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水戰(上)

第262章 水戰(上)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蒯越跑遍了湘、耒、承諸水,甚至有一次爲了近距離考察酃縣城周邊地勢,不惜犯險,向西橫渡湘水,親自丈量承水兩岸,結果在歸來時卒遇劉景水軍。

幸虧蔡瑁及時派出船艦,逼退劉景水軍,才使得蒯越轉危爲安。

劉景水軍並非針對蒯越,而是針對整個荊州軍,這兩天,劉宗不斷派遣輕舟走舸,日夜不停騷擾,令荊州軍不得安寧。

蔡瑁本就報仇心切,又被劉景水軍連番騷擾,內心更加憤怒。

第三日平旦,天色尚未明朗之際,荊州水軍的營塢內便傳來一陣雷鳴般的鼓聲。

“咚……咚……咚……”

已經飽餐一頓的荊州水軍棹夫、戰士,聽聞鼓聲皆就船,整持櫓棹、兵器,數以百計的大小船艦排列有序,以次出發。

蒯越和蔡瑁並肩站在岸邊,雖知有些話後者未必愛聽,可他還是忍不住出言叮囑道:“這一戰,旨在檢驗長岐木的效果,而非與敵決戰,需得掌握分寸,不可冒進浪戰。另外,儘可能多俘獲幾艘有拍石的敵艦,以便於日後模仿,使利器爲我所用。”

蔡瑁聞言心裡十分不悅,以前攻張羨時,蒯越從來不會對他多嘴,二人一主步軍、一主水軍,互不干涉。如今蒯越打破“規矩”,明顯是因爲他曾敗於劉景之手,對他缺乏信心。

蔡瑁一臉不耐地道:“這些話我豈能不知?何須蒯長史來說?蒯長史安心看我破敵就是。”

心知蔡瑁沒聽進去,蒯越暗暗搖頭,道:“德珪當知,你現在仍是有罪之身,將軍英明,沒有因戰敗而懲罰你,而是諭以昔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希冀你能知恥後勇,戴罪立功。德珪,不要辜負將軍對你的期許。”

想到劉表,蔡瑁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稍稍得到遏制,如果再敗,他就真的再無顏回襄陽了。

“蒯長史留步,安心看我破敵。”蔡瑁深深吸了一口氣,再次重複之前說過的話,而後轉身登上望之若山的樓船大艦。

蒯越高大的身軀堅立不動,目視着蔡瑁的身影隱於船中。

荊州水軍船艦衆多,當船艦全部駛出營塢,天色已然大亮。

而駐紮在十數裡外的劉景水軍,顯然早有所準備,幾乎與荊州水軍不分先後的出現在湘水。

酃縣段的湘水水面寬約兩百丈,與動輒上千丈的長江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絀,但容納兩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卻也不顯擁擠。

今日西南風頗爲強勁,是以劉景水軍不但順水,亦順風,可即便擁有雙重優勢,劉景水軍也沒有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而是沉碇石於酃縣城以南數裡江面,耐心等待荊州水軍來戰。

原因其實很簡單,北上作戰,他們的對手就不僅僅是荊州水軍了,還要時刻受到岸邊步軍弓弩的威脅。反之,引敵南下來戰,則會得到酃縣同袍的幫助,白癡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雙方遙遙對峙了近半個時辰,望見劉景水軍不慌不忙,穩坐釣魚臺,蔡瑁自知再拖下去也是無濟於事,便讓人擂響座艦的戰鼓。

“咚……咚……咚……”

震天般的鼓聲一響,負責統領荊州水軍前部的蔡和,立即下令麾下戰艦收起碇石,划動棹櫓,溯流向南,迎戰劉景水軍。

途經酃縣東側城牆時,荊州水軍前部士卒精神緊繃,身在大艦者,則隱於女牆、戰棚之後,身處小船者,則隱伏大楯之下。

“射……”死一般寂靜的酃縣城頭,突然響起一聲暴喝。

霎時間,數以百計的弓弩箭矢飛出城頭,密集地落入荊州水軍的艦隊中。

可惜雙方距離不下百步,五石以下的輕弩很難對荊州水軍士卒造成威脅,只有五石以上的重弩及強弓,纔能有效殺傷敵人。而真正能給予敵人沉重打擊的,是城頭的牀弩及城下的投石機。

“射……”

伴隨着一聲命令,城牆上排列整齊的數十張牀弩以次咆哮,四尺餘長的巨箭眨眼間就跨越了上百步距離,輕易便貫穿了楯牌,甚至亦可釘入女牆、戰棚。

一輪牀弩打擊過後,城下數十架輕重不一的投石機也陸續奏鳴,數斤到十數斤不等的石彈,夾帶着霹靂般的響聲,飛越城頭,猶如流星雨般砸向荊州水軍。

“轟……轟……轟……”

輕舟、走舸等小船被石彈砸中,立時便會船覆人亡,即使是艨艟、鬥艦等大船,甚或水上當之無愧的巨無霸樓船,也難逃重創,乃至沉沒的下場。

經歷過去年那一戰的荊州水軍老兵,有一定應對投石機的經驗,知道這時亂跑只會死得更快,他們強自鎮定,爭相躲在船舷底下,環抱身體,一動不動。

而新卒卻毫無經驗,看着石彈呼嘯而至,無不神情大駭,不由自主便要起身躲避,而往往他們就算能夠僥倖躲過石彈的攻擊,隨後多半也會被流矢射殺。

“轟……”

蔡和的樓船座艦被一枚十斤的石彈擊中,船身頓時發生劇烈的搖晃,躲在樓船第一層廬室中的蔡和向前一個踉蹌,險些摔倒。他這時萬萬不敢露頭,只讓親隨出去看看樓船的受損情況。

不久親隨歸來,告知樓船隻是甲板被擊穿一個洞,並沒有漏水,造成的影響不大。

蔡和暗鬆一口氣,沒事就好,若是尚未接戰,就逼得自己更換座艦,那可就太晦氣了。

不過蔡和這裡雖然躲過一劫,距離他不遠的另一艘樓船就比較倒黴了,接連被三枚石彈砸中,其中一枚擊穿了船體。

滔滔江水涌入船中,棹卒大多還來不及逃走,就被捲入水中。大量的江水令船身慢慢發生傾斜,甲板上的戰士爭相棄船逃命,更有性急者,直接從船上跳下,墜入水中。

和這艘樓船一樣命運的,還有另外八九艘艨艟、鬥艦,至於輕舟、走舸,覆者難以計數。

雙方尚未正式交戰,荊州水軍前部便遭到了不輕的損失。

(本章完)

第109章 難題第51章 區雄第426章 拔箭第340章 部督第183章 吏治第271章 火攻第265章 再勝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515章 不忠第483章 定議第178章 來接第463章 三郡第207章 合兵第168章 募兵第138章 徵辟第515章 不忠第96章 建安第27章 皓月第182章 慈幼第19章 桓階第209章 攻城第456章 房陵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00章 大雨第92章 先賢第481章 團圓第512章 伏兵第337章 同符第197章 喜事第62章 拔刃第485章 誓師第138章 徵辟第179章 到來第60章 跋扈第107章 轟動第191章 計議第2章 劉亮第340章 部督第110章 主簿第203章 魄力第16章 決定第438章 勸降第171章 結束第266章 兵臨第507章 占卜第91章 壁畫第414章 託孤391.第391章 大敗第189章 噩耗第527章 有君第187章 袍鎧第127章 襦鎧第208章 斬殺第519章 抵達第112章 擔憂第491章 徐宗第75章 百石第178章 來接第455章 投降第380章 津鄉第253章 戰死第399章 攻城(3)第508章 南昌第376章 出征第41章 吟詩第460章 趙戩第467章 射策(中)第208章 斬殺第83章 預言第175章 授田第75章 百石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94章 戰臨第498章 城破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68章 募兵第371章 慰問第277章 急報第544章 葛周第145章 離開第440章 匕見第218章 樓船第503章 餓虎第252章 週歲第236章 看清第435章 裴司第441章 大罵第53章 道歉第126章 六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91章 壁畫第354章 屯田第536章 邀請第506章 桃李第183章 吏治第48章 取字第538章 董和第12章 質書救鄰第113章 啓程第384章 招攬
第109章 難題第51章 區雄第426章 拔箭第340章 部督第183章 吏治第271章 火攻第265章 再勝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515章 不忠第483章 定議第178章 來接第463章 三郡第207章 合兵第168章 募兵第138章 徵辟第515章 不忠第96章 建安第27章 皓月第182章 慈幼第19章 桓階第209章 攻城第456章 房陵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00章 大雨第92章 先賢第481章 團圓第512章 伏兵第337章 同符第197章 喜事第62章 拔刃第485章 誓師第138章 徵辟第179章 到來第60章 跋扈第107章 轟動第191章 計議第2章 劉亮第340章 部督第110章 主簿第203章 魄力第16章 決定第438章 勸降第171章 結束第266章 兵臨第507章 占卜第91章 壁畫第414章 託孤391.第391章 大敗第189章 噩耗第527章 有君第187章 袍鎧第127章 襦鎧第208章 斬殺第519章 抵達第112章 擔憂第491章 徐宗第75章 百石第178章 來接第455章 投降第380章 津鄉第253章 戰死第399章 攻城(3)第508章 南昌第376章 出征第41章 吟詩第460章 趙戩第467章 射策(中)第208章 斬殺第83章 預言第175章 授田第75章 百石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94章 戰臨第498章 城破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68章 募兵第371章 慰問第277章 急報第544章 葛周第145章 離開第440章 匕見第218章 樓船第503章 餓虎第252章 週歲第236章 看清第435章 裴司第441章 大罵第53章 道歉第126章 六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91章 壁畫第354章 屯田第536章 邀請第506章 桃李第183章 吏治第48章 取字第538章 董和第12章 質書救鄰第113章 啓程第384章 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