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我們將“自律”當做生存在羣體中一個基本,甚至關鍵要素,那麼就請先暫時忘了一切所謂的“羣體標準”。
自律其實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必然還需要一定的基本支撐,以及評判的基點,還要做好承擔一切代價的準備。
再假設,如果我們將所謂“人性”當做是否可以稱爲一個“人”的要素,那麼“人性”的設定,以及其涵蓋的內容,到底又該如何,或者依靠什麼根據去判定?
而“人”作爲“自然界”中的一個組成……,或者說重要組成部分,當我們要考慮上述,以及更多無法忽略的問題時,自身的基點又該設定在什麼位置?
這裡並不負責去解答以上的問題,因爲得出的結果無論是什麼,評價或對或錯,或實或虛,或自私自利,或大義凜然,無論其中整體或個體的真僞認識,乃至每種認識的數量多寡,必然不會有一個可以涵蓋所有羣體成員態度的終極答案!
而所以這裡提出問題卻不做任何回答,原因是暫時還很難確定究竟是人們認識的矛盾性造成了表裡的悖論,以致人們在羣體生活和獨處之間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情形?還是僅僅因爲語言的豐富和可操作性給了人們這種方便條件。
就像人們無論處於哪個位置,何種環境,或多或少總會面對,至少是思考“忠孝”兩件事。
暫且不談愚忠和愚孝,事實上由於二者是人與生俱來就被強制履行的責任,因此也就存在一系列,即成,迫使人們不得不至少在表面上心甘情願認可,而且可操作性極低到幾乎不存在的概念!
“忠”這個概念太廣泛,也太大了,並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所以在這裡,簡單思考一下“孝”就得了。
還有多少人知道“不孝有三”這個題目的真正內容?不用太深究,因爲除了專門的學術領域,大環境下給予考慮這個問題的條件的確少之又少。但設想如果在一個“非強制”條件下,“慈”應該是可以至少等價換回“孝”的,這不爲過,即使前者存在某種程度的奢望也並非不可以體諒!
但如果前者本身不存在呢?這或許可以算是個問題吧……
皇帝經過一陣子休養情況算是好了些,不過還不難看出他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因爲他所裝出的威嚴中,可以看到的多半是對習慣性觀念勉強維持,絲毫與之相符的氣場都感受不到。
“孤身爲人間君王,即使神明相見也當存三分敬意!況你如今已非仙道,身爲孤子,豈可如此枉顧人倫,大逆不道,難道就不怕天怒人怨?”
蓮無芯的人生至此還真從來沒牽扯過什麼忠、孝的爛事,即便往日對母親不無一份期待,但說到自己身爲人子應該如何對待父母,還真不是他能完全瞭解的深奧道理。
不過眼下看着皇帝那副嘴臉,蓮無芯對於他居然以道德上完全無可指摘的規則責備自己實在感到很滑稽、可笑!
“幾十年過去了,從來沒我這個兒子皇上不也一直過得挺好?所以不要太當回事了……”
他的嘲笑在皇帝,甚至在卿憐公主眼中都無疑是充滿諷刺,讓人忍不住臉紅的。然而天地良心,在蓮無芯心裡,實實在在真的只是覺得這場景太可笑而已!
經驗告訴我們,別人眼中的笑話,對當事人本身往往都是非常鄭重的。所以因感到自己並未得到希望的尊重而發怒,這也絲毫不奇怪!
“你既已非仙道,居然還敢對孤如此無禮,不忠不孝之徒,難道孤這皇宮就真奈何不得你?”
是威脅?是自怨自艾?還是無奈?
不重要,因爲對蓮無芯來說,越是現實的底牌,也越說明他確實已經別無可取之處了。那麼接下來,只要撕掉他這最後一張底牌,告訴他最現實,也最真實的狀況,就等於撤掉了他最後一塊遮羞布。
當然,同樣還要讓他知道自己不怕受到什麼“不忠不孝”之類的狗屁千古罵名,甚至不在乎什麼一文不值的天怒人怨。而且自己一根手指就可以成就自己“弒君弒父”的蓋世英名,或者一隻手也足夠把“叛國滅世”罵名攬上身。這些對現在的蓮無芯都是如此簡單,而且他顯然也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不在乎爲此將會遭到什麼樣的悲慘結果!
皇帝蒼白到毫無血色的臉上,雙眼中因恐懼不斷收縮的瞳孔,被因爲強裝威嚴和憤怒而擴張的眼眶凸顯的更加滑稽可笑!
說來也是蓮無芯不免有點大意了,雖然他現在的法力遠勝曾經,但卻無法再向以前仙道時一樣隨便經過人間所過之處不留絲毫痕跡。所以只是區區半個腳印,就讓宮中的內侍發現有人曾偷偷從窗戶進入了公主寢宮。
其實無論皇帝,還是皇甫勳,父兄對卿憐公主原本都是非常瞭解的,所以從一開始所有人都已經準備好她有可能會因爲不願成爲“犧牲品”而搞出什麼幺蛾子,那麼久都沒發生什麼他們還都忍不住感覺奇怪呢!
後來經過一陣子她突然提出那些測試的條件,所有人都看得出是明顯故意刁難,自然也立刻引起了很多懷疑!如今宮中又突然出現了那麼明顯的痕跡,可從始至終兩萬多人的皇宮裡居然沒有一個人感覺到了絲毫的異常,普天之下有這本事和城府,還有理由這麼做的,也實在沒有第二個人了!
蓮無芯倒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醒悟這些,但此時此刻此地看到皇帝,也不難猜到必定是自己前日來時不經意留下了什麼痕跡!
一番大義凜然,底氣也有個六七分的指責卻只換回了嘲諷,皇帝身爲人父人君的優越感幾乎被心裡的畏怯盡數蓋過了。
而蓮無芯對他,也不用奢望能產生百姓對君王的敬畏,更絕不會有人子對父親的親睦,甚至都不需要奢望面前這個人能讓他感到輕蔑或不屑!
“我從來不在乎這人世間誰做帝王,因爲無論是誰,如果他說我是在他的土地上生活,吃喝,我就隨時可以把所有土地交給別人,畢竟我只不過是自己沒興趣當這個帝王而已!所以你最好放聰明點,即便是我不要的東西,我也可以決定給誰,不給誰。”
兒子對老子,被統治者對統治者,人世間好像從未有這一種道理可以支持這種對話!
但如果結果現實的話就可以明白,這種道理的缺失並不是因爲道理不夠完善,而是因爲無能爲力只能選擇逃避!
沒人喜歡聽讓自己感到受傷的話,但如果“話”真能傷人,且不論真假,必然具有很多客觀條件和環境因素。所以千萬別傻啦吧唧的相信人嘴除了兩排牙齒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殺傷性,否則根本不用奢望面對任何人時能在心理上佔據上風!
“口才”需要足夠的心智支撐,而心智又必須很多客觀條件支持。很顯然,這一切皇帝都不具備,所以也不用奢求他能表現出什麼好口才!
“三百多年的苦心經營到今天,我實在有負列祖列宗。你們兄弟姐妹生在皇家本該榮華富貴,可如今卻要爲江山辛苦犧牲,我更加愧爲人父!無芯你怪我,怨我,不認我,這都是應該的,是我自作自受,是我沒有資格有你這樣的好兒子,一切都是我罪有應得……”
從道德,以及懦弱的幻象來衡量,即便一個孩子從出生就與父母形同陌路,而因爲老來無依父母老不要臉的爲了尋找一個可以養老的寄生品,不惜虛僞的做出萬般懺悔,自責,在外人看來都一定應該得到同情,而且那個孩子也必須產生一定的心理觸動,否則就是沒人性!
而這一刻,對蓮無芯,從人性道德上,他的心理防線或許出現了一絲裂隙。但也只是一瞬間,因爲現實環境讓他清醒,冷靜,對皇帝的瞭解足以說明其那份虛僞,從而修復並加固自己的防線壁壘!
起碼來說,道理比道德簡單易懂多了,事實比人性也更淺顯明白!如果他會當皇帝,真的需要臣民在這個時候去浴血奮戰?
如果他會當老子,又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期望已經成了凡人的兒子能幫自己成仙?
忠、孝不是要求別人給予的,因爲其實這些基於特定位置原本是“唾手可得”,甚至再怎麼嫌棄都推不掉的。可很多時候就是因爲不懂得珍惜,纔會讓自己不經意間失去了這一切!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可能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