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隱忍(三)

多爾袞軍營中,一個尺許見方的盒子擺在正中間,盒子中裝着嶽樂的人頭。人頭早已被砸得稀巴爛,唯有一雙無神的眼睛兀自圓瞪着,顯示着嶽樂死前的憤怒與不甘心。

“啪……”

嶽樂乃阿巴泰第四子,博洛之弟,兩人睚眥盡裂,忽地拔出腰刀,咆哮道:“不殺林純鴻,誓不爲人!”

吼完,兩人如同暴怒的獅虎一般,就要衝出軍營,點兵南下。

嶽託、杜度、豪格等人也憤怒異常,但好歹沒有喪失理智,紛紛縱躍上前,將兩人抱住,不讓兩人出去。

阿巴泰與博洛雙腳騰空,不停地踢打,口中大呼:“放開我,讓我與林純鴻決一死戰!”

掙扎中,嶽託被踢中襠部,痛得大叫一聲,臉部肌肉扭曲,彎腰扶襠,歪在一邊。

場面極度混亂,多爾袞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夠啦!”

多爾袞突然暴喝一聲,衆將的耳朵嗡嗡作響,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阿巴泰和博洛也被喝聲驚醒,帶着哭音道:“十四弟(十四叔)……”

多爾袞瞪了兩人一眼,斥道:“就你們兩人難受?就你們兩人憤怒?林純鴻擁兵六七萬,你們這麼做,會害死全軍!所有族人都要被你們所毀,你們承受得起?”

阿巴泰和博洛大悲,正待請罪,卻被多爾袞打斷。

多爾袞不容置疑地說道:“此仇一定要報,全軍準備,南下臨清,準備與林純鴻大戰!”

多爾袞的話音剛一落口,嶽託、豪格、杜度等人無不大驚,紛紛勸道:“因怒而興兵,取敗之道也,還請深思!”

多爾袞揮手斷然道:“我意已決,不必再議!”

說完,拂袖離開了軍帳,留下了面面相覷的一干將領。

嶽託大怒,狠狠地瞪着博洛,道:“吃了敗仗,還有臉在這裡鬧!這下你滿足了?”

嶽託不再理會滿臉羞愧的博洛,連瞠目結舌的阿巴泰也不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軍帳。

……

多爾袞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由萌生退意到與林純鴻決一死戰,前後的反差如此巨大,讓嶽託、杜度百思不得其解。兩人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多爾袞多半是爲了安撫軍心,方纔擺出大軍南下的架勢。不過,兩人也不敢肯定,聯袂至多爾袞處,準備一探究竟。

當嶽託與杜度說明來意,多爾袞拿出一份戰報,遞到嶽託手中,道:“前前後後損失精騎五千餘人,形勢逼着我們不得不戰!”

“五千精騎?”

嶽託和杜度還以爲多爾袞說錯了數字,疑惑不已。但是當他們看過戰報,臉色頓時陰沉下來:薩穆什喀及超哈爾兵敗於遼東半島,損失了三千多精銳騎兵!

又是林純鴻!

嶽託和杜度的臉色變得相當難看,他們終於明白了多爾袞爲何決定與林純鴻好好地打一仗。

嶽託到底冷靜些,稍稍思索片刻,道:“林純鴻着實是勁敵,比明廷難纏多了。我們屢次敗於他手,損兵折將,若不狠狠地打擊他的囂張氣焰,這口氣確實難以嚥下。況且,若這次不趁機報復,長期以往,我大清軍隊見了荊州軍,將不復有作戰的勇氣,這點最爲可懼。十四叔,與林純鴻大戰一場,我並不反對,只是,如何尋找戰機,確保一定能勝呢?”

杜度也說道:“林純鴻六七萬大軍緊緊縮成一團,又不出戰,戰機確實難尋。”

多爾袞慨然道:“沒有戰機就創造戰機!”

說完,多爾袞令人擺上輿圖,指着運河說道:“林純鴻的處境,比我們好不了多少。你們看看德州,明廷在德州聚集了數萬人馬,與其說是防止我們攻破城池,進入山東,還不如說是監視林純鴻大軍!我們遇到明軍,說打也就打了,不帶絲毫含糊的,林純鴻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扭扭捏捏的不敢輕易交戰,只要明軍擋住去路,就一點辦法也無。”

“這……”嶽託和杜度萬萬沒有想到這點,一時皆愣住了,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最終,嶽託感慨萬千,道:“南蠻子還真奇怪,窩裡斗居然上癮了。”言畢,嶽託的心裡好受了點,至少,從人和上講,林純鴻並不佔優。

多爾袞繼續說道:“這幾日,我一直琢磨林純鴻的軍隊部署,發現,他的大軍離開運河從不超過一百里,箇中理由不難猜測:林純鴻的糧草需要依賴運河進行運輸,他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去轉運糧草。”

嶽託和杜度回頭一想,還真如此,點頭如搗蒜,道:“十四叔說得有理。”

“另外,林純鴻緊緊縮在聊城,並不出戰,讓我們一點機會都找不到。所以,要創造戰機,無非要引林純鴻一部脫離大部,離開運河!”

杜度拍案道:“就是,如果能順利讓林純鴻一部成爲孤軍,勝之不難。只是,從這幾日來看,林純鴻所部最遠也就抵達冠縣,而且,一旦我們退師,他又馬上縮回去,端得狡猾萬分,他如何肯乖乖地上當?”

多爾袞哼了一聲,道:“照我看來,林純鴻並不是避戰,而是將作戰當做了籌碼,要挾明廷滿足他的條件。如果林純鴻真是避戰,那我們損失的五千多精騎作何解釋?”

嶽託道:“十四叔的意思是,明廷不封林純鴻的爵位,他就不會越過冠縣、臨清?”

“的確。”多爾袞冷笑數聲,接着說道:“既然林純鴻想要封爵,那我們乾脆幫他個忙,先讓他的兵動起來,只要他動,我們就有了機會!”

“如何幫他封爵?”

多爾袞指了指兗州和濟南,道:“此處兵力空虛,正好可以助林純鴻一臂之力!”

嶽託和杜度愣了愣,旋即大喜:“按原計劃行事就是,兩路互相呼應,還真能出岔子不成?”

……

臨清位於運河邊,商賈雲集,乃南來北往必經要道之一,素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之美譽。崇禎十一年正月二十,多爾袞率領大軍突然南下,在臨清、清河、威縣等地燒殺淫掠,致使山東等地又一次出現難民潮,紛紛逃往聊城等地,等待林純鴻收納。

多爾袞過德州而不攻,轉而進兵至與聊城僅有百里之隔的臨清,消息傳至德州,以隆平侯張拱薇爲首,數萬將士大鬆了一口氣。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將士們甚至還有閒工夫探討林純鴻到底是按兵不動,還是大戰一場。

這都與德州的官兵無關,他們關心此事,無非帶着看熱鬧的心態而已。

不過,就封於濟南的德王就沒什麼好心情了,濟南離臨清不過兩百多裡,多爾袞大軍抵達臨清後,隨時可以跨過運河,最多兩天,騎兵就可以把箭支射往濟南城上,如何不讓德王心驚肉跳?

德王大急,如瘋了一般向德州的張拱薇求援,還緊急上奏朝廷,大罵林純鴻按兵不動,希望朝廷立即派遣重兵圍剿韃子。雖然林純鴻的兵力最爲雄厚,距離濟南也最近,德王到底還是抹不開情面,沒有向林純鴻求援。

不過令德王放心的是,多爾袞率領大軍南下後,並未跨越運河一步,除了四處劫掠財貨和擄掠人口外,還進兵至臨清戴灣。更令德王喜出望外的是,林純鴻令田楚雲率領雄威、神機兩個軍團進兵魏灣,與多爾袞前哨相距不過十里,每日眼睛瞪眼睛,互相對峙。

如此過了兩日,林純鴻忽然又接報,多爾袞令豪格率軍七千餘人,繞至田楚雲大軍西側,大有切斷田楚雲大軍與聊城聯繫之勢。

多爾袞一套組合拳,直把荊州軍高層搞得稀裡糊塗,猜測不透多爾袞到底有何用意。

看着田楚雲、周望及陸世明愁眉苦臉,林純鴻故作輕鬆地笑了笑,道:“有一點可以肯定,多爾袞並無與我軍來一次決戰的打算,只要明白這點,就沒什麼好擔憂的。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豪格要來,令驃騎軍和龍武軍擋住即可。”

林純鴻的話,顯然讓三人稍稍放心了點,田楚雲問道:“都督一點也不見擔憂,難道對多爾袞的打算已經瞭然?”

林純鴻搖頭苦笑道:“還不敢確定。我估計多爾袞最有可能是在搞障眼法,爲大軍渡過運河打掩護。不過,現在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跡象證明這點。”

“渡過運河?多爾袞吃了這麼大一個悶虧,居然不思報復,還要渡過運河禍害山東,這到底出於什麼考慮?”

周望大奇,問道。

林純鴻嘆了口氣,道:“韃子的心思,誰能琢磨得透?比如兄亡弟可娶其嫂、堂兄妹可婚配,韃子認爲理所當然,我們漢人就無法接受。”

一席話,讓周望、陸世明和田楚雲笑了起來,言道:“確實如此,狗韃子的腦袋裡面裝着什麼,誰能知道?”

四人正說着,忽然接到緊急戰報:嶽託率領杜度、豪格、多鐸等部,驟然在運河上搭起了二十餘座浮橋,僅用兩個時辰功夫,大軍越過運河,大舉往濟南方向殺去。

林純鴻不復剛纔的輕鬆,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沉默片刻,問道:“救不救?”

周望、陸世明和田楚雲的臉色也非常難看。

四人無不知曉,多爾袞此舉,無異於宣稱,荊州軍前期的戰略部署至少失敗了一半,不僅沒有將韃子的全部兵力引入彀中,而且勢必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切斷韃子兩部之間的聯繫。

現在,嶽託公然攻打濟南,如果派兵援救,則相當於直接放棄前期戰略部署,前面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化爲烏有,如果不派兵援救,荊州軍將面臨極大的壓力。

周望咬牙切齒半晌,皺眉道:“網住一半,也算成功。至於濟南,人不自救,而非人救之……”

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373章 打算第444章 回師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531章 屠殺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0章 近期計劃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85章 嫌隙漸生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08章 對策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511章 動向第441章 炮戰第615章 人心第10章 近期計劃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32章 孫傳庭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52章 投降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553章 紛爭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61章 北上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6章 各取所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24章 猶豫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534章 合圍(三)第4章 家門之變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509章 壓力(二)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408章 對策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79章 誓師出征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52章 軍痞勾結第451章 陷落第43章 亂之源頭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411章 阻江第420章 謀算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61章 北上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456章 進取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455章 兩手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57章 百般刁難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563章 收編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551章 工程院第418章 處罰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62章 主動出擊
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373章 打算第444章 回師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531章 屠殺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0章 近期計劃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85章 嫌隙漸生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08章 對策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511章 動向第441章 炮戰第615章 人心第10章 近期計劃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32章 孫傳庭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52章 投降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553章 紛爭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61章 北上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6章 各取所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24章 猶豫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534章 合圍(三)第4章 家門之變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509章 壓力(二)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408章 對策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79章 誓師出征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52章 軍痞勾結第451章 陷落第43章 亂之源頭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411章 阻江第420章 謀算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61章 北上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456章 進取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455章 兩手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57章 百般刁難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563章 收編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551章 工程院第418章 處罰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62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