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同席

bookmark

第132章 同席

車隊順利抵達別業,盛裝麗姿的鄧瑗被劉景親自攙扶下車,神情自然,不見侷促。

她素來喜好郊遊,每年從正月初七“人日”開始,一直到九月九日“重陽”,但凡佳節,且天氣晴好,都要帶着奴婢外出遊玩。因此淯水河畔,風景秀麗的別業,是除了自家宅邸外,她最常來的地方。

對於這裡,她可比劉景熟悉多了,不過她並沒有因爲是自家產業就擺出主人的模樣,任由劉景牽往別業後室。

兩人身後,跟着阿姝、阿喜等八名陪嫁婢女,各持象牙妝奩、金縷交刀、銀質粉盒、銅刻鏡匣等物,皆爲閨中器物。毫不誇張的說,這僅僅只是一部分,更多的還留在車上。

踏入室中,劉景和鄧瑗幾乎同時長舒一口氣,親迎之禮看似短暫,並沒有費什麼力,然而雙方前期的準備卻是十分辛苦。

劉景和鄧瑗來到書案坐榻,相對而坐,當四目交匯之時,氣氛既甜蜜又尷尬。

兩人也算是筆友了,執筆寫信時似有說不完的話,見面後反而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總不好讓對方一個女孩子找話題,劉景先出言道:“你的字是少君,我以後就叫你少君。丈人此番裝奩之盛,着實出乎我的意料。”

鄧瑗暗暗瞥了劉景一眼,見他臉上笑意盈盈,似乎並不介意,才輕啓朱脣,回道:“這全都是父親、兄長的特別垂愛,妾不敢違背。劉郎若是羨慕鮑宣、梁鴻那樣的高士,妾亦願效仿他們妻子的故事。”

鮑宣是前漢哀帝年間人、梁鴻是本朝初期人,兩人皆爲清高之士,娶妻時或因嫁妝豐厚,或因衣飾過盛,而感到不悅,逼得他們的妻子只能退還嫁妝,脫去衣飾,換上椎髻布衣,親自操持家務。

巧的是,鮑宣妻子桓氏的字也叫少君,也不知丈人鄧攸爲鄧瑗取字,是不是從桓少君這來的靈感。

劉景緩緩搖頭道:“鮑宣、梁鴻雖然品行高潔,受到世人敬仰,我卻不學他們。少君從小在家錦衣玉食,生活無憂無慮,沒道理嫁給我後,就要布衣粗飯,侍弄簸箕條帚。”

鄧瑗瞪着一雙妙目,似羞似喜地看着劉景。

劉景接着調笑道:“少君私財如此之豐,我日後說不定會相求於你呢。”

在漢代,嫁妝乃是女方的私產,昔日陳留人李充,家中貧困,兄弟六人同食遞衣,其妻子悄悄對李充說:“今家貧如此,難以久安,妾有私財,不如與兄弟分家。”結果李充假裝答應,置辦酒席,宴請親朋,接着當衆說出實情,將妻子逐出家門。不提李充做法是否妥當,其妻子所說的“私財”即嫁妝。

秦漢律法甚至有明確規定:“妻媵臣妾、衣器不當收。”即是說,哪怕家中成員犯了重罪,需要沒收家庭公產,但女方的嫁妝卻不在此列。

鄧瑗面色微窘,這話讓她怎麼接?真是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

八名侍立左右的婢女爲了忍住笑意,直憋得臉部通紅,鄧瑗待下寬和,若是還在鄧家,她們早就笑作一團了,如今在劉景面前,還不敢太過放肆。

“咕嚕嚕……”

腹中忽然傳來異動,鄧瑗臉色“騰”地一下紅了。

看看外間天色暗淡,劉景恍然覺悟道:“少君你辛苦了一天,還沒吃晚飯,我這就叫人送食物過來。”事實上他也餓得要命,已經習慣於一日三餐的他,今天一整天也只吃了一頓早飯,此時肚中早就變得空空蕩蕩。

鄧瑗輕語道:“論辛苦,妾又哪裡比得上劉郎。”

劉景吩咐外面將提前就已備好的飯菜端上來,而後問鄧瑗道:“從前少君與我通信,言必稱‘瑗’,如今爲何又自稱‘妾’呢?”

鄧瑗回道:“從前自稱‘瑗’或許可以,但如今嫁作君婦,再自稱‘瑗’就失禮了。”

劉景微笑道:“少君自稱‘瑗’,與衆不同,我倒是挺喜歡的。”

鄧瑗驚訝道:“劉郎真的這麼認爲嗎?”

劉景頷首道:“對。我在長沙曾偶然遇到一對夫婦,妻子常呼丈夫爲‘卿’,丈夫認爲她這麼叫於禮多有不敬之處,你知道妻子是如何回答的嗎?”劉景自然是胡亂編造,這個故事來源於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和其妻子,兩人現在還沒出生呢。

鄧瑗搖頭表示不知,“卿”一般是君主對臣子、長輩對晚輩、丈夫對妻子的稱謂,這位妻子敢稱丈夫爲“卿”,何其大膽。

劉景繼續道:“妻子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丈夫聽罷,也只能任之由之。”

鄧瑗忍不住“啊”了一聲,這可真是出乎她的意料,一位率真慧黠,不流於俗,辯口利辭的奇女子彷彿浮現眼前。其丈夫也是一位恢宏大度、風流不拘的奇人。

劉景又調笑道:“少君若願喚我‘卿’,也沒有什麼不行。”

鄧瑗趕緊搖頭,她覺得“劉郎”這個稱呼挺好,比“君”更親切,如果直接喚“卿”,就顯得太隨便了。

雙方一經打開話匣子,便火熱朝天的聊起來,陌生之感迅速消失。不久飯菜陸續上來,一時間天上之禽、地上之獸、河中之魚,無所不有,另佐以豆腐、豆芽、秋葵、冬菘、蓮藕、瓜果等蔬菜,以及各種精緻的小食。

除了時下的羹、炙、蒸、煮外,亦不乏炒菜,看得鄧瑗暗暗稱奇,又食指大動,特別是豆芽,她從未見過這種菜,持箸夾起嚐了嚐,發覺此物味道鮮美,清爽脆嫩,非常好吃。

見飯菜甚合鄧瑗口味,劉景滿意的笑了笑,看來這次將醉鄉居的廚子帶來,算是做對了,自己也拿起碗筷吃起來。

漢代風氣開放,男女同席不算失禮,當年高祖還沛,置酒沛宮,沛地男女“日樂飲極歡。”所以劉景、鄧瑗二人固然尚未完成婚禮,但已有夫妻之名,同席就餐,亦無不妥。

同席或許還沒什麼,但同牀就不行了,兩人用完飯後,劉景又在寢室陪鄧瑗聊了一小會,便起身離開。

(本章完)

第305章 內附第141章 酃縣第180章 回鄉第412章 刺史第347章 鬱林第312章 心意第265章 再勝第21章 未婚妻第235章 軍市第96章 建安第477章 要求第535章 人望第526章 薄行第491章 徐宗第238章 求援第216章 取名第192章 開戰第187章 袍鎧第424章 入陣第212章 寫信第473章 迴歸第541章 有望第406章 打擊第364章 使者第400章 大雨第379章 屈服第22章 交談第224章 潰敗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307章 談判第16章 決定第346章 青綬第214章 定計第423章 戰死第175章 授田第92章 先賢第109章 難題第185章 許願第89章 桃板第17章 杜襲第411章 不義第430章 落幕第368章 江東第243章 學官第476章 冬至第1章 重生第191章 計議第199章 撤離第238章 求援第379章 屈服第412章 刺史第356章 請婚第513章 斬當第544章 葛周第161章 良法第106章 調離第221章 矢石第490章 盡出第338章 烏滸第138章 徵辟第82章 圍攻第514章 後事第333章第236章 看清第230章 敗走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73章 迴歸第399章 攻城(3)第131章 嫁妝第185章 許願第155章 拜訪第120章 茂才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34章 洗兵第188章 三年第474章 柤中第64章 擒獲第70章 攤牌第480章 買馬第491章 徐宗第437章 薨第320章 來投第353章第405章 防疫第164章 動手第494章 戰臨第54章 鄧攸第166章 崩潰第471章 官爵第191章 計議第365章 劉備第505章 周鳳第240章 說和第475章 妹夫第440章 匕見第440章 匕見第104章 軍法第411章 不義第212章 寫信第154章 縣舍
第305章 內附第141章 酃縣第180章 回鄉第412章 刺史第347章 鬱林第312章 心意第265章 再勝第21章 未婚妻第235章 軍市第96章 建安第477章 要求第535章 人望第526章 薄行第491章 徐宗第238章 求援第216章 取名第192章 開戰第187章 袍鎧第424章 入陣第212章 寫信第473章 迴歸第541章 有望第406章 打擊第364章 使者第400章 大雨第379章 屈服第22章 交談第224章 潰敗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307章 談判第16章 決定第346章 青綬第214章 定計第423章 戰死第175章 授田第92章 先賢第109章 難題第185章 許願第89章 桃板第17章 杜襲第411章 不義第430章 落幕第368章 江東第243章 學官第476章 冬至第1章 重生第191章 計議第199章 撤離第238章 求援第379章 屈服第412章 刺史第356章 請婚第513章 斬當第544章 葛周第161章 良法第106章 調離第221章 矢石第490章 盡出第338章 烏滸第138章 徵辟第82章 圍攻第514章 後事第333章第236章 看清第230章 敗走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73章 迴歸第399章 攻城(3)第131章 嫁妝第185章 許願第155章 拜訪第120章 茂才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34章 洗兵第188章 三年第474章 柤中第64章 擒獲第70章 攤牌第480章 買馬第491章 徐宗第437章 薨第320章 來投第353章第405章 防疫第164章 動手第494章 戰臨第54章 鄧攸第166章 崩潰第471章 官爵第191章 計議第365章 劉備第505章 周鳳第240章 說和第475章 妹夫第440章 匕見第440章 匕見第104章 軍法第411章 不義第212章 寫信第154章 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