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擇機而戰

bookmark

八點十五分,第11-2主力編隊裡四艘“皇帝”級戰列艦主炮的怒吼拉開了戰幕。

“交戰距離大概二萬二千米。”藍凌波將剛剛收到的消息告訴了白佑彬,“雙方速度都在二十節以上,炮擊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

白佑彬微微點了點頭,仍然目不轉睛的看着北面的大海。

“我們距離敵艦隊還有大概二萬七千米,現在開火……”

“再等等。”白佑彬轉了了身來,朝于右任說道,“什麼時候能夠進入交戰距離?”

“十五分鐘之後。”

沒等白佑彬再次開口,畢長勝就走過來說道:“敵艦隊開火還擊了。”

白佑彬等人再次朝北面的大海看去,雖然距離太遠了,根本看不到敵艦隊的情況,但是衆人都能想像,此時第11-2主力編隊與歐洲聯合艦隊的炮戰有多激烈。

激烈歸激烈,實際上雙方的炮擊都沒有多大的效果。

經過前幾場海戰之後,鷹眼火控雷達的作用得到了證實,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明顯。後來南京電子一所對該雷達做了全面測試,最終得出結論:在相對航速不超過十二節的情況下,火控雷達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

這明顯是一個比較苛刻的要求,戰鬥中,誰能保證與敵人的相對航速不超過十二節?

此時。歐洲聯合艦隊地航向大概是二百一十度。速度在二十節以上;第11-2主力編隊地航向爲二百九十度。航速也超過了二十節。因此雙方地相對航速爲十八節。已經遠遠超過了二十節。

歐洲聯合艦隊地情況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就算英國地“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安裝了最新地雷達。其性能肯定在帝國海軍裝備地電眼與鷹眼雷達之下。法國與西班牙戰列艦上有沒有裝備雷達都是個問題。即便有。性能也不會超過英國戰列艦。

最重要地是。交戰距離超過了二萬二千米!

如果是突襲。像快速戰鬥羣在“薩蘭加尼與巴西蘭海戰”中對付日本聯合艦隊時地情形。只要第11-2主力編隊控制好速度與航向。敵艦隊又沒有任何防備。更沒有做戰術機動。即便在二萬四千米地距離上。幾輪齊射下來。仍然有可能擊中敵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第1-2主力編隊一直沒有發來消息。

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白佑彬並不指望第11-2主力編隊的四艘“皇帝”級戰列艦在這個距離上打中敵艦,他只希望第11-2主力編隊的運氣不要太糟糕,別被敵人碰運氣打中就好了。

八點二十七分,掛在畢長勝身邊牆壁上的通信電臺響了起來。

就在畢長勝拿起話筒地時候,白佑彬似乎預料到了什麼,轉身朝他看了過去。

遲疑了一下,畢長勝將通話線路接到了司令艦橋內的喇叭上。

“……打中了,打中了……二號目標艦中彈。目視判斷爲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中彈部位……”

不用白佑彬打招呼,閔瑞生立即翻出了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的結構圖。

炮彈打中了二號目標艦後艦橋的備用火力指揮中心。看到結構圖上標出的彈着點之後。白佑彬立即皺起了眉頭。

“黎塞留”級戰列艦的設計確實非常奇怪,除了將主炮全部集中部署在了艦首方向上之外,該艦的前後艦橋捱得非常近,中間只隔了用來安放救生艇與速射炮的露天甲板,煙囪竟然與後艦橋設計在了一起,而且採用向後彎曲的煙道,避開了上面地備用火力指揮中心、航海艦橋與光學測距儀。

無論從何種角度考慮,帝國海軍的船舶工程師都不會將煙囪與後艦橋設計在一起。

至少,在戰艦生存性能方面。這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如果後艦橋中彈,很有可能導致戰艦上唯一地煙囪被毀,從而導致戰艦的動力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最終使戰艦損失速度,被敵人幹掉。

顯然,法國設計的戰艦,除了一些“異想天開”般的奇怪思維之外,沒多少可取之除。

只是,現在還無法判斷那枚穿甲彈有沒有打掉二號目標艦的煙囪。因此除了可以斷定後艦橋上的備用火力指揮中心,以及頂部的備用光學測距儀被摧毀,或者喪失使用能力之外,還無法判斷二號目標艦的煙囪是否受到損傷,以及損傷有多嚴重,是否會影響到戰艦的航行速度。

以當時地情況,打了十多分鐘,收穫一個戰果,已經非常不錯了。

想到這。白佑彬朝畢長勝看了過去。

似乎知道白佑彬要問什麼。畢長勝微微搖了搖頭,表示“太宗”號沒有發來更多的消息。

“二萬米了。”

聽到藍凌波的話語。白佑彬立即朝于右任看了過去。

“剛好兩萬米,各艦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只是,白佑彬沒有急着下達開火的命令。

相對而言,這個距離仍然遠了一點。

從他掌握的情報,或者說依據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情報,一號目標艦,也就是那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採用的是十四英寸主炮,其防護能力也是按照十四英寸主炮設計的,另外其排水量僅有三萬六千噸,是標準的“條約型戰列艦”,所以其裝甲防護能力不會比英國海軍以往地戰列艦好多少。

可是誰能肯定,戰爭爆發之後,英國海軍沒有在建造過程中修改設計呢?

在關鍵部位加強裝甲防護,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在建造戰列艦的過程中都會採取的,用來提高戰艦防護能力與生存能力的必要手段。至少,現在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美國海軍就採用了這種手段,不然其“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根本承受不起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的打擊,在“彼得裡礁海戰”中早被兩艘“南海”級戰列艦幹爬下了。

除此之外,二到四號目標艦距離編隊裡的“代宗”、“憲宗”與“孝宗”號戰列艦的距離分別有二萬一千五百米。二萬三千米與二萬五千米。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後面三艘戰列艦地炮擊不會有多大地效果。

這時,閔瑞生旁邊的電話響了起來。

“敵艦隊轉向了!”

白佑彬地眉頭跳了幾下,被歐洲聯合艦隊發現了?

不到兩分鐘,雷達就側出,敵艦隊將航向轉到了一百六十度。也就是朝着第11-1艦隊的方向而來。接着,瞭望員也證實了雷達探測的結果。敵艦隊不但轉向,速度還降低到了十八節,還在近一步減速。

這下,不帶白佑彬面露疑色,藍凌波與于右任等人都露出了不解地神色。

顯然,敵艦隊不是在規避第11-1主力編隊,不然不會“主動”撞上第11-1主力編隊的炮口,更不會減速。從這情形來看。敵艦隊很有可能沒有發現第11-1主力編隊,甚至不知道南面有危險。

“看來,敵人想對付第11-主力編隊。”白佑彬長吸了口氣。“讓各艦瞄準目標,根據情況自行決定開火時間。”

“現在就打?”藍凌波似乎覺得現在開火太早了一點。

歐洲聯合艦隊進行這一系列的戰術機動,其目的肯定是繞到第11-2主力編隊的正前方,獲得更有利的位置。從雙方的航向來看,如果第11-2主力編隊想跟上歐洲聯合艦隊,必須左轉大概一百三十度,到時候雙方的交戰距離將縮短到一萬五千米左右。在這個距離上,歐洲戰列艦上的十四英寸與十五英寸主炮都能對付“皇帝”級戰列艦,至少對其構成嚴重威脅。相反。在大角度轉向地時候,爲了避免被敵人打中,四艘“皇帝”級戰列艦的速度不會降低多少,從而也降低了自身的炮擊命中率。

由此可見,坎寧安對戰術地把握非常準確。

歐洲聯合艦隊提前減速,就提前做好了炮擊的準備工作,只要第11-2主力編隊轉向就將暴露在五艘歐洲戰列艦的炮口之下。如此一來,十到十五分鐘之內,四艘“皇帝”級戰列艦的處境將極爲艱難。

按照藍凌波的理解。要想化解這一危機,第11-1主力編隊應該趁機近一步縮短距離。

也就是說,在歐洲聯合艦隊炮擊第11-2主力編隊的同時,第11-1從其後方殺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垮歐洲聯合艦隊。

白佑彬在這個時候下達開火的命令,不但交戰距離過遠,還將使第11-1主力編隊暴露。

“畢長勝,電令第11-2主力編隊。”白佑彬並不喜歡在指揮艦隊作戰時向參謀解釋他的戰術意圖,好友也不例外。“讓他們擇機右轉。並且保持航速。爭取衝到敵艦隊地前面去,剩下的戰鬥。就看我們的了。”

命令火速傳達了下去,“英宗”號也在第一時間投入了戰鬥。

八點三十五分,“英宗”號向歐洲聯合艦隊的一號目標艦,也就是英國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五分鐘之內,編隊裡的另外三艘戰列艦也向早以鎖定的三艘敵艦開火。

第17章 爲國盡忠第29章 繡花枕頭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1章 絕殺敵酋第33章 麻煩不斷第28章 特種部隊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8章 護航行動第46章 利益衝突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1章 全新霸權第15章 真真假假第5章 責無旁貸第23章 無聲追殺第19章 料敵如神第46章 利益衝突第4章 小拿破倫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章 軍事技術第30章 對陸炮擊第42章 臨時避難第40章 老當益壯第40章 二十分鐘第5章 責無旁貸第16章 前進誘敵第20章 炮擊樂章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章 山雨欲來第19章 重新佈局第66章 夾尾而逃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0章 戰場迷霧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1章 大膽決策第14章 改頭換面第16章 談判之門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章 艦隊改制第31章 搶先開火第7章 彈如雨下第40章 二十分鐘第9章 關鍵失誤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9章 勝利到來第27章 紛紛擾擾第64章 堅守戰位第2章 盤活戰局第25章 旁觀者清第17章 重拳出擊第60章 第一要素第68章 海軍之夢第10章 死亡威脅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章 爲何自信第50章 當頭棒喝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9章 實戰練兵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2章 載譽而歸第44章 內心矛盾第7章 走馬上任第2章 閉門會議第9章 爭取主動第19章 不爲所動第35章 重點技術第40章 半斤八兩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0章 運氣因素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4章 必死決心第28章 特種部隊第10章 代參謀長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章 戰局分析第14章 各打各的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4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危險機會第54章 潛入戰場第19章 實戰練兵第66章 善後工作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5章 戰術意圖第2章 閉門會議第1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後生待遇第16章 時機成熟第46章 獨木難支第1章 喜憂並存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8章 石頭落地第45章 臨終遺贈第2章 超大手筆
第17章 爲國盡忠第29章 繡花枕頭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1章 絕殺敵酋第33章 麻煩不斷第28章 特種部隊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8章 護航行動第46章 利益衝突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1章 全新霸權第15章 真真假假第5章 責無旁貸第23章 無聲追殺第19章 料敵如神第46章 利益衝突第4章 小拿破倫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章 軍事技術第30章 對陸炮擊第42章 臨時避難第40章 老當益壯第40章 二十分鐘第5章 責無旁貸第16章 前進誘敵第20章 炮擊樂章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章 山雨欲來第19章 重新佈局第66章 夾尾而逃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0章 戰場迷霧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1章 大膽決策第14章 改頭換面第16章 談判之門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章 艦隊改制第31章 搶先開火第7章 彈如雨下第40章 二十分鐘第9章 關鍵失誤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9章 勝利到來第27章 紛紛擾擾第64章 堅守戰位第2章 盤活戰局第25章 旁觀者清第17章 重拳出擊第60章 第一要素第68章 海軍之夢第10章 死亡威脅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章 爲何自信第50章 當頭棒喝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9章 實戰練兵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2章 載譽而歸第44章 內心矛盾第7章 走馬上任第2章 閉門會議第9章 爭取主動第19章 不爲所動第35章 重點技術第40章 半斤八兩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0章 運氣因素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4章 必死決心第28章 特種部隊第10章 代參謀長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章 戰局分析第14章 各打各的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4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危險機會第54章 潛入戰場第19章 實戰練兵第66章 善後工作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5章 戰術意圖第2章 閉門會議第1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後生待遇第16章 時機成熟第46章 獨木難支第1章 喜憂並存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8章 石頭落地第45章 臨終遺贈第2章 超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