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多事之秋

“大家快來看報啦,看報啦,忠武將軍狄大帥率龍虎、龍衛軍團一舉攻破巴達維亞……”

“看報了啊,荷蘭巴達維亞軍團四千士兵被俘,留守艦隊二十三艘戰艦被俘……”

“看報啦,看報啦……荷蘭將安汶島移交荊州……”

通過報紙這個快捷、方便的傳遞渠道,遠在萬里之外的戰況迅速被大衆所知,在荊州城引起了轟動。

高層的動向,百姓們自然是霧裡看花。他們從報紙上得知,荊州軍先是剿滅革左五營、逼降馬守應等賊首;後是圍剿張獻忠、羅汝才;緊接着,在吳淞炮臺炮擊鄭芝龍,並最終成功趕走鄭芝龍;最後,連荷蘭人也吃了大虧,把巴達維亞老巢丟了。

這份戰績,放在哪裡,都足以傲人,更何況一貫以荊州軍爲保護神的荊州人?

民間自發地掀起了一股犒軍潮,駐紮在荊州城郊的天武軍自然得到了大衆的矚目,送走了一批又迎來了一批,忙得不可開交。至於犒軍物質,則自然笑納,上交都督府後勤司。

民衆的狂熱,急需釋放的渠道,張道涵順勢而爲,下令在各府城開展大規模的遊城活動,還緊急從西洋艦隊、東洋艦隊、各軍、各軍團調集立功將士,乘坐肩輿誇功遊街,受到了大衆的熱烈追捧,極盡榮耀。

如此盛事,說書先生們自然不會放過,除了讀報外,說書先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戰爭的過程描述得峰迴路轉、曲折萬分。

“……只見一千五百門霹靂炮同時開火,我的天啊,地動山搖,天地爲之變色,河流爲之倒流,炮彈全部落在了巴達維亞城牆上……結果,巴達維亞城牆絲毫無傷!原來紅毛鬼爲了防炮,將城牆全部包了鐵,那可是真正的銅牆鐵壁啊……”

“狄大帥一見,大怒,手提一杆大槍,大喝一聲,誰敢與本帥決一死戰?誰敢與本帥決一死戰?連呼三聲,紅毛鬼早就嚇破了膽,哪裡敢出城應戰?”

“且見狄大帥心思一動,下令霹靂炮全部換裝猛火油彈,嘩啦啦全部往城裡射去,剎那間,巴達維亞城燃起了沖天大火……”

……

說書先生說得口沫橫飛、手舞足蹈,圍觀的人羣中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的喝彩聲,同時,,一枚枚銅錢飛到銅盆裡,發出清脆的叮噹聲,煞是動聽……

人羣圈外,赫然停着一架豪華馬車,裡面一美婦撩起紗簾,巧笑嫣然,風情萬種。後聽到狄威手提長槍,放下紗簾,轉頭向着車內,笑道:“恭喜相公啊,得一猛將,其勇猛不下於張飛……”

說完,手捂着小嘴,把頭埋在林純鴻的懷中,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林純鴻撫摸着美婦柔順的頭髮,只是笑,並不說話。

這美婦是陳天瑤,日前剛從夫人堡返回荊州,強拉着林純鴻出來逛街,興之所至,居然被說書先生打動,停在這裡聽了幾分鐘。

陳天瑤笑了片刻,從林純鴻懷裡直起身來,用玉質般的小手整理着頭髮,說道:“巴達維亞攻下了,你倒爲總督人選發愁了,現在有沒有眉目?”

林純鴻用食指颳了刮陳天瑤秀氣的鼻子,一本正經說道:“陳煥這次隨龍虎軍團南征,居於定遠艦上,居中聯絡,勞苦功高,要不就把總督授予陳煥?”

陳天瑤疏忽變了臉色,將頭轉在一邊,氣呼呼地說道:“人家和你說正經事,別胡攪蠻纏的!”

陳天瑤這次從夫人堡千里迢迢地趕回來,無非受到了海派的攛掇,試圖遊說林純鴻,將爪哇總督一職授予海派,而且,他們還推出了陳力子這個強力人選。

對海派的這種政治幼稚行爲,林純鴻頗有點惱火。這無異於把把柄送到老舊派和舉人進士派口中,即便林純鴻想把總督職位授予海派,也將面臨極爲被動的局面。

陳天瑤着急慌慌地趕回荊州,林純鴻自然知道她想幹什麼,只是兩人數月未見,小別甚新婚,自有一番卿卿我我。現在見陳天瑤妄自提出此事,林純鴻忍不住刺了她一個軟釘子。

這個軟釘子力度可不小,直把陳天瑤刺得頭破血流。陳天瑤雖裝出小女兒形態,心裡卻如明鏡似的:林純鴻絕不會同意陳力子前往爪哇任總督。

陳天瑤心裡發酸、發苦,越想越覺得無趣,兩顆晶瑩的淚珠從臉上滑落。

林純鴻心裡頗爲不忍,將陳天瑤攬入懷中,右手輕輕抹去她臉上的淚珠,故作輕鬆地說道:“年初時,你鳳姐姐剛坐完月子,就帶着萊爾巴巴地跑到了南陽,說要去夫人堡幫助你。你是怎麼哄好她的?讓她對你這麼上心?”

陳天瑤抽噎數聲,道:“我是個笨丫頭,一貫討人嫌,連相公也不待見,哪會哄人?那是鳳姐姐人好!”

林純鴻嘿嘿笑道:“那時正值李蒙申進入武昌府城,你鳳姐姐一到南陽,就對我說,在荊州呆得不安生,成日被他們煩着,巴不得早點離開荊州。我當時一高興,就把你的鳳姐姐留下了,一日也不想讓她離開,後來又把她帶到武昌……嘿嘿……”

林純鴻的話說得這麼明白,陳天瑤哪能不明白這個意思的?當即抹着眼淚道:“都說了我笨,你要是覺得我蠢,我明天就去山西,再也不回來。”

對陳天瑤這樣孩子氣的話,林純鴻自然不會理會,接着說道:“你鳳姐姐躲出去了,你的崔姐姐又裝聾作啞,一問三不知,把那幫人急得團團轉,最終只好斷了這份心思。我在想,幸虧你當時在山西,要是在荊州的話,會不會提着一把劍,指着我,大喝道,林純鴻,武昌府的位置給不給我爹?不給的話,我和你沒完!”

陳天瑤氣得吹鬍子瞪眼睛,狠狠地掐了林純鴻一把,惡狠狠地道:“在相公心目中,我就這麼粗俗?”

林純鴻忍着疼,嘆道:“還是不要參合這些事了,累,煩心,這不是你能插手的。好好想着山西的那份事吧,在那裡,你不是做得不錯嘛,連毛紡都學會了,還特順溜,水力織機也添置至三百多臺。怎麼樣,鳳儀姐對你還算照顧吧?”

陳天瑤幽幽道:“女人就是命苦。鳳儀姐倒是巾幗豪傑,殺伐果斷,只可惜她過得不開心,連做夢都在念着兩個孩子……”

林純鴻默然,不知說什麼好。

正在這時,忽然收到了張兆的緊急通報:果阿總督孟德烈派遣特使奧爾多抵達廣州,欲就分享貿易一事進行洽談,目前已安排奧爾多北上。

林純鴻臉上終於現出了喜色,拍了拍陳天瑤圓潤的屁股,笑道:“西洋之門即將打開,趕緊告訴你爹吧……”

剛說完,忽然發出一聲慘叫,原來陳天瑤又狠狠地捏了他一把。

林純鴻顧不得在大街上陪陳天瑤逍遙快活,立即趕回星拱樓。哪想到,屁股還未坐穩,又接到軍情司緊急彙報,鄭芝龍厲兵秣馬、劍指熱蘭遮,同時派遣鄭彩和鄭鴻逵聯袂往荊州而來。

“……貴國遠渡重洋,據臺灣,然臺灣者,大明之土地也。今大明既來索,則地當歸大明……若執事不聽,可揭紅旗請戰,餘以立馬以觀……生死之權,在餘掌中,唯執事圖之……”

林純鴻手執鄭芝龍給熱蘭遮城下的戰書,忍不住大笑道:“鄭芝龍倒是急了,風暴季節也要堅持出兵,就想和我們打個時間差啊!”

話雖這麼說,林純鴻對鄭芝龍說出“臺灣者,大明之土地也”還是感到激動。這話算得上“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之明代鄭芝龍版,開了先河,沒準還會被後人所景仰。

無論是爪哇總督人選,還是果阿總督派特使至荊州,與或是鄭芝龍進攻熱蘭遮、派遣鄭彩鄭鴻逵聯袂來訪,皆繞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荊州方面下一步的海洋戰略問題。

明確了海洋戰略,這些事情都可以一言而決,費不了多少神。

林純鴻正琢磨着海洋之事,忽然張傑夫前來通報:東江鎮副將沈志祥緊急求見都督。

東江鎮?奧爾多、鄭彩、鄭鴻逵、沈志祥,各方勢力接踵而來,接下來會是誰呢?難道是楊嗣昌的特使?

林純鴻覺得,現在的荊州集團猶如一個圓一般,隨着圓慢慢擴大,與外界的接觸面越來越大,不出意外,往後與其他勢力的交集會越來越大。

至於沈志祥,林純鴻倒是注意很久了。他知道,沈志祥乃東江鎮總兵沈世魁的侄子,此次前來,目的無非就是求援。

“沈志祥還是來得有點早啊!”林純鴻稍覺遺憾。在林純鴻的計劃中,東江鎮被列爲籌碼之一,試圖與朝廷談判時,由朝廷出面請求荊州軍援救東江鎮,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現在沈志祥早一步趕到了荊州,準備多日的籌碼豈不是成了空?

“也不知道沈世魁能不能堅持到荊州方面與朝廷談判……要是沈世魁堅持不住,籌碼也照樣成空!”

想到此處,林純鴻下定了決心,立即令人將沈志祥喚了進來。

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507章 阻擊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507章 阻擊第373章 打算第12章 土人陰影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63章 收縮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462章 冷遇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478章 謠言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60章 戰馬(四)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1章 洞庭湖匪第558章 戰馬(二)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北上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2章 山林野趣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429章 挑撥第442章 攻堅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477章 單幹第533章 合圍(二)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51章 水上逞威第493章 分歧第498章 賭性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91章 收編第491章 收編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30章 楊嗣昌第673章 下南洋第563章 收編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25章 顧慮第463章 收縮第433章 招撫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533章 合圍(二)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01章 條件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5章 亂中有序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45章 詭道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635章 罌粟花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336章 一起爬橋
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507章 阻擊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507章 阻擊第373章 打算第12章 土人陰影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63章 收縮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462章 冷遇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478章 謠言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60章 戰馬(四)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1章 洞庭湖匪第558章 戰馬(二)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北上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2章 山林野趣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429章 挑撥第442章 攻堅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477章 單幹第533章 合圍(二)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51章 水上逞威第493章 分歧第498章 賭性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91章 收編第491章 收編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30章 楊嗣昌第673章 下南洋第563章 收編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25章 顧慮第463章 收縮第433章 招撫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533章 合圍(二)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01章 條件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5章 亂中有序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45章 詭道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635章 罌粟花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336章 一起爬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