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擄掠

青山關由關口兩側的大青山而得名。萬曆年間,薊遼總督戚繼光在此與蒙古朵顏部大戰兩次後,遂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青山關長城,抵擋遊牧民族入侵。

按照青山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嶽託縱有三萬餘精銳士卒,也難以在短期內攻克關城。奈何吳國俊率部逃跑,軍心動搖,遂讓嶽託撿了便宜,五日內即攻破了青山關。

青山關以南,皆一望無際的平原,正適合騎兵縱橫馳騁。嶽託突破青山關後,猶如蓄積多年的洪水找到了宣泄口,頗有點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之勢,士卒士氣陡然高漲,高舉着戰刀、跨着弓箭,肆意踐踏大明的花花江山。

wωw ▲ttκan ▲¢ 〇

嶽託將麾下分爲四路,一路沿遷安、盧龍和灤縣南下,轉而向西;一路往豐潤;一路往玉田;他自己則親率主力,過遵化而不入,直奔通州而去。除了嶽託親率的萬五兵力外,其餘各部三到六千兵力不等,肆意擴大劫掠範圍,掠奪人口、牲畜和糧食。

嶽託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分進合擊,最終在通州與多爾袞率領的西路軍匯合。

於是,整個京師以東,遭了大殃,在韃子的鐵蹄下痛苦呻吟,日日夜夜祈禱王師擊賊。

盤山南麓桃花峪村,村子並不大,只有百餘戶,四五百人口。崇禎二年、七年、九年滿清韃子劫掠京師周邊時,桃花峪皆不能免劫,村內被劫掠一空。

但是,桃花峪村地處山腳,一旦韃子到來,村民們往山裡一鑽,牲畜、糧食雖保不住,但大多數人能逃得性命,苟活至今。

桃花峪村的好運,也終於到此爲止,這次,不知是得知消息太晚,還是韃子來得太快,當村口的銅鐘剛剛敲響,驚慌的村民只來得及竄出屋子,大呼:“韃子來了……韃子來了……”就已經隱隱約約聽見了隆隆的鐵蹄聲。

村中立即大亂,村民們驚惶地揹着糧食、抱着孩子、拉着牲畜,玩命地往北邊逃奔。一時間,一條羊腸小道上,擠滿了人和牲畜,亂成了一團。驅趕牲畜的叫罵聲、孩子的哭聲、女人慌張的尖叫聲夾雜在一起,一副末日即將來臨的景象。

“噠……噠……”

就在村民亂成一團時,十餘騎兵身着重鎧,彎弓搭箭,一番馳騁,跑到了村民之前二十餘步,驟然拉住了繮繩。

戰馬一陣嘶鳴,不耐煩地歪着頭,繞着圈,停止了前進的步伐。戰馬的馬蹄不安地在地上刮來刮去,刨起了一團又一團的沙土。

騎兵們哈哈大笑,肆意舉着弓箭,箭頭指着村民們晃來晃去,大喝道:“所有人等,立即返回村中,若有反抗者,就地格殺!”

村民們大驚,紛紛四散奔逃。

騎兵們輕蔑地露出一絲嘲笑,慢慢地放下了弓箭,從腰間拔出馬刀,大喝一聲:“駕!”腳踢馬肚子,高舉着馬刀,向着四處奔逃的村民追去。

一個漢子,跌跌撞撞地跑得最快,轉眼就要消失土包之後,哪想到被騎兵追上,一個劈砍之下,鮮血四濺,漢子滾倒在地,腦袋卻飛到十步之外,骨碌碌地在山坡上滾個不停。

“停下……停下……”

騎兵們肆意砍殺着奔逃中的村民,一邊呼喝着。血腥的屠殺,終於嚇壞了村民,村民看着透着寒光的馬刀,停止了繼續奔逃,戰戰兢兢地站在原地發抖。

一位年輕頗有姿色的母親,兩腿顫抖着,情不自禁地將哭叫不止的孩子往懷裡摟得更緊,一隻手捂住孩子的嘴巴。孩子不知道是餓了,還是受了凍,哭叫不止,即便被母親按住了嘴巴,小腿兀自不停地踢着,發出一陣嗚嗚的聲音。

小孩子的哭鬧,終於引起了韃子的注意。韃子們眼前一亮,一雙雙眼睛盯着這位母親俏麗的面容,再也挪不開色眯眯的眼神。

一名韃子滿臉淫笑,正待上前將女子扯出,卻被另外一名韃子拉住。這名韃子陰笑道:“稍待片刻,讓我先練練射技!”

說完,這名韃子取出騎弓,彎弓搭箭,一氣呵成,隨着弓弦放開,破空之聲猛地傳出,箭支直直地奔着女子而去。

“噗……”

連眼睛都來不及眨一下,箭支正中孩子左側腦殼,鮮血四濺。孩子甚至來不及哼一聲,就驟然停止了哭鬧,腦袋耷拉下去,死在了母親懷中,鮮血賤了母親滿身。

韃子們哈哈大笑,皆讚道:“好箭法……好箭法……”

女子嚇了一跳,待反應過來孩子已經被韃子射死,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呼:“立兒……”

村民嚇得心裡直哆嗦,不忍再看兀自顫抖的箭支和鮮血橫流的孩子,皆低下了頭,拳頭緊握,眼睛內露出仇恨的眼神。

女子慘呼片刻,慢慢地將孩子放在了地上,一雙眼睛猶如厲鬼一般,狠狠地瞪着射箭的韃子。突然跳了起來,抓起一把砍柴刀,向着韃子衝去,尖利的聲音傳來:“我跟你拼了……”

受到女子的刺激,幾個頗有血性的漢子互相遞了遞眼神,舉着鋤頭、緊握着砍刀,緊隨女子的步伐,衝向韃子騎兵。

韃子騎兵絲毫不將衝出的漢子放在眼裡,稍稍放了幾支箭,就將漢子們射翻在地。他們淫笑地看着衝到面前的女子,一個韃子稍稍踢了下馬肚子,戰馬馳騁,韃子側身,一手抄起女子的腰部,一手緊握住女子的手腕,女子吃不住力,手頭的砍柴刀落在了沙土上。女子張口就往韃子手腕咬去,韃子反應極快,一巴掌拍過去,直接拍在了女子的後腦勺上,將女子拍暈過去。

韃子將女子橫放在馬背上,肆意揉捏着女子,爆發出肆無忌憚的淫笑。韃子猶不滿足,一個撕扯之下,將女子的上衣撕扯開,露出女子白花花的胸脯。

韃子們皆羨慕不已,嘴角的哈喇子都流了出來。

韃子停止了進一步動作,大聲下令道:“將所有人的手臂都捆起來,串在一起,帶走所有的牲畜和糧食!”

旋即,又是一番殺戮和鞭打,桃花峪的村民們,不是被殺,就是被侮辱,即便能逃得性命者,也被串在一起,在韃子刀槍的威脅下,望着通州趕去……

至於那名女子,三天後有人發現,她渾身赤裸死在了荒山野嶺中,下體一片血肉模糊……

生民在韃子的鐵蹄下痛苦呻吟,紫禁城中的朱由檢,陷入抓狂之中。

滿清韃子入侵,並迅速攻破青山關,對朱由檢的打擊簡直是致命的。自崇禎二年到現在,歷時八年好不容易將賊寇壓在了山溝溝裡苟延殘喘,朱由檢正做着中興的美夢,哪想到這個美夢被韃子敲得粉碎。

朱由檢是個性急的主,立即將楊嗣昌喚到乾清宮,一頓大罵,直罵得楊嗣昌戰戰兢兢,磕頭不止。末了,朱由檢臉色通紅,氣喘吁吁,厲聲道:“立即票擬,調集三邊兵馬勤王,將韃子驅逐出境!”

楊嗣昌伏在地上,頭也不擡,也不接口。

朱由檢見狀,不免大怒,抓起案臺上的一個茶杯,直直地向着楊嗣昌扔去,好歹朱由檢念着君臣之情,手略略歪了點,茶杯沒有打中楊嗣昌的腦袋,而是落在楊嗣昌的腿上,然後又彈到地上,摔了個粉碎。

朱由檢大叫道:“汝敢抗旨?”

楊嗣昌依然不擡頭,只是倔強地說道:“臣不敢!臣只是請皇上三思,三邊穩固,則韃子不敢肆意攻打京師,京師安穩如磐;若是調集三邊兵馬勤王,與韃子臨陣決機,勝了固然可喜,要是萬一敗了,韃子不僅會集中兵力攻打京師,還有可能從遼東調集更多的兵馬闖入三邊,屆時,三邊無法抵擋,大明則有滅國之禍!”

楊嗣昌的話,終於讓朱由檢冷靜下來,順着楊嗣昌的思路一想,覺得楊嗣昌說得有理。朱由檢萬分不甘心,默然半晌,方怒道:“難道朕就眼睜睜地看着生民塗炭,被韃子肆意蹂躪?”

楊嗣昌臉色蒼白,遲疑道:“這……”

朱由檢見楊嗣昌口不能言,心下更怒,叫道:“讓朕坐等韃子退兵,朕有臉去見祖宗?”

楊嗣昌心裡大愧。在進宮之前,楊嗣昌與高起潛商議一夜,認定三邊兵馬不可輕易動用,韃子搶掠足夠,自然向北退兵,忍得一時之辱,方能謀得長遠之利。

當時,高起潛還建議號召天下兵馬勤王,但是,楊嗣昌認爲,一旦勤王,則朝廷好不容易聚斂的賑災錢糧就會消耗一空,嗷嗷待哺的陝西和河南得不到賑災錢糧,賊寇必然進一步肆掠,將好不容易謀得大好局面葬送得一乾二淨。

況且,陝西的李自成已經窮途末路,一旦調離兵馬,豈不是給了李自成喘息之機?

現在朱由檢無法平息心頭的怒火,楊嗣昌悔得跟什麼似的,當初怎麼就忘記了皇上的臉面了呢?

萬般無奈之下,楊嗣昌咬牙道:“宣大一線,防守嚴密,可令宣大總督盧象升率一部勤王。”

楊嗣昌頓了片刻,似乎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道:“林純鴻借救援皮島之機,在皮島屯兵千餘,可令皮島東江軍及荊州軍登陸騷擾遼東半島,使韃子不敢肆意增派兵力南下!”

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2章 徽州會館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411章 阻江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17章 借力生力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636章 神刃軍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514章 隱忍(二)第334章 贈劍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9章 專事伐木第7章 玉汝於成第595章 串聯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469章 整備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75章 立規建制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41章 炮戰第571章 自罵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42章 攻堅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32章 合圍(一)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602章 武衛軍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84章 殘忍殺俘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521章 濟南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409章 大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04章 合謀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17章 受阻第334章 贈劍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505章 殉國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12章 土人陰影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509章 壓力(二)第407章 驚聞第507章 阻擊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94章 籌錢糧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532章 合圍(一)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454章 轉變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370章 棲身荊州
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2章 徽州會館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411章 阻江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17章 借力生力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636章 神刃軍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514章 隱忍(二)第334章 贈劍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9章 專事伐木第7章 玉汝於成第595章 串聯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469章 整備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75章 立規建制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41章 炮戰第571章 自罵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42章 攻堅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32章 合圍(一)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602章 武衛軍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84章 殘忍殺俘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521章 濟南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409章 大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04章 合謀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17章 受阻第334章 贈劍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505章 殉國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12章 土人陰影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509章 壓力(二)第407章 驚聞第507章 阻擊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94章 籌錢糧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532章 合圍(一)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454章 轉變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370章 棲身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