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縣,在李世民主動撤退之後,便成了隋軍臨時指揮所。
楊浩看着手中,蘇定方從馮翊郡送來的軍報,沉吟着,說道:“看來李世民是想要集中力量,打一場長安保衛戰了!”
“李世民此人,是唐軍之中,最能征善戰的將領,不容小視。此人善於偷襲糧道,當初在河東,與宋國公大戰,曾經一度偷襲定楊軍糧道!”
“但,潼關入關中,幾乎一條直線,李世民想要偷襲糧道,就難上加難。”楊浩緩緩說道。
“陛下,我軍有投石機,李世民就算堅守長安,只要以投石機投擲,長安又怎麼守得住?”凌敬說道。
“朕只是可惜,當初大匠宇文愷奉命建造此城,本是想要大隋江山永固,不料卻被反賊竊取。”楊浩說着,揉了揉眼睛。“不過如今李淵遷都武威,帶走了數萬將士,長安雖然還有六七萬之衆,卻不是敵手。”
就在這時,曙光照耀的門庭,傳來匆匆的腳步聲,有人說着:“陛下,李尚書快馬傳來軍文!”
“傳上來!”楊浩說道。
片刻之後,就有心腹侍衛將軍文遞了上來,楊浩拆開一看,說道:“當真是喜事,二哥動作真快!”說着,將軍文遞給了凌敬。
“想不到巴蜀之地,竟然傳檄而定,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凌敬看了,當即站起身來,施禮說道。
“巴蜀雖定,但依二哥之言,冉肇則擁兵數萬,狼子野心之徒,巴蜀之事,必須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啊!”楊浩說着,又說道:“二哥雖然平定巴蜀,但仍滯留夔州,就是有着考慮!”
“但薛萬述、薛萬淑兩位將軍,仍可按照繼續北上,攻打漢中!只要漢中一下,就可以繞到藍田關之後,將武關大軍,解放出來!”楊浩緩緩的說着。本來是想要三路大軍攻打長安,但此時,巴蜀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歸附大隋,就可以四路齊出。尤其是從巴蜀經由漢中,可以取道隴西,截斷李世民萬一戰事不利想要撤退的後路!
“這一戰,李世民必將無路可逃!”楊浩說着。
楊浩並不知道,此時的李世民,正站在長安以東的一處,來回走了幾步,說道:“克明,以你之見,隋軍會在此地駐紮?”
杜如晦瞧了一眼四方,點點頭,說道:“此地依山,又近水源,正是用兵之地。”
李世民聽了,說道:“孤也是如此認爲,那麼,半夜之時,就讓士兵依計而行!此事,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讓隋軍密探給查了去!”
杜如晦點頭,說道:“秦王殿下放心,此事微臣親自督促,斷不會有失!”
李世民走上兩步,示意親兵隨後,朝前走去。杜如晦見了,緊緊跟上。
兩人站在一條小河邊,微風帶着暖意,李世民沉默良久,說道:“想不到,竇軌居然不戰而降!”
“趙郡王被困夔州,許紹此人,本是文帝同學,自然不會一心一意幫助趙郡王,投效隋軍,自然也就不足爲奇了!”杜如晦說着。
“夔州一下,巴蜀精銳,或死或降,成都不過數千精兵,那裡能抵抗?”李世民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在他的心中,還是希望竇軌能夠爲國捐軀,至不濟,也要抵抗一陣子再投降啊!就可以爲他在長安,爭取到一定的時間,從容做出部署。
“殿下,可是憂慮巴蜀一定,漢中危矣?”杜如晦說着。
“漢中,接巴蜀,臨關中,乃是重地!只是,這時,又哪有餘力撥兵守漢中?”李世民說着。
“秦王,只希望長安這一戰,能夠擊潰隋軍主力,這樣,才能挽回劣勢啊!”杜如晦看着河面蕩起的漣漪,緩緩的說道。
“這一戰,孤必將竭盡全力!”李世民說道,目光冷冷。
就在這時,忽然後方,奔來一匹快馬,到了李世民的跟前,說道:“殿下,再過一個時辰,陛下就要出發了!”
“孤已知曉,你回去告訴父皇,孤這就趕過去!”李世民說道。
“遵命!”那人策馬而去。
“走吧!”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帶着親兵,朝着長安城進發。
半個時辰後,就接近了皇城,但他並沒有進城,而是繼續朝着開遠門的方向奔去。那一串長長的、帶着沮喪神色的百官,看着曾經是多麼意氣風發的秦王,在街邊馳騁,依然沒有信心。他們雖然不願,不想去武威,但這個時候,李唐雖然受挫,但要殺他們,還是易如反掌。
“爹!”李世民遠遠的看見父親的龍輦,在隊伍的前端,高聲喊着,躍下戰馬,有些氣喘吁吁。
“世民,你來了?!”李淵的手臂,微微的顫抖,自從他接到華陰戰事的消息,原本蒼老的頭顱,更是白髮蒼蒼!
十指連心,這太子被俘,齊王戰死,對他的打擊,比起河東淪陷,平陽改換門庭,更讓他悲痛欲絕。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他鬱悶,悲憤,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原本虛弱的身子,就更加虛弱了!
“爹!”李世民的聲音之中,有着苦澀。雖然他對前途,還充滿了信心,但父皇就要遠走武威,他的心中,還是不捨。尤其是看到父皇在數日之間,似乎又老了二三十歲,如一個九旬老翁,怎能不叫他心痛?
“世民,你留守長安,一定要小心謹慎啊!若是不敵,就退出關中,去武威!”李淵說道,聲音帶着蒼老。他入據關中之後,雖然納了不少嬪妃,生了不少兒子,但論當打之年的兒子,卻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其他的,都是幾歲的孩童。在這個時候,太子被擒,齊王被俘,李淵的依靠,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了!
因此,就算以前對秦王有多少不滿,在這個時候,都已經隨着“冷”風飄逝了!
“爹,孩兒一定能守住長安,守住大唐的基業!”李世民說着,臉上滿是堅毅的神色。他雖然不想死,但他知道,若是長安一戰失敗,就算他順利的帶兵撤回武威,也只能是等死而已!且不說武威有多荒涼,有多偏僻,只憑那一地的荒涼,抵抗中國之師,就不現實。
更何況,武威四處,多蠻夷,不說突厥、吐谷渾等大國虎視眈眈,恐怕就是稍大一些的部落,就能耀武武威城下,這種大辱是李世民不願看到的!
“好,好!”李淵伸出如枯樹皮一般的手掌,在李世民的肩頭上拍了幾下,緩緩的說道:“爹,等着你的好消息!”
“陛下,良時已到,可以出發了!”裴寂說道。
“出發吧!”李淵說着,轉過頭,一雙渾濁的眼睛,看着李世民,說道:“世民,爹走了!”
“爹,一路小心!”李世民說着,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下邳郡。
楊善會將臨時大營駐紮在地,就是爲了防止輔公祏的進攻。蓋因江淮以北,幾乎是一馬平川,只有山東的大峴山纔有險可守,而在此之前,就只能固守下邳,方纔防止輔公祏北上。楊善會之所以如此篤定,不僅是因爲彭城等地有劉蘭成、孟海公鎮守,更是因爲他認爲,輔公祏要奪河南,必取山東,而守住下邳,就能遏制住輔公祏。
這個時候,已近午時,楊善會邀請了闞陵,在臨時府邸中,喝着小酒。
“楊將軍,陛下讓你守山東,防備輔公祏狗賊,可是你卻駐兵下邳,可是想要主動出擊?”酒過三巡,闞陵帶着醉意,說道。
“闞將軍,依你之見,可否?”楊善會問道。本來,因爲兵力不足的緣故,陛下是讓他守山東,但自從他聽說陛下允了李靖的摺子,讓闞陵前往山東之後,楊善會就將大營遷往了下邳,這個用意,就不難猜出來了。
“陛下讓楊將軍總攬山東,可先行後奏,並無不可!”闞陵明明知道楊善會問的什麼意思,卻故做不知。
“哎,闞將軍,你我皆是爲國效力,何故推脫?難道闞將軍不想爲吳國公報仇了嗎?”楊善會故意以言語激之。
闞陵這才變色,咬牙切齒,說道:“輔公祏狗賊,害我義父,殺我兄弟,這個大仇怎能不報?”
“不錯,闞將軍如此,纔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楊善會說着,沉吟片刻之後,道:“陛下雖然只是讓我守山東,但此時卻不同那時,據密探傳來消息,輔公祏在丹陽(此時的丹陽是建康,今南京)大興土木,致使百姓多有埋怨!”
“此外,楚國公(注)被輔公祏陷害之事,雖然輔公祏刻意隱瞞,但在我軍探子有意宣傳之下,江淮軍幾乎人人皆知!”楊善會說着,猛地灌下一口酒,盯着闞陵。
闞陵在江淮軍中,智勇雙全,自然明白楊善會華中的含義,就問道:“莫非這時陛下刻意而爲之?”
“不錯!”楊善會點頭,夾起一塊豆腐,扔進嘴中,說道:“陛下知道楚國公被害,本有心立刻南下,爲楚國公報仇,但你也知道,陛下策劃關中事宜,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絕對不會因爲此事而使陛下的計劃發生改變!”
闞陵聽了,也是點頭,畢竟陛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其不意奪下武關,正是三路齊攻長安之際,怎能半途而廢?
楊善會卻是繼續說道:“陛下讓我守山東,本來是爲了防止輔公祏北上,但輔公祏此人,居然忙着在丹陽稱帝,沒有北上,這就證明,他已經不是當初的輔公祏了!”輔公祏自然還是輔公祏,楊善會的意思,卻是輔公祏因爲掌握了江淮軍,大權在握,使得他喪失了原有的機敏。
當然這或許也怪不得輔公祏,就如李密,楊玄感起義之時,他獻出上中下三策,以上策長驅入薊,中策西行入關,下策攻打洛陽。但當他成爲瓦崗大當家之時,卻是一心一意攻打洛陽,這其中,就有各種因素了。此時的輔公祏亦然。
“輔公祏不北上,就錯失良機!而江都各郡,飽經戰火,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百姓自然是思安。輔公祏大興土木,激起民怨,並不奇怪!”
“雖然我軍不多,但聽聞闞將軍在江淮軍中,聲望甚高,這個時候進攻,就是最好的機會!”楊善會說道。
闞陵聽了,也是豪氣縱聲,說道:“楊將軍有命,豈敢不從?”他本就爲父報仇心切,恨不得手刃輔公祏。
“如此甚好,稍後就修書一封,稟告鼻息去啊!”楊善會說着,一口喝盡烈酒。
注:好吧,我糾結了。歷史上,杜伏威是被李淵封爲“吳王”,爲毛杜伏威出來的時候,我寫的是“楚王、楚國公”?汗啊,將錯就錯吧!不要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