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評價

第420章 評價

韓廣率數十騎,將荊州左軍左掖陣地攪得四分五裂,亂不成陣,阿僕趁機率衆殺入敵陣。

阿僕身長八尺三四寸,約合一百九十多公分,即使放在現代,也是十分驚人的身高,放在古代,簡直猶如小巨人一般。

阿僕身高臂長,力大無比,身體素質可謂是萬中無一,因此他不僅是一名例無虛發的神射手,亦是一位戰鬥冠軍的猛將。

“殺……”阿僕手中一柄長約一丈的鐵鋋,舞得好似風車一般,一路瘋狂衝殺,非但荊州軍士卒死傷無數,兵器亦多損毀。

所謂鐵鋋,即鐵柄短矛,因通體由精鐵打製而成,沉重異常,無論是木質的矛杆,抑或鐵質的刀刃,與之碰撞,莫不摧折。

阿僕臨難不顧,衝鋒在前,爲士卒先,其麾下部衆自然膽氣倍增,緊密相隨,奮力廝殺。

韓廣將數十騎於內陵蹈,阿僕率數百甲士於外猛攻,不出片刻,荊州軍陣地左掖便被擊潰。

韓廣、阿僕率步騎追殺潰卒,斬獲頗豐,但也僅此而已。

荊州軍陣列之後,設有督戰屯、隊,對於逃兵,督戰伯、長們毫不手軟,一連斬殺多人,如此血腥的殺戮下,潰卒大受震懾,齊齊止步,轉身還戰。

同時荊州軍後陣及中路火速派出援兵,經過一番艱苦激戰,總算是遏制住了潰勢。

韓廣也沒奢望憑藉千餘步騎,就能一舉擊敗荊州左軍,眼下雙方皆留有餘力,遠未到決定勝負之時,真正的苦戰還在後頭。

正因爲對戰局有着清晰的判斷,是以韓廣在荊州軍援兵趕到前,迅速撤出戰場,回到後方。

韓廣踩鐙下馬,目視左右,開始默默清點人數,隨其陷陣者一共五十五騎,而今安全歸來者,僅四十二騎,折損了十三人。

韓廣痛惜不已,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追隨自己多年,可託付生死的老兄弟,他們的死去,宛如在其心口狠狠割了一刀。

不過韓廣戎馬十餘載,早已見慣生死,並未讓自己沉湎於悲痛之中,包括韓廣自己在內,他們這些人,能夠死在戰場,馬革裹屍,已經是最好的歸宿了。

諸騎顯然也和韓廣抱有相同的看法,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飲酒暢聊,雖偶有人面露悲色,可更多的卻是看淡生死的豪邁。

韓廣出身邊地,卻不好飲酒,頗爲另類,他坐在胡牀上,一邊恢復體力,一邊觀察戰況。

左側自不必說,己方佔有絕對優勢,阿僕就像一根釘子,死死釘在敵陣左掖,荊州軍遲遲無法奪回失守的陣地,導致中路側翼暴露在己方的兵鋒下,中路荊州軍腹背受敵,不可避免漸落下風,唯有右側形勢尚不明朗。

自覺體力已恢復大半,韓廣緩緩站起,左右見狀,全都停下話語,望向韓廣,靜候其命令。

韓廣環顧左右,笑着問道:“諸兒可敢與我再入敵陣?”

“有何不敢?”不管是漢人,還是羌胡,皆急聲答道。

“哈哈……”韓廣放聲大笑道,“壯哉!不愧是我涼州男兒。”言訖韓廣縱身跨上白馬,揹負弓箭,手持兩刃矛,匹馬當先馳往前線,四十二騎如影相隨。

此時馮習正臨陣督戰,韓廣策馬而來,一邊遙望激烈的戰場,一邊對馮習道:“我軍兩面夾攻,敵人顧此失彼,疲於應對,只差最後一擊,我當率騎再陷其陣,亂其軍,休元做好準備,待敵軍一亂,你便大舉進攻,爭取一鼓作氣擊敗敵軍。”

馮習聞言不覺皺起眉頭,開口勸道:“中郎勇略兼人,然摧鋒陷陣實在太過危險,中郎身負統領右軍的重任,如今我方居於上風,何必再以身犯險?”

“休元所言不無道理,只是我乃是涼州人。”韓廣說道:“涼州百餘年來飽經戰亂,隴右諸郡,皆習兵事,婦女猶載戟操矛,挾弓負矢,何況丈夫?我自從軍以來,每戰必先,戰不旋踵,方纔有了今日成就,使我居中指揮,非我所長也。”

馮習心知勸不動對方,暗歎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再多言了,還望中郎多加小心。”

“休元放心,且看我陷陣破敵。”韓廣長笑馳出,其胯下白馬四蹄翻飛,瞬間化作一道白影,在陣間間隙飛速掠過,隨後筆直撞入略顯散亂的敵軍陣地。

四十二騎緊隨韓廣之後,彷彿洶涌澎湃的浪潮般席捲而過,頃刻間,一個百人屯便被生生淹沒,只留下一地狼藉。

韓廣於敵陣內縱馬馳騁,肆意踐踏,兩刃矛左右橫擊,一擊動輒殺傷數人,勇如鬼神。

隨着不斷深入,荊州軍的抵抗也變得越發無力,對此韓廣並未意外,敵軍兩面受敵,早已焦頭爛額,哪有精力圍剿自己。

馮習一邊歎服於韓廣的驍勇,一邊下達全面進攻的指令。

馮習親援枹鼓,劉景右軍士卒人人踊躍,奮勇向前。

荊州軍陣勢已亂,士氣萎靡,面對劉景右軍潮水般的進攻,僅稍作抵抗,便潰不成軍。

不同於之前的左掖局部崩潰,這次荊州左軍,由數千士卒組成的前部全線崩潰。

龐統目不轉睛的望着東部戰場,良久驚歎道:“以區區數十騎,兩度陷陣,擊潰敵軍,韓公輔真乃虎將!適才孔明言黃漢升有樊噲、姚期之勇,依我看來,韓公輔亦有灌嬰、蓋延之勇。”

龐統當然不是胡亂作比較,灌嬰、蓋延並非劉邦、劉秀的起家班底,二人屬於半路出家,韓廣與他們經歷相近。其次灌嬰、蓋延皆爲騎將,屢屢在戰場上斬將搴旗,勇冠三軍,這一點,韓廣同樣與他們頗爲類似,所以龐統將韓廣比作灌嬰、蓋延。

諸葛亮頷首笑道:“士元的評價,頗爲中肯。說來韓公輔與蓋延皆出身邊地,身長八尺,開弓三百斤,以氣聞……”

劉景見諸葛亮、龐統對韓廣評價如此之高,心中倍感欣喜,畢竟是他,讓本該淹沒於歷史中的韓廣,有了綻放的機會。

(本章完)

第353章第54章 鄧攸第103章 營壘第439章 文聘第327章 西鄂第117章 清茶第439章 文聘第350章 歸來第265章 再勝第227章 火攻第508章 南昌第294章 輕鬆第304章 北上第362章 臨衝第543章 刺孫第137章 洞房第243章 學官第491章 徐宗第194章 羌笛第484章 丹陽第453章 攔路第248章 心絞第306章 遣使第419章 猛將第301章 城破第395章 悲涼第222章第523章 南下第271章 火攻第180章 回鄉第274章 攻城(下)第63章 突襲第494章 戰臨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53章 道歉第380章 津鄉第6章 葛生第347章 鬱林第128章 甘寧第237章 監九縣第107章 轟動第292章 救治第294章 輕鬆第269章 地突第164章 動手第320章 來投第468章 射策(下)第223章 習珍第460章 趙戩第478章 黃鐘第470章 策論第455章 投降第438章 勸降第212章 寫信第249章 聞訊第409章 詐降第414章 託孤第99章 王彊第121章 王粲第61章 鞭笞第254章 突圍第286章 軍令第445章 薦才第379章 屈服第511章 開戰第278章 射中第491章 徐宗第200章 兵臨第499章 縊殺第337章 同符第451章 水鏡第438章 勸降第490章 盡出第401章 城塌第174章 滅族第477章 要求第316章 禁酒第395章 悲涼第212章 寫信第171章 結束第539章 所求第193章 耒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70章 同州第190章 三窟第366章 歎服第134章 流淚第426章 拔箭第63章 突襲第190章 三窟第382章 西進第86章 醉鄉居第358章 戰略第26章 市樓第101章 招撫第367章 跛馬第387章 夏口第218章 樓船第192章 開戰第10章 劉伯嗣
第353章第54章 鄧攸第103章 營壘第439章 文聘第327章 西鄂第117章 清茶第439章 文聘第350章 歸來第265章 再勝第227章 火攻第508章 南昌第294章 輕鬆第304章 北上第362章 臨衝第543章 刺孫第137章 洞房第243章 學官第491章 徐宗第194章 羌笛第484章 丹陽第453章 攔路第248章 心絞第306章 遣使第419章 猛將第301章 城破第395章 悲涼第222章第523章 南下第271章 火攻第180章 回鄉第274章 攻城(下)第63章 突襲第494章 戰臨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53章 道歉第380章 津鄉第6章 葛生第347章 鬱林第128章 甘寧第237章 監九縣第107章 轟動第292章 救治第294章 輕鬆第269章 地突第164章 動手第320章 來投第468章 射策(下)第223章 習珍第460章 趙戩第478章 黃鐘第470章 策論第455章 投降第438章 勸降第212章 寫信第249章 聞訊第409章 詐降第414章 託孤第99章 王彊第121章 王粲第61章 鞭笞第254章 突圍第286章 軍令第445章 薦才第379章 屈服第511章 開戰第278章 射中第491章 徐宗第200章 兵臨第499章 縊殺第337章 同符第451章 水鏡第438章 勸降第490章 盡出第401章 城塌第174章 滅族第477章 要求第316章 禁酒第395章 悲涼第212章 寫信第171章 結束第539章 所求第193章 耒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70章 同州第190章 三窟第366章 歎服第134章 流淚第426章 拔箭第63章 突襲第190章 三窟第382章 西進第86章 醉鄉居第358章 戰略第26章 市樓第101章 招撫第367章 跛馬第387章 夏口第218章 樓船第192章 開戰第10章 劉伯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