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突襲

第264章 突襲

酃縣以南的湘江水面並沒有隨着荊州水軍的退走而恢復平靜,作爲勝利的一方,劉景水軍理所當然獲得了打掃戰場的權利。

搜救落水者、打撈屍體、看押俘虜、收集武器、盔甲,清繳船艦、物資……一樁一樁,一件件,皆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劉宗站在樓船的甲板上,目光久久凝視北方,那是荊州水軍離去的方向,此時他的臉上,就如同頭頂的天空一樣烏雲密佈。

己方以損失三十三艘大艦爲代價,擊沉敵大艦三十一艘,俘獲亦超過三十艘,其中有五艘樓船。如果只計較船艦,此戰己方得失大體持平,戰力未損,如此戰果,完全稱得上是大獲全勝。

然而同去年一比,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去年己方大艦損毀不過十七八艘,卻成功擊沉敵大艦三十餘艘,俘獲大艦五十餘艘。

原本劉宗內心還在期待能夠複製去年那一場大勝,因爲他知道,此戰過後,拍竿就再也不是己方的秘密武器了。

過去的一年中,爲了保住拍竿的秘密,劉景、劉宗拆卸了大部分戰艦的拍竿,只保留很少一部分,而且這些拍竿平日也皆以絳布蒙蓋,使外人難窺究竟。日常訓練也會移至酃縣後方的鐘水、平陽二鄉。

爲的,便是今日。

豈料蔡瑁竟然想出了長岐木這等足以對抗拍竿的方法,使得劉景水軍未能取得預期的戰果。

當荊州水軍仿製出拍竿時,劉景水軍便會徹底失去優勢。

接下來,拼的就是誰的兵船更多、誰的後勁更足……

當然了,從長遠來看,或許對劉景水軍不利,但就目前而言,劉景水軍兵船數量上相比於荊州水軍,還稍稍佔優一些。

短期內,劉景水軍即使無法獲勝,也不必擔心戰敗。

讓劉宗感到鬱悶的,是己方徹底失去了擊垮對手的機會。

劉宗的目光遙遙望向酃縣城,下面,就看劉景的了。

…………

蔡瑁率領艦隊回到耒水北岸的營塢,此番他俘獲了樓船兩艘、鬥艦七艘,共計九艘裝有拍竿的大艦,倒黴的是其中一艘樓船在返回時被酃縣的飛石擊沉。

蒯越、劉磐、賴恭等人全都第一時間趕到營塢的岸邊,他們對水軍此戰的損失並不關心,他們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拍竿上。

當他們親眼見到一艘廢棄的大艦,僅僅捱了兩記拍擊,就發生嚴重漏水,沉入了江底,面上無不露出震驚之色。

同時衆人也稍稍能夠理解蔡瑁的苦衷,這種天威般的水戰利器,豈是人力所能夠匹敵?

蒯越親自登上樓船大艦,一邊研究拍竿的長杆、巨石、轆護、繩索……一邊對蔡瑁道:“此物倒是與桔槔頗有幾分相似。”

“我也認爲二者當有關聯。”蔡瑁輕輕頷首,接着又說道:“另外幾艘船上多有連弩,據俘虜說,這連弩亦是劉景所作,稱爲‘牀弩’,威力極是不俗。”

漢代習慣將大型弩稱爲‘連弩’,《漢書·藝文志》兵技巧中,便記錄有《望遠連弩射法具》十五篇,專門教授連弩射法。

蒯越不由感慨道:“拍竿、連弩、飛石車……劉仲達之巧,幾可比擬古之魯班、墨翟,近世張衡了,當代無出其右者。”

蔡瑁得意地道:“劉景小兒就算再巧又如何?到頭來其器還不是爲我所用,待過幾日,我操其器而伐之,不知劉景小兒會不會對此追悔莫及,哈哈……”

賴恭很是看不慣蔡瑁的驕狂之態,忍不住暗諷道:“劉仲達既能作出拍竿,誰又知不會作出其他東西來?蔡軍師還是謹慎一些爲好,免得重蹈去年覆轍。”

“嗯?”蔡瑁頓時收起笑容,這話可是有些刺耳了。

眼看兩人將掀起口舌之爭,蒯越趕忙開口道:“德珪,我看這拍竿製作並不難,如果連夜趕工,不用幾日便可裝置艦上。”

蔡瑁聞言面色稍緩,斜睨賴恭一眼,說道:“此物攜帶巨石,上下拍擊,勢大力猛,若是用之於小船,必定導致傾覆,只能裝置在樓船、鬥艦等大艦上。”

“原來如此。”蒯越點頭道。

之後兩日,蒯越、蔡瑁驅使荊州軍士卒、民夫,伐木、採石,趕製出一批拍竿,威力比起劉景軍的拍竿,僅僅稍遜半籌,足堪一用,自此二人心中大定。

第三日,在蔡瑁水軍的掩護下,蒯越率軍西渡湘水,繼而令麾下三萬餘步騎軍,以營爲單位,橫列於承水北岸,準備渡河。

劉景站在酃縣城牆的西北角,眺望承水對岸,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的荊州軍。

蒯越的做法倒是與官渡之戰的袁紹頗爲相似,利用自己巨大的兵力優勢,儘可能拉長陣線。而兵力相對弱小的曹操,爲了阻攔袁紹渡河,不得不硬着頭皮“分營與相當”,結果就是“連戰不利”。若非最後許攸將袁紹賣了,曹操奇襲烏巢得手,雙方真不好說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目前酃縣城中只有五千兵,還不到荊州軍的六分之一,比之曹操、袁紹之間的差距還大。曹操之所以拼死堵在官渡,是因爲後方的許都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一旦被袁紹突破就全完了。

劉景則沒有這個擔心,酃縣城防是他花費數年苦工親手打造而成,爲的就是今日。是以,他無意出兵阻擊荊州軍渡河,而是準備大大方方放他們進來。酃縣,將成爲他們所有人的噩夢。

雖然酃縣暫無動靜,可蒯越爲了穩妥起見,還是讓數支營兵,各自間隔數裡,同時渡河。

荊州軍士卒在將領的率領下,或踩着由車輪、船板等物拼湊而成的簡易浮橋,或乘坐輕舟、走舸,衝上承水南岸。

時間飛快流逝,當數以千計的士卒登上南岸,並站穩陣腳,蒯越這才徹底相信劉景真的沒打算派兵阻截。憂心盡去,蒯越立刻下令全軍各做浮橋渡河。

劉景這邊悄無聲息,劉宗卻率領艦隊北上,在湘、耒、承三水之間,與荊州水軍展開激戰。

而今雙方大艦皆有拍竿,他們不約而同的放棄了過往大漢朝水上流行的弓弩遠射,近乎粗暴的撞在一起,而後互相猛烈拍擊。一時間,天地間到處充斥着巨石拍中木料、江水的巨大轟鳴。

荊州步軍開始橫渡承水,水軍亦打得不可開交,酃縣舊城中的劉修見有機可乘,果斷讓嚴肅留守城中,他則和劉亮各募三百“敢戰”,全員身被重鎧,手持刀楯,出城東、渡耒水,接着迂迴向耒水北端的荊州水軍營塢。

“殺……”

劉亮披戴盔甲,身姿矯健,奔跑迅捷,宛若一頭黑色的豹子,他一馬當先,率領數百敢戰之士拔除鹿角,突入營塢,見人便砍,逢人便殺,所向無敵。

劉亮雙臂長及近膝,蔡升曾說他是天生練武的料子,不管刀、劍、弓,皆可事半功倍。事實也是如此,劉亮習武一年,就能在戰場上親斬荊蠻首級,現今剛滿二十,習武五載,昔日教他劍術的馬周早已非其敵手。

水上激烈的戰鬥吸引了荊州軍全部的注意力,他們根本沒想到背後居然會冒出來一股敵人來,措手不及下,立時死傷慘重。

(本章完)

第424章 入陣第344章 中箭第212章 寫信第205章 失望第501章 彭虎第10章 劉伯嗣第315章 甘寧第411章 不義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68章 射策(下)第231章 勸降第478章 黃鐘第72章 偷長第390章 責備第175章 授田第45章 弩第469章 重法第373章 盟約第3章 後母第530章 仁義第295章 召見第330章 封拜第447章 高義第319章 還禮第127章 襦鎧第189章 噩耗第151章 全殲第75章 百石第96章 建安第128章 甘寧第100章 大船第342章 陷陣第196章 招攬第414章 託孤第86章 醉鄉居第17章 杜襲第366章 歎服第247章 病逝第313章 隆中第40章 悲歌第240章 說和第176章 親耕第99章 王彊第487章 盛匡第451章 水鏡第317章 祭祖第543章 刺孫第290章 可惜第169章 奔襲第228章 斬首第344章 中箭第538章 董和第152章 改名第181章 棄嬰第18章 劉蟠第430章 落幕第126章 六禮第484章 丹陽第512章 伏兵第368章 江東第429章 逆轉第517章 古樟第218章 樓船第538章 董和第140章 二年第397章 攻城(1)第136章 婚宴第82章 圍攻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04章 軍法第512章 伏兵第339章 出戰第513章 斬當第420章 評價第381章 江陵第407章 烽火第351章 班底第110章 主簿第491章 徐宗第20章 南陽來客第84章 魚梁洲第204章 曲轅第344章 中箭第257章 爭執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41章 酃縣第54章 鄧攸第430章 落幕第156章 邀請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26章 薄行第485章 誓師第86章 醉鄉居第282章 建言第360章 獻計第517章 古樟第403章 破城第138章 徵辟第90章 朝會第206章 逃亡
第424章 入陣第344章 中箭第212章 寫信第205章 失望第501章 彭虎第10章 劉伯嗣第315章 甘寧第411章 不義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68章 射策(下)第231章 勸降第478章 黃鐘第72章 偷長第390章 責備第175章 授田第45章 弩第469章 重法第373章 盟約第3章 後母第530章 仁義第295章 召見第330章 封拜第447章 高義第319章 還禮第127章 襦鎧第189章 噩耗第151章 全殲第75章 百石第96章 建安第128章 甘寧第100章 大船第342章 陷陣第196章 招攬第414章 託孤第86章 醉鄉居第17章 杜襲第366章 歎服第247章 病逝第313章 隆中第40章 悲歌第240章 說和第176章 親耕第99章 王彊第487章 盛匡第451章 水鏡第317章 祭祖第543章 刺孫第290章 可惜第169章 奔襲第228章 斬首第344章 中箭第538章 董和第152章 改名第181章 棄嬰第18章 劉蟠第430章 落幕第126章 六禮第484章 丹陽第512章 伏兵第368章 江東第429章 逆轉第517章 古樟第218章 樓船第538章 董和第140章 二年第397章 攻城(1)第136章 婚宴第82章 圍攻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04章 軍法第512章 伏兵第339章 出戰第513章 斬當第420章 評價第381章 江陵第407章 烽火第351章 班底第110章 主簿第491章 徐宗第20章 南陽來客第84章 魚梁洲第204章 曲轅第344章 中箭第257章 爭執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41章 酃縣第54章 鄧攸第430章 落幕第156章 邀請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26章 薄行第485章 誓師第86章 醉鄉居第282章 建言第360章 獻計第517章 古樟第403章 破城第138章 徵辟第90章 朝會第206章 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