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變局

要讓一個文官變得務實,變得雷厲風行,最快的辦法就是讓他經歷血與火的考驗。歷史上,立有救亡之功的寇準、虞允文、于謙,無不成爲一代名臣。現在,宋學朱、周之訓所受的戰場歷練顯然還不夠,但這並不妨礙二人精誠團結,在山東展開一系列雷霆動作。

宋學朱趁山東大戶驚魂未定,以加強軍備爲由,展開大規模募捐。山東大戶無不慷慨解囊,得大圓六十餘萬。

有了錢,供兩人肆意潑墨的空間大大增加。宋學朱首先拿出十六萬大圓,將濟南城牆的破損處進行修復,而且還借鑑襄陽城的經驗,修出了四個銳角,增強城牆的防護能力。

濟南以西,大部分地區受到韃子的荼毒,財貨被搶掠一空,難民隨處可見。宋學朱拿出部分大圓,至江南大肆採購糧食,採用以工代賑的辦法,得精壯民夫三萬餘人,修復城牆、興修水利,幹得熱火朝天。

宋學朱大肆招募鄉勇,得衆萬餘人,從中挑選五千餘精壯,以原先的六百餘人爲骨幹,開始編練新軍。

宋學朱這一套組合拳,使山東境內迅速安定下來,難民返鄉,開始籌備春耕。

宋學朱在山東的威望急劇上升,整個官場、民間只知有宋巡按,而不知有顏巡撫。

按說,宋學朱每日的心情應該極度暢快纔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宋學朱陷入了苦惱之中。無他,新軍沒有合適的軍官、武器,鄉勇們幾乎沒什麼戰陣經驗,不知道該如何展開訓練。

山東境內,就有荊州軍這個最好的老師。但是,宋學朱對求荊州軍心裡沒底,患得患失,猶豫不決。

正猶豫之間,周之訓不待通報,就闖入宋學朱官邸,大叫道:“韃子敗了,韃子敗了,多爾袞、阿濟格僅率三千餘殘兵敗將逃脫,阿巴泰被荊州軍梟首……”

宋學朱愣了愣,旋即大笑道:“哈哈……終於敗了……終於敗了,蒙古人、漢軍、韃子,足足有十萬餘衆,僅僅只有五千餘人逃脫,算是全軍覆沒……哈哈……”

笑畢,又頗有點不解,問道:“前天還聽說多爾袞集結所有兵力攻打神機軍團防線,神機軍團疲累不堪,西南邊又有長達幾十裡的缺口沒有堵上,咋這麼快就敗了?”

周之訓深吸了口氣,回道:“要說,荊州軍還真是一幫亡命之徒!神機軍團統帥韋悅翔眼見阿濟格要從西南方向逃奔,令第一軍主動出擊,以區區六千餘步兵,就膽敢進攻萬餘騎兵,也不知道韋悅翔是傻,還是聰明……”

宋學朱嘆了口氣,道:“既不是傻,也不是聰明,兵丁皆有敢戰之膽,將領皆有效死之心,這樣的軍隊,最爲可懼,韃子也頗有不如。”

“可不是?六千餘步兵,想纏住萬餘騎兵,本不可能。但阿濟格擔心多爾袞不及逃脫,決定先解決第一軍再說。這一戰,慘烈無比,短短的半個時辰內,六千餘步兵僅餘千把多人,猶酣戰不休……”

宋學朱大吃一驚,問道:“僅餘千把多人,仍然死戰不退?這都是一幫什麼人啊?”

周之訓道:“沒什麼好奇怪的。據聞,荊州軍將士皆分以土地,立有戰功,還可授予勳田,不收稅,可傳至子孫。而且,將士們凡事都享有優先權,地位之高,非農夫、商人、讀書人所能及。最爲關鍵的是,一旦戰亡,林純鴻按月供給家人祿米,足夠家人衣食無憂。反過來,一旦將士不奉軍令或者臨陣脫逃,不僅會受到處罰,上述所有優待盡皆取消。”

宋學朱默然半晌,方說道:“難怪!我們編練新軍,倒是不妨借鑑一番。剛纔說到第一軍僅餘千餘人馬,如何呢?”

周之訓道:“神機軍團第二軍、第三軍在解決闖入陣中的六千餘騎士後,所餘人馬不過六七千人,幾乎人人帶傷,見第一軍快要全軍覆沒,不顧傷累,衝入敵陣中,繼續與韃子糾纏在一起……”

宋學朱臉色慘然,道:“神機軍團……兩萬精銳……就這麼沒了?”

周之訓重重地點了點頭,道:“戰之最後,神機軍團僅餘三千餘人馬,第一軍指揮使吳海良壯烈,連韋悅翔也率近衛加入爭戰,正苦苦支撐時,多爾袞率軍趕到,韃子顧不得與神機軍團糾纏,正待往西南方向逃竄時,虎嘯軍團趕到,多爾袞立即率軍突圍,哪知戰得正激烈時,龍武軍和驃騎軍左右側擊多爾袞大軍,多爾袞大軍瞬間崩潰……”

“最終,阿巴泰率軍決死一戰,擋住龍武軍和驃騎軍的兵鋒,多爾袞和阿濟格率軍衝破虎嘯軍團防線,率領三千餘騎兵逃至束鹿……驃騎軍緊追不捨,多爾袞一路不敢停留,估計目前已經逃過肅寧縣了……”

宋學朱默然半晌,嘆道:“以前,總覺得咱們守住濟南,就有多了不起,現在想來,若非嶽託想吸引荊州軍來攻,濟南很可能連三天都堅持不了。咱們完全是井底之蛙,足足二三十萬人,在平原上決戰,其慘烈,非我等所能想象……咱們編練的六千餘新軍……能濟得何事?估計連韃子的一盤菜都算不上……”

周之訓見宋學朱似有點萬念俱灰,慌忙安慰道:“據聞,林純鴻八年前剛組建鄉勇北上剿匪時,所部人馬不過兩三千人,也正是這兩三千人,打下了整個荊州軍的底子。我們現在一開始就有了六千餘精壯,又有六百餘經歷血與火考驗的精銳,豈是林純鴻當初所能比?林純鴻能發展壯大,所依託的無非是錢糧充足而已。山東膏腴之地,養個萬把精銳,應該沒什麼問題……若是能與林純鴻一般,出海捕魚,海邊曬鹽,就是養五萬精銳,又有什麼困難的?”

宋學朱苦笑道:“事情哪有這麼簡單?當年爲捕魚製作魚乾一事,鬧出了多少風波?就更別提海邊曬鹽了!朝堂諸公,早已鑽到錢眼裡了,惟恐製作魚乾干擾兩淮鹽場之利,竭力阻止出海捕魚。現在看看,山東、河南,魚乾大行於世,魚乾裡有大量的食鹽,百姓皆追捧魚乾,而幾乎不買官鹽,食鹽之利白白地便宜了林純鴻!”

周之訓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問道:“韃子大敗虧輸,宋公恐怕不久也要離開山東,不知宋公回到朝廷後,有何打算?”

宋學朱心下明白,周之訓話雖未說透,實質上在詢問他對楊嗣昌、對林純鴻的態度。前些日子,他與周之訓並肩作戰,隨時面臨着生死,結下了生死之義,倒也不隱瞞周之訓,直言道:“擔任山東巡按之前,我倒是書生意氣,總覺楊閣老孱弱,不足以擔負大任。現在細細想來,楊閣老殫思竭慮,能將舉步維艱的朝廷整出一絲生氣,實屬不易。楊閣老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實三邊,緩決戰,深對我的胃口……”

周之訓吃了一驚:“楊閣老,這個……”

“若沒有韃子入侵,楊閣老真有可能成爲中興之名臣,只可惜……哎……”宋學朱重重地嘆了口氣,接着說道:“如果我所料不差,這次林純鴻損兵亦在三四萬以上,這相對於十五萬大軍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麼!可恨林純鴻成了尾大不掉之勢,舉朝廷之力,亦難以猝滅。觀天下英傑,也只有楊閣老能隱忍,着眼長遠,有可能徹底解決林純鴻這個隱患,讓大明真正中興。”

宋學朱的意思再也明確不過,就是全力支持楊嗣昌,與林純鴻周旋到底,這讓周之訓不無所感。默然半晌,周之訓問道:“既然宋公如此牴觸林純鴻,爲何前日又提出找林純鴻要教官,購買武器?”

宋學朱道:“自萬曆年間韃子爲禍以來,大明官軍從薩爾滸一直敗退,幾乎就沒打過什麼勝仗。唯有林純鴻,先是在遼東半島斬獲數千精騎,近又在山東讓十萬餘韃子幾乎全軍覆沒,如此戰績,何人能及?照我看來,荊州軍足以成爲所有官軍之師!正所謂師之以制之,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周之訓嘆道:“宋公眼光之長遠,心胸之廣闊,周某拍馬難及……”

宋學朱搖了搖頭,道:“哪能當得起周公之贊?往後,山東必然成爲朝廷和林純鴻角力的重點,我倒是想在山東與林純鴻周旋一番,只可惜,朝廷不會給我這個機會。”

周之訓問道:“林純鴻重兵駐紮在山東,又佔據聊城、德州、臨清等重鎮,與之角力,談何容易?若是宋公,當如何着手?”

宋學朱慨然道:“林純鴻憑藉百餘艘蜈蚣船,就讓韃子吃了大虧,可以說,韃子的敗象,就是從跨過運河開始的。若我留在山東,第一步就是組建內河水師!蜈蚣船看起來威風凜凜,但並不適合在狹窄水域作戰,若我方有數百艘小船,足以讓林純鴻水師望風而逃……”

宋學朱正說得唾沫橫飛,忽然接報:林純鴻藉口圍剿韃子,派遣雄威軍團沿運河北上,兵鋒直指通州!

宋學朱目瞪口呆,愣了愣,大叫一聲:大明休矣!

隨着韃子實力急劇削弱,整個大明的大變局業已不期而至,宋學朱可能是第一個明確意識到變局的人。

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34章 破滅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64章 反擊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454章 轉變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05章 漢魂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413章 陽謀第507章 阻擊第470章 金吾營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531章 屠殺第492章 擄掠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98章 利益交換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562章 戰馬(六)第633章 禁衛軍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9章 專事伐木第436章 惶恐第531章 屠殺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602章 武衛軍第560章 戰馬(四)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07章 驚聞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595章 串聯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401章 條件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466章 自發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46章 潤物無聲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32章 合圍(一)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510章 壓力(三)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562章 戰馬(六)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552章 謀財第190章 展示肌肉
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34章 破滅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64章 反擊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454章 轉變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05章 漢魂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413章 陽謀第507章 阻擊第470章 金吾營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531章 屠殺第492章 擄掠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98章 利益交換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562章 戰馬(六)第633章 禁衛軍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9章 專事伐木第436章 惶恐第531章 屠殺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602章 武衛軍第560章 戰馬(四)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07章 驚聞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595章 串聯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401章 條件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466章 自發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46章 潤物無聲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32章 合圍(一)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510章 壓力(三)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562章 戰馬(六)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552章 謀財第190章 展示肌肉