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奏章

瓜州港作爲長江與運河的轉運口,先期運抵港口的軍輜糧草不計其數,堆積如山,於是,瓜洲港驟然繁忙起來,總管林德紹忙得不可開交。

待田楚雲率兵抵達瓜洲,在此換乘適合運河航行的船隻,瓜洲港無力裝卸普通商船,林德紹只好下令所有商船裝卸業務停止兩日,待大軍北上後再恢復營業。

林純鴻見林德紹忙得顧頭顧不了尾,令崔玉兒留在瓜洲協助林德紹,自己親率東南軍五萬餘人馬,浩浩蕩蕩地往北而去。

行至淮陰時,林純鴻得知多爾袞與嶽託分襲德勝門和安定門的消息。

他皺着眉思索片刻,忽而對着身邊的田楚雲冷笑道:“都想做漁翁,這次,也不知朝廷會想出什麼妙計!”

田楚雲也看出了多爾袞的佯攻之意,問道:“不知多爾袞是想讓朝廷調我們北上,還是想調邊軍?”

“應該都有。鄭福林在旅順口的動靜這麼大,薩穆什喀和皇太極居然能按捺得住,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出意外,皇太極應該有更大的圖謀。”

田楚雲皺眉道:“也不知朝廷會不會上當。”

林純鴻搖了搖頭,道:“這個不好說。沒有人願意看到強盜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皇上和朝臣自然也不願意,只是楊嗣昌和高起潛一直反對大量調動邊軍,也不知道兩人能不能頂得住壓力!”

田楚雲道:“有沒有這種可能,楊嗣昌和高起潛爲了讓朝廷不調動邊軍,而努力促成我們北上?”

林純鴻心裡一動,愣了愣,道:“可能性非常大。不過楊嗣昌會採取什麼辦法呢?難道只允許我們派部分兵力北上?”

……

兩人正說着,忽然收到軍情司的快報:朝廷欲下旨,令東南軍繼續北上勤王,同時,藉口河南賊寇有復燃之勢,令中原軍駐紮於方城待命,隨時準備剿滅賊寇。

林純鴻聽聞後,道:“果然如此,楊嗣昌到底說服了皇上,只是這理由有點拿不上臺面,總琢磨着讓我們和韃子拼個兩敗俱傷,最終漁翁得利。”

田楚雲皺眉?皺眉道:“僅靠東南軍,對陣五萬多精銳韃子騎兵,恐怕有點懸。我們奉不奉詔?”

林純鴻默然半晌,方說道:“既奉詔,又不奉詔。我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方纔動兵北上抵抗韃子,卻被朝廷見疑至斯。現在朝廷艱難了,又想起我們了,還想着讓我們自己把手綁着去打仗!這次非得讓朝廷拿出點好處來不可!”

“朝廷能拿出什麼好處?”

林純鴻冷冷道:“爵位!”

……

東南軍有長江、運河之便利,尚且如此,中原軍沿途全靠陸運,其軍輜、糧草轉運更是壯觀。附近的百姓,總是能看見連綿數裡的車隊不絕於路,望北而去。

周望下令,在新鄭縣黃河南岸建立中轉基地,將所有物質先運抵新鄭,而後再渡過黃河,一路向北。

戰爭的閥門一旦開啓,外行人永遠只能看到箭矢橫飛、刀槍閃耀,或許,他們也只關心這個。但是,對周望等統帥而言,他們幾乎將七成的精力用在了物質轉運、軍輜分配上,以至於周望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能讓每位軍士吃飽飯,戰爭就已經贏了一半!”

周望已經年過六十了,長年累月的案牘生涯,致使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以周望的過往經歷及才華來看,周望並不適合都督府都督一職,最適合他的位置應該是作爲一軍或者一軍團之指揮使,與敵軍臨陣決機。這點就連周望自己也承認,也更願意至前線作戰,而不是每日坐在案牘前。

這點,林純鴻顯然不能答應。在荊州軍中,周望的威望之高,已經高到了被尊稱爲“荊州軍之父”的地步。畢竟,荊州軍中的高級將領,如狄威、韋悅翔、林純義等,無不是他一手訓練出來,整個荊州軍的底子也是他打下,就連林純鴻,也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

林純鴻需要周望坐鎮都督府,以統籌全軍。

這次,林純鴻令周望統帥中原軍,也是事出無奈。荊州軍內部無人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就連他自己也沒有。林純鴻深恐出現各種預想不到的意外,只得令威望足夠高的周望出馬,並任命陸世明爲參軍總管,在旁協助周望。

兵部下令荊州軍不得越過聊城、廣平一線,林純鴻雖封鎖了消息,但絕不會瞞着周望、陸世明等統帥。六七萬大軍的統帥,如果連這等戰略情報都不知,如何作戰?

周望與陸世明抵達方城後,迅速令盛坤山率領驃騎軍北上,作爲先頭部隊,先期抵達新鄭籌備過河事宜。

盛坤山手持平賊將軍關防,一路暢通無阻,往新鄭一路飛馳狂奔,僅兩日功夫就抵達新鄭,開始滿世界徵集民船,爲大軍過河做準備。

令盛坤山大奇的是,即便他公開聲稱徵集船隻將發放補償,也沒有一人主動前來應徵。“孃的,敬酒不吃吃罰酒!”盛坤山大怒,立即派兵四處找尋船隻,強行徵調。

不過,找遍了黃河邊的十多個渡口,卻未發現船隻的任何蹤跡。

盛坤山令人打探,方纔知曉:總兵劉澤清率兵鎮守黃河,早就將船隻全部集中於北岸,掌控在自己手中。

盛坤山怒不可遏,正準備親往劉澤清大營,要求劉澤清放出船隻,卻收到了周望的軍令,令盛坤山暫停籌備渡河,待吳天柱率龍武軍至新鄭匯合,再一同至邳州與東南軍匯合。

周望下這條軍令,心裡着實不甘心。

自年輕時離開遼東,周望已經有三十多年未曾與韃子面對面交過手,這次好不容易盼來一次機會,卻被朝廷一紙詔書擊得粉碎。

周望不僅指天畫地痛罵朝廷,而且對林純鴻也頗有微詞,埋怨林純鴻不該向朝廷妥協退讓,僅僅調走中原軍的騎兵,而讓虎嘯、神衛、宣武三個主力軍團停止北上。

不過,待周望收到軍情司彙報:劉澤清接到兵部命令,謹守黃河,不得讓中原軍越過黃河一步;洪承疇有率兵向東之意;山西總兵虎大威也放棄北上,準備南下……周望方纔收起了對林純鴻的不滿。

如果因中原軍不奉詔,強行北上抵抗韃子,卻鬧得朝廷和荊州軍兵戎相見,最終便宜韃子,這點,也是周望絕不願意看見的。

崇禎十年十一月初八,禮部郎中楊一仁上奏章,大力誇讚林純鴻之功,剿滅高迎祥、革左五營等賊寇數十萬,安置亂民近百萬,剿滅劉香、抗擊紅夷、開疆拓土,聲稱朝廷不能讓有功之將不得賞,涼了將士的心,建議朝廷封林純鴻爵位。

楊一仁一出手,朱由檢、楊嗣昌無不清楚,林純鴻開始提條件了。不過,這條件提得着實有點苛刻,幾乎一下子抓住了朝廷的死穴。

在荊州所控制的範圍內,除了南陽、鄖陽、夔州及武昌,絕大部分土地都屬於林純鴻,一旦封了林純鴻的爵位,朝廷每年豈不是少了將近兩百萬大圓的收入?朝廷這幾年這麼艱難,還不是被缺錢糧鬧的?要是有足夠的錢糧,什麼編練新軍,賑濟災害,安撫百姓,皆不在話下,還用得着求你林純鴻出兵抵抗韃子?

非軍功不得授予爵位,這點林純鴻倒是符合了。林純鴻的軍功,除了比起徐達等開國功勳、于謙等救亡之臣有所遜色外,不亞於任何人,這點就連朱由檢都不得不承認。但是,爵位乃激勵將士拼死作戰、爲朝盡忠的手段,一旦授予林純鴻這個居心叵測的武將,豈不是鼓勵武將生出異心?

朱由檢不動聲色地將封爵之奏章付諸廷議,滿朝文武譁然,紛紛上前批駁楊一仁,直把楊一仁罵得體無完膚。

楊嗣昌等務實派,看到了封爵之後,朝廷將失去一部分收入,所以着力反對。而黃道周等道德衛士則壓根不管什麼錢糧收入,他們緊緊瞄着林純鴻居心叵測這一條,拼死反對,大有朱由檢不同意就一頭撞死之勢。

朱由檢見狀,頗爲心喜,在楊一仁的奏章上畫了個叉,並附語:反對之人過多,無法封爵。

哪想到楊一仁頗有愈戰愈勇之勢,在朱由檢答覆之後,第二天又上了奏章,堅持要爲林純鴻封爵,不過可以考慮所屬林純鴻之地照樣納稅,不得少一分一文。

奏章一上,朝廷就如被扔了炸彈一般,一下子炸了鍋。

楊嗣昌最爲敏銳,接到消息後,幾乎一下子跳了起來,口中叫道:“林純鴻居然想拿勳貴開刀,他到底是一心爲朝廷,還是想要挾朝廷?忠奸難辨啊!”

朱由檢接到楊一仁的奏章後,足足讀了好幾遍,方纔把劇烈跳動的心臟安撫下來。朝廷財計艱難,無非就是因爲可供納稅之地越來越少,稅源大部落入勳貴及免稅士子之手。如果林純鴻封爵之後,像往常一般納稅,無異於打開了一個口子,便於朝廷逐步取消勳貴及士子的特權。

而且,如果林純鴻真這麼做,勢必把天下勳貴的怨恨全部集一身,這也是朱由檢樂於看見的。

朱由檢又一次將楊一仁的奏章付諸廷議。

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63章 收編第30章 山雨欲來第557章 戰馬(一)第58章 大廈將傾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424章 運兵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74章 糧道第468章 互動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49章 保衛貨棧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14章 隱忍(二)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592章 錢秉鐙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55章 紅顏“禍水”第515章 隱忍(三)第469章 整備第560章 戰馬(四)第615章 人心第455章 兩手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333章 投降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543章 謀將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62章 冷遇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532章 合圍(一)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476章 濟州島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48章 婚姻大事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498章 賭性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667章 小成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8章 思南攻略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80章 五省總督
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63章 收編第30章 山雨欲來第557章 戰馬(一)第58章 大廈將傾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424章 運兵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74章 糧道第468章 互動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49章 保衛貨棧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14章 隱忍(二)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592章 錢秉鐙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55章 紅顏“禍水”第515章 隱忍(三)第469章 整備第560章 戰馬(四)第615章 人心第455章 兩手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333章 投降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543章 謀將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62章 冷遇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532章 合圍(一)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476章 濟州島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48章 婚姻大事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498章 賭性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667章 小成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8章 思南攻略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80章 五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