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亂鬥(中)

“部堂大人,您該說句話啊!”

王化貞邁着大步,氣呼呼走進了王在晉的書房。他們兩個一個戰壕許久,戰略思想也大同小異,相處下來,竟成了好朋友,互相之間沒有什麼避諱的。

王化貞將孫承宗的手書扔到了桌案上,怒吼道:“看看吧,他孫大學士想要幹什麼?”

王在晉揉了揉眼睛,掃了一眼,並沒有翻開,而是輕描淡寫地說道:“肖幹,我猜的不錯,應該是要民夫吧?十萬,還是二十萬?”

“部堂英明,是十萬人!”王化貞怒道:“他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春耕在即,各地都忙着,特別是今年光復四州之後,必然有大量遼東百姓不看折辱,逃到金州復州等地,又要徵兵,又要養活百姓,沒有糧食怎麼行?春耕能耽擱嗎?”

王在晉把毛筆放在筆架上,靠着太師椅,緩緩說道:“孫老師乃是帝師,說不定有辦法從關內徵調糧食。”

王化貞哂笑道:“漕糧每年不過四五百萬擔,要供養京中的老爺們,分到遼東的又能多到哪裡去!說到底還要靠遼東自己努力,多種田,多產糧食。”說道這裡,王化貞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在晉。

“部堂大人,您是遼東經略,爲了遼東計,爲了大明計,您總該站出來說句話吧!”

王化貞幾乎哀求的語氣,可是王在晉還是默不作聲。低着頭一語不發。

“王部堂!”王化貞豁然站起,一拍桌子,大聲說道:“下官素來仰慕大人爲人爲官。只是沒有想到,你既然不敢出頭!那下官不自量力,我也要和他孫閣老一爭!”

王在晉低垂的頭突然擡起來,老眼之中,滿是血絲,一臉的疲憊滄桑,用着沙啞的聲音問道:“爭。你想怎麼爭?”

“還能怎麼爭,自然是上書朝廷。向聖上講明道理。”

王在晉冷笑道:“你以爲老夫沒有說嗎?”

“部堂,既然你上書了,爲什麼孫閣老還一意孤行?”

“上書也有有人聽啊!”王在晉嘆口氣,將面前的東西送到了王化貞的面前。

王化貞急忙看過去。只見開頭就寫着四個字:乞骸骨疏。

“部堂,你要辭官?”王化貞驚呼道。

“不辭不行啊。”王在晉嘆氣道:“孫閣老剛剛上奏,說老夫沉雄博大之未能,與其讓人家趕下來,不如老夫識趣一點,趕快上書滾蛋!”

王在晉強忍着怒火,可是無論怎麼壓制,都沒法平靜下來。兩年前遼東慘敗,無人敢承擔經略之責。是他王在晉捨棄了京中的部堂高官。孤身出關,外有兇悍的建奴蒙古,內有驕兵悍將。

又是他王在晉整飭軍備。壓制諸將,營州一戰,長生島一戰,雖然他沒有親歷前線,可是後勤補給,運籌帷幄。費了多少工夫。

此外他還安置了上百萬難民,開墾田地無數。要不是他坐鎮遼東。朝廷又豈能輕易從張恪手裡奪權!

不論付出多少辛勞,他王在晉都比不上孫閣老,原因不是孫閣老多高明,而是人家是帝師,皇帝就偏聽偏信,又有什麼辦法?

王在晉微微逼着眼睛,胸膛一起一伏,內心波濤洶涌。

面前的王化貞也驚呆了,他盯着奏疏看了半晌,突然單膝跪在了王在晉的面前。

“部堂,遼東能有如今,你付出了何其多的心血!永貞領兵在外打拼,您老坐鎮廣寧,不出三五年時間,準能平定建奴。您要是一去,只怕大好的局面就要崩塌。下官代遼東百姓求您了,千萬不能走啊!”

話中赤誠打動了王在晉,淚水從他的眼中滾落。

“肖幹,起來吧!”王在晉壓着怒氣,說道:“老夫走了也未見得有什麼影響,畢竟定遼侯還在,他用兵如神,假以時日,一定能蕩平建奴。”

“部堂,您還沒看明白嗎,朝廷對永貞已經有了懷疑。若是您老在,既能替永貞遮蔽刀劍,又能約束他不要亂來。您一走朝廷必然打壓永貞,而永貞的秉性絕不低頭,到時候只怕建奴未滅,自己人就要亂起來了!”

王在晉聽着,漸漸神色凝重,呆坐在椅子上。

他最擔心的就是張恪,出於對武將的提防,王在晉暗中沒少調查張恪,不過他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權力越來越大,有些作爲也非常出格,但是好在一顆心都放在對付建奴上面,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王在晉漸漸調整了態度,他秉承着七分用,三分限,絕對不衝突。儘量利用張恪的才華對付建奴,同時又留着幾手,防備他超出控制。

不過王在晉知道,張恪勢力驚人,若是駕馭不了,這把利劍就會反過頭傷到自己!

“唉,肖幹,何止是老夫,就連王總督也是一樣。”

王化貞呆呆瞪大了眼睛,問道:“怎麼?連王象乾老總督都要走?”

“嗯,孫承宗嫌我們礙事,都要趕走了!”王在晉說着,一拳砸在了桌面上,頓時拳頭一片青紫,卻渾然不覺。

自從孫承宗到了遼東,他就和王在晉起了矛盾,王在晉和張恪的想法一樣,把防線建在大淩河,出了大淩河,則採取重點防守策略。

遼東精兵在野戰可以勉強和韃子一拼,若是韃子舉國前來,則節節抵抗,最後在大淩河決戰。

這個方略兼顧守城和野戰,正好能合理分派軍需糧餉,深得王在晉的欣賞。

可是孫老師的見識則不同,他力主要多修城堡,最好一直修到三岔河,甚至修到瀋陽城!

城池修到哪裡。就光復哪裡!

可是修城要人手,要磚瓦木料,要銀子。孫閣老大筆一揮。就從遼東抽調民夫,十萬十萬的抽,更有甚者,還把用在野戰部隊的軍餉拿來修城池。

王在晉幾次和孫老師爭吵,兩個人鬧官司,薊遼總督王象乾也得到了報告。

而此時王象乾和孫承宗也鬧了起來。他們倆的矛盾集中在蒙古人身上。

重建大寧都司之後,漢矇混雜。貿易不斷,偶爾也發生小衝突。所幸有張峰坐鎮,全都撲滅了,沒有太多的損失。

可是孫老師得到報告之後,就果斷下令。要停止和蒙古人的貿易。

這下子可把張峰氣壞了,頭疼腦熱的小病,孫老師愣是按照癌症治。停了貿易,受損最大的是遼東的毛紡作坊。而且幾十萬的蒙古人沒了生路,必然造反,到時候大寧都司烽火連天,張恪部署的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又失敗了。

張峰只能請求老總督出面,就這樣王象乾和孫承宗也吵了起來,官司打到了京城。

王在晉幹過戶部。兵部,工部的差事,早年更是在地方歷練。經驗豐富。而王象乾是隆慶年的進士,整個萬曆朝都和軍事打交道,威震九邊,無人不知。

他們兩個都算得起大明少有的軍事專才,按理說朝廷該聽他們的意見,可是偏偏官司都輸了。要一起捲鋪蓋卷滾蛋,怎能不讓人心寒!

王化貞此時都傻了。遼東經略走了,薊遼總督也不再設置了,遼東說了算的就剩下督師孫承宗了,他這個巡撫還有什麼辦法啊!

“部堂大人,你上書我也上書,一起辭官,朝廷如此有眼無珠,這個官做的也沒意思!”

“肖幹,不要胡來!”

王在晉低聲吼道:“肖幹,遼東誰都可以沒有,唯獨你不能走!”

“我不過是巡撫而已,民政糊里糊塗,軍務更是一竅不通,換了別人說不定更好!”

“不可能的!因爲一個人——張恪!”王在晉吐出了壓在心頭的兩個字,他緩緩說道:“肖幹,你和定遼侯關係密切,有你在就能周旋調和,若是你走了,誰能勸得住張恪。到時候文武相爭,誰還有心思守衛遼東啊,難道你忍心看着大好的基業廢了不成?”

一番掏心掏肺的話,總算是把王化貞說動了。

他像是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椅子上,啪啪拍着腦門。

“部堂大人,照孫閣老這麼搞下去,只怕到時候我也沒有本事勸住張恪了。”

“作爲臣子,無非是盡忠職守,致君堯舜而已。肖幹,張永貞可爲名將,也可爲亂臣賊子,不光在他一念之間,也在朝廷一念之間,千萬不能誤國啊!”

“咳咳咳!”王在晉激動之下,一陣咳嗽,臉漲得通紅。

就在此時,突然外面腳步聲音響起,有人急促跑來。

“啓稟部堂大人,府衙外面有三十多位鄉老找來,說是要見您。”

王在晉臉色一沉,不悅地問道:“他們所爲何來?”

“卑職不知。”

“哼,廢物!”王在晉想了想,站起身說道:“肖幹,跟着我一起去看看。”

兩個人到了外面,此時衙門外面已經擠滿了人,何止幾十個,幾百個都不止。

爲首的是幾位頭髮花白的老者,他們手裡捧着一張按着鮮紅掌印的文書,薄薄的一張紙,在他們手裡宛如泰山一般。

“天啓元年四月初三,遼東巡撫衙門,廣寧總兵衙門,與雙山臺甲三號田莊,一百二十五戶百姓約定,每戶田租一成,每年每戶農閒出勞役兩個月。永爲定製,不經該田莊百姓准許,不得更改!”

老者吼道:“官家文書在此,爲何五天前朝廷又派人到我們莊子,徵召民夫去修築城堡,須知道此時乃是春耕,朝廷難道要違背承諾嗎?”

張恪自從建立田莊之後,就反覆灌輸規矩比天大的觀念,誰也不能改變。老百姓質問起來,理直氣壯。周圍的百姓也跟着怒目而視。

王在晉和王化貞對視一眼,都露出了苦澀的神情,正要開口,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喊道:“朝廷不會背信棄義,本爵言而有信!”

聲若洪鐘,王化貞聽在耳朵裡,瞬間眼圈就紅了。

第71章 經略大人第251章 戰渾河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636章 王師駕到第1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98章 援兵來了第298章 開戰第208章 敵軍如雲第479章 萬炮齊發第585章 求求張恪吧第362章 戰金州第49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07章 黑雲壓城城愈堅第631章 第四次黃禍第310章 捷報,捷報第219章 薑是老的辣第510章 嚇死人第12章 人狼大戰第412章 論關係的重要第131章 恩師捱打第355章 封爵(下)第228章 王家大院第171章 進京第65章 刀下留人第96章 匠頭的眼淚第283章 釜底抽薪第519章 闖宮第541章 一羣狗才第387章 截殺第592章 劍指荷蘭第623章 殘局第320章 宰人的藝術第48章 菜鳥初長成第339章 無懈可擊第469章 小巫見大巫第587章 奉旨南下第440章 風暴在擴大第174章 做個戚少保第151章 得勝班師第596章 梟首第191章 有人搶功第441章 決戰時刻第583章 騰籠換鳥第368章 開府建牙第581章 聯軍慘敗第115章 初露崢嶸第222章 啞巴虧第85章 天子一怒第366章 光復四州(下)第29章 自家人第180章 大變活人第588章 目標張獻忠第416章 神作第241章 救星來了第543章 驅逐垃圾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598章 意外之喜第311章 大勝大難第636章 王師駕到第367章 兵不血刃第335章 經濟大崩潰第325章 圖謀長生島第339章 無懈可擊第593章 接戰第204章 俘虜大收穫第22章 要會動腦子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141章 初戰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238章 川軍來了第197章 新君召見第463章 盡殺第208章 敵軍如雲第222章 啞巴虧第327章 造反了第551章 突破口第255章 老奴退卻第516章 九千歲來訪第611章 清君側第571章 進展飛快第548章 王爺的心思第546章 天子脾性第633章 大艦隊第519章 闖宮第229章 賢內助第241章 救星來了第183章 季家完了第101章 官兵阻路第234章 天降大任第548章 王爺的心思第153章 福星第220章 第一對第一第143章 我們贏了第442章 瘋狂拋售第372章 大亂鬥(下)第474章 抗旨第580章 倭寇,受死吧第30章 好大的粗腿
第71章 經略大人第251章 戰渾河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636章 王師駕到第1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98章 援兵來了第298章 開戰第208章 敵軍如雲第479章 萬炮齊發第585章 求求張恪吧第362章 戰金州第49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07章 黑雲壓城城愈堅第631章 第四次黃禍第310章 捷報,捷報第219章 薑是老的辣第510章 嚇死人第12章 人狼大戰第412章 論關係的重要第131章 恩師捱打第355章 封爵(下)第228章 王家大院第171章 進京第65章 刀下留人第96章 匠頭的眼淚第283章 釜底抽薪第519章 闖宮第541章 一羣狗才第387章 截殺第592章 劍指荷蘭第623章 殘局第320章 宰人的藝術第48章 菜鳥初長成第339章 無懈可擊第469章 小巫見大巫第587章 奉旨南下第440章 風暴在擴大第174章 做個戚少保第151章 得勝班師第596章 梟首第191章 有人搶功第441章 決戰時刻第583章 騰籠換鳥第368章 開府建牙第581章 聯軍慘敗第115章 初露崢嶸第222章 啞巴虧第85章 天子一怒第366章 光復四州(下)第29章 自家人第180章 大變活人第588章 目標張獻忠第416章 神作第241章 救星來了第543章 驅逐垃圾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598章 意外之喜第311章 大勝大難第636章 王師駕到第367章 兵不血刃第335章 經濟大崩潰第325章 圖謀長生島第339章 無懈可擊第593章 接戰第204章 俘虜大收穫第22章 要會動腦子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141章 初戰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238章 川軍來了第197章 新君召見第463章 盡殺第208章 敵軍如雲第222章 啞巴虧第327章 造反了第551章 突破口第255章 老奴退卻第516章 九千歲來訪第611章 清君側第571章 進展飛快第548章 王爺的心思第546章 天子脾性第633章 大艦隊第519章 闖宮第229章 賢內助第241章 救星來了第183章 季家完了第101章 官兵阻路第234章 天降大任第548章 王爺的心思第153章 福星第220章 第一對第一第143章 我們贏了第442章 瘋狂拋售第372章 大亂鬥(下)第474章 抗旨第580章 倭寇,受死吧第30章 好大的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