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喘息之機

整個大明,最先意識到朝廷處理林純鴻失策的不是別人,正是縱橫四海的軍閥鄭芝龍!

作爲遊離於大明體制之外的軍閥,鄭芝龍觀察大明局勢的角度與林純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畢竟,兩人都在考慮如何鑽朝廷的空子,伺機擴充自己的勢力。如果鄭芝龍與林純鴻能坦誠交流,兩人定然惺惺相惜,互相引爲知己。

不過,兩人關係到此爲止,絕對不會成爲親密的戰友,決定這一切的不是別的,正是利益。

料羅灣大海戰後,損失慘重的荷蘭人無法給予劉香更多的支持,在鄭芝龍與林純鴻的聯合打擊下,劉香日益窘迫。

劉香覆滅在即,鄭芝龍與林純鴻就面臨着海洋利益如何瓜分的問題。當兩家實力相當時,纔有可能達成協議,共同瓜分海洋;而當兩家實力差距過大時,戰爭或許就是唯一的選擇。

鄭氏集團中,鼠目寸光的海寇比比皆是,只看到了張兆、趙和海炮艦不過十餘艘,就產生了一舉消滅趙和海,徹底掌控大明四海的野望。

雖然這種觀點在鄭氏集團中甚囂塵上,不過,鄭芝龍卻一直保持清醒。

“失去了海洋,我們還可以捲土重來,但是,如果失去了陸地,我們只好到處漂泊,做那沒本錢的買賣,最終的命運就是被中央政府剿滅!”這是當初李思明說的一句話,鄭彩轉呈給鄭芝龍,被鄭芝龍牢牢記在了心裡。

這句話原本被用來威脅鄭芝龍,促使鄭芝龍做出讓步,分了一杯羹給林純鴻。但威脅的話有效,正說明這話說的是實情。這句話非常尖銳地告知鄭芝龍,如果與林純鴻互相爭鬥,林純鴻永遠處於戰略優勢地位。

在林純鴻還在荊州與朝廷、匪寇糾纏不休時,鄭芝龍就感到了一絲無奈,更何況,現在林純鴻即將成爲廣東總兵,其戰略優勢更加明顯,兩家真的還是實力差距過大麼?

鄭芝龍作爲軍閥,也在背後長了一雙眼睛,時時刻刻關注着朝廷的動態,當接到兵部任命林純鴻爲廣東總兵的消息時,他正在調兵遣將,將麾下編爲三個編隊,試圖一舉剿滅劉香。

鄭芝龍氣急敗壞,大罵道:“鼠目寸光!鼠目寸光!難怪被賊寇和胡虜折騰得奄奄一息,這樣的朝廷,不滅亡簡直沒天理!”

本來鄭芝龍乃大明唯一的實力派軍閥,卻竄出個林純鴻,不僅在腹心之地混得風生水起,現在還被朝廷派來在鄭芝龍虎口裡奪食,難怪鄭芝龍氣急攻心,大罵朝廷。

鄭芝龍站在府邸穿廊上,望着府內的亭臺樓榭發呆。

當初,鄭芝龍投降朝廷還不超過一年,劉香攻入安平,使鄭芝龍損失了四百餘艘戰船和幾千精熟的水手,差點把他的老底都給揭開了。從那以後,他發誓要保證老巢的安全,不惜投入鉅款,修築安平城。安平城充分借鑑了臺灣島的熱蘭遮城,修築成銃城,這種城不僅能防止對方大炮的轟擊,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易守難攻。

與林純鴻一樣,鄭芝龍在安平城內開府建衙,還修築了連綿數裡的豪華府第。

鄭芝龍深知,林純鴻在海洋上非常難纏,荊州的林氏集團存在一日,林純鴻就可以在海洋上捲土重來。出於對林純鴻和朝廷的瞭解,鄭芝龍怎麼也看不出林氏集團有衰亡的跡象。

該如何應對林純鴻呢?

最終,鄭芝龍決定了戰略方針:既然打不死林純鴻,還不如阻止林純鴻在海洋上崛起。現在,要阻止林純鴻,最好的人選莫過於劉香。

劉香雖然被鄭芝龍壓得喘不過氣來,但對張兆、趙和海來說,依然是個龐然大物,根本無力獨自應對。

鄭芝龍冷笑道:“老子穩坐釣魚臺,坐山觀虎鬥,悶聲發大財!”

“芝虎、芝豹,立即停止向田尾洋進軍……”

鄭芝龍下達了命令,也影響了其他三路人馬,劉香終於獲得了喘息之機,繼續苟延殘喘。

兩廣總督府位於肇慶府,自景泰三年設置以來,至成化元年,才成爲定製。不過,兩廣總督仍然屬於中央官,乃朝廷派出的欽差大臣。如,熊文燦的頭銜應該是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使,總理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

現在侍郎大人熊文燦正在大發脾氣,“亂了,全亂了,兵部亂來一氣,大好局面全部葬送了!”

也難怪熊文燦大發脾氣,本來四路人馬正齊心協力,試圖將窮途末路的劉香最終剿滅,之後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皆大歡喜。

哪四路人馬?鄭芝龍乃主力、福建兵乃一路、趙和海算一路、廣東總兵姚本福也算一路。

哪想到,兵部的一紙任命書,首先讓姚本福撩了桃子,本來姚本福在廣東經營多年,頗有根基,卻被一紙公文調到了甘肅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怨氣可想而知。廣東副將呂天浩及一衆參將,眼見大功告成,卻被兵部空降一個總兵來摘桃子,也是怨氣十足。

可以這麼說,林純鴻還在荊州左右開弓,就已經遭到了廣東衆將的怨恨,前途可謂大大不妙。

更關鍵的是,熊文燦不敢把怒火朝兵部和朝廷發泄,並不代表他能容忍林純鴻這個搶功之人。熊文燦在廣東多年,早已將自總兵以下衆將治得服服帖帖,這林純鴻來了,豈不是要他多費點心思?

熊文燦宦海多年,消息還算靈通,知道林純鴻自募弓兵,帶兵剿匪,立了大功,並在荊州幹了不少逾越之事。朝廷出於防範於未然之意,方纔將林純鴻驅逐至廣東。

這麼看來,這林純鴻絕不是易於之輩,這樣的人來了,鐵定與他打擂臺。不過,熊文燦對制伏林純鴻算得上信心百倍,不就一武夫麼?還能反上天去?這唐暉可真無能,受林純鴻牽連,白白丟了官職。

姚本福按兵不動,趙和海也按兵不動,這可急壞了熊文燦!

劉香一條命已經去了九成,就差最後一刀,廣東這邊停止進兵,桃子豈不是讓福建巡撫鄒維璉和鄭芝摘了去?

熊文燦從未覺得有如此窩心,比劉香扣留朝廷命官時還覺得窩心。

“辛辛苦苦兩年,卻爲人做了嫁衣!可憐可嘆!”熊文燦自怨自艾,對林純鴻的怨恨與日俱增。

正當熊文燦感到窩心時,接到報告:鄭芝龍召回鄭芝虎、鄭芝豹,龜縮至安平,按兵不動!

熊文燦猛地站起,說不清是高興還是失望,不停地在堂內晃悠來晃悠去。

熊文燦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鄭芝龍到底發了哪路神經,看着功勞居然不去搶!況且,剿滅劉香後,其戰船、水手除了鄭芝龍有能力歸於麾下,任何人也搶不走,鄭芝龍能按捺得住?

熊文燦知道,圍剿劉香一事,徹底成了昨日黃花。沒有了鄭芝龍的戰船,誰也拿劉香沒有辦法。

“這林純鴻到底是何方神聖?人還未到廣東,就把廣東攪得一塌糊塗!”熊文燦嘆道,他隱隱感覺到,廣東的天空似乎已經有風雲變幻的跡象。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此時的遂溪港、長洲島、珠江上游伐木場一片歡騰。他們的主心骨林純鴻馬上就要就任廣東總兵,成爲廣東最具權勢的人之一。而且,他們相信,憑藉將軍的手段,控制廣東可謂易如反掌。從此以後,他們將是廣東的統治者,橫着走也無人敢置一言!

最興奮的莫過於張兆、趙和海及李思明等人,他們知道,林純鴻可不是孤身上任,不僅攜帶千餘精銳士卒,還有造船工坊、鑄炮工坊的工匠,這些正是張兆所急缺的。

實際上,自張兆南鎮廣東後,海上勢力的發展可謂舉步維艱。與劉香開戰後,往來商船大爲減少,再加上張兆需要將大部分海上力量用於監視、警戒劉香,可用於劫掠的戰船也不多,這些情況導致劫掠的收益越來越少,根本喂不飽這幫海盜。

連海盜都喂不飽,也談不上擠出資金擴建長洲造船工坊,工坊一直勉勉強強造一些商船積累經驗。海軍學堂的進展也不大,沒有新式戰艦下水,對海盜的吸引力完全不夠,目前僅僅只有二百多個學員在讀,與預計的目標相差甚遠。

現在,林純鴻就要到廣東了,銀子還會遠嗎?

張兆這麼想,趙和海可不這麼想,他的事情就是打仗、劫掠。

趙和海早就對圍剿劉香感到不耐煩,他打心眼裡覺得打得昏天暗地又得不到一兩銀子有點莫名其妙。他每天都夢想着追上一艘商船,搬空裡面所有值錢的東西。

什麼劉香,什麼海軍,什麼造船工坊……統統都讓他去見鬼去吧,老子只想縱橫西大洋,讓紅毛鬼爲老子送來金銀!

想是這麼想,趙和海倒沒有撩桃子罷工,每日盡心盡責地完成任務,他知道,沒有戰船的遮護,遂溪港就全完了。

將軍過來了,該有什麼變化呢?趙和海對林純鴻的到來,期待萬分。

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533章 合圍(二)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526章 目標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476章 濟州島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4章 千里窺視第470章 金吾營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15章 隱忍(三)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49章 保衛貨棧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59章 青溪佛心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552章 謀財第65章 錢鈔之議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35章 罌粟花第1章 垂髫小兒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13章 隱忍(一)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503章 奏章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326章 大媒婆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9章 惠王分羹第25章 升官之後第476章 濟州島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87章 登島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492章 擄掠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476章 濟州島第508章 壓力(一)第361章 出擊第513章 隱忍(一)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14章 口不擇言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305章 漢魂第399章 博弈第88章 紛爭又起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5章 紅顏“禍水”第320章 消耗戰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6章 共牢而食第514章 隱忍(二)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41章 炮戰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37章 清港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29章 惠王分羹第34章 鄉村大計第458章 多事之秋
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533章 合圍(二)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526章 目標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476章 濟州島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4章 千里窺視第470章 金吾營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15章 隱忍(三)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49章 保衛貨棧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59章 青溪佛心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552章 謀財第65章 錢鈔之議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35章 罌粟花第1章 垂髫小兒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13章 隱忍(一)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503章 奏章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326章 大媒婆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9章 惠王分羹第25章 升官之後第476章 濟州島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87章 登島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492章 擄掠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476章 濟州島第508章 壓力(一)第361章 出擊第513章 隱忍(一)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14章 口不擇言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305章 漢魂第399章 博弈第88章 紛爭又起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5章 紅顏“禍水”第320章 消耗戰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6章 共牢而食第514章 隱忍(二)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41章 炮戰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37章 清港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29章 惠王分羹第34章 鄉村大計第458章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