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收編

沈世魁殞命的同時,金光裕也到了最後時刻。

吳朝佐勇悍萬分,見麾下久不見功,親率親衛殺奔至營寨東側缺口。親衛的戰鬥力非平常士兵所能比,金光裕哪能抵擋?

不到一刻鐘,金光裕周邊的親衛死傷殆盡。金光裕猶不後退,一把長刀運轉如風,卸掉一名士兵的胳膊,旋即又將一名士兵劈成兩段,勇悍無比。

鮮血濺滿了金光裕全身,幾乎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看見一個血人發出一陣陣的呼號,奮戰不休。

“弓弩手!”

吳朝佐越戰越急躁,最終調集了精銳弓弩手,瞄準金光裕射箭。

“咻……咻……”

金光裕右臉中箭,一個踉蹌,跪倒在地,大刀杵在了身前。吳朝佐的親衛瞅到了機會,一個突刺,將槍頭送入了金光裕的喉頭。

金光裕歪倒在一側,最終殞命。

“衝啊……”

金光裕一死,金營士兵無不轉身逃跑,吳朝佐適時下令衝入大營。

正在此時,幾裡之外忽然傳來隆隆的戰鼓聲,吶喊聲一陣緊似一陣,離金營越來越近。

士兵們皆驚疑不定,拖延不前。

吳朝佐撫着額頭,暗叫一聲僥倖,幸虧剛纔親率親衛上前攻取大營,否則,稍稍拖延片刻,待荊州軍趕到,一切都晚了。

現在,大局已定,荊州軍失去了干涉的緣由,也只有乾瞪眼的份。

吳朝佐長槍一揮,大聲下令道:“諸軍繆力向前,若有遷延者,定斬不饒!”

戰鼓一陣緊似一陣,士兵們終於不再猶豫,皆吶喊衝入營寨,四處追殺零星抵抗的金營將士。

正殺得高興,忽然背後傳來三聲炮響。士兵們驚愕萬分,回頭一望,只見後面忽然出現了幾千餘士兵,嚴陣以待,刀槍林立,炮口、火槍口直指着他們,讓這幫士兵嚇出一身冷汗。

這幫士兵顧不得吳朝佐“若有遷延者,定斬不饒”的命令,紛紛駐足不前,用驚疑不定的眼神瞅着金吾軍。

吳朝佐顧不得命令士兵向前,挺着長槍,騎着高頭大馬,越衆而出,大呼道:“請鄭將軍出列一敘!”

呼完之後,略微停頓片刻,卻未見到金吾軍有任何動靜。

吳朝佐又大呼道:“鄭將軍請明鑑,沈大帥接到通報,金日觀、金光裕意欲投奔韃子,現在兩狗賊業已伏誅,還請鄭將軍與我軍一道繼續誅殺餘孽!”

吳軍中,士兵也鼓譟起來,紛紛大呼道:“誅殺餘孽!誅殺餘孽!”

正喊着,金吾軍中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將越衆而出,拉住繮繩,厲聲呼道:“金日觀父子與韃子死戰數年,精忠爲朝,如何會投奔韃子?照本將看來,誅殺異己方是真!”

吳朝佐瞬間變了臉色,正待發作,且聽鄭福林繼續吼道:

“當初,沈世魁仗着自己女兒乃毛文龍小妾,橫行東江軍鎮,毛文龍伏誅後,排擠黃龍總兵,致使黃總兵戰死,沈世魁順利爬上東江軍鎮帥位。沈世魁上位後,立即誅殺異己謝朝星,逼反尚可喜,今日又爲一己之私,擅殺大將金日觀父子!東江江河日下,沈世魁奸賊乃首惡!”

鄭福林威風凜凜,花白的鬍鬚不停的顫抖,聲聲直刺東江將士內心最爲忌諱的話題,讓一個個東江將士羞愧萬分,有些甚至底下了頭。

鄭福林得理不饒人,繼續吼道:“諸位將士,若心裡尚有一分香火之情,就不該在韃子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兄弟相殘,互相鬥個你死我活!你們現在立即放下刀槍,不再互相攻伐,做此等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放下刀槍,不能兄弟相殘!”

金吾軍中,士兵們大呼道,不停地打擊着吳軍的軍心。

吳朝佐大怒,正待反駁,聚斂士氣,忽然從左側傳來一陣鼓響,正是沈志祥率着本部兵馬趕到。

沈志祥越衆而出,用槍頭遙遙指着鄭福林,咬牙恨聲罵道:“汝等荊州軍,不思殺韃子,卻來與東江軍搶奪皮島,窩裡鬥算得上什麼本事?卑鄙、無恥,四處挑撥東江軍將領之間的關係,鬧得東江軍內部兵戎相見,這下讓你們得逞了,你們對得起朝廷,對得起聖上嗎?”

鄭福林聽言,哈哈大笑道:“剛纔還說金日觀意欲投奔韃子,現在又說金日觀受了荊州軍挑撥,還請問沈副將,金日觀父子到底犯了何罪?難道沈大帥也不知?莫非是莫須有罪名?”

沈志祥惱恨萬分,一時不察,讓鄭福林抓住了漏洞,禁不住惱羞成怒,大喝道;“這裡不關荊州軍事,還請立即退兵,否則,我萬餘東江軍絕不答應!”

鄭福林大喝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荊州軍見不得兄弟相殘,今天這事管定了,請沈副將盡管放馬過來!”

說完,鄭福林轉頭道:“吳淦何在?立即前往金營,組織兵馬抵抗殺害兄弟的亂臣賊子!”

吳淦接令,立即在二十多個荊州軍士兵的護送下,徑直往金營狂奔而去。

見吳淦離開,鄭福林又下令道:“全軍戒備,向當面之敵逼近!”

一聲令下,金吾軍三千餘將士排着整齊的隊列,一步一步地向着東江軍逼近。隊伍絲毫不見一絲亂象,唯聽見金屬的碰撞聲傳來,肆意敲擊着當面東江軍將士的心臟。

沈志祥額頭上滲出了汗珠。他萬萬想不到,荊州軍居然不管不顧,一心想攻打東江軍。此時他騎虎難下,想退,則士氣盡泄,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沈世魁今晚不過是誅殺異己;不想退,又要與金吾軍互相殘殺,後果難以預料。

萬般無奈之下,激發出沈志祥的賭徒心態,沈志祥揮手下令東江軍進攻。

“殺……”

“衝啊……”

雙方軍隊,同時響起了衝鋒的號角,兩軍立即絞殺在一起,一時之間,弩箭四處亂飛,火槍響成一片,硝煙密佈,一番亂戰。

正殺得不可開交,鄭福林忽然收到了龍虎軍團送來的沈世魁人頭。鄭福林大喜,下令將沈世魁人頭掛在最高處,令侍衛大呼道:“沈世魁伏誅……沈世魁伏誅……”

沈志祥和吳朝佐早已看見了沈世魁的人頭,一時大驚,幾乎忘了下任何軍令。尤其是沈志祥,更是後悔萬分:今晚要不是他擅自帶人殺掉金日觀,沈世魁何至於丟掉性命?

怪就怪林純鴻過於狠辣,根本不給東江軍任何機會,直接派兵攻佔了中軍大營!

沈志祥牙齒咬得蹦蹦響,大喝道:“爲沈大帥報仇!殺啊……”

沈志祥想報仇,卻未料到,麾下的士兵一點報仇的心思都沒有,他們見到沈世魁的人頭後,早已驚慌不已,在荊州軍一浪高過一浪的攻勢下,步步後退,漸漸不支。

沈志祥和吳朝佐無法,只好下令往水師碼頭且戰且退。

哪想到,離水師碼頭還有兩裡,卻遭到了巨型戰艦的炮轟。

原來,東江軍的水師在遭到巨型戰艦的攻擊後,料定無法抵敵,早已投降。東江軍的最後一條退路,徹底堵死。軍心頓時大亂,由有組織的撤退一下子變成了潰逃。

“降者免殺!降者免殺!”

東江軍士兵在荊州軍的呼喝下,紛紛拋棄手頭的武器,蹲着準備投降。

沈志祥和吳朝佐兵敗如山倒,在金吾軍的猛烈攻擊下,兩人死於亂軍之中,餘衆不是被殺就是投降,東江軍作爲一個完整編制,徹底結束了將近二十年的歷程,成爲了歷史。

林純鴻萬萬想不到,自己登島不到一天,東江軍就土崩瓦解,大喜之餘,對着鄭福林自我解嘲道:“傳到朝廷耳中,還不知會傳成什麼樣子,這次,本督又成了朝廷諸公口誅筆伐的對象!”

正說着,忽然收到緊急軍報:青山關吳國俊不戰而逃,薊遼總督吳阿衡率兵苦戰五日,最終爲國盡忠,青山關被嶽託攻破。嶽託率兵南下,兵鋒直指通州。

接到此消息後,林純鴻顧不得安排皮島諸事,只提出了一些大體框架,就把一應事務委託給鄭福林,在北上艦隊的護送下,連夜往南趕去。

皮島內亂,東江軍戰死兩千餘人,投降者達到七千餘衆,自此,皮島徹底被鄭福林掌控在手中。鄭福林從投降者、皮島居民中精挑細選,選擇了三千餘士兵,補充至金吾軍兩個陸營之中,兵力一下子達到了七千餘人,成爲荊州軍中軍官最少,士兵最多的軍。

皮島狹小,供給困難,奉林純鴻之命,鄭福林將大部分居民及不願意繼續吃軍糧的東江軍降者送往濟州島。而後,鄭福林又將願意吃軍糧的兩千多兵丁編爲了預備營,負責維持島上秩序、運送補給等任務。

至於皮島上繁榮的商貿往來,則完全被荊州方面所控制。荊州中書府還專門設置了民政總管,總攬稅收、商貿、民政等事務。

這些當然與鄭福林無關,鄭福林所關注的,就是儘快讓新近補充的兵丁儘快與荊州軍合拍,等待軍械和軍官到位,直接殺上遼東半島,與韃子一見真章。

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8章 先利其器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374章 糧道第65章 錢鈔之議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532章 合圍(一)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505章 殉國第73章 虎牙之對第503章 奏章第5章 愁於生計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70章 後院起火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495章 勤王詔第405章 龍武軍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05章 龍武軍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441章 炮戰第471章 擄掠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12章 接仗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12章 土人陰影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5章 禍不單行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390章 初戰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75章 立規建制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525章 德州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564章 反擊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414章 算計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09章 壓力(二)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22章 南洋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526章 目標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454章 轉變第30章 山雨欲來第78章 重組商社第33章 窮途末路第8章 先利其器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202章 大明輿第51章 水上逞威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59章 援救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231章 俘獲快艇
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8章 先利其器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374章 糧道第65章 錢鈔之議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532章 合圍(一)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505章 殉國第73章 虎牙之對第503章 奏章第5章 愁於生計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70章 後院起火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495章 勤王詔第405章 龍武軍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05章 龍武軍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441章 炮戰第471章 擄掠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12章 接仗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12章 土人陰影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5章 禍不單行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390章 初戰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75章 立規建制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525章 德州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564章 反擊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414章 算計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09章 壓力(二)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22章 南洋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526章 目標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454章 轉變第30章 山雨欲來第78章 重組商社第33章 窮途末路第8章 先利其器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202章 大明輿第51章 水上逞威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59章 援救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231章 俘獲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