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孤城

洛河水,順着偃師城南端繞了一個圈之後,悠悠的向東流去,然後又匯入了大河,奔騰到海。

就在昨日黃昏時分,洛河水位突然暴漲,這種異象自然引起了楊浩的注意,派人探查之後,卻是發現尚有幾具鄭軍的屍首,被泡得全身浮腫,已經斷氣了。從這樣的情形來看,楊浩已經猜到了一些了,想不到,徐世勣居然用水淹的辦法。

而就在稍晚一些的時候,時間剛進子時,就接到了徐世勣的情報,詳細的記錄了金鏞城一戰的情況。

“盧照夕?”楊浩沉吟,初唐四傑之中有個盧照鄰,只是不知道這兩人有什麼關係?不過隨後,拋開這個念頭,關注起戰報起來。

鄭軍總計兩萬人,溺死者至少上萬,因爲尚有一些人尋不到屍首,但是計算出來的,是大約有萬餘人,俘虜七千人,餘下的缺口,應該就是朱淕以及兩軍對陣時被隋軍斬殺的士卒。而自己,則損失不到兩千,這樣的戰績,可以說是不錯。這不是擊潰戰,而是近乎於殲滅戰了。

這些俘虜,留着,會消耗糧食,而且不可用,忠心度大打折扣。至於斬殺,卻不可取。奪取洛陽之後,楊浩的目的就是要遷都洛陽,從而可以更好的掌控中原,明帝建造東都,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如果斬殺,洛陽民心不穩,想了一想,讓人安排這些士卒,前去武安郡,還是挖礦。河北的武器較爲精良,就是因爲燃料是石炭,燃燒的溫度高,打造出來的鐵,雜質少,雖然還比不上鋼,卻比一般的鐵要好上許多。

本來河東多石炭,楊浩是知道的,後世中,山西的存煤品質好,易開採,多是淺層開採,成本低廉,短期內就可以投入使用,比起印象中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的煤礦,有着巨大的優勢。

只是,河東初定,石炭這種東西,一定要掌控在政府的手中,以避免世家取得開採權,那便是暴利。政府開採,同時設立有效的監督機構,反腐倡廉,儘量避免有人利用石炭大做文章,甚至是暗中賣給李唐。因此,楊浩並不急於開採,只要邯鄲一帶的石炭礦藏,能夠及時生產,在這個時代,就足夠了。

七千俘虜,就是押送至武安郡,這樣不僅沒有屠殺的罪名,還可以開採所需的石炭,一舉兩得。前番,河東的戰俘,表現良好的,又是河東人士的,有的被放回,有的則就任小組長、小隊長之類,情況比起一般的工人,要好上許多。

如果產量高,所在隊又不死人,表現忠心良好,那些人還可以逐步提升,畢竟日後,若是天下大統,開採石炭,就要出現變化。那時候,除非是擄獵高麗人,尚或是突厥人,尚或是吐蕃人、西域人,纔可能有戰俘。而光憑戰俘,遠遠不夠,那就要在百姓之中,招收民工,進行全國大開採。雖然大量燃燒石炭,也有缺點,只是那是工業化必須的一步,楊浩沒有想着能夠改變多少,例如他心中的那些制度,仿效西方的內閣,君主立憲等等,那些都是不可取,太超越了。

明帝只是科舉,就鬧得世家離心,只要能夠將這一制度穩定,原本的李唐立國近三百年,如今的隋也並非不可能。當然那一切,是建立在君明臣賢的基礎上,若是出現一兩個陳後主,說不定幾代就玩完。不過他也管不到那麼多,只要自己這兩三代內,不重用胡人,那就成了。

契丹漢化,建立大遼,成爲宋的大敵,後來的女真也是如此。就是前朝北魏,也是極度漢化的政權,還一度將位於大同的國度遷到洛陽,就是爲了更好的控制中原。當然那些已經過去或還很遙遠,只有那將大唐推向衰敗的安史之亂,就在這數代之內,防微杜漸,不得不防。

寫好書信,讓人遞往金鏞城,楊浩這才舒展了一下雙臂,站起身來,微微沉吟之後,說道:“叫凌敬來,朕有事要問。”

守在門外的親兵回答着,腳步聲響起,不過只是片刻,那腳步聲又回來了,一人說着:“陛下,凌大人到了。”

楊浩微微吃了一驚,旋即想到應是恰好凌敬有事,要不然也不會來的如此之快,於是便道:“請他進來!”

凌敬進來,躬身道:“陛下。”

“不必多禮!”楊浩說着,又道:“如今金鏞城已下,朕決定這兩日就兵發洛陽,愛卿以爲如何?”

凌敬一愣,道:“看來陛下已經知道消息了,此時進兵,正是良機!”

楊浩眼神一凝,略作思考,忽然笑道:“莫不是劉蘭成有了消息!”

凌敬也是笑着,楊浩如此說,應該是還沒有接到消息了,於是從袖中取出軍文,道:“陛下,這是快馬傳遞而來的。”

楊浩接過,打開一瞧,頓時笑道:“想不到劉蘭成居然奇襲潁川,那孟海公兵臨許昌,許昌居然不戰而降,實是運氣好到了極點。”

“那是陛下洪福。”凌敬說着,想了一想,又道:“陛下,劉蘭成部既已攻下潁川。薛萬述、薛萬淑兩位將軍在山東剿匪也差不多了,不如讓薛萬述守樑郡,薛萬淑守彭城郡,再讓孟海公奪取潁川郡諸縣,乘勢奪取南陽,威脅武關。”

楊浩沉吟,從南陽盆地往西北,就是武關,而出武關,走青泥,就可以進長安。李唐有地利,這統一天下一戰,必定是長安一戰,只要奪取了長安,李唐氣數就已經盡了,哪怕是逃到巴蜀,也就無所作爲了。

只是如今武關在李唐手中,想要奪取,尚有些困難,不過只要奪取了南陽郡、淅陽郡,李唐就算想要偷襲,也無可能。李唐自武關出,尚有連綿百里的羊腸小道,通往內鄉、菊潭,要想通過,並不容易。

“如此,甚好!”楊浩笑着,心中卻暗自有了提防之意。劉蘭成也就罷了,主要是孟海公,雖然投降,可是手中握有重兵,不得不防。只是,如此功勳之人,倒不好輕易斬殺,等到中原平定,詔他入京,封一個沒有實權的高官,那就成了。只消半年,他的那支兵馬就能被大隋消化。

李淵老謀深算,也正是這樣的考慮,所以帶兵的均是李唐宗親,輔以能人,避免大臣功高震主,有異心。只是,李淵卻是想不到,歷史上,李世民最終發動玄武門之變,成了皇帝,就是宗親領兵,位高權重的結果。不過那是李淵老了,如今楊浩年輕,自然不會有這樣的後果,而且隋楊宗室,在江都兵變,死傷差不多,基本沒人可用,也就一個燕王,此外還有楊恭認,齊王楊暕的遺腹子楊政道則不過兩歲,還小,僅這幾人而已。

兩人正說着,有人進來,恭敬的遞上軍文。這一次,讓楊浩眼前一亮。這是一個好消息。

一間大殿內,忽然“呯!”的一聲響,一張佈滿了老繭的手掌,狠狠的敲打在案几之上。案几雖然沒有壞,可是上面的碗碟卻是因爲震動而跌落案几,發出幾聲脆響,裂成了數塊,裡面的吃食,灑滿了一地。

手上青筋暴露,一根根很是讓人觸目驚心。這隻手掌,很明顯屬於一名武者。此刻,這人按着起伏不已的胸口,臉色忽白忽紅,顯然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陛下,還請息怒啊!”一名老太監說着,慌忙跪在了地上,身子不停的顫抖着。龍顏一怒,自然是非同小可。

“該死,這朱粲在做些什麼,到達金鏞城,不過兩日,居然就城破身死,朕所託非人,所託非人啊!”王世充說着,眼中佈滿了血絲。

金鏞城一失,洛陽就成了孤城一座,即使南方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是遠水難解近渴,更何況,襄陽等地,還有其他勢力虎視眈眈,王弘烈動兵不得!

不過,似乎還有更不好的消息。帶來這個消息的,是新晉的太尉荊王王行本,在雲定興死後,王世充任命他接任太尉。

只見荊王王行本的神色之間,甚是驚慌,走了進來,瞧見王世充的摸樣,就有些疑惑。王世充爲什麼發怒,王行本自然知道,只是,這個消息,也很重要啊!早些告知,還可是及時的做出相對應的部署。

“陛下!”王行本硬着頭皮,雖然王世充是他叔伯,可是君王一怒,尚殺子殺妻,一個侄兒算什麼?

“哦?行本,有什麼事?”王世充按捺住怒氣。他瞧見了王行本的臉色有異,可是還有什麼消息比起金鏞城的失守更爲可怕,更讓人擔憂呢?

“陛下,田瓚叛變,廣成、伊闕、太谷三關淪陷。”王行本說着,臉色一片死灰。

“什麼?你再說一遍!”聽到這個消息,王世充頓時瞪大了眼睛,絲毫不顧及風度的上前,一把抓住了王行本,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陛下,田瓚叛變……”王行本略微遲疑了一下,說着。

但是他的聲音還沒有說完,就被王世充突然打斷了,口中說着:“朕不信,朕不信!”說着哈哈大笑起來。

金鏞城失守,已經是很不好的消息了,可是田瓚的突然叛變,雪上加霜,讓王世充遭受了更大的打擊。如果田瓚早些時日叛變,不過是丟失淮安郡等地,鎮守襄陽的王弘烈必然會出兵討伐,可是如今,居然連奪三關。這個消息,還真是讓人措不及防,洛陽就完完全全的成爲孤城一座了,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支援。就是洛口、回洛兩大糧倉,也已經落入了隋軍之手,就算是隋軍只圍不攻,等洛陽糧盡,就是陷落的時候了。

王世充淒厲的笑聲充斥在大殿之中,步步爲營,比起當初李密的攻略更爲謹慎,完全斷絕了所有的援軍。這是將他往死路上逼啊!

“陛下,陛下,洛陽城中尚有四萬精銳,還可一戰!只要李唐援兵趕到,未必沒有反敗爲勝的機會啊!”王行本說着,急忙的進諫。不管怎樣,王氏一門,與王世充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如果王世充就此崩潰,太子又是無才無德之人,一定不能約束羣臣,那時候,洛陽纔是真正的危險。

可是王世充充耳未聞一般,猶自笑着,聲音帶着淒涼,他年紀已經大了,進取心已經不如當初了,或許,是當上了帝王之後,錦衣玉食磨滅了他的鬥志?笑聲,良久才停了下來,坐在一根柱子旁,雙眼有些迷離。

在這一刻,他想到了許多,往事,在這一刻,又從他的腦海中浮現。

他的祖上,本是西域胡人,他的父親年少時,隨父親改嫁到王家,因此改姓爲王,後來,走上仕途。而王世充也因此受到照顧,因父蔭被任爲左翊衛。大業末年,天下大亂,善於察言觀色的他想盡了辦法,討好楊廣,這才逐步掌握了兵權,並在平定各地反叛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更因在雁門一役中,良好的“演技”而獲得了楊廣的青睞,還親賜他美酒。

後來,薛世雄七裡井神奇的被竇建德擊敗,他才逐漸掌握了洛陽的軍權,併成功的兵變,擊敗了李密,成爲洛陽朝廷的實際第一人。

那個時候,他連連取勝,正是春風得意之際,只覺得天上地下,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難住他王世充了。於是,羣臣之中,尤其是他的心腹,韋節、楊續、段達,這些人,紛紛勸他自立爲帝。

那個時候,李淵已經稱帝,擁有關中河東,此外還有巴蜀;而他王世充幾乎將中原佔據,東到大海,南抵長江。洛陽以東,除了山東幾個擁有一兩個郡的小勢力之外,就沒有什麼大的敵人了。

面對羣臣的勸阻,他頓時就心動了,成爲帝王,也是他心中的所想啊。於是,他授意一個叫做桓法嗣的道士,爲他解釋了一番,總之是王世充順應民意,取代隋楊,正是大勢所趨。

他心動了,雖然還有河北強敵,可是那時,河北尚有外敵,涿郡羅藝,恆山郡的李神通,更有突厥人在北部虎視眈眈,讓王世充終於下定了決心。

於是,雲定興、段達等小丑紛紛露面,勸說皇泰帝下詔,禪讓於王世充。皇泰帝雖然年輕,可是卻頗有氣節,高聲怒斥,大義凜然的氣節,使得段達等人惶惶而退。於是,王世充就幽禁了皇泰帝,自編自導自演了“禪讓”的好戲。

他做上皇帝之後,雖然也想着做一個明君,可是他的所作所爲最終卻成爲了笑談。只是,在別人看來是笑談,但是王世充的心中,卻不是這樣,他渴望着成爲千古一帝,年號“開明”,是啊,他的心中多麼希望,大鄭能夠在他的開明領導下,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啊!屆時,統一中原,秦皇漢武,也不過是如此。

可是,所有的希望,在這一刻似乎破滅了,鏡花水月。就算虎牢關失陷的時候,他仍然充滿了信心,可是後來的戰局,發展的對大鄭越來越不利了。函谷關失去了,金鏞城失去了,南方的各個屏障也失去了。無論是李唐,還是王弘烈,都被隋軍佔據的關隘截斷了,根本無法支援洛陽。

他有些絕望了,心中充滿了各種情緒。是悔恨嗎?或許吧,當初,他深受楊廣的寵信,如果一意匡扶隋室,就算河北崛起,他至少也可以做一個重臣、忠臣,高官厚祿,享用不盡啊!

可是,這一切,隨着他的稱帝都已經無可挽回了。以前,他還想着抵抗,抵抗。可是已經陷入了這種困境,他確是有些心亂如麻了。

投降,是萬萬的不能,可是隋軍已經勢大,這樣的困境,比起當初李密圍困洛陽還要艱苦,時也,運也。天不助我王世充啊!

突然,王世充的眼前一亮,似乎抓住了什麼似的。他想起了一個人,那個人,當初不滿楊浩的封賞,因此決意投降王世充,可是如今,情形已經變得如此糟糕,那個人還會投奔大鄭嗎?只是不管怎樣,那可是最後的機會啊!

就像一個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王世充拼命的想着對策。雖然他剛剛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可是他畢竟是武將出身,心智堅強,和李密數戰數敗,也不曾放棄,並最終取得了勝利,由此觀之,王世充的性格堅毅。

如果,在天下大亂之際,楊廣能夠有王世充屢敗屢戰的堅毅,迴轉長安,甚至在李密圍攻洛陽的時候,迴轉洛陽,即使李淵佔據了關中,勝負也未可知啊。只是,楊廣不是王世充,面對失敗,他就如鴕鳥一般,縮回了江南,開始荒淫起來。

王世充研究楊廣甚深,要不然也不會在短短的幾年就取得了楊廣的信任。面對困境,他在經過思考之後,決定放手一搏,就像當初只有兩萬人,也仍然主動出擊,攻打李密一樣。荊王說的沒錯,全力一搏,勝負尚未可知啊!

只是,光靠洛陽還不夠,還需要那人的幫助。

想到此,王世充的聲音響起,在空寂的大殿很是突兀:“荊王。”

王行本一愣,剛纔他看到王世充楞了半天,思考良久,正要退下,這時聽到王世充喊他,忙道:“陛下,臣在。”

“你讓那人速速起兵,截斷隋軍歸路。”王世充說着。

wωω▲ ttκǎ n▲ C○

王行本知道這事,只是,如今隋軍已然勢大,那人還會如約反叛嗎?這,在王行本看來,似乎有些不可能啊,除非那人失心瘋。

“陛下,如今……”他想要勸阻。

“你去辦理就是!”王世充說着,臉上已經逐漸變得堅毅起來。不管那人會不會改變主意,那是如果是真,大鄭就憑空得到一個助力,就算那人反悔,也不會損失什麼。這樣的事情,總要試一試。

“是,陛下!”王行本答應着,然後瞧了一眼王世充。

“你就去辦理吧!朕想靜一靜!”王世充揮揮手,看着王行本下去,站起身來,慢慢的走着,想着對策。

就是此時,偃師。

楊浩卻是笑道:“想不到田瓚有驚無險,還是奪下了太谷關。”

凌敬也笑着,道:“那太谷守將雖然謹慎,可是伊闕、廣成已經被田瓚襲取,就剩下一個太谷,也是無濟於事。”

“太谷守將被斬殺,田瓚留兵兩千,餘下一萬五千,剋日就會進發洛陽。”楊浩說着。

“陛下,讓田瓚派一偏將,由伊闕而出,即可攻取宜陽,從而與新安一帶互爲犄角,正是防備僞唐的一道防線。”凌敬獻計。函谷關,不容有失,如果一旦被李淵奪取,就可時刻窺視洛陽,就算是攻打不下洛陽,只要以輕騎騷擾,也讓人頭痛。

“說的極是。”楊浩想着,輕輕的叩着案几,又道:“黃君漢的一萬步卒已經到達函谷關,就讓羅士信領兵五千,奪取新安。”新安與漢函谷關不過數裡,此刻,想來新安縣定然也是知道隋軍已經攻取了漢函谷關了,奪取此地,漢函谷關就更爲牢靠。

“陛下,依微臣之見,兵進洛陽,勢在必行了!”凌敬點點頭,頗爲認同楊浩的計劃。

“全軍休息已經有數日,士氣應該也有所恢復。船隻也收集完備,傳令下去,明日渡河!”楊浩說着,本來,還想要等上幾日,如今接到田瓚的消息,就可以提前了。早日平定中原,就有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若是連續鏖戰,軍心就會不穩,這是大忌。

“是,陛下,微臣這就交代下去!”凌敬說着,退下。

“洛陽,朕回來了!”楊浩輕聲念着,喝下了一口溫暖的茶。

第七十七章 偷城(下)第六十三章 暗涌(五十五)第一百零四章 洛陽攻略(十四)第五章 冰釋第三十三章 戰華陰(下)第五十四章 暗涌(四十六)第一百章 洛陽攻略(十)第二十三章 驚變(下)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的計謀(中)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七十九章 取城(上)第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冬日的決定(二)第十四章 配婚第六十八章 暗涌(六十)第三章 河東的對峙第十八章 李密第八十五章 定幽州(三)第八十章 暗涌(七十二)第三十章 計中計(下)第二十四章 來使(上)第五十一章 長安之戰(一)第九章 暗涌(一)第三十五章 奇襲(下)第十一章 亂象第七章 城破(下)第十八章 李密第三十四章 暗涌(二十六)第六十六章 暗涌(五十八)第四十五章暗涌(三十七)5500大章求票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的計謀(中)第四十六章 饒陽第五十二章 末路第十二章春天戰事(上)第十二章 暗涌(四)第八章 雪花第一百零六章 冬日的決定(七)第十章 煞星第四十六章 奸計(下)第四十章 暗涌(三十二)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六)第三十六章 定巴蜀第三十四章 試探第五章 襄陽(下)第五十章 毒氣第六十七章 突厥南下(四)第四十九章 餘杭之戰第八十六章 定幽州(四)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冬日的決定(四)第二十三章 掛帥第二十章 水淹(下)第二十九章 剿匪第六十九章 暗涌(六十一)第六十六章 突厥南下(三)第五十三章 長安之戰(三)第九章 李大亮的敗亡(下)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五十七章 暗涌(四十九)第十章 高唐(上)第二十四章 信都第八十章 取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冬日的決定(七)第六十一章 暗涌(五十三)第五十六章 暗涌(四十八)第三十一章 巡視第十二章春天戰事(上)第十三章 過年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七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章 洛陽攻略(十)第三章 河東的對峙第十八章 明修棧道(五)第三十九章 部署第五十一章 暗涌(四十三)第四十五章 奸計(上)第八十八章 定幽州(六)第十章 高唐(上)第六十六章 突厥南下(三)第五十二章 固安第七十七章 暗涌(六十九)第一章 紛亂第九十六章 洛陽攻略(六)第三十六章 搶糧第四十七章 深澤(中)第五章 來整第五十三章 暗涌(四十五)第三十三章 中計第四十三章 李靖第四十七章 深澤(中)第一百零八章 洛陽攻略(十八)第五十六章 暗涌(四十八)第一章 杜伏威第八十四章 取金鏞(中)第十三章 殺匪第十三章 江都兵變(下)第三十章 殺官第二十四章 潼關之戰(上)第一百章 冬天的決定(一)
第七十七章 偷城(下)第六十三章 暗涌(五十五)第一百零四章 洛陽攻略(十四)第五章 冰釋第三十三章 戰華陰(下)第五十四章 暗涌(四十六)第一百章 洛陽攻略(十)第二十三章 驚變(下)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的計謀(中)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七十九章 取城(上)第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冬日的決定(二)第十四章 配婚第六十八章 暗涌(六十)第三章 河東的對峙第十八章 李密第八十五章 定幽州(三)第八十章 暗涌(七十二)第三十章 計中計(下)第二十四章 來使(上)第五十一章 長安之戰(一)第九章 暗涌(一)第三十五章 奇襲(下)第十一章 亂象第七章 城破(下)第十八章 李密第三十四章 暗涌(二十六)第六十六章 暗涌(五十八)第四十五章暗涌(三十七)5500大章求票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的計謀(中)第四十六章 饒陽第五十二章 末路第十二章春天戰事(上)第十二章 暗涌(四)第八章 雪花第一百零六章 冬日的決定(七)第十章 煞星第四十六章 奸計(下)第四十章 暗涌(三十二)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六)第三十六章 定巴蜀第三十四章 試探第五章 襄陽(下)第五十章 毒氣第六十七章 突厥南下(四)第四十九章 餘杭之戰第八十六章 定幽州(四)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冬日的決定(四)第二十三章 掛帥第二十章 水淹(下)第二十九章 剿匪第六十九章 暗涌(六十一)第六十六章 突厥南下(三)第五十三章 長安之戰(三)第九章 李大亮的敗亡(下)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五十七章 暗涌(四十九)第十章 高唐(上)第二十四章 信都第八十章 取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冬日的決定(七)第六十一章 暗涌(五十三)第五十六章 暗涌(四十八)第三十一章 巡視第十二章春天戰事(上)第十三章 過年第二十九章 童山(五)第七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章 洛陽攻略(十)第三章 河東的對峙第十八章 明修棧道(五)第三十九章 部署第五十一章 暗涌(四十三)第四十五章 奸計(上)第八十八章 定幽州(六)第十章 高唐(上)第六十六章 突厥南下(三)第五十二章 固安第七十七章 暗涌(六十九)第一章 紛亂第九十六章 洛陽攻略(六)第三十六章 搶糧第四十七章 深澤(中)第五章 來整第五十三章 暗涌(四十五)第三十三章 中計第四十三章 李靖第四十七章 深澤(中)第一百零八章 洛陽攻略(十八)第五十六章 暗涌(四十八)第一章 杜伏威第八十四章 取金鏞(中)第十三章 殺匪第十三章 江都兵變(下)第三十章 殺官第二十四章 潼關之戰(上)第一百章 冬天的決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