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編戶齊民

送走張鳳儀後,林純鴻又把目光投向了荊州和夷陵,那裡是老巢,即使再忙,也得分神盯着。

邦泰中書府下轄兩個地方機構,一個是枝江部,一個是土司部,部治所分別在百里洲和隔河巖。邦泰都督府的長史司也下轄兩個地方機構,一個是枝江所,一個是土司所,分別主管枝江和土司地區的弓兵招募、管理、整訓及綏靖地方事宜。

土司部治所就位於隔河巖貨棧旁邊,而都督府的土司所則在其對面,三套機構比鄰而居,各施其職,職責還算清晰。然而,僅僅從人流上來看,三套機構不可同日而語,貨棧人煙阜盛,摩肩擦踵,每日有處理不完的事務。而土司部和土司所門可羅雀,整日靜悄悄的,直讓人懷疑這裡是否有人。

這裡不僅有人,而且還有不甘寂寞的人!

如果有人刻意觀察,就會發現,一大清早,彭新就冒着寒風跨入了土司所。

土司所理事李輝忠見彭新清晨來訪,暗自吃驚,忙瘸着左腿張羅着倒茶。當年剿滅吳敢時,李輝忠的左腿受了傷,無法繼續上陣,被安排到土司所擔任理事。

彭新用茶杯蓋撥着茶葉,吹散水汽,泯了一口,不停的打量着土司所簡陋的環境,李輝忠笑道:“萬事草創,倒讓彭總管見笑了!”

“哪裡哪裡,我那邊你又不是沒去過,除了比你多幾個人,也不成樣子。”彭新繼續擺弄手頭的容美綠茶,笑道。

“上次在白崖洞招募弓兵的事情,我還沒感謝彭總管咧,沒有這幾個弓兵打底,我這裡起步太難啦!”

“都是給主公辦事,有什麼好謝的?我現在啊,有個想法,如果能順利實施,以後你想招多少弓兵都沒問題!”彭新擡起頭,眼睛露出精光。

在土司地區,沒什麼好忌諱的,彭新等人都簡單的稱呼林純鴻爲主公。

李輝忠眼睛一亮,熱切的眼神投向彭新,期待着下文。

“編戶齊民!”彭新幾乎是咬着牙說出了四字,可見他的決心有多大!

李輝忠大驚,說道:“到隔河巖之前,主公一直反覆強調,凡事不可操之過急,編戶齊民是不是太急了?”

彭新笑着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瞞着你,目前土司部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三大貨棧和礦區周邊的准入費,貨棧和礦區的錢到不了我這裡,直接被財務司拿走。這點錢能做什麼事情?看看枝江部,那收入可比我這裡高多了,我在這裡想做點事情,沒有錢能幹什麼?”

李輝忠點頭道:“的確,如果能編戶齊民,稅收確實高不少。”

彭新道:“除了沒錢,我這裡連管的民都沒有,都被一個個土司瓜分。主公北上之前,曾言道,枝江是個特例,以後要碰到這樣的機會幾乎不可能。而現在朝廷對土司可謂不管不顧,如果能編戶齊民,清江沿岸名譽上是土司,實質上被我們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這樣的根基纔是我們需要的。大明的土司千千萬萬,如果清江走出了這一步,可謂開天闢地之功勞!”

功勞二字深深的刺激了李輝忠,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道:“比如思南土司的楊成萬,驕奢淫*欲,手中的壯丁更是上萬,怎麼可能白白的丟棄手中的權力?”

彭新冷笑道:“不放棄也得放棄,擋了主公的道,就得灰飛煙滅!”

李輝忠連忙揮手道:“彭總管,此事萬萬不可,主公北上剿匪,正需要一個安定的根基,我擔心這樣一鬧,清江附近永無寧日!”

彭新站起身來,說道:“李理事放心,我不會打無把握之仗。我有個計劃,正需要你配合,你也幫我琢磨琢磨,看有什麼問題。”

彭新伸出右手,豎起三根手指,說道:“咱們兩人還不夠,得拉上程啓丹,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一席話,讓李輝忠渾身熱血沸騰,大聲道:“幹他孃的,老子們就這樣幹!”

……

彭新、程啓丹、李輝忠聯名上書,提出開始編戶齊民,方法歸結爲“以貨物流通迫之、以精銳重兵脅之、以得力人手統之”。此月正好朱之瑜輪值,事關重大,連忙召集其他五人(張兆北上),討論相關事宜。

朱之瑜展開彭新三人的上書,眉頭皺成一個川字,他個人認爲,現在編戶齊民的時機尚未成熟,別說容美土司的田楚產,就連思南土司的楊成萬可能都很難對付。眼見五人到齊,朱之瑜開口道:“彭新三人的行文諸位都已經看了,大家有什麼意見?”

張道涵拍了拍桌子上抄錄的行文,笑道:“這彭新倒出息了,考慮問題還算周全,林將軍北上前也交待過了,時機成熟,逐步實施編戶齊民,擴大我們的管轄範圍,所以,我原則上同意這個方案,只是要問問周都督,現在留下的兵都是新募的,進駐清江,管不管用?”

見張道涵同意,朱之瑜看向周望,眼神中不乏期待之色,他非常希望周望能反對這個方案。周望用毛筆在行文上劃了劃,將容美土司抹掉,笑道:“如果能去除容美土司,我沒有意見!”

張道涵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容美土司丁口超過五萬,我們目前確實沒這個實力動田楚產。”

李承宗乃監察府副府令,年齡已大,不大管事,由於他屬於元老,對邦泰貢獻甚大,甚得大家敬重。李承宗絮絮叨叨的說道:“我也老了,一些事情也看不明白了,大家的意見,我也同意。最近,我也到清江轉了好幾圈,發現彭間啊、楊成萬啊家裡富得流油,就拿楊成萬來說,光是奴僕就有二百多號人,我還親眼看到他將一個婢女鞭打致死。思南土司裡的人早就對楊成萬不滿了,甚至有人都偷偷的遷移到百里洲。這樣的土皇帝,早就該解決了。我老啦,越來越看不慣這些事,想當初,林將軍是怎麼對待老白姓的,那時啊……”

朱之瑜見李承宗又要追憶歷史,連忙打斷,說道:“李副府令說得對,我們編戶齊民,也算爲當地的土民做了一件善事!”

衆人紛紛點頭,他們早知道這幫土司窮奢極欲,肆意欺壓土民,從解民於倒懸的角度出發,此事也該做了。

郭銘彥道:“目前小土司星羅棋佈,不下二十個,我們何不先將這些小土司編戶齊民,他們勢力小,無論如何也翻不起什麼風浪!思南可以先放一放。”

周望反駁道:“思南雖然略大點,但丁口也有限,更無鐵製盔甲,有什麼好擔心的?要是他們敢造反,弓兵一到,我敢打包票,楊成萬定然自縛投降。”

李崇德、張道涵和朱之瑜互相對視一眼,心裡泛出同樣的念頭:難怪林將軍出征前,反覆交待三人,說治理地方,講究和風細雨,而軍隊向來求戰心切,喜歡快刀斬亂麻,這樣雖然爽快,但後患無窮。

朱之瑜皺眉道:“清江沿岸山林密佈,咱們對那裡又不熟,恐怕應付起來並不輕鬆!”

周望冷笑道:“說起打仗,這裡誰也沒有我熟悉,我說沒問題,就肯定沒問題!”

朱之瑜張口結舌,對周望篤定的言論無法反駁,只好將求助的眼光投向李崇德和張道涵。

張道涵目不斜視,彷彿沒有看到朱之瑜的眼色,自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李崇德看了看張道涵,大聲道:“周都督請聽在下一言,目前李輝忠在土司地區管理弓兵,據我所知,目前的弓兵基本上來源於小土司,那思南一個弓兵也未派。如果我們先將小土司編戶齊民,不出半年,李輝忠的弓兵規模定然相當可觀,不會比思南的丁口少。再加上枝江的新編營,縱然楊成萬不服,我們兵力比他多,精銳程度勝過他,豈不是效果更好?”

周望聽了李崇德的話,放在心裡磨了磨,覺得這個法子也不錯,雖然麻煩,但更爲穩妥。說道:“李府令的話我同意,就把思南先放放。”

朱之瑜大喜,說道:“看來大家都同意從小土司入手,這點沒有問題了。下一個問題就是彭新三人提出的採購配額問題,他們三人認爲給接受編戶齊民的土司大部分配額,而不接受的可以不採購,或者減少採購量。”

大家都認爲這個辦法好,對彭新、程啓丹和李輝忠不由得高看一眼,只是對分配權歸屬於邦泰商號還是土司部時,郭銘彥和張道涵發生了嚴重分歧。

對於郭銘彥和張道涵分歧的本質,衆人瞭然於胸。的確,這涉及到權力的擴大和縮小,任誰都不會輕易讓步。

郭銘彥臉紅脖子粗:“林將軍始終堅持官府不應干涉商人經營的理念,如果分配權歸土司部,就干涉了邦泰商號的獨立經營權。與將軍的思路不符!”

郭銘彥拿着林純鴻壓張道涵,張道涵並不退縮,大聲道:“咱們都知道,林將軍設立土司部就相當於設立了一個縣,編戶齊民本就應該歸衙門管,和商號有何關係?”

郭銘彥道:“現在的問題是採購,不是編戶齊民,衙門難道還管商號的採購事宜?這個事情應該這麼看,是衙門有求於商號,而不是商號有求於衙門!”

……

火星四濺,兩人誰也說不服誰,只好將此問題留待林純鴻決斷。

快馬飛奔,連接着北方和湖廣。涉及到重大戰略,六人經過討論,形成了詳細的方案,由飛騎傳送至林純鴻處,由林純鴻決斷。

不出五天,林純鴻的批示就抵達枝江:編戶齊民方案甚好,照此辦理,採購配額分配權歸商號,不過需經過閣幕屬的審批。

飛騎同時也將戰報源源不斷的送回百里洲。

“遼州大捷,陣斬滿天星!吾兒峪大捷,驅逐曹操羅汝才!”

消息如同旋風一般,傳遍了整個枝江和清江沿岸,連容美土司也不放過。邦泰陷入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和爆竹聲連綿不絕。

“令枝江部和土司部組織盛大慶典活動!”

中書府的命令不僅被滕餘浩和彭新忠實執行,還想出各種花樣,力爭擴大邦泰的影響力。兩人都是好來事的主,尤其是彭新,不知道在哪裡找到了一幫說書先生,憑着想象,到處巡迴說書,且聽內容:

“且見林將軍手持大刀,大喝一聲‘納命來!’,手起刀落,往那滿天星頭上砍去!那滿天星乃地狗星轉世,身負異秉,頸部刀槍不入。只聽見哐噹一聲,將軍的刀面上火花四濺,卻奈何不了滿天星絲毫。將軍大怒,暗地裡尋思,這滿天星乃地狗星轉世,狗脖子甚爲有力,但腰部非常柔軟,難道滿天星的弱處在腰部?將軍更不遲疑,舉起大刀,往滿天星腰部砍去,只聽見噗的一聲,滿天星鮮血四濺,被將軍腰斬爲兩截,將軍哈哈大笑,抹了抹臉上的鮮血,大聲道:‘果然是地狗星轉世,連血都是腥臭的……’”

如果讓林純鴻聽了此段,定然不知說書先生說的是誰,還會納悶:難道大明也流行玄幻話本?

大明老百姓的娛樂甚少,每次說書時人山人海,說書先生的銅盆裡叮噹聲不絕於耳,每次都滿載而歸。這直接導致荊州和清江說書甚爲流行,很多酸丁無以謀生,刻苦訓練舌頭,加入到說書的行列。甚至有些說書先生爲了迎合老百姓,說一些淫*穢段子,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與捷報一起傳回的還有林純鴻的命令,這讓閣幕屬忙碌不堪。

林純鴻令資金和人員往商號鋼鐵部傾斜,加快板甲、鋼弩的鍛造。同時令鋼鐵部加緊尋找人手,鑄造射程在百步與千步之間的鐵炮。

令都督府加快弓兵的招募和訓練,迅速將弓兵補充至北方。

……

補充弓兵好辦,周望只需要將正在受訓的弓兵擇優選一部分即可。板甲和鋼弩也不是問題,鍛造工坊的新廠房正在擴大,產量問題好解決。

卡咽喉的事情就是鐵產量不足和沒有人手鑄炮!

而這兩件事情都落在了邦泰商號的大總管郭銘彥身上,而後,壓力又被轉嫁到鋼鐵部總管康定博和技術總監秦武超身上。

第222章 南洋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01章 張鳳儀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359章 軍議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476章 濟州島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451章 陷落第76章 先期偵察第612章 羊吃人第77章 朝廷博弈第51章 水上逞威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486章 敵襲第612章 羊吃人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331章 偶遇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24章 運兵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35章 罌粟花第478章 謠言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60章 發展方向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373章 打算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445章 詭道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44章 回師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1章 三桅帆船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511章 動向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511章 動向第430章 楊嗣昌第636章 神刃軍第491章 收編第520章 試探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472章 范文程第532章 合圍(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417章 佩劍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29章 挑撥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409章 大節第430章 楊嗣昌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9章 專事伐木第22章 定計除匪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09章 大節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86章 觀營第5章 愁於生計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2章 如火如荼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90章 白杆女將第134章 臨陣變計
第222章 南洋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01章 張鳳儀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359章 軍議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476章 濟州島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451章 陷落第76章 先期偵察第612章 羊吃人第77章 朝廷博弈第51章 水上逞威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486章 敵襲第612章 羊吃人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331章 偶遇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24章 運兵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35章 罌粟花第478章 謠言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60章 發展方向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373章 打算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445章 詭道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44章 回師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1章 三桅帆船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511章 動向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511章 動向第430章 楊嗣昌第636章 神刃軍第491章 收編第520章 試探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472章 范文程第532章 合圍(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417章 佩劍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29章 挑撥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409章 大節第430章 楊嗣昌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9章 專事伐木第22章 定計除匪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09章 大節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86章 觀營第5章 愁於生計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2章 如火如荼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90章 白杆女將第134章 臨陣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