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回

卷三 環佩相將侍禁廬 一百四十七回

大唐盛世突現致命危機,黃昏胡騎塵滿神州,金戈鐵馬譜寫英雄傳說。父子離心,骨肉相殘,盛世的轉折,更是人心的轉折。羣雄逐鹿,誰是承天命者?請看公子易&造糞機器聯手打造,集歷史的厚重與情節的詭譎於一身,新作《承天傳說》

---------以上爲廣告-------配合新書宣傳,加快vip及公衆版更新頻率,請多支持!------

又過許久,轎子終於停了下來,前面那漢撩開轎簾,一把將雪心扯了出來。雪心身子發軟,任憑他拽着往一所小小茅屋走去。那人將雪心反鎖在茅屋之中,留些食物清水,揚長而去。雪心聽着他腳步聲漸去漸遠,這纔敢擡起頭來。幸好那人離去之時並未將她捆綁,當下起身四下瞧了一番,只覺那茅屋四壁並不十分堅實,似有可破之理,只是毫無器具,難道用十指去扒麼?試了一試,只覺疼痛錐心,只得暫且停手。

她折騰一陣,疲累不堪,歪身倒在草垛中假寐起來。忽然房門吱啞一響,一個人走了進來,見雪心伏在草中,當下走到她身畔蹲下。雪心朦朧之中但覺有人近身,她身處危境,睡着了也怕遭害,是以一有警覺,便即醒來,卻不敢睜開眼睛,只覺那人在自己身邊俯視良久,驀然深深嘆了口氣,跟着身上驟然一暖,似乎是給蓋上了甚麼東西。她屏住呼吸,又過許久,好容易熬得那人去了,這才睜開眼來,卻原來身上覆了一牀厚厚棉被。追思方纔那人一聲嘆息,竟似個女子聲音,不由得愈加疑惑起來。難道是個女山賊麼?可是山賊虜票勒索,又何必這般好心照顧,生怕自己凍壞了?

阿敏隨着黃傑趕赴密雲,滿心以爲桓震必然允和,正做足了受明朝封賞、借明之力推翻皇太極,替父報仇的美夢,忽然卻接到周延儒的回書,說只受降,不談和,這下慌了手腳,想要同黃傑翻臉,此刻愛爾禮連同主力部隊卻都留在霧靈山;若要就此降了,又十分不甘不願。雖然黃傑作出一副大度姿態,言明瞭他若不降,大可以回去整兵再戰,可是這麼一個聯明的良機就白白溜走了。那時自己內得罪於皇太極,外又與明朝爲敵,真是毫無勝算。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在阿敏左右爲難之時,卻又傳來一個震天噩耗。愛爾禮遭林丹汗偷襲,雖不曾全軍覆沒,卻也折損了十之四五;愛爾禮更丟了一條腿,現下昏迷不醒,眼看便要一命嗚呼。阿敏得了這個消息,再也不敢遲延,畢竟兒子的性命要緊,漢人醫生比女真薩滿高明何止千里萬里,只要黃傑應允治好愛爾禮,哪怕要他投降,就算要他這條老命,阿敏也不會皺一皺眉頭。

桓震接着黃傑飛報,知道阿敏不日即將抵達密雲,拜見周延儒,說實話心中並無半分欣喜。

他原先的打算,是要將阿敏置於戰不得戰,降又不得降的境地,迫使他如父親舒爾哈齊一般,回去向皇太極俯首求饒。以皇太極的爲人,必不肯輕易將他放過,輕者奪旗削爵,重者更或者如當年努爾哈赤對待舒爾哈齊一般,教阿敏落一個囚禁至死的下場。一個阿敏對桓震來說並不足懼,可是阿敏乃是四大貝勒之一,又是擁立皇太極登上汗位的功臣,倘若能迫得他二人自相殘殺,定能教各貝勒離心離德,於分化瓦解後金貴族內部大有裨益。

他如意算盤打得頗響,但世事往往便是如此,你愈是一廂情願,事情便愈是不肯照你所想的發展。阿敏痛惜兒子,竟然答允投降,這在周延儒等人看來是一樁宣揚天威的好事,可是對於桓震來說,其意義遠沒有那麼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阿敏連同他投降過來的部隊,在自己手裡真是用不敢用,放不敢放,殺又不能殺,只能白白養活着他們,還要時刻提防這些女真人反水倒戈,哪裡有什麼便宜可討,只是給自己背上了一個大包袱罷了。

可是事已至此,總不能將來降之人拒之門外,只好捏了鼻子答應下來,便將此事推給了周延儒。若說黃傑帶來的消息只是令他沮喪後悔,另一面金國奇那裡的戰報,卻教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再也坐不住了。

皇太極北颺當時,金國奇並不曾追,待到天亮,得知皇太極與林丹交戰失利,不由得頓足追悔,立時點騎兵伍千,親自帶着追趕,一面遣人報知桓震。他在路上又收到阿敏叛金歸明的消息,更加確定皇太極是驚懼而走,打算孤注一擲從古北口一帶突圍而出。正如范文程所言,論起行軍,明軍連後金兵的一半也趕不上。金國奇生怕敵人在後方留下伏兵,不敢追得太急,不住派出斥候打探敵情,更加延誤了行軍速度,是以當皇太極大軍逼近古北口,金國奇所部纔剛剛追過曹家寨。密雲後衛經前一戰,只剩下千餘可用之兵,如何能抵擋皇太極的數萬大軍?指揮副使同僉事料定此戰必無勝算,既怕戰陣之上刀槍無眼,又怕將來朝廷追究失守之罪,索性兩人一起趁夜逃去,連庫中餉銀捲去了太半,只留下主官羅順與一千多老弱殘兵。

當此局勢,桓震不由得大急,再難安坐密雲整日陪着周延儒瞎三話四,只一力請求,要去前線指揮戰鬥。雖然明知有金國奇在可以放心,自己打仗的本事也未必高明過那些熟徵慣戰的將領,可是要他整日提心吊膽的等待消息,倒不如提槍上陣來得痛快。周延儒卻並不準他離去,只推說使臣人數衆多不能乏人保護,怎麼也不放他走。桓震明知他是受了溫體仁之意,卻也不能如當日偷偷溜出北京一般一走了之,下跪磕頭百般法子都用過了,軟硬兼施,周延儒只是不允。

卻表密雲後衛,羅順一早起來,聽說兩個副手連夜掛印逃走,只是低聲咒罵一句,隨即便去點起八百兵來,直迎着虜兵前鋒而去。皇太極正行軍間,忽然聞報,說前面有一羣缺盔少甲的兵攔住去路,急令人再探,卻是前次與自己交鋒過的羅順所部。

范文程提馬上前諫道:“前者彼與我戰,氣勢丕盛,人皆用命,是以我不能攖其鋒。此番同是一人之軍,全然不同往日,其中必然有詐,大汗須得小心從事。”皇太極深以爲然,下令三軍不得迎戰,就地紮營。

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一百四十一回一百二十五回十二回落草三十七回密議一百零六回九十五回一百一十八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八十三回六十回一百一十七回151九十四回七十九回二十八回九十四回九十回九十八回九十七回十九回危局二十一回七十八回第十回四十二回一百二十七回六十三回八十六回四十三回七十六回二十四回前路七十二回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二十五回帝都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第9回 傷逝一百三十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六十一回第5回 孀門二十三迴歸去一百一十五回一百零八回五十一回八十四回一百零七回七十五回一百二十六回三十二回二十五回帝都一百二十四回一百一十九回一百一十二回三十一回信邸二十七回忠良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六十五回一百二十九回十六回兄弟四十二回153第5回 孀門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三十回第1回 越空一百三十五回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五十九回第7回 囹圄四十三回四十五回營求152第3回 逼婚十二回落草一百三十四回二十八回乃翁四十四回援手五十三回156一百四十五回七十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一百四十三回八十九回七十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153一百三十九回一百零七回一百一十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八十二回二十九回一百零四回第十回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七十一回一百三十一回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
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一百四十一回一百二十五回十二回落草三十七回密議一百零六回九十五回一百一十八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八十三回六十回一百一十七回151九十四回七十九回二十八回九十四回九十回九十八回九十七回十九回危局二十一回七十八回第十回四十二回一百二十七回六十三回八十六回四十三回七十六回二十四回前路七十二回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二十五回帝都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第9回 傷逝一百三十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六十一回第5回 孀門二十三迴歸去一百一十五回一百零八回五十一回八十四回一百零七回七十五回一百二十六回三十二回二十五回帝都一百二十四回一百一十九回一百一十二回三十一回信邸二十七回忠良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六十五回一百二十九回十六回兄弟四十二回153第5回 孀門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三十回第1回 越空一百三十五回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五十九回第7回 囹圄四十三回四十五回營求152第3回 逼婚十二回落草一百三十四回二十八回乃翁四十四回援手五十三回156一百四十五回七十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一百四十三回八十九回七十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153一百三十九回一百零七回一百一十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八十二回二十九回一百零四回第十回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七十一回一百三十一回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