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

洪齊雲識大體,眼光長遠,一番慷慨陳詞,讓林純鴻忍不住拍手大笑:“洪老闆說得對。?這幫西洋人可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什麼綁票、劫掠、欺騙,無所不用其極,區區跑到淡馬錫兌換金票和票據,又算得了什麼?只要金票和票據在印度出現,必然就會流通,到時候,咱們去開設錢莊,就順理成章了!”

“本督知道,大西洋商號萬事草創,初期恐怕難以接受利潤的損失。不過,此事是爲邦泰錢莊做出的犧牲,錢莊自然不會坐視不理,至於擴大授信額度,這個應該不在話下……”

定下了金票和票據之策,林純鴻心情甚好,又詳細詢問大西洋商號運作事宜。張德勝性急,沉不住氣,見林純鴻閉口不談借債與調整稅制一事,忍不住開口問道:“近來,多有傳聞,說荊州財計艱難,虧空數額龐大,此傳言可屬實?”

此言一出,洪齊雲和羅永浩忍不住對張德勝直翻白眼,心裡暗罵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又不是什麼好事,哪有當面揭短的道理!

兩人緊張地看着林純鴻,卻發現林純鴻並無一絲惱怒之意,只是神色有點凝重地說道:“實不相瞞三位,今年荊州的虧空超過一千四百萬……”

“啊!”洪齊雲、羅永浩忘記了暗罵張德勝,大吃一驚,失聲道:“這麼多!看來張思奎還低估了!”

林純鴻苦笑道:“年初時,東南行營和中原行營連番大戰,耗費軍輜無數;後來,超過十萬流民投降,安置這幫流民,又耗費了大量的大圓;爲了應對女真韃子的威脅,兵力幾乎擴充了三倍,軍餉和軍資投入直線上升……這麼多花錢的地方,荊州財政的確難堪重負……”

三人想不到林純鴻會坦誠相告,一時間,都不知說什麼好,只是隨聲附和道:“負擔確實很重……”

“更關鍵的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軍費開支只會上升,看不到降低的可能。”林純鴻嘆了口氣,道:“遼東是個無底洞啊,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大圓才能填得滿。”

張德勝到底還是對林純鴻在遼東濫用兵力不滿,當即說道:“都督,自古以來,皆有量入爲出一說,荊州這邊,何不量入爲出,達到收支平衡?”

“本督倒是想,但時不我待啊!女真韃子成了氣候,不僅立國,還公然稱帝,一旦韃子僥倖攻破關遼防線入關,十多萬精銳騎兵,大明如何抵擋?與其事到臨頭着急,還不如未雨綢繆,將女真韃子一直限制在遼東。”

張德勝本待說,韃子自然有朝廷去頭疼,荊州只管悶聲發大財纔是正理,但想來想去,他還是按捺住話頭,以希冀的目光掃視着洪齊雲和羅永浩。

洪齊雲和羅永浩到底謹慎,裝作沒有看到張德勝的眼神,只管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

張德勝心癢難耐,下了極大的決心,咬牙問道:“這麼說來,報紙上說的借債和調整稅制並不是空穴來風?”

林純鴻笑道:“本督曾召集財計學院的教授們探討過此事,一切都還停留在紙面上,至於是否施行,如何施行,現在還沒有定論。”

涉及切身利益,洪齊雲和羅永浩也一改剛纔的風淡雲輕,側耳傾聽,惟恐漏掉一個字。且聽林純鴻接着說道:“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無論借債一策是否施行,三位都無需擔心,本督不會採取任何形式的攤派,也不會以借債數額大小定親疏遠近。”

“至於調整稅制,本督想問問三位,荊州的稅率相比較大明其他地方而言,是高還是低?”

一成的增值稅,再加上半成品的營業稅,當然比大明的三十稅一要高得多,這還用問?三人心裡想着,嘴上可不敢說出來,無不低着頭,期待他人說出這句大實話。

見三人憋紅了臉,也不敢說出想法,林純鴻笑道:“帳頭上的稅率,顯然比三十稅一要高得多,這點你們毋須諱言。”

聽到“帳頭”二字,洪齊雲三人突然反應過來,心裡如翻江倒海一般。作爲商家,恨不得不要繳稅,因此,三人平日眼光一直盯着賬面上的稅率,而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荊州取消各色關卡和雜費,運送貨物時的成本比其他地方要低得多,反映在商業成本上,荊州的稅率實質比其他地方至少要低五成以上。

洪齊雲羞愧萬分,起身長拜道:“我等目光短淺,倒忽視了關卡一事。如果算上各色雜費,荊州的稅率的確比較低。”

林純鴻笑道:“本督以邦泰商號起家,謀取利潤,對商家之苦,算是有切膚之痛。三位還請放心,無論荊州出臺何策,都不會讓你們沒了錢賺!你們沒有錢賺,荊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本督也就只好跟着喝西北風了……哈哈……”

三人也跟着訕笑不止……

“……話說遼東這塊地啊,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鴨飛到鍋裡,那可是真叫一個富啊……土地都是黑的,根本不需施肥……”

“女真韃子佔我遼東……殺我父母……奪我妻女……那一路,可是屍山血海、人畜無生……”

“殺盡韃子、奪回遼東……”

……

大明以南,無論是報紙,還是街頭的說書先生,突然將遼東視作了焦點,每日不厭其煩地宣傳遼東之富饒、女真韃子之兇惡。在大明,除了九邊和京師附近,百姓們都沒有切膚之痛,對韃子之禍害一點也不瞭解,對荊州派兵至遼東征戰頗有微詞。林純鴻痛感於此,指使政宣司發動了宣傳攻勢。

除了宣傳遼東外,報紙上還冒出了一篇文章,將荊州之稅率與其他地方的稅收做了一番詳盡的比較,發現荊州地區不僅農業稅、地租遠低於其他地方,就連商業稅也比其他地方要低得多。

此文章一經拋出,就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

報紙並不善罷甘休,找出一些商人現身說法,還印製了一批賬單。鐵的事實,不容反駁,讓所有的荊州人無不意識到:稅制調整的步伐,越來越近了……

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4章 鄉村大計第85章 嫌隙漸生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531章 屠殺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533章 合圍(二)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320章 消耗戰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71章 擄掠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8章 報仇雪恨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535章 合圍(四)第374章 糧道第360章 配合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09章 壓力(二)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444章 回師第470章 金吾營第451章 陷落第511章 動向第570章 半邊天第12章 土人陰影第571章 自罵第334章 贈劍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561章 戰馬(五)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571章 自罵第477章 單幹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59章 戰馬(三)第526章 目標第439章 封鎖第47章 心向大海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389章 逾越第535章 合圍(四)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71章 擄掠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557章 戰馬(一)第517章 受阻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87章 交易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612章 羊吃人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387章 交易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44章 回師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526章 目標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154章 功虧一簣
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4章 鄉村大計第85章 嫌隙漸生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531章 屠殺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533章 合圍(二)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320章 消耗戰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71章 擄掠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8章 報仇雪恨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535章 合圍(四)第374章 糧道第360章 配合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09章 壓力(二)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444章 回師第470章 金吾營第451章 陷落第511章 動向第570章 半邊天第12章 土人陰影第571章 自罵第334章 贈劍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561章 戰馬(五)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571章 自罵第477章 單幹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59章 戰馬(三)第526章 目標第439章 封鎖第47章 心向大海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389章 逾越第535章 合圍(四)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71章 擄掠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557章 戰馬(一)第517章 受阻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87章 交易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612章 羊吃人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387章 交易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44章 回師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526章 目標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154章 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