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戰

僧格林沁根本不認爲這一萬人能抵擋得住三千蒙古騎兵,所以也不使用任何戰略戰術,直接就命令屬下發起衝鋒。

捻軍雖然提前設置了一部分陷阱,但是畢竟準備匆忙,數量有限,對清軍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絲毫阻擋不了蒙古騎兵的衝鋒。

這一萬捻軍從山東逃竄到河南,又從河南逃竄到了淮北,現在又返回了山東,連敗數十戰,逃竄數千裡,軍心早失。若不是背後就是家園,這些捻子絕不會調過頭來繼續作戰的。

戰鬥剛剛打響,僧王就得到情報,韓莊鎮的老百姓正在扶老攜幼的向外逃竄!

僧王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連忙命令五百蒙古騎兵繞過戰場,到鎮後去追殺試圖逃竄的老百姓。

韓老萬見狀,心中叫苦不迭。本來他傭兵一萬,雖然不敢說能戰勝僧格林沁,但是起碼也有一戰之力,僧王要想殲滅他也是十分困難。但是現在百姓一跑,蒙古兵一追,就徹底的打亂了他的部署。

不救,這些百姓可就得全部葬身在蒙古人的刀下;救,蒙古騎兵很可能就趁機沖垮捻軍的陣型。

要按韓老萬本心來講,他不想救!但是現在他手下的將領都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這些將領的家眷也很有可能在外逃的人員之中。如果韓老萬下令不救,那這些人沒準就會私自帶兵去救!

“黃五,你帶三千弟兄去攔截韃子!保護鄉親們逃命!”韓老萬考慮許久,終於還是決定去救援百姓,畢竟人心最爲重要,一旦失去了軍心,僧格林沁不殺他,這幫捻子也要殺了他。

“是!”一個將領略微有些激動的道。

這個黃五也是本地人,他的老爹老孃也在鎮裡,此刻十有八九就在逃命,聽說蒙古人去追鄉親,他豈能不急?現在韓老萬派他去救,他心中也算安穩了一些。

捻軍沒有正規編制,如果是常勝軍在此,李明峰大可以指定某鎮某團某營前去救援,但是捻軍不成,他們的管理混亂,黃五出去一聲吆喝,“兄弟們,來三千人和我救鄉親們!”就見數千人呼啦啦的退了下來,想要跟着黃五去救鄉親。

這一退可好,前方抵擋的捻子立刻慌了手腳,不知是否是全軍撤退,而正面攻擊的蒙古兵頓時氣勢大盛,捻軍已經隱隱的露出支撐不住的架勢。

僧格林沁見狀,心中大喜,連忙摧動全部兵力發起猛攻,他自己也親自執刀上陣。這麼一來,捻子更是叫苦不迭,片刻之後,捻軍全軍已成潰敗之勢。

“殺!一個不留!”僧格林沁看到捻子不再阻擋,開始逃命,立刻高聲下令。

包括韓老萬自己在內,所有捻子都知道大勢已去,趕忙調頭逃跑。捻軍此刻失去了指揮,向哪個方向逃命的士兵都有,反正只要離開這裡,他們就能混入民間,到時候就能保住小命。

僧格林沁又將大軍分成數股,追殺潰敗的捻軍。僧王自己帶領數百親兵去追殺韓老萬。

韓老萬此刻如喪家之犬一般,帶着一百多人向北急速逃竄。僧格林沁率領親兵也絲毫不放棄,向北狂追,誓要將這爲禍天下多年的捻子魁首殺掉。

蒙古馬快,追了兩個時辰,僧格林沁帶着數百人終於追上了韓老萬的逃兵。蒙古人都善騎射,看到距離近了,僧格林沁親自彎弓搭箭向前方敵軍射去。

“嗖!”僧王一箭就射中一個捻子,箭羽正中左胸心臟處!

中箭的捻子痛的大嚎一聲,然後接跌落馬下,眼見是活不成了。

僧王一箭建功,蒙古兵士氣大振,一邊縱馬狂奔,一邊彎弓搭箭。這些騎兵都是僧格林沁麾下的科爾沁騎兵。蒙古兵自幼在草原長大,會走路就會騎馬,七八歲就會射箭,所以講起騎射來,蒙古人絕對是天下第一。

在蒙古兵的弓箭打擊之下,韓老萬的一百多人轉眼就只剩下五六十個,韓老萬心中大驚,自知難以逃脫,不禁大吼道:“你們斷後,我先走!”

韓老萬可不是什麼義士,局勢危急,他只想讓手下幫其抵擋一陣,好讓他逃跑。韓老萬此言一出,徹底的傷了忠於他的將士的心。不少人心中暗罵,立刻撥轉馬頭,向其他方向逃去!清軍的目標是韓老萬,和他在一起更加危險!衆人心中暗道,既然韓老萬不顧兄弟之情,那我也不和他一起送死!

當然,也有十幾個人是韓老萬的死忠,這些人聞言,立刻調頭去和蒙古人拼命,想要掩護韓老萬逃脫。

只不過這只是螳臂當車罷了,上百隻箭枝射來,他們全部被射成刺蝟,連一分鐘都沒抵擋。

僧格林沁看着前方兩三百米處韓老萬那拼命逃命的身影,心中冷笑,提起五擔鐵弓,將其拉滿,嗖的一聲,羽箭如同流星一般急速向前射去。

“啊!”韓老萬一聲驚呼,箭羽正中心口,人也跌落馬下。

衆蒙古兵連忙縱馬衝上前去,補上幾刀,將其徹底砍死。

“哈!哈!哈!哈!”僧格林沁仰天大笑,只覺得大勢已定,猖獗十餘年的捻子終於要覆滅了!

最大的黃旗覆滅了,黑旗也覆滅了,現在藍旗也覆滅了!只剩下白旗和紅旗知不是強弩之末罷了,三日之內,朝廷四十萬大軍抵達蘇北,捻子如何抵擋?

民間有個說法,叫做“北僧南曾”,指的就是——北方的捻子,主要由僧格林沁對付,南方的長毛,主要由曾國藩對付。僧格林沁剿捻十年,頭幾年眼看着捻子越剿越多,心中覺得對不起皇上的隆恩,現在捻子終於要徹底被剿殺乾淨了,僧格林沁覺得今生無憾了!

將韓老萬的首級割了,又打掃了一下戰場,看看太陽已經偏西,僧格林沁招呼衆親兵一同往回返。

剛剛取得大勝,衆人心中都喜不自禁。追韓老萬追了許久,馬都累了,蒙古人愛馬,既然現在也不着急了,衆人索性都牽着馬,一邊說笑,一邊慢慢悠悠的往回趕路。

走了兩個多時辰,大約晚上十點多鐘,僧格林沁帶領數百親兵到了某處不知名的地方。這附近都是平原,適合耕作。雖然是戰爭年月,但是老百姓還是要過日子的,在這裡一眼望去,都是看不見邊際的糧田。

今晚是農曆十五,月亮正圓,遙遙望去,地裡有麥子、有高粱、有玉米,一陣輕風吹過,麥田泛起波浪,沙沙之聲悅耳至極。遠遠望去,美不勝收。

僧格林沁一邊走,一邊暗想:“剿滅了捻子,再剿滅長毛,天下就安定了。希望以後年年都如現在一般的大豐收。這樣的話,只需十年,就能重現康乾盛世啦!”

僧格林沁正幻想着未來的美好時光,突然僧王耳朵一動,“嗡!”的一聲傳來!

僧王征戰多年,對這箭羽之聲敏感至極,聽到弓弦聲之後,僧格林沁想都沒想,立刻向右方倒去。

wωω_ Tтkā n_ C〇

爲何向右,而不是向左?因爲凡是擅長射箭的,必然會瞄準心臟進行射擊,只有這樣才能一招見效。心臟在左胸,所以弓箭也是瞄準左胸射的。如果向右躲避,只需偏開二三十釐米就可以讓全身都躲開,但如果向左躲避,則需要再多閃避十多釐米。

不要小看這十多釐米,關鍵時刻,這就是一條命!

這射箭之人本領極高,這箭射的既準又狠,僧王反應如此之快,竟然也沒有躲開!

“啊!”僧王左臂一痛,不禁發出一聲怒吼。

雖然讓心臟躲開了暗箭,但是因爲偷襲之人距離僧王太近,導致僧王躲閃不及,羽箭射中左臂。也幸虧僧王是向右到,如果是向左,這箭可就射中他的右胸了!

僧王一聲怒吼之後,就看到無數羽箭反射着月光向衆蒙古兵們射來!

敵襲太過突然,蒙古兵們都沒有反應過來,一波攻擊之後頓時就有上百人中箭。

僧格林沁見狀大怒,高聲吼道:“宵小之輩只會偷襲,有本事出來和本王一戰!”

好似響應僧王的怒吼,玉米、高粱等糧田中衝出七八百人,執刀提槍直奔清軍殺來。有幾個像是頭領的,目標更是直指僧格林沁!

僧王此刻處於暴怒的狀態,看到有人竟然敢來捋虎鬚,試圖挑戰他的威嚴,立刻拔出腰間佩刀,一咬牙,將橫穿左臂羽箭的前後兩頭砍斷,只剩一小節留在臂內。隨後便提刀向前,去戰來襲的數人。

這幾人爲首的一個約莫三十餘歲,面目俊朗,身材高大,僧格林沁覺得有些眼熟。

“僧賊,今天讓你死個明白!我乃是捻軍盟主張樂行之侄張宗禹是也!”敵將高聲叫道。

僧格林沁聞言,恍然大悟,這張宗禹和張樂行面容有幾分相似,所以他纔看着有些眼熟。

原來張宗禹當初被擊昏,然後被數百親兵帶着逃跑。等他醒來之後,才發覺已經到了江蘇境內。張宗禹連忙派人四處打探情況,這才得知張樂行已經被俘,僧格林沁往山東去追韓老萬去了。

張樂行的罪名,已經大的不能再大了,一旦被抓獲,只有死路一條。張宗禹雖然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但是再笨也知道,張樂行肯定是死了。

張宗禹報仇心切,率領捻軍黃旗剩下的這七八百人直奔山東殺去,要找僧格林沁報仇。等他們到了韓莊鎮,張宗禹才得知僧格林沁已經率領數百人往北去追韓老萬了。張宗禹估計,僧王斬殺了韓老萬之後,必定會原路返回,所以纔在僧王必經之路的糧田之中埋伏。

張宗禹自己都沒想到運氣這麼好,僧格林沁帶人路過這裡的時候正是晚上,而且又有微風吹的麥田沙沙直響,對於隱藏十分有利。而且蒙古騎兵們也罕見的沒有騎馬,而是步行返回。要是蒙古兵們在馬上狂奔,偷襲的效果就要小的多。

張宗禹看到僧王走到附近,距離他不足三十米,準備一箭取他性命,爲自己叔父報仇。但是張宗禹沒料到僧格林沁竟然厲害到如此地步,只聞弓弦之聲就能在剎那間反應過來,躲過這致命一擊。

雖然兩方是仇敵,但是張宗禹仍然對僧格林沁的本領歎服不已,心中暗道,滿蒙第一名將果然不虛!

僧格林沁聽到張宗禹自曝門戶,不禁大叫道:“小賊,你既然自己找上門來,本王就送你下去和你叔叔團聚!”

張宗禹聞言也不廢話,挺起手中槍就去戰僧格林沁,跟着他的三個捻軍年輕將領也紛紛上前,準備四人合鬥僧格林沁!

一人手執砍刀當先殺到,提刀就奔僧王面門劈去。僧格林沁心中冷笑,提起手中刀向上撩起,將此捻將的刀格擋住。

“嘣!”一聲巨響,捻將的砍刀竟然被僧王砍斷!

僧格林沁手中鋼刀乃是天下間少有的利器,捻將手中的不過是尋常武器罷了,相撞之下,怎能不吃虧?

那捻將萬沒想到武器竟然一個照面就被廢了,不禁一愣。他這一愣神,僧王正好趁機將撩起的鋼刀往前一送。

“噗!”僧王一刀正中捻將脖子上的大動脈,鮮血立刻狂噴。

“宗民!”張宗禹一聲悲呼。

這捻將正是張宗禹的胞弟張宗民。

“僧賊,老子和你不共戴天!”張宗禹面容扭曲,發出怒吼,提起長槍去刺僧格林沁。

張宗禹的本領也高,而且力氣也大。他這杆長槍重七十二斤,爲精鋼打造,槍身有成人的手腕那麼粗。僧格林沁的刀雖然鋒利,但是也絕對砍不斷這麼粗的長槍,所以張宗禹敢直衝直撞。

張宗禹一衝上去,另外兩員捻將也連忙躍入場中,三人合鬥僧王。

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257章 交易第5章 兵進廣州第54章 夜談(下)第242章 奪門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97章 麻煩第188章 投誠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78章 北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83章 初戰(下)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34章 朝陽門第327章 風俗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54章 夜談(下)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05章 回家第328章 驚變第328章 驚變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50章 渡江第6章 城破第22章 廣州城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53章 夜談(上)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2章 大成國第289章 輸血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5章 兵進廣州第182章 初戰(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52章 擒獲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46章 巷戰第231章 全才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124章 小宮女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94章 入京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197章 麻煩第166章 大敗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96章 挑撥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46章 巷戰第246章 巷戰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92章 埃米爾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92章 埃米爾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2章 龔氏父子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19章 家法最終章中華帝國第346章 歇多萬第81章 局勢變化
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257章 交易第5章 兵進廣州第54章 夜談(下)第242章 奪門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97章 麻煩第188章 投誠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78章 北上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83章 初戰(下)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34章 朝陽門第327章 風俗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54章 夜談(下)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05章 回家第328章 驚變第328章 驚變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50章 渡江第6章 城破第22章 廣州城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53章 夜談(上)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2章 大成國第289章 輸血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5章 兵進廣州第182章 初戰(中)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52章 擒獲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46章 巷戰第231章 全才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124章 小宮女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94章 入京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197章 麻煩第166章 大敗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96章 挑撥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46章 巷戰第246章 巷戰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92章 埃米爾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92章 埃米爾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2章 龔氏父子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19章 家法最終章中華帝國第346章 歇多萬第81章 局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