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

奉林純鴻之命,張兆親自將瑞典使團送至上海,除了顯示對瑞典使團的重視外,還有更爲重要的任務。

此事源於張兆上奏的一份調查報告。

張兆令人調取趙和海歷年活動的數據後,經過分析,發現趙和海的搶掠收益逐年下滑,尤其在樑楓與狄威聯手搶奪巴達維亞、佔領淡馬錫後,下滑之勢更爲明顯。

趙和海艦隊收益的減少,最先受影響的就是艦隊的規模。數量龐大的海盜見獲利數越來越少,紛紛謀取其他出路,一部分加入東、西洋艦隊;一部分受僱於海上商家,投身於蓬勃發展的商貿大潮;還有一部分拿出多年積攢的錢財,開設工坊、買船跑商,完成了由海盜向正經商人的華麗轉身。

也就是說,這些年來,大白鯊艦隊一直呈縮小的趨勢。

至於原因,倒也不難分析。

一則,趙和海活動的範圍縮小了。以前,整個南洋、西洋上活動的船隻,都是他獵殺的目標,但自從荊州方面控制了淡馬錫後,開始着手規範南洋範圍內的海上秩序,貫徹海上自由貿易、維護海上安全的理念,因此,趙和海的活動範圍侷限於西洋。

二則,西洋異常廣闊,獵殺難度與海峽密佈、海域狹窄的南洋不可同日而語。

二則,趙和海所能獵殺的目標減少了。林純鴻在崇禎七年時下令,凡是在三一社入保的船隻,皆懸掛邦泰的旗幟,接受兩大艦隊的保護。這些船隻,趙和海不能下手。

伴隨着粵籍、江浙籍海商逐漸入保,閩籍海商也逐漸在三一社入保,漸漸地,連歐洲籍船隻也意識到入保的巨大作用,開始蜂擁入保。三一社藉此迅速發展壯大,成爲大明最爲賺錢的商社。

這麼多船隻都入了保,趙和海所能獵殺的目標急劇減少,往往在追逐數日之後,方纔發現對方懸掛邦泰旗幟,無法實施攻擊,只好怏怏離開。

諸多原因,致使大白鯊艦隊規模越來越小。

這個趨勢愈演愈烈,逐漸影響到兩大艦隊的兵員素質:固然,兩大艦隊可以從漁民、商船水手中招募兵員,但是,這些兵員的作戰意識、勇猛程度遠遠不及出身於海盜的兵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培養。

“都督,屬下認爲,趙和海艦隊就是我們的先導艦隊,當我們準備把目光轉向何處時,率先進入的必然是趙和海艦隊。崇禎五年時,我們剛開始拓展海上勢力,就是由趙和海率先打開了局面,崇禎八年時,當我們還與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糾纏於南洋時,又是趙和海率先進入西洋,逐步打開西洋的局面……”

出於兄弟之情,出於大明海上勢力拓展的需要,張兆都需要爲趙和海說好話,因此,語氣顯得有點急切。

林純鴻並不在乎誰爲誰說好話,唯一能影響他判斷的,只有事實,他點頭道:“趙和海的確居功至偉,這點,誰也無法否認,他在軍界第一個成爲冠軍大將軍,正是本督和都督府對他的認可。”

張兆怏怏道:“只可惜他對軍銜並不在乎,什麼錢財、勳田,諸如此類的,他都不在乎,就連封妻廕子都不感興趣,都快四十歲的人了,到現在都沒有成家。”

“沒有成家?去年底時,爲何一大羣黑孩子、白孩子、黃孩子圍着他叫爹?”

張兆尷尬萬分,囁嚅道:“這個……都是妾生的,他又沒有正妻……”

林純鴻大笑道:“本督知道,這是樑楓和他開的一個玩笑。海上漢子嘛,講究一個無拘無束,他愛怎麼樣,本督管不着。本督知道他的追求……你就直說吧,他想到什麼海域?”

張兆脫口道:“加勒比!”

“加勒比?”林純鴻大吃一驚,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着張兆。

林純鴻確實應該感到吃驚,因爲張兆上奏調研報告後,林純鴻就琢磨過,將趙和海的活動範圍擴大至大西洋,從好望角海域一直延伸至象牙海岸和黃金海岸。

此舉可以打擊荷蘭及葡萄牙在西洋的勢力,最終迫使荷葡在西洋的讓步,理所當然地被林純鴻列爲下步拓展的方向之一。他萬萬想不到,趙和海看不上這塊廣闊的海域,居然想跑到遙遠的加勒比一試身手!

這個時代,凡是島嶼衆多、海況複雜的海域,海盜的活動都異常猖獗。除了英國的私掠艦隊及大明的大白鯊艦隊外,各種海盜團體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比如,在棉蘭老島附近的海域,荊州方面及鄭芝龍不停地加大圍剿力度,海盜依然沒有斷絕,活動範圍甚至延伸至馬六甲海峽。

南洋如此,混亂的加勒比更不用說,幾乎成爲了海盜的天堂。

趙和海常年活動於海上,早就聽聞過加勒比的盛況,對那裡的環境傾慕不已,自然而然地動了至加勒比活動的念頭。也僅僅只是念頭而已,他知道,要在加勒比從事海盜活動,非得有通暢的銷贓渠道、醉生夢死的基地不可,否則,那幫海盜跟着他出生入死幹什麼?

加勒比離大明太遠了,荊州海上勢力的拓展,離加勒比還有十萬八千里呢!現實逼得趙和海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然而,趙和海得知瑞典使團抵達大明,與荊州的關係好得蜜裡調油,他的心思再次活泛起來。

尤其獲悉瑞典在北美有一塊殖民地後,趙和海終於找到張兆,提出了與瑞典人狼狽爲奸、共同分享利潤的計劃。

林純鴻傳令擺上海圖。

在與張兆詳細研究了瑞典人提供的殖民地分佈圖後,林純鴻對張兆說道:“趙和海至加勒比活動,不僅會讓英國人、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損失慘重,而且還會搶奪當地海盜的份額,本督擔心,他會遭到歐洲幾個強國及當地海盜的聯合圍剿。”

張兆也有這份擔心,憂心忡忡地說道:“無論是在東洋、南洋還是西洋,趙和海都能得到我們艦隊的支援,可是在加勒比,就算他遇到了危險,我們也是鞭長莫及。”

林純鴻沉吟道:“正所謂狡兔三窟。本督琢磨着,不如讓他輾轉於黃金海岸、好望角海域及加勒比三地,如此一來,歐洲人就是想剿,也面臨着找不到艦隊蹤跡的困難。”

張兆嘆了口氣,道:“既然他想去,目前我們能做到的也只有這些了!”

林純鴻點了點頭道:“本督不反對趙和海的提議,瑞典方面,讓姜淑讓與瑞典人去談。至於船,這樣吧,趙和海想要什麼船,就讓造船工坊給他造,把最新式的火炮全部給他裝上;人嘛,這就看他了,他能拉走多少算多少,就算把你拉走,本督也不反對。”

一句話,將張兆說得笑起來,讓他輕鬆了不少。

張兆說道:“現在就看瑞典人有什麼說法了,要是瑞典人不答應,趙和海還是去不了。”

林純鴻心裡也沒底,馬上傳令姜淑讓與瑞典使團接觸。最終的結果讓林純鴻、張兆及趙和海長舒了一口氣。

瑞典人的答覆只有一句:大明商人在瑞典管轄範圍內,享受與瑞典商人同等的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趙和海能弄到大明合法的身份,瑞典人就會購買他手中的贓物,提供各項服務。

大明合法身份,這對趙和海還不容易?

數月之後,趙和海率領七千餘人馬,二十餘艘戰艦開赴好望角海域,正式開始了在大西洋海域的活動。

趙和海的實力,遠非加勒比海域的海盜團體可比,一時間,從好望角海域到黃金海岸,從黃金海岸到加勒比,整片海域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攪得歐洲人不得安生。

大西洋上的商船數量,遠非西洋所能比,趙和海不僅獲取了大量的錢財,而且艦隊越來越壯大。更爲關鍵的是,趙和海爲東、西洋兩大艦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還向海軍學堂提供了大西洋的水文資料,爲大明勢力的拓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林純鴻與張兆定下了海盜進襲大西洋之策後,又開始爲西洋的海上規矩殫思竭慮。

林純鴻和張兆都傾向於將南洋的成功經驗複製至西洋,歡迎各路商貿人馬至西洋互相競爭,讓西洋成爲商貿的天堂。

要實現這個目標,荷蘭及葡萄牙就成了繞不開的攔路虎。若是荷蘭、葡萄牙不搞莫名其妙的貿易配額制度,不阻止華夏幣在西洋自由流通,林純鴻倒能容忍兩國勢力的存在。畢竟,西洋太過於遼闊,大明人口就是再多,也無法一口吞下。

可是荷蘭、葡萄牙死抱着殖民地利益不容他人分享的老黃曆,這就非林純鴻所能容忍了。

既然不能容忍,戰爭就成了最後的手段。

只是,目前統和大明遠比爭奪西洋要重要得多,林純鴻與張兆商議之後,下了一連串命令:

⊕ттκan⊕co

“傳令樑楓,擴大西洋艦隊的活動範圍,在柯欽、果阿周邊海域加大維護海上安全的力度!”

自巴達維亞失陷後,荷蘭人就把東印度公司的總部搬往柯欽,將柯欽當成了西洋的基點。果阿更不用說,一直就是葡萄牙的統治核心。

此舉表明,林純鴻希望用武力威脅兩國,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傳令陸敏成,向柯欽當局及果阿當局提出取消貿易配額、不限制華夏幣流通的要求,作爲交換,淡馬錫的貿易配額制度亦可取消。”

……

大明內亂還未止歇,西洋的拓展步伐當然得慢下來,當前,還是以談判爲主,這也是林純鴻不得已的選擇。

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3章 公堂之上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51章 陷落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98章 利益交換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40章 棱堡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7章 受阻第305章 漢魂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17章 受阻第560章 戰馬(四)第472章 范文程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602章 武衛軍第67章 信譽票據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33章 禁衛軍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556章 打賭第466章 自發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94章 籌錢糧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568章 小高潮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43章 亂之源頭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61章 北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509章 壓力(二)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512章 接仗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95章 攻打官莊第570章 半邊天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34章 合圍(三)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34章 鄉村大計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86章 敵襲第408章 對策第486章 敵襲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74章 大洗禮第404章 合謀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356章 默契
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3章 公堂之上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51章 陷落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98章 利益交換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40章 棱堡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7章 受阻第305章 漢魂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17章 受阻第560章 戰馬(四)第472章 范文程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602章 武衛軍第67章 信譽票據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33章 禁衛軍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556章 打賭第466章 自發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94章 籌錢糧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568章 小高潮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43章 亂之源頭第72章 猇亭懷古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61章 北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509章 壓力(二)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512章 接仗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95章 攻打官莊第570章 半邊天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34章 合圍(三)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34章 鄉村大計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86章 敵襲第408章 對策第486章 敵襲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74章 大洗禮第404章 合謀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356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