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有君

第527章 有君

“季子爲臣,吳宜有君。今吳有君矣。”曹操笑着將劉曄扶起,改稱其字以示親近:“子揚,你爲人深有智勇,名重江淮,今之揚州,非卿莫能安。”

曹操對劉曄的評價極高,連一旁的荀彧、劉勳都頗感詫異,劉曄卻沒有因爲曹操的捧高而得意忘形,仍然一副謹慎的模樣。

他平日和淮南鄉親故舊常有書信往來,但對江東目前的戰事卻知之甚少,在不瞭解詳情的當下,還是謹言慎行一些爲好。

曹操看在眼中,暗暗點頭,如果劉曄在他面前不切實際,大誇海口,他反而要擔心對方有名無實了。

隨後曹操邀劉勳、劉曄就坐,主動和兩人談起江東的戰事。

在聽到劉景擊殺孫賁,攻佔豫章,劉曄不由面帶凝重之色。

作爲揚州人,沒有誰比他清楚豫章對江東的重要性了,毫不誇張的說,豫章一失,丹陽、吳、會將直接暴露在荊州軍的兵鋒之下,這下江東危險了。

劉勳則一臉幸災樂禍地道:“當年孫策小兒背信棄義,奪我廬江,而今孫權被劉景所侵,丟失豫章,可知天理昭然。”

劉勳當下雖“貴震朝廷”,但卻並無實權,而他當初擔任廬江太守時,“兵強於江、淮”,先是劉曄帶着鄭寶萬餘徒衆來投,接着又在袁術死後兼併接收張勳、楊弘、袁胤、黃猗等袁氏殘黨,由此勢力大盛,威震淮南。

可惜這一切都被孫策毀了,劉勳對孫策可謂是恨之入骨,以至於孫策遇刺身亡都不能讓他完全釋懷,今見其開創的江東基業岌岌可危,恨不得拍案叫好。

曹操素知劉勳和孫策的恩怨,不以爲怪,目光望向劉曄,想要聽聽他的意見。

劉曄稍稍組織一番語言,娓娓說道:“劉景文武兼資,英傑蓋世,有命世之才具,若其人心存社稷,忠於職守,則爲國家之福。然而縱觀劉景近年來所作所爲,先是兼併荊州,之後又進犯交、揚,可知其人陰懷異志,非國家之藩援,明公之臂助。”

曹操聽得連連點頭。

劉曄繼續說道:“今劉景興兵江東,對明公來說並非全是壞事。益州之地,天府之國也,而其主劉璋庸闇,取之不難。劉景若效法高祖,進軍巴蜀,明公即便有心阻止,亦鞭長莫及,好在劉景並沒有這麼做。”

“孫氏經營江東,已有三代,兵精糧足,將士用命,眼下儘管遭遇小挫,卻並未傷及根本,杜絕河津,扼據險阻,足以自守。等到雙方相持日久,難以爲繼,屆時我與劉使君便可陳兵江北,聲援孫權,劉景必無能爲也。”

曹操撫掌大笑道:“子揚一席話,令孤茅塞頓開,有子揚主持揚州軍政,孤再也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日後當專務河北。”

劉曄起身離坐,伏拜於地,口中說道:“曄此次歸返揚州,必竭忠盡智,輔佐劉使君,以制劉景,不令明公以南方爲念。”

接着劉曄以南方事急爲由,連後面的酒宴都沒有參加,便提前告辭還家,收拾行禮。

次日,劉曄匆匆告別京中友人,帶着天子詔書及曹操手書啓程南下,離京之際,隨行的賓客、部曲達數百人之多。

劉曄一路沿着穎水而南,車船兼行,夜以繼日,即便如此緊趕,也走了半個月之久。

到達之日,揚州刺史部治中蔣濟親領數十名州吏迎於淝水。

別駕儘管號稱“半刺史”,可終歸只是百石吏,接待本不該如此隆重,治中親迎,簡直聞所未聞。不過劉曄本就是淮南名士,聲揚江、淮,素有人望。加上他又是曹操親自任命,託以南方之事,連刺史劉馥都不敢視若等閒,就更別提刺史部諸吏了。

望着寬袍博帶,衣冠巍峨,氣度從容的蔣濟,劉曄朗笑着來到蔣濟的面前,說道:“子通,暌違數載,別來無恙否?”

劉曄與蔣濟同爲淮南名士,年齡也相近,自然早有交情。

“比不得子揚在京師,”蔣濟笑了笑,說道:“子揚今得曹公看重,出鎮揚部,隱然方面,日後必將展翼雄飛,青雲直上。”

劉曄緩緩搖頭道:“說來此次回來,倒是搶了子通的別駕之位,還望子通勿怪。”

沒錯,之前的揚州刺史部別駕正是蔣濟,曹操越權任用劉曄,蔣濟只能讓位,轉任治中。

蔣濟神色淡然地道:“度德而讓,古人所貴。子揚天下奇才,非我所能及,自當讓賢。”

“子通不必自謙,你之才智,獨步江、淮,足以當大任。”劉曄擺擺手,接着又道:“曹公在北方聞劉景未得詔命,擅發大軍,攻打豫章,深以爲憂,因此特遣我南下阻之。子通若能助我退卻劉景,必可入曹公法眼,來日跋涉江湖,肅齊吳、越,雖萬戶侯不足得也。”

“還是子揚知我心。”蔣濟爲人胸懷大志,常有越江吞吳之意,劉曄一番話可謂深得其心。

在前往刺史部的路上,劉曄向蔣濟問起揚州最新情況。

蔣濟稱劉景在攻下豫章後,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目前仍陳兵柴桑,與周瑜、程普對峙。

倒是半個月前,孫權曾遣使詣合肥,卑辭厚禮求見劉馥,請求劉馥出兵相助。而劉馥認爲孫權誠意不足,婉言拒之。

劉曄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孫權如果真有誠意,就應該將其幼弟送往許昌爲質,看來,他還有幾分底氣在,不願受制於人。

劉馥在州部正堂親自接見了劉曄,劉馥乃曹操鄉黨,不過他在出任揚州刺史前,就已經避居淮南多年,和劉曄亦有所交集,雙方見面後,相談甚歡。

隨後兩日,劉曄並沒有急於接管州部政務,在稍稍恢復旅途的勞累後,劉曄辭別劉馥,再度啓程出發,溯江前往豫章。

劉曄除了被曹操任命爲揚州別駕,還兼任着朝廷使者一職,負責調停劉景、孫權的紛爭。

又是長達半個月的跋涉,劉曄抵達愁雲慘淡的江東軍大營。

(本章完)

第330章 封拜第287章 自刎第351章 班底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507章 占卜第113章 啓程第352章 尊卑第251章 入主第341章 衝鋒第185章 許願第531章 放歸第313章 隆中第200章 兵臨第522章 變故第543章 刺孫第398章 攻城(2)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285章 敗逃第206章 逃亡第319章 還禮第427章 身當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4章 上書第535章 人望第538章 董和第132章 同席第346章 青綬第57章 示好第333章第29章 承諾第208章 斬殺第514章 後事第43章 荊蠻第498章 城破第271章 火攻第468章 射策(下)第438章 勸降第289章 倒戈第292章 救治第375章 返回第267章 比箭第413章 潘濬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07章 合兵第388章 突破第439章 文聘第509章 設計第14章 市井第504章 進兵第88章 臘月第477章 要求第78章 曬書第217章 牀弩第508章 南昌第167章 收穫第472章 失策第118章 劉表第24章 郡府第39章 自負第10章 劉伯嗣第104章 軍法第403章 破城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05章 失望第299章 兵臨第52章 歸家第212章 寫信第428章 突圍第280章 投靠第8章 腫足第203章 魄力第490章 盡出第542章 出兵第410章 中箭第294章 輕鬆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20章 評價第142章 計劃第296章 捷報第70章 攤牌第439章 文聘第178章 來接第108章 名望第526章 薄行第193章 耒陽第388章 突破第36章 劉瑍第385章 夷陵第174章 滅族第35章 馬周第225章 勇悍第454章 委蛇第451章 水鏡第185章 許願第276章 張津第126章 六禮第251章 入主第22章 交談第460章 趙戩第5章 虎頭
第330章 封拜第287章 自刎第351章 班底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507章 占卜第113章 啓程第352章 尊卑第251章 入主第341章 衝鋒第185章 許願第531章 放歸第313章 隆中第200章 兵臨第522章 變故第543章 刺孫第398章 攻城(2)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285章 敗逃第206章 逃亡第319章 還禮第427章 身當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4章 上書第535章 人望第538章 董和第132章 同席第346章 青綬第57章 示好第333章第29章 承諾第208章 斬殺第514章 後事第43章 荊蠻第498章 城破第271章 火攻第468章 射策(下)第438章 勸降第289章 倒戈第292章 救治第375章 返回第267章 比箭第413章 潘濬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07章 合兵第388章 突破第439章 文聘第509章 設計第14章 市井第504章 進兵第88章 臘月第477章 要求第78章 曬書第217章 牀弩第508章 南昌第167章 收穫第472章 失策第118章 劉表第24章 郡府第39章 自負第10章 劉伯嗣第104章 軍法第403章 破城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05章 失望第299章 兵臨第52章 歸家第212章 寫信第428章 突圍第280章 投靠第8章 腫足第203章 魄力第490章 盡出第542章 出兵第410章 中箭第294章 輕鬆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20章 評價第142章 計劃第296章 捷報第70章 攤牌第439章 文聘第178章 來接第108章 名望第526章 薄行第193章 耒陽第388章 突破第36章 劉瑍第385章 夷陵第174章 滅族第35章 馬周第225章 勇悍第454章 委蛇第451章 水鏡第185章 許願第276章 張津第126章 六禮第251章 入主第22章 交談第460章 趙戩第5章 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