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馬尾

第524章 馬尾

孫輔內心幾經掙扎,最終還是聽取了軍師劉惇的建議,決定棄守廬陵,率軍東歸。

此時諸葛亮大軍雖遠在數十里外,但王彊軍卻駐於城南,對方可不會輕易放其離開,一旦撤離時遭到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孫輔於堂中來回踱步,半晌使人喚來親信部曲將,讓其重金招募數百敢死,於明日黎明前突襲敵營,爲大軍撤離爭取時間。

部曲將本是北方流人,投靠孫輔以來備受恩信,所以明知此次任務九死一生,仍毅然領命。

翌日,平旦時分,孫輔部曲將及四百餘敢死用罷餐飯酒肉,辭別孫輔,自城西門潛出,藉着夜色的掩護迂迴向城南王彊軍大營。

王彊用兵,歷來善於出奇設變,知諸葛亮大軍即將抵達,自然防着孫輔狗急跳牆或棄城而逃,是以孫軍敢死之士才潛至軍營門前,就被守夜的軍士發現。

孫輔部曲將見狀,卻是毫不遲疑,一馬當先,率領數百敢死跨越濠塹,破開柵門,涌入營中,一邊瘋狂衝殺,一邊放火燒營。

王彊軍中夷兵甚多,這些夷兵儘管剽捷善鬥,卻安土重舊,自由散漫,今遠離故土,又遭夜襲,立時陷入混亂。漢兵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亦有些自亂陣腳,未能有效阻遏孫軍敢死的突擊。

王彊睡夢中被震天的喊殺聲驚醒,他自榻上彈起,赤腳衝出大帳,遙望聲音的源頭,只見星火點點的前營已是亂作一團,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直衝雲霄。頃刻間,火光四起。

王彊臉色陰沉得可怕,此時恨不得將負責前營防務的區景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

王彊原本沒打算用區景,是區景自忖降將,欲建功勳,自請爲前部。王彊見他主動請纓,不好拒絕,爲此特意叮囑一番,讓他一定要提防孫輔夜襲。畢竟當初在鬱林城下,王彊就是靠着夜襲才一舉擊敗了區景、張津。

顯然,區景把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也不吸取當初的教訓,草草佈防,以致被敵軍輕易突入營壘,引發騷亂,真是該死!

王彊強忍恨意,緊急從中軍抽調一營精銳,派往前營支援。

王彊中軍精銳皆荊、交百戰勁卒,其等甲冑齊備,兵械精良,善戰無前,趕到前營後,很快就遏制住了孫軍敢死的攻勢。

孫輔部曲將見趕來的援軍陣列嚴整,堅若磐石,衝之不動,當即調轉方向,轉而攻燒四方。

孫軍敢死雖然被攔了下來,威脅大減,但混亂卻仍在繼續。

孫輔在敢死出城不久,便聚攏部曲、家眷於城北,南邊戰事一起,孫輔立即帶領隊伍,潛出北門,以最快的速度向東逃去。

爲了能夠順利脫身,孫輔特意留下十餘親信,待隊伍走遠,便放火引燃糧倉、府庫、官舍等城內設施,以拖延敵軍的腳步。

日出之際,前營的騷亂總算塵埃落定,徹底平息,孫軍襲營者被斬殺一空,無一倖免,王彊臉上卻毫無喜意,其目光陰鷙得可怕,令人不寒而慄。

一來此次夜襲,己方士卒死傷達數百人之多,王彊自率軍進入廬陵以來,一路高奏凱歌,所向無敵,何曾吃過這麼大虧。

二來王彊已經收到孫輔出逃的消息,這更令他感到顏面大失,以致兵不血刃奪取廬陵郡城,都不能讓他開懷。

王彊豈能容忍孫輔在自己眼皮底下逃走,正待揀選精銳,展開追擊,不意廬陵城突起大火。

王彊雖知這是孫輔的詭計,可也不得不打消親自率軍追擊的念頭,轉而先入城中救火。

當然,王彊可不會就這麼放過孫輔,他決定再給區景最後一次機會,命其率部追擊孫輔,若能擊殺孫輔,便可功過相抵,若再失敗,就休怪他翻臉無情了。

區景十分清楚王彊的爲人,因自己的疏忽,被敵軍突襲,幾至大敗,這等過失,十顆腦袋也不夠砍的。沒想到王彊竟然沒有怪罪他,仍願給他機會,讓他戴罪立功,區景不由欣喜若狂,發誓必取孫輔首級,獻給王彊。

事不宜遲,區景當即告退,火速召集部衆,展開追擊。

區景騎在馬上,被清晨冷風一吹,慢慢冷靜下來,喜意散去,憂慮復起,孫輔已經離開一個時辰有餘,按其逃命的速度,此時怕是已經距離贛水不遠了。

也就是說,等他率部趕到贛水江邊時,孫輔十有八九已經安全渡過贛水,屆時孫輔只需在贛水東岸留下少許兵力,就足以擋住他追擊的腳步。

說來己方大軍之前一直水陸並進,直到抵達西鄉,才棄船上岸,步行至廬陵城下,若本方船艦還在,孫輔哪有渡江的機會。

區景吁嘆連連,心急之下,不停催促部衆,加快行軍速度。

行出七八里,天地間隱隱有雷霆之聲傳來,區景不禁一愣,側耳仔細傾聽,這次聽真切了,這哪是什麼雷霆之聲,赫然是大隊騎兵衝鋒時帶起的聲勢。

不用問,必是諸葛軍中騎兵,區景立時轉憂爲喜,狂笑不止,同時下令全軍全速前進。

等區景率部狂奔十里,趕到贛水江邊時,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孫輔指揮部曲、家眷,纔開始渡江不久,便遭到了蔡升、劉亮率領的騎兵突擊。

數以千計的鐵騎排山倒海般襲來,孫輔根本來不及做部署,整條防線就被徹底沖垮了,藏在陣中的數千手無寸鐵的將士家眷,直接暴露在騎兵的鐵蹄下。

隨着家眷的崩潰大亂,將士亦鬥志全無,戰事至此再無懸念,只剩下單方面的屠殺……

孫輔眼睜睜看着敵騎屠戮部衆、家屬,直氣得目眥欲裂,幾欲吐血,可恨中了諸葛亮詭計,早知如此,還不如死守廬陵!

孫輔並非怯懦之人,當年也曾拒袁術、縛祖郎、破劉勳,身先士卒,戰功卓著。今雖陷身絕境,猶敢躍馬橫矛,親身搏戰。

只是戰之良久,左右死傷略盡,孫輔亦身被數創,墜入贛水,幸得愛馬神駿,躍入水中,孫輔手拽馬尾,方得脫險。

(本章完)

第8章 腫足第528章 惡氣第19章 桓階第375章 返回第67章 掌權第9章 躬耕養客第206章 逃亡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41章 衝鋒第534章 歸心第325章 泉陵第82章 圍攻第113章 啓程第280章 投靠第399章 攻城(3)第480章 買馬第545章 對策第24章 郡府第484章 丹陽第483章 定議第321章 瀏陽第105章 八陣第88章 臘月第478章 黃鐘第13章 張羨第458章 斬羽第53章 道歉第152章 改名第283章 洪水第421章 三英第208章 斬殺第540章 國士第313章 隆中第515章 不忠第461章 守節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67章 掌權第383章 李嚴第251章 入主第410章 中箭第185章 許願第143章 縣丞第258章第203章 魄力第60章 跋扈第293章 奇策第232章 負傷第392章 落幕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65章 劉備第451章 水鏡第320章 來投第165章 猛將第364章 使者第18章 劉蟠第169章 奔襲第76章 新左史第398章 攻城(2)第538章 董和第129章 雙戟第442章 破局第479章 蒼梧第210章第250章 說服第170章 斬首第323章 爲壽第427章 身當第539章 所求第161章 良法第64章 擒獲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71章 結束第60章 跋扈第247章 病逝第140章 二年第411章 不義第359章 八月第233章 圊溷第476章 冬至第306章 遣使第392章 落幕第306章 遣使第264章 突襲第335章 十哲第471章 官爵第480章 買馬第311章 吐血第465章 出使第301章 城破第334章 洗兵第253章 戰死第545章 對策第68章 俠客行第90章 朝會第131章 嫁妝第477章 要求第368章 江東第136章 婚宴第259章 送禮第289章 倒戈
第8章 腫足第528章 惡氣第19章 桓階第375章 返回第67章 掌權第9章 躬耕養客第206章 逃亡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41章 衝鋒第534章 歸心第325章 泉陵第82章 圍攻第113章 啓程第280章 投靠第399章 攻城(3)第480章 買馬第545章 對策第24章 郡府第484章 丹陽第483章 定議第321章 瀏陽第105章 八陣第88章 臘月第478章 黃鐘第13章 張羨第458章 斬羽第53章 道歉第152章 改名第283章 洪水第421章 三英第208章 斬殺第540章 國士第313章 隆中第515章 不忠第461章 守節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67章 掌權第383章 李嚴第251章 入主第410章 中箭第185章 許願第143章 縣丞第258章第203章 魄力第60章 跋扈第293章 奇策第232章 負傷第392章 落幕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65章 劉備第451章 水鏡第320章 來投第165章 猛將第364章 使者第18章 劉蟠第169章 奔襲第76章 新左史第398章 攻城(2)第538章 董和第129章 雙戟第442章 破局第479章 蒼梧第210章第250章 說服第170章 斬首第323章 爲壽第427章 身當第539章 所求第161章 良法第64章 擒獲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71章 結束第60章 跋扈第247章 病逝第140章 二年第411章 不義第359章 八月第233章 圊溷第476章 冬至第306章 遣使第392章 落幕第306章 遣使第264章 突襲第335章 十哲第471章 官爵第480章 買馬第311章 吐血第465章 出使第301章 城破第334章 洗兵第253章 戰死第545章 對策第68章 俠客行第90章 朝會第131章 嫁妝第477章 要求第368章 江東第136章 婚宴第259章 送禮第289章 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