹小的烏篷船前,中年男子揚聲問船伕道:“船家,我二人慾往平鄉龍丘,你可知平鄉龍丘怎麼去?”

船伕一聽對方外鄉口音,頓時便知是好生意上門,黝黑的臉上立刻堆滿笑容,回道:“自然知曉。二位客人只需乘坐小人之船,由湘江轉入瀏陽河,至平鄉曲渡登陸,再向東北步行三四里,日落前便可抵達龍丘。”

中年男子點點頭,連船資多少都沒問,就直接和護衛上了船。

船伕心中歡喜,一邊撐船離岸,一邊說道:“客人是去龍丘訪友麼?龍丘劉氏乃是長沙定王之後,漢室宗親,族中出過很多兩千石大官,更出過兩位當朝三公,堪爲長沙冠族之首。”

中年男子與侍衛相視而笑,龍丘劉氏的確稱得上高門望族,但和他們的主家一比,卻是相去甚遠。

他們的主家可是享譽天下的南陽鄧氏,自光武帝中興漢室以來,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計。

東漢百餘年間,南陽鄧氏有過兩次巔峰,第一次自然是輔佐光武中興漢室的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太傅鄧禹。

第二次則是漢和帝皇后鄧綏,漢和帝駕崩後,鄧綏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令漢安帝足足當了十六年的傀儡皇帝。雖然鄧綏去世後,南陽鄧氏旋即遭到了漢安帝清算,但漢安帝死後,漢順帝繼位,立刻就爲鄧氏平反昭雪。鄧氏很快恢復元氣,至漢桓帝時,又出了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鄧猛女。

一族二後,興盛若此。本朝堪與鄧氏相提並論的豪門大族,不超過一掌之數。

船伕想到近日市井裡巷傳聞,說道:“說起龍丘劉氏,近來一位名叫劉仲達的君子引得全郡上下交口稱讚,被衆人呼爲‘德行劉君’。他便是龍丘劉氏子弟。”

“可是劉議郎之子劉景劉仲達?”中年人面露驚訝,連忙問道。

劉景之父官至議郎,是以有此稱呼。他這次不遠千里而來,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劉景。

船伕道:“小人只知他是司徒劉公之後。”

中年男子頷首,這就對了,劉景的曾祖父劉壽官至司徒。接着好奇問道:“不知這位劉郎君做了什麼事,能夠得到長沙全郡上下美譽?”

船伕便將從市井裡巷聽來的劉景“躬耕養客”,“質書救鄰”二事說給兩人聽,說罷不由感嘆道:“小人活了四十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有德的君子。”

中年人聽得一臉荒謬,他了解的劉景,是一個只知玩樂,不好讀書的平庸少年。這樣一個凡人,返鄉後搖身一變,竟然成爲了“德行劉君”,此事實在太過荒唐,讓人難以接受。

“耳聽爲虛,還是要眼見爲實。”想到這裡,中年人雙目輕闔,不再多言。

發現客人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談興,船伕訕訕閉口,埋頭搖櫓。

從曲渡上岸,繞過一片丘陵地帶,劉氏塢堡隱隱在望,此時夕陽西下,一如船家所言。

二人尚未靠近劉氏塢堡,便被兩名短衣芒鞋,攜帶刀劍的劉氏部曲客攔住。

中年男子不慌不忙道:“在下家主人乃南陽鄧氏,諱攸,官至侍中,曾與貴族已故議郎劉尚劉子高同殿爲臣,交情甚篤。近來家主人聽聞劉議郎長子劉遠劉伯明因病去世,特遣在下前來奔喪。”

鑑於南陽郡殘破,荊州牧劉表上任不久便剝離南陽郡東南數縣,另立章陵郡,鄧氏的祖籍新野縣如今是章陵郡郡治。然而鄧氏乃南陽百年豪門,章陵郡在他們眼裡就是個笑話,根本不承認,依然以南陽鄧氏自居。

劉氏部曲客並沒有因爲對方的說辭而放鬆警惕,謹慎地說道:“既然如此,由我二人爲你等引路。”

中年男子頷首稱“好”,大家族自有大家族的規矩,換作鄧氏,盤查只會更嚴。

走進劉氏塢堡,周圍景象漸漸與記憶重合,十年前劉尚病故,他曾跟隨主人鄧攸奔喪,並小住十餘日,是以對劉氏塢堡並不陌生。

鄧攸與劉尚的感情之深,他身爲鄧攸身邊近臣,最清楚不過,就連劉尚的喪禮,都是鄧攸和劉氏族長共同操辦,可惜劉尚一去,兩家的紐帶就只剩下劉景了。

他這次前來,除了奔喪,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考察劉景,如果劉景不能通過他的考察,兩家此後恐怕再難有交集。

張氏對南陽鄧氏來人感到十分意外,兩家差不多有十年不曾往來了,前些時候劉遠去世,鄧氏無人前來弔喪,她還以爲兩家情誼就此斷了。想必是消息滯後,這纔來晚了。

“小人鄭當,拜見劉夫人。”中年男子神情恭敬的拜道。

“鄭監請起。”張氏未敢託大。十年前鄭當就已經是鄧攸的監奴,監奴典任家事,乃是鄧家的總管事,非一般奴僕可比。

鄭當又向賴慈問安,而後說道:“家主人聽聞劉君去世消息時,爲時已晚,心中深感不安,所以吩咐小人,務必當面致歉。”

言訖,從隨身布囊中取出一盒,獻於張氏案前。張氏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整整齊齊擺放着五枚金餅,皆是一斤重,至少價值六萬錢以上,抵得上劉家三年之儲,鄧氏出手之奢豪闊綽,由此可見一斑。

張氏幾乎被面前明燦燦的金餅晃花了眼,說道:“此事全怪仲達,他聽說兄長噩耗,一時間亂了方寸,才忘記通知鄧君。”

賴慈卻不爲金錢所動,秀眉輕輕蹙起,今人給喪錢,大體在百錢至千錢之間,鄧氏固然家室豪貴,但規格也不該超出這麼多,恐怕是來者不善啊。

鄭當問道:“爲何不見劉郎君?小人來時路上,聽聞劉郎君‘躬耕養客’,此刻莫非還在田間勞作?”

張氏一臉尷尬道:“讓鄭監見笑了。今日長沙桓氏大婚,仲達隨其族兄劉元龍參加婚禮去了。不過也快回來了。”

“原來如此。”鄭當點點頭。

張氏見二人滿身風塵,一臉疲乏之色,又見天色漸晚,說道:“鄭監遠來辛苦,我這便讓人收拾客房。”

說罷讓宋妻周氏將前庭東廂房稍作收拾,用於安頓二人。

鄭當二人拜謝,隨宋妻周氏離開。

張氏手持金餅愛不釋手,忍不住和賴慈道:“仲達不通知鄧氏,真是失禮啊。”恐怕她更在意的是險些失去金餅的機會。

賴慈猜測道:“仲達回來後,從不曾提及鄧氏,想必其中發生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其實這事也不難猜測,鄧氏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族,劉家則已然衰敗,劉景去鄧家拜訪,就算不遭到冷落白眼,也必然會感到巨大心理落差。

劉遠當年娶她,也曾有過不少波折,娶零陵賴氏婦,尚且如此艱難,何況是南陽鄧氏女。

鄭當此來,恐怕不僅僅是弔喪那麼簡單。

不過賴慈並沒有太過擔心,季叔無論家世、人品、才學、相貌,樣樣俱佳,這樣一位少年才俊,縱然家門一時衰落,又有什麼關係呢。

賴慈堅信季叔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鄧氏若是有眼無珠,敢於毀婚,日後必爲天下所恥笑。

(本章完)

第404章 赴死第171章 結束第392章 落幕第162章 免役第405章 防疫第284章 澤國第165章 猛將第72章 偷長第96章 建安第544章 葛周第339章 出戰第45章 弩第252章 週歲第66章 徙邊第520章 厚禮第219章 開戰第93章 墓祭第512章 伏兵第82章 圍攻第164章 動手第273章 攻城(上)第132章 同席第128章 甘寧第423章 戰死第361章 巨樓第527章 有君第423章 戰死第160章 搶權第268章 填塹第380章 津鄉第320章 來投第258章第536章 邀請第448章 下馬威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89章 倒戈第537章 茂才第435章 裴司第291章 召見第279章 連雨第497章 來投第454章 委蛇第508章 南昌第139章 於徵第408章 試探第122章 贈文第186章 八月第237章 監九縣第359章 八月第471章 官爵第71章 洗手第234章 耀功第120章 茂才第251章 入主第473章 迴歸第353章第120章 茂才第450章 官學第544章 葛周第276章 張津第272章 魏延第430章 落幕第250章 說服第234章 耀功第344章 中箭第544章 葛周第418章 預備第325章 泉陵第160章 搶權第394章 夜襲第43章 荊蠻第132章 同席第138章 徵辟第445章 薦才第205章 失望第100章 大船第197章 喜事第109章 難題第31章 蔡升第241章 蔣琬第181章 棄嬰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46章 名字第454章 委蛇第187章 袍鎧第261章第89章 桃板第428章 突圍第197章 喜事第313章 隆中第35章 馬周第393章 破城第68章 俠客行第280章 投靠第470章 策論第296章 捷報第181章 棄嬰第89章 桃板第544章 葛周第440章 匕見
第404章 赴死第171章 結束第392章 落幕第162章 免役第405章 防疫第284章 澤國第165章 猛將第72章 偷長第96章 建安第544章 葛周第339章 出戰第45章 弩第252章 週歲第66章 徙邊第520章 厚禮第219章 開戰第93章 墓祭第512章 伏兵第82章 圍攻第164章 動手第273章 攻城(上)第132章 同席第128章 甘寧第423章 戰死第361章 巨樓第527章 有君第423章 戰死第160章 搶權第268章 填塹第380章 津鄉第320章 來投第258章第536章 邀請第448章 下馬威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89章 倒戈第537章 茂才第435章 裴司第291章 召見第279章 連雨第497章 來投第454章 委蛇第508章 南昌第139章 於徵第408章 試探第122章 贈文第186章 八月第237章 監九縣第359章 八月第471章 官爵第71章 洗手第234章 耀功第120章 茂才第251章 入主第473章 迴歸第353章第120章 茂才第450章 官學第544章 葛周第276章 張津第272章 魏延第430章 落幕第250章 說服第234章 耀功第344章 中箭第544章 葛周第418章 預備第325章 泉陵第160章 搶權第394章 夜襲第43章 荊蠻第132章 同席第138章 徵辟第445章 薦才第205章 失望第100章 大船第197章 喜事第109章 難題第31章 蔡升第241章 蔣琬第181章 棄嬰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46章 名字第454章 委蛇第187章 袍鎧第261章第89章 桃板第428章 突圍第197章 喜事第313章 隆中第35章 馬周第393章 破城第68章 俠客行第280章 投靠第470章 策論第296章 捷報第181章 棄嬰第89章 桃板第544章 葛周第440章 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