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回

四十回

桓震擔心出現原本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東江舊部紛紛叛亂的情形,連夜將皮島士卒重新編伍,混雜入遼兵之中,以遼兵舊將統領,原先毛氏的將官一律暫行罷職,軟禁在一起。一面令人急速回覺華島去調集伏波軍趕來接收皮島,港口也分派重兵把守,任何人沒有桓震的親筆手令,連一條舢板也不能下海。

他生怕士卒譁變,開了島上糧倉,增半發放口糧,普通士兵只要吃得飽,也就不在乎是誰做大將,倒也安穩了下來。毛文龍給關押在一處淨室之中,過不幾日,心病突發,一命嗚呼。桓震令人薄葬在島後,準島上毛姓的將領爲其披麻戴孝。雖然如此,許多毛文龍的乾兒子幹孫子仍是紛紛請求復其本姓,例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原本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此時都爭先恐後地改回了祖宗姓氏。

這幾大反王,桓震早已經如雷貫耳,都是先叛明後叛清的變色龍一流人物。改不改姓也罷,總是不敢信任的,只淡淡敷衍幾句,卻並不給他們特殊待遇,仍是與旁人一樣不許隨意走動。過不五六天,伏波軍餘下的六個營一人不剩地來到島上,桓震大兵在手,甚麼也不怕,老實不客氣地令各部分頭將三山、廣鹿、長山、石城、小松、寬甸、鹿島等處盡皆接管了,原本就打算讓曹文詔駐守義州,多留無益,便令他帶了本部渡海北上,先去漢城拜見朝王,順便捎去一封書信。

一應事定,已經是十餘日之後了。這十餘日間,他絲毫也不理睬崇禎,存心要他自己苦惱一番,待他覺得走投無路之時,纔去給他指一道生門。據負責監視的親兵說,崇禎每日除了吃飯喝水,就是躺在牀上發呆,有時還重重嘆氣,不知道想些甚麼。看看火候差不多了,正想前去見他,崇禎卻先忍耐不住,叫送飯的親兵傳話,說要與桓震面談。

桓震正在與彭羽商量事情,聽那親兵說崇禎傳見,心道時候終於來了,道:“我去,還是妙才去?”彭羽聞聽,立時明白巡撫大人並不想讓自己參與這場談話,否則他就不會問“誰去”,而會問“是否一起去”了。他知趣得很,當下道:“學生身體有些不爽,想同大人告假,歇息半日。”桓震會心一笑,拍拍他肩頭,起身離去。

這十幾天之間,崇禎似乎又老了許多,不單是外貌顯得滄桑,連神情也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雙眉之間緊緊皺起一個解不開的結。桓震關好了門,自顧自地在椅子上坐了下來,道:“前些時那個問題,陛下難道已經有答案了?”崇禎喟然搖頭道:“廢立興替,此天命也,豈人力所能預哉!”桓震忍不住放聲大笑,一面笑,一面搖頭道:“我以爲陛下是聰明之人,想不到也不過是一個諉過於天的懦夫而已!罷罷罷,既然如此,你我已經無話可說,告辭了。”一拱手,拂袖便走。

崇禎霍然站起身來,在後叫道:“你說是爲什麼?”桓震轉過身來,細細瞧着他的表情,那裡面有困惑,有不甘,還有許多其它的東西。看起來這個問題確實把他困擾得不淺,當下回身坐定,淡然道:“無他,只不過一人之天下,天下人盡欲得之,以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者之衆而已。”崇禎愕然坐倒,頭腦中一片混亂,良久,喃喃道:“那怎麼辦?怎麼辦?”全然是一副走火入魔的樣子。

桓震一字一頓的道:“以天下爲主,君爲客而已。”他知道不可能在幾句話之間給崇禎灌輸這種理論,只是道:“設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一旦有欲謀奪之者,自然天下人羣起而攻之,不勞君主費心力矣。否則,我神州幅員萬里,以君之一人,加上若干臣子,能絕天下人之慾乎?朱姓得國,便說天命在朱,趙錢孫李得國,亦可以說天命在趙錢孫李。天難道是這等反覆無常的?我言盡於此,陛下聽得進去,往後做一個虛君,政事盡委大臣,臣子更替,君主萬世不易。如果聽不進去,溫體仁有膽子弒君,桓震未必就沒有了。”

崇禎怔怔地坐在那裡,望着桓震離去,一時間心亂如麻。桓震所說的東西他幾乎完全不能理解,只知道自己倘若答應,就要實實在在地做一個傀儡皇帝;然而如果不答應,瞬息間他便能夠如同捏死小蟲一般取了自己的性命。性命都沒有了,還做甚麼中興之主?如果是即位之初,剛剛剷除了魏忠賢,正在躊躇滿志的崇禎,是絕不可能答應這種條件的;但是時至如今,在瀋陽一年的俘虜生涯磨去了他的雄心與棱角,也讓他深深感受到人生在世的無常。今天自己還活在這裡與桓震討價還價,可是明天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崇禎房裡的燈亮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桓震再一次應他所請,走進了房門。

四月一日,桓震撤除了皮島的海禁,將“王應熊謀弒太上皇,黃道周殉難”的消息公諸天下。與此同時,崇禎在義州下詔即位,復崇禎年號,改盛德元年爲崇禎四年,大赦天下。復設中書省,論迎復功,拜桓震左相國,加爵忠武伯,其餘遼東衆官將升遷賞賜有差。桓震上表固辭,優旨報答,改拜平章政事,攝中書省事。下《與慈烺兒詔》,中有“豈期監國之人,遽攘當寧之位?”等語。另詔令在京及外廷大小官員,曰溫體仁等人結同外寇,構成邪謀,逢迎婦孺,篡位易儲,依阿從諛,內外朋奸,紊亂朝政,擅奪兵權,罪惡深重。衆官早自醒悟,朕自追究首惡,不罪其餘云云。

詔令一出,天下大譁,士以東林黨人爲首的舉子士人紛起指責桓震要君干政,厚自矜伐。溫體仁借天子之名,目桓震爲叛逆,發宣府、大同兵討之。四月五日,桓震親領兵二萬餘,奉崇禎迫山海關,薊撫趙率教開關相迎,登萊徐光啓、河南範景文先後上表應和。溫體仁僞詔調巡撫延綏副都御史洪承疇東向御之,承疇既去,秦晉流賊無人可制,一發而不可收拾,原本在年初就已經流入陝西的王嘉胤等部,如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被貪官暴吏敲骨剝髓、無以聊生的貧民紛紛涌入,農民軍的前鋒直抵晉東南沁水、陽城一帶,幾有破晉而入河南之勢。在晉北,老回回馬守應越過大同府,輾轉移至桑乾河西。

四月二十三日,遼兵前鋒張正朝部與洪承疇部下游擊左光先遇於通州,左部本不願戰,正朝示以崇禎手詔,曉以利害,餌以官祿,光先遂下馬伏拜。越數日,桓震中軍抵通,與左光先語,因其致書洪承疇,並附各地督、撫表文。

三十日,大軍抵京城廣渠門,洪承疇射書出城,相約半夜啓門相迎,桓震兵不血刃而入京師。京營欲戰而不能,束手待降而已。溫體仁挾慈烺及官員、宮人、眷屬若干出西城廣安門倉皇而走,爲洪承疇所部截獲。溫體仁自知不免,吞金而死,餘人盡爲洪部遣送回城。

桓震將幾個溫黨骨幹如張捷之流扣留下來,餘人盡皆放還回家,官職俸祿盡皆不改。溫體仁已死,遺屬未與其行,盡免株連。他記着周延儒,一心只想找他,可是搜遍全城也沒絲毫下落,不知去了何處。小慈烺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給一羣大人擡着東奔西跑,又餓又累又怕,給送回鍾粹宮不多久,便大哭起來,怎麼哄也不肯收聲。桓震恰好送崇禎還宮,走到鍾粹宮外,便聽見震天的哭聲,當下指着宮門道:“陛下請。”崇禎急不可待地奔了進去,一眼便瞧見慈烺給一個奶孃抱在手中,扎手紮腳地不住哭喊,時隔一年之後,終於父子重逢,卻是在這種情形之下,一時間悲喜交集,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三步並作兩步地奔了過去,從奶孃手中接過慈烺。說也奇怪,大約是父子天性,小慈烺一到了父親手中,哭聲立刻戛然而止,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來,撫弄崇禎頷下的短鬚。崇禎帶着眼淚笑了起來,高高舉起慈烺,轉了兩個圈子。

桓震在身後道:“離散的宮人都已經召回,往後陛下可在宮中安心居住,一應飲食薪柴,諸般用度自有供給。”想了一想,道:“溫逆挾幼帝踐位之時,以皇后爲太后,居於慈寧宮,方纔臣已經令人遷還承乾宮。陛下得閒,不妨前去看望一番。臣還有事務,這就告辭了。”深深一躬,轉身便走。崇禎忽然叫道:“你以朕爲傀儡土偶,與奪我朱家天下無異,此怨此恨,子孫永誌不忘。但因你之故,讓朕父子夫妻得以重逢,我卻要衷心謝一謝你。”桓震回頭一笑,揚長而去。

此時的朝廷,相當於剛剛經歷了一次和平政變,上下官員大都恐懼不已。中書省的架子,是臨時從各部抽調官員搭起來的。桓震知道與其選擇名高望重、難以駕馭的宿耆,還不如引用那些原本萬年不得出頭的低級官吏,一來他們纔是真正辦理具體政務之人,熟悉政事的運作流程,二來自己把他們提拔上來,他們也必有感恩之心,不至於處處同自己爲難。

閣臣五去其四,孑餘的一個鄭以偉又上了表告老還鄉,桓震心想這卻是一個去內閣的天賜良機,只是廢除內閣之後,要以甚麼機構來取代內閣,擔負起預議政事的職能,卻叫人頗費思量,頭痛得很。何況此刻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在覬覦閣臣的位子,一旦裁撤內閣,勢必觸犯他們的利益,說不定會演變成戊戌變法一般的局面,那又是自己所不願見的。原本打算趁着中書省復設的機會,給這個死氣沉沉的朝廷注入一些新鮮血液,若是因爲可裁可不裁的內閣耽誤了事,那就大大的划不來了。而且左右丞相之位一直虛懸,桓震不過任了平章事,已經快要給東林黨的唾沫淹死,自然不肯主動去當靶子。這就須要一個德高望重,堵得住東林攸攸之口,而又不會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橫加阻撓之人出來擔當此任,想來想去,靈機一動,想到了徐光啓身上。

一面準備開恩科事宜,一面遞牒召徐光啓進京,卻從都察院揀了一個御史謝璉繼任登萊。這一年正是會試之年,二月份已經試畢,榜發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許多舉子名落孫山,有的已經束裝還鄉,有的卻還奄留京中,聽說將開恩科,不由得大喜,雖說這恩科是由士林公敵桓大奸臣而開,可是倘若能夠藉此高中,自己的功名前程終究比虛妄的聲名道德值錢多了。一時間闕下濟濟,都是趕來應考的舉人。何況此次恩科,言明瞭只要曾經入過學的,不論有無經過鄉試,只要向中書省遞交請願書一份,皆可來京會試,許多落榜的生員更加高興,爭先恐後地報名應試。

洪承疇惦記着陝西軍情,一心想要回去重掌大權。桓震知道此人不論軍事才能還是治政的本事都非同一般,雖然明知道他是往後投降了滿清的人物,仍是用之不疑,以其代楊鶴總督三邊軍務,平地連升了數級。洪承疇感激涕零,暗自慶幸自己當初臨陣倒戈的選擇果然是正確的。至於楊鶴,他原就不適合署理軍事,恰好陝西巡撫出缺,索性將山西巡撫一併調升入京,卻委楊鶴做了山西、陝西二鎮巡撫,授權節制延綏巡撫,只管民政,不理軍事。

宋應星與哥哥應升,這一年的會試果然第五次一同落榜,幸好他囊中羞澀,正在四處借貸盤費,尚未離開京師,桓震向朝中江西籍的官員打聽得兄弟兩人寄住在江西會館,當即親自前去會他。宋應星原就酷好工藝製造之學,深深信奉窮究試驗的至理,桓震盡揀些錘鍛冶鑄、五金炮矢的話題與他談論,兩人果然一見如故,宋應星對桓震在金州設立的各種的工場極感興趣,一一打聽了一遍。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從傍午直談到了半夜,兩人的肚子不約而同,一起雷鳴起來。

桓震笑道:“我可是空了肚子來的,滿打算長庚先生要惠賜一餐,想不到先生精打細算至此!”宋應星赧然而笑,躊躇半晌,方啓齒道:“實不瞞大人說,應星已經斷炊一日了。”桓震一愕,躬身道:“這就是桓某的不是了。”說着搜搜荷包,約有七八兩碎銀子,盡數掏了出來,連黃得功身上的一些零碎銀錢也都一併要了來,總在十幾兩上下,雙手交與宋應星,道:“小小薄敬,權做先生盤費。”想了一想,又道:“先生如不嫌棄,今日便請搬來在下家中居住如何?”

宋應星與桓震十分談得來,只道他想招攬自己做一個幕客,心想幾次萬里迢迢的入京趕考,幾乎花盡了家中積蓄,如今自己已經四十五歲,兄長也有五十四歲,一再名落孫山,也該死心尋一條謀生之路了。當下嘆了口氣,點頭答應了,自去與哥哥應升說知。兄弟兩個的行李不多,桓震讓親兵提着在後慢慢趕來,自己與宋應星先行一步。一面走,一面不經意的問道:“長庚先生,可還有功名之心?”

這一句話卻觸動了宋應星的傷心事,渙然嘆道:“五考而不中,或者正是上天警告宋某,不可埋首故紙堆,而荒廢了實學。”桓震笑道:“那也未必。恩科將開,難道先生不願再作馮婦?”宋應星嘆口氣,道:“應星已經想得明白,功名進取,不過過眼雲煙而已,人生在世不稱意事十常八九,往後唯潛心著述罷了。”桓震連連搖頭,道:“先生這話,前半句是對了,而今得八股功名,確是不值一錢;後半句卻是大錯而特錯。”頓了一頓,道:“先生負經世之才,而唯以著述自娛,且不論於世道是否有半點裨益,難道自己便甘心如此過一生麼?”

宋應星竦然動容,桓震這一句話,卻是說進了他的心裡,正中他一直以來時常苦悶的一個所在。他喜好實學,願意研究家食學問,可是這些東西在科舉八股之中卻是不值一哂的廢物。原打算一旦得中,便可以做官,可以將自己的主張躬行於世,可是老天連這麼一個機會也都不肯給他,眼看年歲愈來愈大,再過幾年,便不能再上京來趕考了,難道真的要困守書齋之中度過餘生?

兄長應升在後面插口道:“長庚啊,難得大人肯加提攜,你何不再試一科?”宋應星猶疑道:“那麼元禮大哥你呢?”宋應升搖頭笑道:“哥哥已經老了。再說有個在浙江做官的年伯一直約我去替他幫忙,我近年氣喘愈發厲害,也想遷去沿海居住,這回返鄉去接了你嫂子與侄兒,便要赴浙江去了。”宋應星默然,低頭沉思良久,忽然問道:“不才敢問大人,這次恩科的主考是誰?”桓震笑道:“是徐玄扈徐老大人。”宋應星啊了一聲,雙手一拍,決然道:“既然如此,應星就恬着臉再考一次罷!”說罷,笑了起來,似乎十分開心。

一百三十八回六十七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一百二十一回七十六回一百零三回154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六十六回一百三十八回五十七回二十一回老臣十九回危局四十回寇邊十七回臨陣二十五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一百一十六回第4回 蝗蟲九十七回四十二回一百三十八回十九回危局三十三回重逢二十五回帝都第8回 劫獄二十六回佳人五十一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十六回兄弟第十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152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二十二回舌辯六十九回第2回 餘震二十三迴歸去十七回臨陣第9回 傷逝第10回 國蠹第7回 囹圄三十八回北地三十二回一百三十六回十二回落草一百一十二回152十八回三十六回亂君二十一回老臣六十六回七十一回152三十回初識150一百四十六回七十二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第8回 小登科新婦逃婚 爭大統福邸興兵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七十七回一百二十三回一百一十三回一百四十一回十二回落草一百零三回一百四十三回三十二回五人三十二回五人一百三十一回一百二十七回八十回十七回四十九回三鳳三十九回六十八回三十一回多爾袞借刀殺人朝鮮國趁火打劫七十七回五十六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三十一回信邸一百零一回四十七回歧路一百零九回150一百二十三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一百一十八回二十回死戰二十一回八十九回一百二十六回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一百二十二回一百零六回一百三十回一百三十六回八十回一百四十回
一百三十八回六十七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一百二十一回七十六回一百零三回154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六十六回一百三十八回五十七回二十一回老臣十九回危局四十回寇邊十七回臨陣二十五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一百一十六回第4回 蝗蟲九十七回四十二回一百三十八回十九回危局三十三回重逢二十五回帝都第8回 劫獄二十六回佳人五十一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十六回兄弟第十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152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二十二回舌辯六十九回第2回 餘震二十三迴歸去十七回臨陣第9回 傷逝第10回 國蠹第7回 囹圄三十八回北地三十二回一百三十六回十二回落草一百一十二回152十八回三十六回亂君二十一回老臣六十六回七十一回152三十回初識150一百四十六回七十二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第8回 小登科新婦逃婚 爭大統福邸興兵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七十七回一百二十三回一百一十三回一百四十一回十二回落草一百零三回一百四十三回三十二回五人三十二回五人一百三十一回一百二十七回八十回十七回四十九回三鳳三十九回六十八回三十一回多爾袞借刀殺人朝鮮國趁火打劫七十七回五十六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三十一回信邸一百零一回四十七回歧路一百零九回150一百二十三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一百一十八回二十回死戰二十一回八十九回一百二十六回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一百二十二回一百零六回一百三十回一百三十六回八十回一百四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