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山多俊秀,遺珠卻蒙塵

人類自從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經歷過數不清的艱難困苦,生死悲歡,不斷摸索着想要找到一種真正適合自己生存的方式!

“統合共生”、“階級生克”

但就好像一道食材繁多的菜品一樣,經過了各種處理,調配逐漸達到了共生爲一個整體的境界!

然而就像每一種食材都有不同性質一樣,終究會出現不同層次感。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性格弊病,終於出現了種種不同的階級。

於是,應運而生的就是人類不同階級之間的互相殘殺,爭權奪利!但如果一定要爲此找個理由,或者目的,可能就是對“隨心所欲”的希望吧!

可是這個世界中並不只有人類一種生靈的存在,因此他們在天災、自作自受之外,還會面臨如強大的魔族、妖族,以及靈境暗族等異類的蹂躪!

兩百年前,人皇寂滅,天下無主致使很多野心之輩紛紛崛起,互相攻伐。

在諸多勢力中,神州豪傑皇甫尚榮與江湖名門雲墟城義俠修同義,還有龍族傳人蒼柱三人意氣相投,共結金蘭,開始了對拯救天下蒼生的偉大理想的奮鬥!

終於,皇甫尚榮憑藉初衷的才能和善心獨具力挫羣敵,建立了“神州帝國”。

修同義出身江湖,性情不羈,本不願爲富貴拘束。但卻由於魔族和其他異族的侵襲,只好答應義兄的苦勸,以“鎮國王”的稱號於北部接壤魔族的邊疆地帶建城“君義”,從此作爲帝國最重要的屏障享譽天下。

另外,當年三人結義的老三蒼柱原本是妖帝龍太子,因內亂被迫逃離。

皇甫尚榮一統江山之後,一來是感念兩位兄弟情義,予以厚待。二來也考慮到江山安危,除了以修同義建城防備魔族侵襲。再次起兵以及修同義廣招江湖同道相助蒼柱平定妖族叛亂,使其恢復王位,開創了兩族百餘年的和睦友好!

但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交情”無論好歹總得互相交往纔會生情。

皇甫尚榮三兄弟同生共死多年開創了一時鼎盛,彼此之間的情義早就超越了血脈相連。但即便他們之間的感情再怎麼深厚,後代算是比較能體諒先人。可隨着時間的流逝,交往的減少,後代之間單純的情誼勢必逐漸消減,更多的就剩下君臣,以及國邦之間利益牽連。

好在皇甫家接連幾位帝王都非心胸狹隘之人,因此修家鎮守邊疆屢立奇功,對江山穩固的功績得到了應有的重視。由此,中原經過兩百年太平確實可以算是民豐物阜,四海昇平。

而修家歷經兩百年也是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除了當今城主修敬之有江湖第一高手之稱外,子侄中享譽江湖的年青一代高手也不少。

不過雖然江湖皆知修同義出身江湖第一名門“雲墟城”,但師門似乎對他並不特別看待,他自己也對師門的事甚少提及。可人們還是都願意相信他爲表尊師重道,即便自己修爲已經青出於藍,卻仍留下祖訓後代子弟除非必須國事爲重,擇其中資質上佳者要拜入雲墟城爲徒。

當然,雖說修同義對師門有義,但云墟城傳說建派達萬年,正是昔日陸壓靈識在人間遊弋所創,爲的就是可以爲仙界造就更多傳人。而至今其門派修行至仙階的高手也是江湖中最多的門派,因此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江湖第一大派!

至於傳說的真假根本沒有幾個人確實會去在意,更不耐煩去做什麼考證。只不過總是會有很多人爲了心裡的理想,願意去相信某些傳說的希望。因此雲虛城每五年一次開門收徒,便成爲了江湖上最大的盛事!

因爲傳說中雲虛城是陸壓所創建,只要成爲其門下弟子,被他看重就可以爲其引入傳說中的仙境“無妄野”,得其指點以證大道。

無論傳說真僞,雲墟城本身的絕學終究冠絕江湖倒不是吹牛的!

眼看着雲墟城那號稱“十萬階梯”的宏偉大路上人山人海的境況,高居穹頂的雲墟九聖忍不住大感意氣風發!

其中唯有離塵殿首座“百淨”完全一副無關自己,不屑一顧的表情。而其他師兄弟皆心知他所想,卻也只能無可奈何!

說到底,雲墟城內都知道同門之中論功法修爲百淨其實爲首,只是他生性超脫,不喜俗務,因此平素極少參與門內事務,甚至雲墟九殿中至少的也有弟子數十,唯有他離塵殿至今只有六名弟子。

這一來是百淨性情孤傲,等閒資質難入他法眼。並且由於他更看重弟子的資質,所以本身也對傳教比較疏懶。因此他現在的六名弟子最晚入門的也已經二十年了。

直到十年前,同樣的時候江湖各門派,氏族紛紛將弟子送來雲墟城拜師。意外看到百淨想要收徒,其他八位師兄弟都頗爲驚喜!但卻沒想到他看上的弟子居然是前來拜師的,號稱“綢緞大王”的孤山鍾家大公子,鍾傲峰的隨身書童。

本來十年前入門的弟子中不僅頗多當世名流子弟,且不乏難得人才。至今已多爲門下棟樑,鍾傲峰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在當時來說,鍾傲峰的那個書童不僅長得瘦小貌醜,還因爲先天隱疾大半張臉都長着難看的赤斑,只能終日帶着個面具,根本沒人覺得這麼個人有哪點值得栽培。

可偏偏百淨不知爲什麼一意孤行,非要收那個孩子爲徒。若單隻如此倒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百淨向來就是出名的脾氣古怪,而且鍾傲峰也沒意見,但讓人詫異的卻是其母無論如何都堅決不肯答應!

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鍾夫人是爲了擔心那書童日後可能超越自己的兒子,因此不肯同意。可是即便百淨許以破例將鍾傲峰一同收爲弟子,其母也堅決不肯答應,且無論別人如何勸說她也不肯說明理由。

最後八聖從中斡旋,因爲通常拜入雲墟城的弟子中大多非富即貴,且不乏出身名門頗有根基。所以入門後有隨身僕從照顧一般生活細節,並不是什麼稀奇事。而云墟城的修行課業頗不輕鬆,那些僕從通常也比較閒暇。

那麼反正鍾傲峰拜入雲墟城之後,只要百淨願意,隨時傳授其功法也無不可,倒是不必拘泥師徒名分!

事情至此本來也沒人還多當回事,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時弟子入門三個月的第一次考覈時,總體表現的成績固然都可以令人滿意。

但當百淨提出讓那個小書童與考覈第一名的掌門師兄月山座下弟子歷海潮比試,所有人還是都忍不住驚奇!因爲歷海潮不僅是同期弟子中的翹楚,本身還是江湖名門“蒼峰派”掌門之子,身兼兩派絕技爲衆師長所厚望。

本來所有人都認爲只要一交手,那個書童肯定都進不了其身。而歷海潮本身也是比較忠厚的,出手並未全力。卻萬萬想不到甫一交手那書童眨眼間使出了百淨傳授的沖虛二十一劍,竟打的歷海潮節節倒退,毫無還手之力!

雖說在各首座眼裡其出手還不值一提,但不過僅以有限閒暇學了幾個月而已,可成就足以相比其他苦練十年弟子,至此其他八聖也終於明白了這個貌不驚人的小書童確實天資非凡!

但連百淨也沒想到,弟子之間的一場比試對師長來說當然不算多大的事,而性情忠厚的歷海潮也未放在心上。而其他人卻並非如此簡單釋懷,因此之後的一陣子,小書童不斷受到暗地指指點點,背後使絆,連鍾傲峰都爲此遭到不少排擠。

終於,不久後鍾傲峰主僕與十幾個同門迎面相遇,被一陣冷嘲熱諷之後忍不住生氣,反遭圍攻。書童護主心切,打傷其中兩人,卻遭其他人狠下辣手打落了雲墟城最高點,掌門所居“出雲殿”的山崖。

雲虛九聖爲此盡出苦尋近月,卻終究一無所獲!畢竟雲墟城高聳入雲,一個十歲的孩子從頂端掉下去光是被風吹着就不知道會拋到多遠了,所以想要找到幾乎無異於大海撈針。

雖說不乏有人覺得那個孩子資質頗高,死了頗爲可惜,但說到底也只是個書童僕人罷了!甚至鍾傲峰本人,對此也並未明白表示出過什麼特別的芥蒂!

即便如此,百淨仍舊數年間不懈尋找。並且始終爲此事耿耿於懷,決定此生再也不會收徒。

師兄弟間從小一同長大,幾十年的情分都知道他向來脾氣固執,一旦決定了就再也不會改變。雖說都有些不以爲然,但對此終究也是無可奈何!

94、爲人心若偏,何期盡相歡?61、人生始終苦,世不容自然!95、一朝爲野望,親義無從言!116、人生立於地,何患天肆虐?123、腳踏重天無所盼,不爲仰止甚難堪!93、相親豈相束?相系願相鄰!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41、情到癡濃反成坎,化作遺念代君贖!110、口口傳萬代,相對兩心機!26、魂魄結爲人,去體反束身!4、妙韻傳三界,娛情豈等閒?123、腳踏重天無所盼,不爲仰止甚難堪!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75、自來福無雙,未聞禍孤鳴!49、願望逍遙天,命主卻永劫。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110、口口傳萬代,相對兩心機!83、尊者污,大可掩,悠悠之口如何泯?47、原以結已解,誰料始未艾!12、人慾不可禁,縱亦無益處!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67、雲靄深處有秘情,陰陽共生悟幽冥!65、相對無虛言,自有心照事。60、失憶即忘憂,重燃恨亦濃!39、往事任隨風,靜處待新明!103、策無利而難成謀,飲鴆止渴豈圖安?108、世人多常祈上蒼,神前慘厲更悽愴!95、一朝爲野望,親義無從言!103、策無利而難成謀,飲鴆止渴豈圖安?94、爲人心若偏,何期盡相歡?57、相伴終存義,豈執一念迷?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91、自作當自受,自重方自珍。28、七情擾人心,六慾見人性!121、縱持無上權,亦難永無悔!43、煙雲所過處,何處無夢魘?82、忍辱需留神,未強莫挺身!91、自作當自受,自重方自珍。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113、輝煌盡湮滅,何顏慰祖先?35、人心無常性,世態生萬端!28、七情擾人心,六慾見人性!59、人生百年一志堅,旦夕幻夢千載迷。99、不怕千人一面,但防人人二心!82、忍辱需留神,未強莫挺身!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96、三百年來終一念,豈悟非分毀堅貞?111、萬事易位知何公,放諸四海豈不同?13、前塵若重逢,宿命歸輪迴。87、無視身外易,奈何需求生。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77、強敵引鬥志,弱伴累無端。98、平生未識事,終待一朝還。87、無視身外易,奈何需求生。7、一步一個坎兒,順逆又何關?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78、爲人盼逍遙,神仙也難熬!90、自危總有時,怎忘當自救?118、人在矮檐唯低頭,身處兩難覓蹊徑!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51、浮生但有夢,惟願所眷安!99、不怕千人一面,但防人人二心!29、情祈一夕緣,無懼冰雪寒!107、情真無關時,所在皆歸屬。3、忠賢曾幾多,鮮有勝於奸1、江山多俊秀,遺珠卻蒙塵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47、原以結已解,誰料始未艾!59、人生百年一志堅,旦夕幻夢千載迷。113、輝煌盡湮滅,何顏慰祖先?79、爲人難無偏,心斜念自歪。108、世人多常祈上蒼,神前慘厲更悽愴!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83、尊者污,大可掩,悠悠之口如何泯?43、煙雲所過處,何處無夢魘?104、忠民應忘貫心劍,孝子無怨肩上擔。112、若念萬里遙,火海亦須闖。111、萬事易位知何公,放諸四海豈不同?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69、靈山縱奇秀,染血盡瘡痍!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53、歷劫全衆生,返真已異風!105、階前遠望畫堂慘,檐下竹籬隔風寒!118、人在矮檐唯低頭,身處兩難覓蹊徑!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122、得生於世未必幸,唯到痛絕方可悟!5、天道縱垂憐,卻豈爲偷巧?119、生爲所趣豈一息?百年若空死已矣!44、昔日守土不顧身,豈料爲情誤塵寰!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9、萬事皆有因,豈能盡瞞人?61、人生始終苦,世不容自然!50、前塵縱了看今朝,有情有義劫難逃!57、相伴終存義,豈執一念迷?114、天下道理過江鯽,爲求生存皆無惜!54、千山一覽盡,己心反難見!75、自來福無雙,未聞禍孤鳴!18、未明自所處,何以見人心?104、忠民應忘貫心劍,孝子無怨肩上擔。
94、爲人心若偏,何期盡相歡?61、人生始終苦,世不容自然!95、一朝爲野望,親義無從言!116、人生立於地,何患天肆虐?123、腳踏重天無所盼,不爲仰止甚難堪!93、相親豈相束?相系願相鄰!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41、情到癡濃反成坎,化作遺念代君贖!110、口口傳萬代,相對兩心機!26、魂魄結爲人,去體反束身!4、妙韻傳三界,娛情豈等閒?123、腳踏重天無所盼,不爲仰止甚難堪!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75、自來福無雙,未聞禍孤鳴!49、願望逍遙天,命主卻永劫。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110、口口傳萬代,相對兩心機!83、尊者污,大可掩,悠悠之口如何泯?47、原以結已解,誰料始未艾!12、人慾不可禁,縱亦無益處!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67、雲靄深處有秘情,陰陽共生悟幽冥!65、相對無虛言,自有心照事。60、失憶即忘憂,重燃恨亦濃!39、往事任隨風,靜處待新明!103、策無利而難成謀,飲鴆止渴豈圖安?108、世人多常祈上蒼,神前慘厲更悽愴!95、一朝爲野望,親義無從言!103、策無利而難成謀,飲鴆止渴豈圖安?94、爲人心若偏,何期盡相歡?57、相伴終存義,豈執一念迷?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91、自作當自受,自重方自珍。28、七情擾人心,六慾見人性!121、縱持無上權,亦難永無悔!43、煙雲所過處,何處無夢魘?82、忍辱需留神,未強莫挺身!91、自作當自受,自重方自珍。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113、輝煌盡湮滅,何顏慰祖先?35、人心無常性,世態生萬端!28、七情擾人心,六慾見人性!59、人生百年一志堅,旦夕幻夢千載迷。99、不怕千人一面,但防人人二心!82、忍辱需留神,未強莫挺身!92、世人但有心,何畏是非混?96、三百年來終一念,豈悟非分毀堅貞?111、萬事易位知何公,放諸四海豈不同?13、前塵若重逢,宿命歸輪迴。87、無視身外易,奈何需求生。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77、強敵引鬥志,弱伴累無端。98、平生未識事,終待一朝還。87、無視身外易,奈何需求生。7、一步一個坎兒,順逆又何關?63、人生本無由,自當無拘活。78、爲人盼逍遙,神仙也難熬!90、自危總有時,怎忘當自救?118、人在矮檐唯低頭,身處兩難覓蹊徑!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51、浮生但有夢,惟願所眷安!99、不怕千人一面,但防人人二心!29、情祈一夕緣,無懼冰雪寒!107、情真無關時,所在皆歸屬。3、忠賢曾幾多,鮮有勝於奸1、江山多俊秀,遺珠卻蒙塵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47、原以結已解,誰料始未艾!59、人生百年一志堅,旦夕幻夢千載迷。113、輝煌盡湮滅,何顏慰祖先?79、爲人難無偏,心斜念自歪。108、世人多常祈上蒼,神前慘厲更悽愴!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83、尊者污,大可掩,悠悠之口如何泯?43、煙雲所過處,何處無夢魘?104、忠民應忘貫心劍,孝子無怨肩上擔。112、若念萬里遙,火海亦須闖。111、萬事易位知何公,放諸四海豈不同?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69、靈山縱奇秀,染血盡瘡痍!71、凡人多矇昧,逆途難知返。53、歷劫全衆生,返真已異風!105、階前遠望畫堂慘,檐下竹籬隔風寒!118、人在矮檐唯低頭,身處兩難覓蹊徑!27、正心克強欲,怎得禁天倫?122、得生於世未必幸,唯到痛絕方可悟!5、天道縱垂憐,卻豈爲偷巧?119、生爲所趣豈一息?百年若空死已矣!44、昔日守土不顧身,豈料爲情誤塵寰!66、有施有受爲情仇,空付萬千總有頭!9、萬事皆有因,豈能盡瞞人?61、人生始終苦,世不容自然!50、前塵縱了看今朝,有情有義劫難逃!57、相伴終存義,豈執一念迷?114、天下道理過江鯽,爲求生存皆無惜!54、千山一覽盡,己心反難見!75、自來福無雙,未聞禍孤鳴!18、未明自所處,何以見人心?104、忠民應忘貫心劍,孝子無怨肩上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