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翻騰着升入了夜空,直到一分多鐘之後才漸漸失去了光彩。
即便沒有經驗的軍官也能據此判斷出,這是彈藥庫爆炸後產生的火球,而且是主炮彈藥庫!
“是三號目標艦。”畢長勝走了過來,“太祖號已經確認了,不是之前報告的二號目標艦,應該是三號目標艦。”
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然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畢長勝,”叫住了正要走開的通信參謀後,白佑彬說道,“儘快弄清楚太宗號的損失情況。確定三號目標艦已經喪失了航行能力,不能跟上敵艦隊的航行速度之後,讓第11-2主力編隊集中炮擊二號目標艦,爭取在距離拉開之前讓二號目標艦也喪失速度。如果能夠給予重創,那就更好了。”
畢長勝點了點頭,立即去傳達了命令。
轉過身來的時候,白佑彬長長的出了口氣,然後擡手看了眼手錶。六點十一分,從第11-主力編隊與第53艦隊交戰時算起,戰鬥打了足足七個小時!
被打中的正是第一批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中最後服役的“印第安納”號。
實際上,當時“印第安納”號在美軍中的編號爲“BB58”,是“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第二艘,結果因爲紐波特造船廠的準備工作沒有及時到位,其開工建造的時間比第三艘“馬薩諸塞”號晚了四個月。下水之前,因爲船廠工人違歸操作,“印第安納”號差點在船臺上傾覆,結果其下水時間比第四艘“亞拉巴馬”號還晚了一個月。下水後的舾裝工作也不是很順利。這些因素最終導致“印第安納”號成爲了前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中最後服役的一艘。
相對而言,晚下水對“印第安納”號反而有好處。
比如,“南達科他”號的一些關鍵部位的防護就沒有得到加強,而“印第安納”號因爲晚下水,所以其在建造的時候,就根據美國情報部門提供的信息。以及美國海軍對西太平洋海戰做出的總結,在關鍵部位增設了強化裝甲,特別是水平強化裝甲。另外,“印第安納”號還安裝了美國海軍第一部具有測量目標航向能力的搜索雷達,這也是當時美國最先進地雷達,其他三艘則因爲在雷達研製成功之前服役。而且要趕着完成服役前的訓練工作,所以沒有返回船廠換上新雷達。
只是。誰也不能否定“印第安納”號是一艘倒黴地戰艦。
不說別地。當時美國海軍地官兵看待“印第安納”號地眼光就與英國海軍官兵看待“威爾士親王”號地眼光一樣。認爲這是一艘“不吉利”地戰艦。
在六點過十分之前。也許有些美軍官兵地觀念有所改變。
在此前地戰鬥中。“印第安納”號捱了幾枚炮彈。可都沒有打中關鍵部位。損傷並不是很大。另外。“印第安納”號還擊中了三號敵艦與二號敵艦好幾枚炮彈。毀掉“太祖”號動力設備地那枚炮彈就是從“印第安納”號上打來地!
只是。在六點十一分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改變了觀點。
這是打中“印第安納”號關鍵部位地第一枚炮彈。而這枚炮彈就準確無誤地進入了其A炮塔地彈藥艙。並且在彈藥艙底部發生了爆炸!
穿甲彈地命中點在A炮塔二號與三號炮之間的頂部裝甲前端,穿甲彈在砸穿了一百八十多毫米厚的裝甲之後進入了炮塔,原本應該在此時起效地引信並沒有工作,穿甲彈順勢砸中了揚彈機,並且順着揚彈通道鑽了下去,在砸開了第一道防火門之後,原本關閉着的第二道防火門竟然自動打開了。據事後調查。應該是一塊被炮彈砸飛了的鐵片正好打在了第二道防火門的開關上,並且打開了防火門。如此一來,穿甲彈如入無人之境般的鑽進了彈藥艙的最下層,也就是存放發射藥的艙室,在撞上了底部的裝甲隔板之後才發生了爆炸。
毫無疑問,這是毀滅性的打擊!
當時,“印第安納”號A主炮地彈藥只消耗了不到三分之一,發射藥包也只消耗了大概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說,彈藥艙內還有數百個發射藥包。而一個發射藥包的重量是一百磅,這相當於數十噸烈性炸藥!
別說戰艦,就算是一座島礁也會被這麼多炸藥炸成粉末!
當時,“印第安納”號重達一千多噸的A炮塔就被猛烈的爆炸衝擊波拋入了夜空,整個艦首都被炸斷。而用來防水的隔艙裝甲在A炮塔的前面,不是在A炮塔的後面,加上爆炸產生的災難性損失,幾乎無法阻止海水涌入艦體。
可以說,“印第安納”號的結局與英國海軍地“胡德”號非常相似。
就在白佑彬尋找美軍太平洋艦隊決戰的時候。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就用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彈打爆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主彈藥艙。結果不然讓這艘在“俾斯麥”號服役之前,世界上最大的主力艦在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內迅速沉默。還導致戰艦上僅有三名官兵倖免於難。
“印第安納”號的結局不會比“胡德”號好多少。
爆炸之後,B炮塔也被徹底震毀,因爲設計得過於緊湊,司令艦橋距離爆炸點太近,所以爆炸還導致司令艦橋內,包括艦長在內的數十名官兵非死即傷。最要命的是,靠近爆炸點地幾支損管隊全部傷亡,十分鐘之內,竟然沒有人能夠趕到艦體斷裂地部位,關上被震開了的水密門。
其實,再堅固地戰艦,只要主炮彈藥庫被打爆,結果都是災難性的。
再好的工程師,也不可能設計出在主炮彈藥庫爆炸之後還能生存下來的戰列艦。或者說,任何工程師都只能儘量加強彈藥庫的防禦,避免讓炮彈進入彈藥庫爆炸。而不會考慮在彈藥庫爆炸之後讓戰艦浮在海面上。
六點十五分,“印第安納”號上職位最高的軍官就下達了棄艦令。
這也許算得上是最爲及時的一道命令,該艦上至少有四百名官兵因爲這道命令得以倖免。以當時地情況,如果棄艦令晚五分鐘下達,恐怕“印第安納”號將與“胡德”號一樣,只有極爲個別的人員才能倖存下來。
六點二十一分。被斷裂的艦首壓得嚴重變形的龍骨斷裂,艦首沉入了海底。
十分鐘後,因爲前端嚴重進水,“印第安納”號的艦尾被擡離了水面,露出了巨大的屁股。隨即,這艘三萬多噸重地戰艦如同一根鐵桿一樣,以飛快的速度沉入了大海。除了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戰艦碎片,以及及時逃生的官兵之外,該艦留在海面上的最後印記就是一個巨大的旋渦!
事後。關於到底是第11-主力編隊的哪艘戰列艦打中了“印第安納”號的彈藥庫還差點導致幾位艦長髮生衝突。可以說,每個艦長都認爲是自己的戰艦立下了戰功,可是每個艦長都拿不出足夠地證據。最後。按照帝國海軍的慣例,這個戰果被記到了第11-2主力編隊的頭上,算成了集體戰果。
就在後面幾公里處,斯普魯恩斯在“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上目睹了“印第安納”號沉沒地整個過程。
當時,斯普魯恩斯也怎麼都不敢相信,“印第安納”號竟然如此不走運!
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斯普魯恩斯再不敢相信,災難都已經發生了。
六點十五分,他就下令讓“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繞過“印第安納”號。同時命令伴隨在後面的兩艘巡洋艦趕上來救援“印第安納”號上的官兵。顯然,此時斯普魯恩斯就知道,“印第安納”號“活不了”了。
作爲第51特混艦隊的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不會留下來陪死。
他更不會讓另外三艘戰列艦留下了跟着“印第安納”號一起完蛋。
可以說,在這方面,斯普魯恩斯既冷靜,又冷酷。
這既是艦隊指揮官必須具備的素質,可同時又讓人感到無法接受。畢竟,“印第安納”號上的美軍官兵正在經受着生死考驗。而作爲他們的領袖,斯普魯恩斯在這個時候不但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死,還徹底拋棄了他們。
這能夠怪斯普魯恩斯嗎?
即便任何人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沒有人會指責他。
這也正是海戰地殘酷之處,即便同胞就在幾百米外即將沉沒的戰艦上大聲喊叫着“救命”,爲了保存更多的戰艦,爲了讓更多的官兵能夠回到港口,指揮官只能視而不見,只能聽而不聞。
只是。災難並沒有結束。
在瞭望員確定三號目標艦的艦首已經脫落。註定會沉沒之後,第11-2主力編隊裡三艘之前已經遭到了重創的戰列艦迅速掉轉炮口。瞄準了前面的二號目標艦。
六點十五分的時候,原本應該撤出戰鬥的“太宗”號也加入了炮擊。
此時,白佑彬收到了“太祖”號發來地消息。“太宗”號被摧毀的是通信中心,而不是艦橋,包括藍凌波與“太宗”號艦長尹朋輝上校在內的大部分官兵都之受了親傷,只有三名官兵的傷勢比較重。當然,“太宗”號也喪失了艦隊指揮能力,只能將指揮權移交給“太祖”號這下,排在最前面的“馬薩諸塞”號成爲了重點“照顧”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