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升官之後

崇禎二年十二月。

冬天的陽光,穿透晨霧,灑在微綠的江水上,在盪漾的波濤下,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晨霧在陽光的照耀,越來越稀薄,終於消失不見,讓立在船頭的林純鴻心情大爽。

也難怪林純鴻興奮,繼控制百里洲島、順利經略清江沿岸後,又掌控了荊江航道,財富之路越走越寬,聚斂財富的速度越來越快。

更何況,因爲“剿滅”張兆,在張道涵的運作下,荊州知府任命林純鴻爲枝江縣典史,典史,主管一縣之緝捕、監獄,乃不入流官職,無須吏部下文,林純鴻於今日走馬上任,原百里洲巡檢一職由李崇德接任。就這樣,繼百里洲巡檢之後,林純鴻終於在權勢上跨出了堅實一步。

望着浩浩東流的長江,林純鴻不免豪情萬丈,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後,揚名天下的閻典史。林純鴻心裡暗道:無論如何,不能讓閻典史的悲劇再次上演。

不多時,船隻在碼頭靠岸,林純鴻帶着周世亮、李光祖、楚文山三人逶迤而行,來到了枝江縣衙。

這縣衙滿眼斑駁之色,破敗得不像話,讓林純鴻暗自腹誹:官不修衙,什麼狗屁規矩,搞得衙門與狗窩一般。

腹誹歸腹誹,面子上的事還得走一遭。林純鴻在衙役的帶領下,首先去拜見縣尊大人包哲東。包哲東面色冷冷,盡說些場面之話,不到盞茶功夫,便端茶送客。

林純鴻暗思道:看來自己依靠荊州知府何之源的關係,奪了典史之位,讓這位進士不滿了。

林純鴻也不放在心上,恨老子又如何,老子照樣快快活活的做自己的官!

旋即,林純鴻又去拜見主薄大人譚傑希。譚傑希主管一縣錢糧,多多少少知道點林純鴻的實力,因此言語之間還算客氣,不停的強調:“以後枝江的錢糧全靠林大人了。”

這讓林純鴻的心情好了不少,看來這位主薄乃是明智之人。

與譚傑希說了一些沒有營養的話後,林純鴻來到了自己的署廳:西司。在整個西司,林純鴻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這不,捕頭史超、獄頭何淼率領一衆捕快、獄卒早就在西司等候多時,恭迎林大人上任。

大夥這麼給面子,林純鴻當然秉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則,不僅邀請衆下屬赴酒樓喝酒買醉,還在酒席上明確表示:以前的事情怎麼做,以後還是怎麼做,自己絕不會動捕頭和獄頭的一畝三分地。

衆皆大喜,只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好官,言語之間簡直要把林純鴻當再生父母看待。

林純鴻當然看不上捕頭、獄頭之類的小利,他在乎的是借典史之名,行非常之事。典史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管理弓兵。這樣,林純鴻在清江沿岸和百里洲蓄養的私兵,就成了枝江的弓兵,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使用武力,以免被人誣陷爲謀反。

再則,林純鴻現在急缺人才,他準備打着典史招屬吏的旗號,公開在枝江縣招募人才。

最後,最重要的是,林純鴻發現,在現在的大明朝,官府的勢力從未到達鄉村,所有鄉村的治理完全依靠當地的紳士階層,也就是所謂的地主。他準備將自己的勢力深入到鄉村,取代紳士來治理鄉村,徹底架空整個枝江縣官府。要把勢力深入到鄉村,當然需要名頭,這個名頭就是借維持治安,將自己的人馬派到每個鄉村。

至於包哲東、譚傑希,無論他們對自己持何種態度,林純鴻根本不放在眼裡,他需要的僅僅只是一個典史的名頭,這也是他費盡心思花費銀子謀取典史的原因。

不說林純鴻在那裡費盡心思挖枝江官府的牆角,且說新年將至,工人們放了假,紛紛趕回老家過新年,這裡面就包括二桿子。

二桿子是個實誠的人,成婚以後,老婆給他生了胖大小子,讓他整天合不攏嘴。現在老婆又懷上了,挺着肚子轉來轉去,更是讓他驕傲自豪,聽村裡的老人說,那肚子的形狀肯定又是一個放牛娃。

現在二桿子早已不再親自伐木了,又升任了鴨子口貨棧副總管,工錢可不少。這不,到了年底,還分了二十多兩的紅利,按照郭總管的說法,就是林老闆照顧大夥,讓大夥過個好年,以後工作用心了,林老闆獲利更高,就會給大夥發得更多。

二桿子大名顧秀林,乃夷陵附近顧家莊的人,與他一起回家的還有一個婆子顧大嫂,和他是一個村莊的。在宜都與大夥分手後,顧秀林和顧大嫂便從陸路回家,他們嫌水路太慢。

顧秀林急着回家看自己的小子,也急着想把增發了二十多兩的紅利告訴媳婦。他很享受媳婦聽聞多發了錢的驚訝,估計每個男人都希望老婆有這樣的表情。

實際,他更想告訴媳婦的是:過完年,就和爹孃遷居到百里洲去!

顧秀林之所以這麼篤定家人一定會樂於前往百里洲,是因爲林純鴻告訴大夥:凡是和他簽訂了契約的工人,都可以帶着家人到百里洲租種田地,一人不準超過十五畝。租的土地每年只需將一石糧食按照時價的六成賣給林純鴻即可,其他任何稅金和租金都沒有。顧秀林打聽過了,百里洲那裡的土地還算肥沃,一般冬天時便可以種冬小麥,來年三四月份,可以將棉花苗套種在麥地裡,待到小麥收割後,棉花苗就長大了,九月份採摘棉花後,又可以種植冬小麥。而且一季的小麥畝產兩石左右的糧食,採摘的棉花也有將近一百斤。雖然這些遠遠比不上他的工錢,但對於重土難遷的老百姓來說,吸引力相當大。一石糧食按六成的時價收購,那豈不是基本上就沒有繳納地租?這個帳顧秀林算得很明白,畢竟,他學算術的日子也不短了。

顧大嫂手裡的錢可沒有顧秀林那麼多,年底就拿到了五兩多銀子的分紅。但就這五兩多的銀子也讓顧大嫂高興不已。想想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辛辛苦苦一年,種的糧食交了稅收和地租後,就所剩無幾,自己就相當滿足。

現在她在家裡的地位可高了,以前經常揍他的丈夫對她也客客氣氣的,真可謂相敬如賓。順帶着,鄉里的婆子們也經常找她打聽,還招不招婆子做飯,她每次都自豪的說:哪能那麼容易招人的?招的人都是做飯做菜非常好的人。直惹得那些人唯唯諾諾,禁不住嫉妒,就在背後嚼舌根。

以前顧大嫂一聽說這些風聲就哭哭啼啼的,心裡委屈的不得了。現在連丈夫和兒子也安慰她,讓她腰桿挺得直直的。上次村裡的顧大爺要求丈夫召回她,被丈夫給罵回去了,直氣得顧大爺在牀上躺了三天,這更讓她覺得解氣。

“二桿子啊,你說林老闆年紀輕輕,怎麼就那麼仗義呢?連我也能到百里洲租十五畝地,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顧大嫂邊走邊和顧秀林說道。

“可不是,我就準備讓媳婦和爹孃搬到百里洲去。受顧大爺的氣受夠了!地租居然要五成!”顧秀林對顧大爺這個族長相當不滿。

“嗯,我也讓當家的和兒子都過去,以後我也不回這個地方了。顧家莊的那幫人除了嚼舌根外,什麼好事都沒有做。上半年,你還幫我出頭教訓了秦三,那小子一直盯着我們家呢,真怕他報復!”顧大嫂對無賴秦三可是又恨又怕。

“對他這樣的人,就應該這樣,下次碰見他了,還揍!林老闆說,現在村裡就兩大害,一個是裡甲長或者族長,一個是潑皮無賴,這真說到我心裡了。”顧秀林握着拳頭說,在外面的見識廣了,顧秀林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膽小怕事的人,加上當年又跟着周望學過一些戰陣之法,一般潑皮無賴不是他對手。

“呵呵,你知不知道,林老闆準備在百里洲還立個私塾,說只要一年繳納兩石糧食就可以讓一個小子去讀書?”顧大嫂問道。

“豈止是這樣啊?我聽大貓耳說,女孩兒要去私塾讀書就免費呢!”顧秀林神神秘秘的說道。

“啊?林老闆怎麼能這樣做?女孩兒讀書有什麼用?能考功名嗎?”顧大嫂吃驚的問道。

顧秀林笑道:“你知不知道,林老闆小時候家裡也窮,就是他娘教他認字的,林老闆還說,娘識字的話,不管什麼情況,兒子肯定識字!”

顧大嫂想了想,覺得在理,一路和顧秀林聊着閒話,半日,便到了顧家莊。

顧秀林在村口與顧大嫂分開後,便快步向家走去。離家越近,腳步越發輕快,彷彿沉重的包裹不存在似的。包裹裡,有幾雙土人的精美刺繡鞋墊和頭飾品,還有西蘭卡普織錦,有一些臘肉、薑糖之類的,帶回來給家人嚐鮮,還有幾個小哥兒玩的玩具,嘿嘿,自己的小子也快兩歲了,正好玩這個。想到小子,顧秀林就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容,以後也送他去讀書,免得學個算術都這麼費勁。

到了家門口,顧秀林正準備大聲呼喝,突然從門縫裡探出一個小腦袋,奶聲奶氣的問道:“誰啊?”顧秀林一把拉過小子,舉過頭頂,大聲道:“你老子,連老子都不認識拉?”小子發出快樂的笑聲。

隨着笑聲而出的是顧秀林的老婆,還有爹孃,見到顧秀林回來後,都喜不自勝,尤其忙壞了娘,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做了點給顧秀林吃。而且聽說顧秀林多發了二十多兩銀子,就一直嘮叨着要蓋新房子。

“大哥和嫂子知道我今天回來不?怎麼沒有見到人?”顧秀林沒有見到大哥他們,禁不住問道。

媳婦和爹孃一聽到顧秀林提大哥,都沉下了臉。顧秀林感覺不妙,問道:“難道嫂子又跑來吵架了?”

媳婦黯然神傷,點了點頭。原來當初兩兄弟分家的時候,妯娌之間就產生了矛盾,都聲稱父母幫了對方。尤其是大嫂,自從分家後,就拒絕父母到她家去。顧秀林是個實誠人,便獨自奉養父母。現在顧秀林的生活越過越好,大嫂心裡更是嫉妒,直接就把現在他們生活好的原因歸結到父母幫了他們,三天兩頭的跑過來吵架,她不敢把矛頭指向父母,就找着顧秀林的媳婦吵。顧秀林媳婦也不是省油的燈,要不是顧秀林壓着,兩人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

顧秀林當初就懶得理會這些事情,現在常年在外面,眼界非當初可比,更是不想激化矛盾。但現在看着媳婦現在每天受氣,心裡也不是滋味。

“爹啊,當初是五畝田,我和大哥一人一半,牛呢,是兩家輪流養着,我準備把我的那份給大哥算了,牛也歸他們,我不要了。”顧秀林沉默了良久,對父親說道。

話一說完,媳婦不停的眨眼睛,見顧秀林不理會後,還假裝有事情從這裡過,暗暗的踢了他一腳。顧秀林也不理會媳婦,等着父親的說法。

父親狠狠的吸了口旱菸,吐出濃濃的煙霧,隨之嘆了一口氣道:“當初呢也沒有偏向誰,都是自己的兒子,哪能偏向誰呢?雖說你這幾年在外面也掙了幾個錢,但人總得留個根,這裡的田沒有了,你就沒根了。按說你大嫂那邊,你大哥也應該壓着點,越來越不像話了!”

“這裡的地也沒什麼好留戀的,我們典史大人說了,百里洲的地我們可以租個十五畝去種,也沒有什麼雜役的,每年每畝地按時價的六成賣給典史一石糧食就夠了。”

“居然有這好事?”父親的眼裡滿是不相信,“要是這樣,還不是人人搶着去種,哪裡能輪到你啊?”

顧秀林笑了笑,驕傲的說:“典史大人只讓自己的人租種,不招別人的。連顧大嫂都能租十五畝呢。”

“哦,這麼看來這裡的地的確沒什麼好留戀的。你想把地送給大哥,爹也不管你們,你們自己商量吧。不過呢,地總是種自己的心安,我看最好還是你把地給大哥種,也不收什麼地租,但地契還是你保留着。至於牛,就隨便你們吧,我老了,也管不了什麼事情了。”

顧秀林的媳婦拼命的在那裡點頭,顧秀林對着她笑了笑,點點頭,然後對父親說道:“按照爹的這個法子也好,我現在就把大哥叫過來,看他有什麼想法。”說完就準備出門,剛走到門口,就碰到了顧秀興,顧秀林連忙笑道:“原來是秀才公來了,快到屋裡坐。”顧秀興並不是什麼秀才,不過早年讀過書,識得字,被鄉人稱爲秀才公。

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418章 處罰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28章 報仇雪恨第519章 口諭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33章 合圍(二)第361章 出擊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36章 神刃軍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440章 棱堡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31章 與虎謀皮第90章 白杆女將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01章 張鳳儀第454章 轉變第415章 磊落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400章 交鋒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425章 顧慮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04章 合謀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494章 籌錢糧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495章 勤王詔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28章 報仇雪恨第430章 楊嗣昌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章 幽谷巨木第409章 大節第635章 罌粟花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3章 暴雨如注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507章 阻擊第28章 報仇雪恨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8章 報仇雪恨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582章 銀票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532章 合圍(一)第415章 磊落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59章 軍議第305章 漢魂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447章 炮灰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73章 虎牙之對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11章 阻江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390章 初戰第41章 算計縣尊第673章 下南洋第416章 衝動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47章 心向大海第80章 初戰告捷
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418章 處罰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28章 報仇雪恨第519章 口諭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33章 合圍(二)第361章 出擊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36章 神刃軍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440章 棱堡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31章 與虎謀皮第90章 白杆女將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01章 張鳳儀第454章 轉變第415章 磊落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400章 交鋒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425章 顧慮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04章 合謀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494章 籌錢糧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495章 勤王詔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28章 報仇雪恨第430章 楊嗣昌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章 幽谷巨木第409章 大節第635章 罌粟花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3章 暴雨如注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507章 阻擊第28章 報仇雪恨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8章 報仇雪恨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582章 銀票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532章 合圍(一)第415章 磊落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59章 軍議第305章 漢魂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447章 炮灰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73章 虎牙之對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11章 阻江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390章 初戰第41章 算計縣尊第673章 下南洋第416章 衝動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47章 心向大海第80章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