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匕見

第440章 匕見

龐統負手立於船頭,一座懸浮水面,鬱鬱蔥蔥的江心之洲映入眼簾,此乃魚梁洲,所謂魚梁,即捕魚的籬柵,魚梁洲上之民善以魚梁捕魚,故名魚梁。

魚梁洲也是襄陽龐氏一族的居地,龐統父母兄弟,皆居於洲上。

另外潁川名士、“水鏡”司馬徽也在魚梁洲安家,與龐統從父、襄陽名士龐德公比鄰而居。

龐統能夠從一個不爲人知的樸鈍少年,成長爲名滿漢沔的士之冠冕,二人堪稱最大功臣。

龐統昨日隨軍至襄陽,由於事情太多,未能抽出時間回魚梁洲,今日身負重任,亦無暇歸家,說起來已是兩過家門而不入。

大舸船自魚梁洲側方水道駛過,繼而轉向西行,最終停於襄陽城北的渡口內。

因襄陽方面缺少兵船,劉景水軍一經到來,他們就主動放棄渡口,退入襄陽。而劉景水軍面對空蕩蕩的渡口,亦無心佔領。

以至於龐統登岸後,居然無人問津,他指派一名隨從,先行前往襄陽通報,自己則乘坐一輛裝飾簡樸的素輿,在後徐行。

劉景軍使者到來的消息,很快就被城上守軍彙報給劉琮。

劉琮對劉景軍使者的到來一點不意外,讓守軍將人放進來。

同時,劉琮派人召集外兄張允,州部別駕劉先、治中龐季、主簿蒯良,鎮南將軍府東曹掾傅巽、從事中郎韓嵩等十餘位重臣前來,隨他接見劉景軍使者。

至於名義上“督荊州軍事”的劉備,再次被劉琮忽略了。

龐統進入襄陽,被騎吏引入州部,一路來到正堂前。

不過劉琮並沒有在正堂,而是選擇在便坐別室內接見龐統。

龐統從車上下來,步履悠然的走入便坐,神態分外從容。

龐統乃是襄陽年青一代中當之無愧的冠冕,在坐者十有八九都認識他,有些還頗有交情。

不過除了同族龐季外,無人知道他南投劉景,因此見他代表劉景而來,都感到十分驚訝。

更讓在坐者矚目的,是龐統一身縞素,其意圖不言而喻。

龐統來到劉琮面前,落落大方的肅拜道:“安遠將軍府左司馬龐統,拜見府君。”劉琦死後,劉表便讓劉琮繼任南郡太守之位,是以龐統稱其爲府君。

當然,劉景這邊也認命了徐庶爲南郡太守,現在其治下擁有包括郡治江陵在內的十餘縣,而劉琮能夠控制的僅剩襄陽一城。

龐統對劉琮並不陌生,後者和其父劉表一樣喜好飲酒,龐統過去沒少赴對方的酒宴,不過兩人的關係也就僅限於此。

相比之下,龐統和劉琦倒是更熟一些,去年劉琦曾有意請他爲南郡功曹,託以政事,只是龐統不看好對方,便婉言謝絕了。

劉琮已經兩天兩夜沒怎麼合過眼了,連日來的沉重壓力,以及父親去世帶給他的巨大打擊,讓他整個人顯得憔悴不堪。

龐統見劉琮精神狀態如此不佳,心裡更有把握了,衝劉琮肅拜道:“府君請節哀。安遠將軍聞使君病薨,深感痛心,特遣在下前來弔唁,以表寸心。”

龐季唯恐被人誤會是他泄的密,當即起身斥駁道:“使君只是病情有所反覆,一時難以視事,病薨一說純屬無稽之談!你等聽聞謠言,未加證實就貿然前來弔唁,簡直失禮至極。”

龐統並沒有咄咄逼人與族父爭論,目光坦然的看着劉琮。

劉琮嘿然,既沒承認,也沒否認,但避而不談,又何嘗不是一種表態。劉琮嘆息道:“士元乃我荊楚俊傑,州郡數闢皆不就,如今卻又爲何南投長沙?”

龐統從容道:“自董卓以來,漢室衰敗,豪傑並起,以致天下土崩,四海大壞。安遠將軍昔在市井,便常有澄清天下之志,自酃縣舉兵,雷霆電掃,救江湘百姓於水火,主政荊南,選才任良,勸穡務農,利民無窮,故江南歌嘆,聲布四遠。”

說到這,龐統稍緩一口氣,接着縱聲道:“於是諸葛亮出隆中、潘濬棄州職、徐庶慕德,皆跨江而南,甘爲驅馳。鄧芝遠在巴蜀,聽聞事蹟,不遠萬里來投。李嚴、向朗,楚之良才也,亦心折於將軍,舉城歸降。”

龐統最後說道:“天下望風慕德、南投長沙者,不可勝數,我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坐者鴉雀無聲,神態各異。

龐統昂首立於堂中,環顧左右,見荊州君臣被其話語觸動,陷入沉思,立刻趁熱打鐵,謂劉琮道:“府君自料寬仁容衆,爲天下所附,與安遠將軍相比如何?”

劉琮如實道:“不如也。”

豈止是不如,簡直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根本沒有可比性。

龐統微微頷首,又問道:“明慎政體,選賢任能,治理萬民,與安遠將軍相比如何?”

“不如也。”

“英勇明斷,運籌演謀,臨陣對壘,與安遠將軍相比如何?”

“不如也。”劉琮一連說了三個“不如”,神情赧赧。

龐統對劉琮深深一揖,道:“安遠將軍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今提荊南虎狼之師,一戰下江陵,再戰陷宜城,水軍枕於漢沔,斷絕南北,黃祖龜縮江夏,不敢異動,襄陽已淪爲孤城矣。”

“明日,最遲後日,將軍就將率領五萬大軍,進抵襄陽。江陵天下堅城,內有精甲數萬,外有四方援手,仍難擋將軍兵鋒,旬月即下。襄陽城小兵微,又如何能夠抵擋將軍神威?”

龐統這話倒也不是胡說,江陵乃南郡郡治,週迴達十餘里,城高牆厚,易守難攻。而襄陽過去只是一座普通縣城,直到劉表入主荊州,看重襄陽優越的地理位置,纔將州治所設於襄陽。

十餘年來,襄陽雖有所擴容,奈何襄陽底子太差,別說江陵,連宜城都有所不如。

龐統前面說了這麼多,都是在爲勸降做鋪墊,此刻終於窮圖匕見:“今爲府君計,不如舉荊州以讓安遠將軍。府君與將軍俱爲高祖苗裔,又有讓賢之名,將軍必待以殊禮,賞延於世。”

(本章完)

第178章 來接第366章 歎服第300章 召集第39章 自負第238章 求援第292章 救治第339章 出戰第500章 敗慈第27章 皓月第24章 郡府第323章 爲壽第9章 躬耕養客第128章 甘寧第89章 桃板第436章 託孤第503章 餓虎第29章 承諾第451章 水鏡第168章 募兵第478章 黃鐘第182章 慈幼第381章 江陵第305章 內附第534章 歸心第471章 官爵第76章 新左史第149章 要求第487章 盛匡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06章 打擊第536章 邀請第386章 面曹第535章 人望第494章 戰臨第392章 落幕第320章 來投第332章 徐庶第365章 劉備第124章 宴會第181章 棄嬰第266章 兵臨第197章 喜事第533章 勸止第226章 死第281章 面見第334章 洗兵第446章 入城第485章 誓師第62章 拔刃第236章 看清第182章 慈幼第142章 計劃第325章 泉陵第199章 撤離第317章 祭祖第247章 病逝第429章 逆轉第93章 墓祭第366章 歎服第104章 軍法第503章 餓虎第347章 鬱林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74章 變化第197章 喜事第116章 再見第247章 病逝第98章 高利貸第83章 預言第66章 徙邊第220章 拍擊第102章 劉修第270章 醫所第502章 選將第132章 同席第128章 甘寧第342章 陷陣第358章 戰略第128章 甘寧第482章 預言第365章 劉備第36章 劉瑍第486章 主力第527章 有君第426章 拔箭第216章 取名第330章 封拜第261章第463章 三郡第369章 出使第288章 義士第290章 可惜第451章 水鏡第349章 璽書第295章 召見第397章 攻城(1)第359章 八月第254章 突圍第211章 計劃第437章 薨
第178章 來接第366章 歎服第300章 召集第39章 自負第238章 求援第292章 救治第339章 出戰第500章 敗慈第27章 皓月第24章 郡府第323章 爲壽第9章 躬耕養客第128章 甘寧第89章 桃板第436章 託孤第503章 餓虎第29章 承諾第451章 水鏡第168章 募兵第478章 黃鐘第182章 慈幼第381章 江陵第305章 內附第534章 歸心第471章 官爵第76章 新左史第149章 要求第487章 盛匡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06章 打擊第536章 邀請第386章 面曹第535章 人望第494章 戰臨第392章 落幕第320章 來投第332章 徐庶第365章 劉備第124章 宴會第181章 棄嬰第266章 兵臨第197章 喜事第533章 勸止第226章 死第281章 面見第334章 洗兵第446章 入城第485章 誓師第62章 拔刃第236章 看清第182章 慈幼第142章 計劃第325章 泉陵第199章 撤離第317章 祭祖第247章 病逝第429章 逆轉第93章 墓祭第366章 歎服第104章 軍法第503章 餓虎第347章 鬱林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74章 變化第197章 喜事第116章 再見第247章 病逝第98章 高利貸第83章 預言第66章 徙邊第220章 拍擊第102章 劉修第270章 醫所第502章 選將第132章 同席第128章 甘寧第342章 陷陣第358章 戰略第128章 甘寧第482章 預言第365章 劉備第36章 劉瑍第486章 主力第527章 有君第426章 拔箭第216章 取名第330章 封拜第261章第463章 三郡第369章 出使第288章 義士第290章 可惜第451章 水鏡第349章 璽書第295章 召見第397章 攻城(1)第359章 八月第254章 突圍第211章 計劃第437章 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